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421部分阅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421部分阅读

    顺承郡王同出一脉,在宗室影响力太大。

    换做福彭承王爵,雍正就不怕。

    福彭年轻,辈分低,又打小养育在宫中,同康亲王福与顺承王府都疏远,与宫里众人更亲近。

    在曹雪芹在世的那个清朝,纳尔苏就被夺了王爵,可也并非真的见弃于帝王。否则的话,爵位也不会由嫡长子福彭袭了。毕竟,按照惯例,宗室夺爵后,被夺爵一脉多失去继承权,爵位保留,也是改封其他房子孙。

    若纳尔苏肯放弃王爵,回京还是在盛京,就都无所谓了。

    可那样的话,纳尔苏就算彻底隐退,再也无缘朝政。

    若是等待下去,等到乾隆登基,为了名声,对宗室行安抚之道。只要纳尔苏爵位依在,说不定乾隆会重新启用纳尔苏。

    曹佳氏不是笨人,这会儿工夫,已经想明白弟弟话中之意,脸色变得煞白:是不是京里有什么风声?

    曹颙摇头,道:平王府这边倒是没什么动静,先前关于简王府有个传闻。

    “什么传闻?”曹佳氏问道。

    “因简王府的三阿哥没有封世子,只说了镇国公,简王府旁系在背后走动,想要谋简王府爵位。”曹颙道。

    这句话,去不是空|岤来风,是曹颙亲耳听十六阿哥说的。

    想要谋算爵位的,是简亲王三个异母弟。

    雅尔江阿共有十四个弟弟,十一个活到成年,分封爵位,成为王府旁支。其中,有三人是雅尔江阿继母所出,是老王爷的嫡子,前两个先封镇国公,后降镇国将军:第三个受两个兄长所累,直接封了镇国将军。

    这三个降封与低封的原因,就是不敬嫡兄长,与雅尔江阿关系势同水火,被康熙所不容。

    到了雍正朝,见皇上有意压制简亲王府,这兄弟三人又蹦跶出来。

    对于雅尔江阿兄弟不和之事,曹佳氏亦早有所闻。

    现下听弟弟说起简王府之事,她不由倒吸了一口气,“难道真的要夺爵?”

    雅尔江阿行事放荡不羁,满脑袋的小辫子,要是皇上真想要寻个由头夺爵,实在是太容易了。

    夺了嫡支爵位,该封旁系支系,使得嫡庶不分,王府内部就自成仇敌,没了人气儿。总要过个一两代人,王府才能花过劲儿来。

    曹颙摇摇头,道:应该不会。否则的话,皇上就不会答应把简王府的六格格指给天佑。皇上最重规矩,受不得长幼不分。不过,听十六爷的意思,简亲王过两年会告病,将爵位传给三阿哥。

    曹佳氏沉默下来。

    谁不知道,雅尔江阿最疼嫡出的六格格,这所谓的让爵也当是安排在六格格出嫁之后。

    皇上没有让六格格抚蒙古,与简亲王的让爵显然是君臣之间达成了什么共识。

    同简亲王府相比,皇上待平亲王府算是优容,一个世子爵位,就是每年六千两银子还有对应的奉米。

    连向来桀骜不驯的雅尔江阿都这么知趣,平王府是不是也该退一步?

    沉默了一会儿,曹佳氏问道:雅尔江阿那三个极想要爵位的兄弟现在怎么样了?

    “前两个赋闲,闹腾的最欢的革了镇国将军。”曹颙道。

    曹佳氏露出几分讥讽道:主子想给与奴才想要可不是一回事儿。他们三兄弟实在是太愚钝了些,连遮掩都不肯遮掩一二。这些年来,简亲王府正经遇到几次坎儿,雅尔江阿也是宗室里的刺头。若是那兄弟几个肯装的老实些,说不定还真的有些指望,这般赤果果的露出争产争爵的嘴脸,要是真成了,那宗室里有样学样,还不得乱了套?不过是依仗端敏大长公主,才闹腾的这么欢。他们怎么不想想,端敏大长公主同老王爷仇敌一般,既不待见雅尔江阿,哪里就会真的待见他们了?

