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93章 傻不傻呢

      以为终于可以放松一段时间,没想到她认得康佑王朝北疆少数民族文字的消息传开后,人还没回到京都,就有好几个考古专家通过钱教授,辗转联系上了她,请她帮忙翻译一批同类型文字所撰的古籍。

    是以,一回到京都,连喘口气都不曾,盈芳就一头扎入了翻译的海洋。

    所幸翻译的书籍都是地宫鼎盛期所处的康佑王朝传下来的诗文、话本以及一些不被当时的朝廷所接纳的禁书。

    诗文话本还在其次,这些古董级禁书一经翻译,给华夏的历史文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要知道,康佑王朝是华夏历史上遗留资料最少的一个朝代。从建国到灭亡,只存在了短短数十载。在茫茫历史长河中,几十年何其短暂。

    是以,得以流传下来的可靠资料与文献相当少。而且仅有的这部分文献中,大部分还都是野史,真真假假的谁知道呢。

    也因此,盈芳一直没能从身边能翻阅的书籍里找到地宫相关的历史资料。哪怕在大学的图书馆,也只找到关于康佑王朝的简略阐述,关于地宫,只字未提。时间久了,盈芳不由得以为上辈子的生活是在另一个时空——与现在这个时空毫无历史联系。

    直到羊皮手书被她全篇翻译的消息传开,历史学家、考古专家们抱着康佑王朝文字的资料找她帮忙,她才恍然大悟:

    合着那些为数不多的关于北疆、关于地宫的历史文献,都收藏在考古专家们的私人书库里呀。

    随着多篇珍稀文献被翻译成功,获益匪浅的何止盈芳。

    很多之前模棱两可的历史困惑得到了准确的解释。华夏文明从古至今的历史线亦得以补充完善。

    盈芳受到了国家的褒奖。这么大的功劳呢,国家再小气也不会舍不得奖赏她。甚至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像盈芳学习,这次褒奖还是公开的。

    不过盈芳只领了奖状没领奖金。而是替换了一个心心念念的要求——希望毕业分配时,国家能够将她分配到建设中的雁栖博物馆。

    “班长你傻呀!奖金是奖励你翻译上的贡献,毕业了想分配去宁和,那不是一句话的事!”

    又不是京都、海城之类的大城市,竞争激烈。宁和那种小县城,又是建设中的山里博物馆,也就盈芳想去,其他人谁乐意?

    班上同学看着她恨铁不成钢。

    盈芳知道他们是好意,笑笑说:“离毕业还早呢,定下了放心。万一两年后,我老家那边建设的好了,很多人都争着想去呢。”

    尹小红几个纷纷翻白眼。

    逗她们呢!

    建设的再好,还不是小县城下面的小公社。据说还是在山脚下,山旮旯的地方。谁没事愿意分配到那里去?

    谁也没料到,若干年后,盈芳的话成真,同学们全被打脸了。

    不过那是后话了,此处不提。

    连着忙到十二月初,盈芳才终于完成教授、专家们交给她的翻译任务。

    终于能给自己放个假、好好陪陪爹妈和宝贝蛋了。

    “班长,这个礼拜天建筑系要和我们历史系搞联谊,你一起来呗。”

    盈芳收拾书包的时候,刘大丫兴冲冲地跑进来。

    “班长肯定要参加啊。”没等盈芳开口,一旁的尹小红接道,“听说建筑系的系草也参加,咱们历史系可不能被他们比下去。你这朵系花无论如何要来镇个场。”

    盈芳哭笑不得。这话说的,好像她是专门为镇场而生似的。

    “我就不去了,你们玩得开心。”

    “哎哟班长,你就去吧!”刘大丫往盈芳跟前一坐,可着劲说服她,“你看你开学忙到现在,我们小范围的聚餐一次都没参加过。这次和外系搞联谊,你作为咱班的头头,可不能不去啊。”

    盈芳歉意地说:“这个礼拜天真不行,我家那口子生日,你们玩得开心点!我就不去了,回头给你们带生日馒头。”

    下周二是向刚三十岁整生日。家里准备礼拜日这天办个几桌给他热闹一下。

    宁和那边有个传统——生日做三不做四。

    就是说,三十岁生日最好大办,四十岁就不要声张了,顶多煮锅长寿面、搁个荷包蛋,家里几口人小范围的热闹热闹。

    因此,除了家里条件实在谈不上好的,三十岁生日一般都会大肆操办。

    听盈芳这么说,刘大丫几个也就不再劝了。

    盈芳回到家,暖暖、晏晏还没放学。

    姜心柔正要出门去接宝贝蛋放学。

    盈芳说:“今儿我去接吧,很久没