    听曹佳氏提及端敏大长公主,曹颙不由愣住,想起数年没见的好友苏赫巴鲁。

    不提他还忘了,苏赫巴鲁与雅尔江阿是亲表兄弟。

    端敏大长公主是简王府嫡出格格,养育在宫中,因生父早逝,最牵挂的就是胞弟。没想到胞弟年轻病故,庶母弟袭爵,使得大长公主与王府关系极为疏远。

    听说,大长公主归省,弟弟,弟媳上门请安,都被拒之门外,丝毫不顾手足之情。

    早在苏赫巴鲁进京时,雅尔江阿正好有侄女庶女待嫁。太后有意从简王府一脉给苏赫巴鲁指婚,也算亲上加亲。

    可雅尔江阿专程上了折子,称公主不喜欢王府这边,王府这边也不敢将格格嫁到端敏公主家。

    端敏大长公主自持身份尊贵(生父为亲王,生母为太后亲妹,养母为太后),不仅对王府这边的庶弟不好,对康熙也不算恭敬,姐弟两个的感情也不好。

    因此,康熙不仅准了雅尔江阿的折子,还在后面点评公主,乖张暴戾。

    为这件事,端敏大长公主与侄子雅尔江阿彻底翻脸,断了往来。

    没想到,雍正上台后,对端敏大长公主这位唯一在世的顺治朝公主,给予了极大殊荣,加封固伦,连苏赫巴鲁都沾了光,爵位从贝子升为贝勒。

    “简王府旁支闹腾,干系到大长公主?”曹颙忍不住问道。

    曹颙听到过大长公主的跋扈,没想到她竟然这么胡来,不由有些为好友苏赫巴鲁担心。

    “大长公主也在盛京。曾听福秀说过两回,简王府那几个镇国将军没少打发人往盛京请安。早先我还寻思,大长公主那么不待见老王爷,他们巴结大长公主做什么,原来是存了夺爵的心思,真是可笑至极。”曹佳氏不屑道。

    曹颙听了,心下一动:“大长公主到底上了年纪,总要有儿女侍奉吧?”

    算算大长公主的年纪,应该已过古稀之年。

    曹佳氏笑着摇摇头,道:“知道你惦记苏赫巴鲁,却是不想想,若是苏赫巴鲁在盛京……我早同你说过了,大长公主自持身份尊贵,目中无人管了,同儿子,媳妇都不亲。苏赫巴鲁是老实人,带了媳妇到盛京,想要在大长公主身边尽孝,却被直接撵会科尔沁。大长公主倒是偏疼幼子,偏生幼子是个脾气大的,娶得福晋也泼辣,宁愿在科尔沁过自在日子,压根不往大长公主身边凑合。如今大长公主身边只留了两个十来岁的孙女,不过是添个人说话解闷罢了。”

    曹颙不禁摇头,这老太太,七十多了,折腾的六亲不靠,来的什么劲。

    “幸好简王府还太平,要不然亲事不成,又要烦天佑亲事。”曹颙带了几分庆幸道。

    曹佳氏道:“说不准雅尔江阿还得感谢大长公主,若不是大长公主搀和进里头,那兄弟三个也不会显得那么可恨。大长公主是大清固伦公主不假,可也是科尔沁亲王府的太妃,这样的身份,插手大清宗室内务,皇上怎么能顺着?”

    曹颙听了,不由点头。

    听着意思,说不定雅尔江阿逃过这两年的宗室清洗,还真是因外力的缘故。

    姐弟俩正说着话,就听到院子里传来脚步声。

    恒生和福彭一道回来。

    他们两个一个从宫里出来,一个跟随弘历往富察家吊祭回宫,正好在西华门外路口遇到。

    听说平亲王福晋回京,直接去了曹府,恒生没吓到,弘历倒是下了一跳,连声问是不是曹太夫人有恙。

    这些日子,他实在是被各种丧事听得怕了。

    恒生忙说没有,这两日还见过祖母,祖母身体安康,弘历才放心。

    福彭是弘历的伴读,两人很是亲近,恒生又是弘历侍卫,弘历很是给恒生面子,放了恒生的假,让他们表兄弟一道回曹府。

    进了屋子,福彭和恒生两个给长辈请安。

    看了器宇轩昂的长子,曹佳氏眉眼间尽是慈爱,再看看浓眉大眼的恒生,曹佳氏也是欢喜的点头不已。

    恒生虽不是亲侄子,却是打小就养在曹家,曹佳氏也是管相熟的。虽比不上天佑天慧,也有几分真心疼爱。

    只是没想到,恒生身世大白,封了郡王世子,搬出曹家,独立门户。

    想到这里,曹佳氏越发心疼,道:天可怜见,你父亲,母亲那般疼你,何曾让你费过半点心,这一年来却是要你支撑门户,还得在宫里当差,熬得瘦了难么多。”

    恒生抓了抓头发,憨笑道:姑母,侄儿没瘦,分量重着呢,只是这两年长了个子,看着没有小时候胖了。

    曹佳氏见他精神还好,道:“你打小就孝顺,不为你自己,也要为你父亲、母亲多想吧。你好好的,他们才好;你要是不爱惜自己,扎的就是他们的心。幸好你虽搬出去了,却还是在京里,要不然你父母怎么受得了?”

    恒生到底才十五岁,听得眼圈发红,使劲的电邮:“姑母放心,侄儿定记得姑母教训,好生爱惜自己,不敢让父亲、母亲操心。”

    这会儿功夫,初瑜已经得到了消息,晓得养子与福彭一道过来,赶紧从梧桐苑赶来。恒生心里同曹府众人再亲,可身份所限,总要有所顾忌,若没有设么由头,想要回来也不便宜。因此,除了天佑在宫里当差,经常与恒生见面外,像曹颙与初瑜两个,十天半月能见恒生一面就不错。走到门外时,初瑜刚好听到这一句,不禁也红了眼眶。待她进来,福彭与恒生又请安一番。

    这会儿功夫,李氏也醒了,众人又转到西屋说话。

    看到大外孙与养孙都回来了,李氏很是欢喜,一手拉了一个,问了好几句才放手。

    过了一会儿,天佑与曹项相继回来,得了消息,少不得又过来请安相见。长生与天宝叔侄两个,也都下了学堂的。

    东府四太太春华得了消息,也带了几个孩子来西府。

    一时之间,满满一屋子人。

    这边刚说上话,平王府世子福晋,听说婆母在这边,又请小叔子带着,赶过来服侍。

    曹x见乱糟糟的,大家也都见过礼,就问李氏与曹佳氏说了一声,带着兄弟子侄与外甥们去前院说话。

    只有天南与天宝年纪还小,依旧留在兰院。他们堂兄弟两个年纪相仿,如今又同在府中,跟着西席启蒙,最是亲近。

    小一辈中,在京的还剩下曹项庶子天阳,今年十一岁,随着小叔叔长生在正白旗官学读书。

    曹颙幼弟长生比天佑小三岁,今年十三岁。

    他的脾气,温柔乐观,即便被父母兄嫂娇惯,也没有养成飞扬跋扈的性子。

    “现下看着,七舅不像是大舅舅的兄弟,倒同功里的二十四叔有些相似。”福彭啧啧称奇道。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望向长生。

    说起来,长生只比二十四阿哥大半岁,两人高矮胖瘦差不多,再加上容貌有五分相似,是越看越像。

    长生在淳王府见过二十四阿哥,只是因淳王府孙阿哥太多,都围着二十四阿哥转,所以长生也没往前凑合。

    听了福彭的话,长生只是笑,没有说什么。

    天佑和恒生确实边看长生边点头,恒生说:“怨不得每次在宫里看到二十四阿哥都觉得心生亲近,还真的与七叔有几分相似。

    福靖则是看看长生,又使劲想二十四阿哥的模样,他在王府阿哥,年纪又小,进宫的次数数的过来,对二十四阿哥实在没什么印象。

    不过想着小舅舅还比自己小一岁,就觉得有些悲催。不过,看到上首坐着自己的大哥,他又平衡了。

    大哥比自己大,想来对自己有这么个小舅舅更悲催。

    天佑点头道:“早先没留意,听表哥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嘴里这里说着,天佑忍不住看了父亲一眼。

    曹颙长得也像李氏,可只见俊朗阳刚,不想长生那样略带阴柔。

    天佑忍不住摸了摸下巴,心中庆幸不已。幸好父亲的眉眼没有跟小叔叔似的,要不然细眉细眼的,委实太娘气了。

    天佑不厚道地想到宫里的弘历与弘昼兄弟两个,虽然长得都不难看,可少年细细高高地单薄身材,加上那样一双眉眼,若不是穿着皇子服,换做寻常衣服,委实叫人生不出敬畏来。

    前边这一顿接风宴,福彭吃得很欢快。

    福彭因小时候就进宫养育的缘故,早年同舅舅这边往来并不多,这两年,随着恒生入宫伴读,表兄弟两个做了同窗,往来倒是比过去多。

    如今天佑这个正牌表弟也进了侍卫处,人家都是在经常打照顾的,共同话题多了起来。

    内宅这边,大家说说笑笑,吃的比前院更欢快。

    欢快的时光,总是飞逝而过。

    天色渐黑,曹佳氏也要回府了。

    她到底舍不得天慧,带了侄女一道回平王府了。

    李氏也是奔六十的人了,闹腾了大半天,早就有些乏了。

    曹颙夫妇服侍李氏安置后,才一道回了梧桐苑。

    想着曹佳氏对天慧疼爱的摸样,初瑜既感激,又有些泛酸。

    她对着镜子放下头发,而后起身上炕,在丈夫身边躺下,对曹颙道:“大姑奶奶……大姑奶奶为天慧奔波这一趟,显然是将天慧疼到心尖上去了……老爷,万一大姑奶奶想要带天慧回威京可怎么好?”

    不怪她担心,天慧今年已经十四,开始说亲的时候,正要她多带出去走走;盛京那边,虽也住着一些宗室与官宦之家,可多是不受朝廷待见的破落人家。

    因今儿亲人团聚,曹颙心里高兴,多吃了几盅,这会儿这有些上头。

    他揉着太阳|岤,回道:“大姐疼天慧之心,不亚于你我,你能到得,大姐也会想到,不用担心。”

    初瑜沉默了一会儿,道:“大姐今儿走前,问我怎么想的,说即放心不下旁人,又不愿中表联姻,为何没想到恒生……老爷,老爷,我后悔了。恒生打小就疼爱天慧,要是他照顾天慧就好了……想着那般孝顺懂事的恒生,要给旁人做女婿,我这心里就难受……”

    闻着妻子身上传来的酒味儿,还有说话有些发硬的舌头,曹颙不由失笑。

    他坐起来,转身望向妻子。

    初瑜脸上红扑扑的,双眼迷离,果然有些醉了。

    已过中秋,夜晚渐凉。

    初瑜却因吃酒发热的缘故,将被子都撂到一旁。

    曹颙给妻子拉好被子,轻轻的拍了拍,道:当娘的都这样,等天佑有了媳妇,你心里也会发酸的……恒生虽好,却是同天慧一道长大,做了十几年的亲兄妹……要是咱们将天慧说给他,他会好生待天慧……可兄妹和夫妻不同,要是两个孩子,心里不快活怎么办……除了天慧是咱闺女,恒生也是咱们儿子……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变局

    户部购买直隶稻米之事,曹颙还以为会拖上些日子。

    毕竟,关系到一大笔钱,后续事务也比较繁杂,没想到中秋过后没几日,十三阿哥便到户部,与几位堂官议定此事。

    参照江南最近三年的稻谷价格,最后将直隶稻谷收购价格定为六钱银子每石。

    每石稻谷出大米六成半左右,这样算下来,相当于朝廷每石大米上耗银九钱多。

    京城大米价格在一两二钱左右,这样看来直隶稻谷收购价并不高,可若是算上流通过程中的各种损耗,每石稻谷六钱银子的收入价,对百姓来说已经很实惠。若是民间粮商采购,绝对会比这个价格要低。

    直隶共有稻田六千余顷,稻田算是农活里的精细活,中等稻田产量也能达到每亩两石。这样算下来,朝廷就要预备七十二万两银子。

    这个数字算出来,上到十三阿哥,下到两位尚书、四位侍郎,大家都比较淡定。

    因为,户部银库有银子,即便拨出七十二万两,也算不上什么。

    看到众人这个反应,曹颙想起康熙末年他任户部侍郎时的户部。那时候户部银库账面上的银子,也不过是二、三百万两,还大部分被官员“借”走了。

    但凡哪里需要银子,户部几位堂官就得愁上几天。

    现在却是另一番情景。

    曹颙是去年九月才从直隶调回户部的,说起来并未出多大力。

    他看了看另一位尚书张廷玉,除张廷玉除了户部尚书外,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雍正三年委署大学士,今年春天也去了委署的帽子,正式入阁。

    曹颙在户部,只做自己当做的,不操心太多的原因,就是因为身边有张廷玉在。

    曹颙作为京堂,除了大朝外,六日轮班一次小朝;张廷玉除了户部轮班外,还有翰林院轮班,大学士班,差不多每天都要在御前觐见。

    户部有什么差事,皇上对户部有什么安排,君臣两个自是相得。

    加上户部上面还有总理大臣马齐、总理王大臣十三阿哥,操心这一块的人实在太多,曹颙乐不得享清闲。

    张廷玉的神色,虽看起来淡定从容,可眉头微蹙,舒展不开。

    曹颙见状,心下一愣,不由望向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嘴唇紧闭,王威日盛,看着曹颙道:“直隶稻谷之事,就如此定议,由曹尚书督办此事。”

    “微臣谨遵王旨。”曹颙起身道。

    十三阿哥点点头,道:“如此,就先散了。”

    众人起身恭送,十三阿哥看了看张廷玉,两人一道出了户部中堂。

    曹颙回了自己公房,心里微沉。

    张廷玉如今兼理户部与翰林院事,翰林院最是清贵,庶吉士考试也举行完毕,能有什么愁事?

    能让张廷玉难掩忧色的,只有是户部这边的事,或者户部相干的事。

    蒋坚正收拾好一堆文书,送到曹颙这里。

    见曹颙似有所思,蒋坚问道:“大人可是有什么难事?”

    曹颙讲了早上部议的情形,又说了张廷玉似有忧色,十三阿哥也比寻常要肃穆。

    可是,要是真是户部的事情让张廷玉烦忧,曹颙不可能丁点儿未闻。

    蒋坚捻着胡子,凝思片刻,低声道:“同户部相干,大人消息又不灵通的,唯有兵事了。”

    曹颙听了,也是觉得如此。

    雍正年确实西北不平,除了雍正初年年羹尧出彩的那次平乱外,应该还有岳钟琪出征准格尔之事。

    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的军机处,就应该是平准时建立的,现下还没有半点动静。

    这两年西北虽偶有摩擦,可总的来说是太平的,因为雍正三年朝廷与准格尔汗议和。

    这个岳钟琪从四川提督,兼甘肃巡抚,署川陕总督,接替年羹尧,成为总督三省军政的封疆大吏。

    除了实权外,岳钟琪身上还有军功,因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叛乱,得封三等公,成为外官第一人。

    八成是如此了,要不然直隶收粮之事也不会这么快就定下来。”曹颙道。

    蒋坚的面上却带了几分雀跃:“若是二老爷有机会去西北就好了。”

    曹颙一愣,他倒是没想到此处。

    见曹颙愣住,蒋坚道:“二老爷是西征老人,即便现下不在京中,只要大人仔细运作一番,调回京城并非难事。”

    虽家族立场,既然曹颂做了武官,去西北建功立业才是正途。除了爵位,还能在军中打下基础,为曹家子弟多准备一条路。

    可现下是冷兵器时代,曹颙实不愿曹颂用性命去挣功勋。

    见曹颙犹豫,蒋坚道:“要是二老爷放弃这个机会,就委实可惜了。二老爷在官场上,又不是爱钻营的性子,能有今日,多是靠大人照拂。可文武有别,到了现下这个品级,大人想要再照拂下去也不易。二老爷若是不转文职,只能平级回京,或是升一级在外任终老。可真转了文职,又不是二老爷所长,难有建树。”

    曹颂晋升不易,实在是他现在的位置太高了,三十出头,就是正二品总兵。

    比这品级高的武职京缺,只剩下从一品的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与内大臣,还有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与掌銮仪卫事大臣。

    以曹颂的资历,与曹家包衣抬旗的身份,这四种武缺中,只有内大臣有些指望。

    可能担当内大臣职位的,不是皇上绝对信赖的心腹,就是顶着这个差事养老的王公。

    曹颂两种都算不上,这内大臣想要熬上去也不容易。

    想到这里,曹颙的心情也变得抑郁。

    到底,还是曹家根基浅的缘故,抬旗不到二十年,名下只有一个佐领,还是其他佐领孽生出的丁口杂拼出来的,人才稀少。

    如此使得曹颂在军中没有根基,没有资格竞争京旗都统,想要在正二品上再升一级,除了转文职外,就是升地方八旗都统。

    那样的话,曹颂想要回京,可就真要等到退休年纪。

    这时,就听蒋坚接着说道:“若是二老爷不能在军功上有所建树,这几年许是还不显,等过个十年、二十年,东府几位老爷就是嫡弱庶强的局面。”

    听到“嫡庶”二字,曹颙不由皱眉。

    曹颙为了曹项前程,从翰林院里出来,曹项以探花一甲探花的身份在翰林院里熬资历,加上他性情外圆内方,毅力能力都不缺,仕途可待,位至阁臣也有可能。

    曹颂这边,除了在军中如鱼得水外,在仕途建树上还真的比不上曹项。

    可身为兄长,若是被弟弟比下去,那欣慰中也会夹杂心酸。更不要这个世上,家族中的地位,与仕途权势休戚相关。

    曹颙不过是普通人,在几个堂弟中,心里最是偏疼曹颂,自然希望他顺心如意。

    这一代兄弟几个还好,有他看着,也不会允许弟弟官职高了就对兄长不敬,可小一辈呢?

    曹颙想起王鲁生,所以对这个“嫡庶强弱”之类的意思很是敏感,不愿出现类似于王家内乱之事。

    蒋坚该谏言的都谏言了,便不再颙嗦,拿起几折公文,将要紧的几件事同曹颙禀告了。

    曹颙见状,将私事先抛开,将差事处理完。

    落衙后,蒋坚没有同曹颙一道回去,而是去兵部寻几个相熟的书吏吃酒去了。

    战事将起,自己不仅不担心国计民生,难道还要一门心思为家族谋利吗?

    曹颙骑在马上,摇了摇头。

    即便像他这样,看似不将功名放在眼中,可得了机会,还是做不了君子……

    等到第二天,曹颙一大早就从蒋坚口中得了准信,确实是西北有动静。

    准格尔汗策妄阿拉布坦死了,在西北闹腾了二十多年的策妄阿拉布坦死了。

    按理来说,这个不安分的准格尔汗死了,应该是朝廷之幸。

    可同年迈的老狮子相比,正值青壮年的新狮王更令人担心。

    新的准格尔汗,就是策妄阿拉布坦的长子噶尔丹策零。

    不知道是否是父子是天生的敌人,噶尔丹策零行事向来同策妄阿拉布坦相左。

    当策妄阿拉布坦勾结沙俄以对抗清廷时,噶尔丹策零联合堂兄与沙俄入侵官兵交战,反对同沙俄亲近;当策妄阿拉布坦同清廷议和,噶尔丹策零同沙俄又不清不楚起来。

    如此行事,如何能不让朝廷头疼?

    这场战争,不用等多久。

    即便朝廷愿意与准格尔继续和平共处,新汗王为了确立自己在部族中的绝对地位,也会闹出动静。

    没有直接对清廷宣战,也多半是“攘外必须安内”的缘故。

    等新汗王将部民整肃得差不多了,就该跟同清廷撕破脸。

    有些话是不能落于纸上,曹颙私下里吩咐张义一番,打发张义出京去江宁……

    景福宫,书房。

    福彭满眼放光,坐也坐不住,站起身来,望着弘历道:“四叔,是不是朝廷要在西北备兵了?”

    西北军本就没解散,朝廷这边即便准备,也是准备出征的京八旗精兵与八旗点将。

    弘昼在旁,忍不住笑道:“瞧你这火烧火燎的模样,还惦记出征不成?”

    福彭还不犹豫地点点头,道:“五叔,侄儿已经及冠,当领差事了。”

    弘昼心里虽也痒痒,可也晓得父亲不待见宗室,当不会给宗室建立功勋、增加势力的机会。

    他没有说话,弘历笑着说道:“急什么,你的差事,皇阿玛早就定好了,署镶红旗都统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各种安排

    “委署镶红旗都统……”福彭低声喃喃,只觉得嘴里发苦。

    即便没有这个委署,福彭现下也替父亲讷尔苏打理镶红旗旗务,现下有了官职,似乎更“名正言顺”,可却是连讷尔苏的名头都不用顶了。

    对于皇上的用意,弘历心知肚明,心中虽有些腹诽,也不好说出来,只安慰道:“从你相熟的差事开始,也是皇阿玛疼你。”

    “嗯。侄儿晓得,都是皇上体恤。”福彭冲养心殿拱拱手,面带感激道的。

    弘历见他并无芥蒂之色,满意地点点头。

    弘昼则是端起茶杯,垂下眼帘,抿了一口…… 一直到出宫,福彭的面上都是欢喜。

    回到平亲王府后,他又吩咐管家将跟着的长随、侍卫都赏了银子。

    按照朝廷规制,册封亲王世子后可独立开府,府邸规格介于亲王府与郡王府之间。

    福彭册封世子后,讷尔苏夫妇就离京,所以他依旧住在王府这边,内务府也没有给安排世子府。

    因曹佳氏回京,宗室交好的女眷这几日相继登门做客。福彭回来之前,世子福晋费莫氏刚送客人出府,还没有换下待客的衣服。

    见福彭面带欢喜回府,费莫氏忙起身相迎。

    福彭进了门,脸上的笑模样才一点点凝住。

    费莫氏在旁诧异莫名,疑惑道:“爷……”

    福彭揉了揉眉心,问道:“额娘今天还好吧?”

    “好。只是瞧着额娘的意思,怕是不放心盛京那边,过两日早些回去。”费莫氏回道。

    福彭点点头:“许是不放心阿玛与福端,四弟妹到底年轻。”说到这里,顿了顿:“盛京什么都好,南北干货也不缺,却少南方鲜菜。额娘素来饮食清淡,这几使人留心些,将市面上南边来的细菜果子都归拢归拢,给额娘带过去。”

    费莫氏仔细应了,福彭转身出去见曹佳氏。

    曹佳氏因接了大半天的客,有些乏了,正歪着炕上,听天慧说话。

    听说福彭来了,天慧忙从炕上下来,退到曹佳氏身边。

    福彭进来,不见费莫氏,天慧屈膝见过,同曹佳氏低声说了一句,退了出去。

    曹佳氏看了儿子两眼,随即心下沉了沉,挥挥手打发丫鬟婆子下去。

    她坐起身来,问道:“可是皇上说什么关于咱们王府的事了?”

    福彭在炕边的椅子上坐了,回道:“儿子没见到皇上,是听四爷说了,皇上给儿子正式安排差事……委署镶红旗都统……”

    曹佳氏不由怔住,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道:“还真是让你舅舅说着了……” 庄亲王府,花厅。

    桌子上除了几个看碟,就是一笼屉红灿灿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6 19:57 只看该作者

    459

    的螃蟹。

    十六阿哥面前,已经吃出一堆蟹壳。他用湿巾擦了擦手,将温着的一壶黄酒提溜出来,给自己斟了一盅,饮尽。

    曹颙坐在十六阿哥面对,也是连吃了几只带黄母蟹,才放下蟹八件。

    若说是螃蟹宴,又太简便了些,不过是正赶巧地方上贡的螃蟹到了。

    地方贡品,除了供奉宫里的主子外,各王府也有定例。

    十六阿哥晓得曹颙爱吃螃蟹,便使人请了曹颙过来。

    虽说曹家庄子上也有河蟹,可哪里比得上这从南边贡来的湖蟹,曹颙吃得很是舒坦。

    待小厮将席面撤了,两人做到炕上吃茶。

    刚吃了螃蟹,有些油腻,饮上一盏菊花茶,曹颙满脸的熨帖。

    十六阿哥见状,恨铁不成钢地摇摇头:“真是越长越回去了,早年看你还是个有成算的,这两年却是越来越没出息,如今要成吃货了。”

    曹颙放下茶盏,好奇地看着十六阿哥:“这是怎么话说,十六爷,我虽没有位极人臣,可也是二品京堂。熬上一、两任,在往上挪一挪,能在吏部尚书上致仕最好。吏部虽位高权重,可吏部尚书可比户部尚书更不省心。能晚去就晚去几年,不能去的话,直接在户部尚书上致仕也好。”

    十六阿哥听得目瞪口呆,指着曹颙道:“你才多大,就想到致仕了?”

    大清沿袭明律,文官六十致仕。

    不过律法是律法,对于中低级官员有效,对于三品以上大员,有几个六十致仕的?

    位置越高,越放不下权势,致仕年纪越晚。

    曹颙今年才三十四,正值壮年,前程大好。

    曹颙悠悠然道:“我也到了可以自称‘老夫’的年纪了,想到致仕有什么不对?”

    十六阿哥皱眉,道:“这叫什么话,你就没想过要位极人臣,封阁拜相?”

    曹颙闻言,笑着摇摇头。

    他怎么没想过?

    因沿袭明律,大清官场上也行那套“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特例。

    不是科举出身,可以赐“进士出身”;不是翰林,到翰林院兼个过走个过场就是。

    大学士满额四位,现下是马齐,张廷玉,萧永藻,徐元梦。

    其中,只有张廷玉与徐元梦是进士出身,马齐是荫生入仕,萧永藻是笔帖式出身。

    可是这两年,曹颙改变了主意。

    大学士显贵是显贵,可要是不犯过错,多半在任上终老。想要六十致仕,那是梦想;即便七十想要病退,也得看皇上愿意不愿意放人。

    从顺治朝开始算起,做到大学士位上,半数在大学士位上终老;剩下一小半,真是熬到七老八十,耳聋眼花皇上才放人“病退”,再剩下的就是因罪免官的了。

    毕竟大学士是天子近臣,伴君如伴虎。

    不能否认的是,家族里出来一个大学士,对于家族来说是几代人的好处。

    自打曹项入翰林,曹颙自己想要入阁的心思就淡了。

    他掐指算着日子,要是历史没有大变动,自己最好在乾隆登基时下来。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知趣,小一辈与乾隆关系也亲近,甚好。

    十六阿哥见不得曹颙这惫懒模样,冷哼一声道:“除了爷,还能有谁为你操心?年底兵部官员有所调动,爷可是打算皇上举荐你。 ”

    曹颙讪笑两声,道:“莫非我哪里得罪了十六爷?兵部排班,可是在户部排班之后?”

    十六阿哥瞪了他一眼,道:“别跟爷装糊涂!户部上面有十三哥同张廷玉压着,格局已定,你即便累吐血,也显不出功绩来。兵部排班虽在户部后,可西北不太平,眼看兵部就要大用。”

    说这番话,可真是实心实意为曹颙打算。

    曹颙心中感激,面上也添了郑重:“十六爷为我好,这我晓得。可我有几斤几两,十六爷还不晓得?兵部尚书总要知兵事,我哪里能能力坐那个位置?”

    十六阿哥低声道:“这几年下来,你还没看出皇上的脾气秉性?难道西北兵事起了,皇上就真的能让兵部尚书安排军议?兵部尚书能做的,不过是兵饷粮草这块,同户部的差事差别不大。你也太实诚了些,京里消息灵通,谁不想着借借西北的光,只你不动如山。”

    曹颙尴尬地摸了摸下巴,道:“我也有私心,已经打发人往江宁去了。”

    十六阿哥嗤笑一声,道:“眼皮子浅,格局太小了不是!即便将曹颂弄到西北军中,他身份资历都排不上个儿,不过是充数罢了,想要捞点功劳,也得看时运。有了时运,还得真刀真枪,拼了性命去挣功劳。有了功劳,多少功绩能落到他头上,还得再看上面的人良心有多少。这中间,有多少变数,即便你想要照拂,也使不上力力气。哪里有你在京中,稳坐钓鱼台来的自在?”

    曹颙听了,不由跟着心动。

    兵部尚书位上,最怕的就是粮草扯皮,可如今户部有银子,上面的皇帝又是厌恶官员伸手的,这个兵部尚书坐起来就轻松许多。

    可真要在兵部尚书任上有了建树,那离入阁又近了一步,曹颙有些迟疑。

    十六阿哥叹了一口气,道:“左右还有一段日子,你自己思量吧。你可要想要了,以皇上的心性,要是想用你,就容不得你撂挑子 ……”

    曹颙点点头,道:“嗯,我仔细想想……”

    回到曹府时,天已经擦黑。

    京城秋意渐浓,路上也开始有了落叶。

    曹颙骑在马上,看到一片落叶盘旋着落到马鬃上。他捡起落叶,莫名地有些感伤。

    要是雍正在位的时间久些,十六阿哥的这般安排,就比曹颙的打算要更稳妥:可生老病死,又如何能被人力左右?

    雍正事必躬亲,十三阿哥累死累活,似乎他之前的种种小动作,都没有起什么作用。

    可涉及帝王建康寿命的话,即便亲近如曹颙与十六阿哥,也是提也不能提……

    回到家中,曹颙就听到一个消息。

    曹佳氏打发人过来,定下了后日启程回盛京之事,请曹颙夫妇明日过去一趟,顺便将天慧接回来。

    “怎么这么匆忙,之前不是还说要好好歇几日才回去吗?”曹颙有些疑惑。

    初瑜道:“不放心七阿哥吧,七阿哥还小呢……要是将七阿哥带回来,许是能安安心心地多待些日子……”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小人之心

    一夜无话,次日曹颙用罢早饭,依旧如往常一般,带着蒋坚等人去了户部衙门。

    将到衙门时,曹颙想起十六阿哥昨日的话,对蒋坚道:“非磷,兵部那边除了西北消息外,还有其他动静没有?”

    蒋坚寻思了一下,道∶“没听到其他地方有动静,东南这两年年景尚好,百姓都有活路,自然不搞三搞四,西南土人太零散,早已无力抵抗朝廷。”

    看来雍正年间将要迎来的平西战役,天时与人和都占上了,朝廷的赢面大于往年……

    早在曹颙出来前,跟妻子约好了,让妻子下午先行去平亲王府,他落衙后直接过去。

    不单初瑜在,曹颐也在,姑嫂几个聊得正热闹。

    因姑嫂几个话中提及天慧说亲之事,所以天慧早避下去,并不在跟前。

    其实,曹颐这边,也有心与娘家联姻,可是因有曹佳氏在前头,轮不到她说话。等曹佳氏碰壁,缘由还是因血脉亲缘,曹颐便晓得兄嫂这个意思,更是不好提了。

    现下,曹佳氏与曹颐姊妹两个看好的,都是宗室里的旁支子弟,家里人口要少,要不就是婆婆,要不婆婆就出身低,是绵性子的。

    按照她们的意思,最好是同国公府与亲王府的旁系,要是有个不妥当,她们姊妹两个也能借嫡支身份说上话。

    不过,想要找到十全十美的人家,哪里是那么简单的?袭爵太低的话,也怕往后生计艰难,天慧受委屈;袭爵高的话,不知多少人盯着。

    听大姑子与小姑子说得热闹,初瑜不禁失笑。

    在座这三个,可不都是嫁给人口简单,长辈凋零的人家?

    可是即便这样精挑细选的人家,曹颐还有失子之痛,曹佳氏也曾被“妒毒”恶名侵扰,说到底一半看娘家依仗,一半还得看自己经营。

    想到这里,初瑜有些笑不出。

    曹颙正值壮年,天佑、恒生也开始当差,几个姑奶奶都加入宗室,天慧不缺娘家依仗,可她哪里有曹佳氏与曹颐的手段?

    曹佳氏是曹家老太君教导出来的,曹颐因少时坎坷心中自有丘壑,天慧聪明是聪明,性子有些傲了些。

    见曹颙来了,姑嫂几个住了话头。

    曹颙仔细看了曹佳氏两眼,见她气色还好,暗暗松了口气。

    难得凑到一块,曹佳氏便留了饭。

    饭后,曹佳氏同弟弟单独说了几句话。

    曹颙这才晓得福彭差事已定之事,曹佳氏的意思,是想要回盛京开解丈夫,早日上折子让爵。

    那样的话,再过个三、两年,“让爵”事件平息了,他们一家想要回京也便宜。

    这天下最大的是皇帝,不管心里乐意不乐意,胳膊哪里又拧得过大腿,与其固执惹人生厌,还不如早些知趣些好。

    该说的话,曹颙早就说了,现下也就没同姐姐多罗唆。

    有福彭在,即便讷尔苏隐退,平亲王府一脉也坚挺得狠。

    因明早曹佳氏动身,嘱咐曹颙不用过来送行,让他这回记住,天慧的亲事,千万别越过她这个嫡亲姑母。

    曹颙自是一一应了,才带了妻女回府。

    李氏已经晓得曹佳氏回盛京的消息,倒是并没有什么舍不得。

    在老人眼中,儿女日子过得好,才是真的好。毕竟走出嫁的女儿,即便留在京中,母女两个也见的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421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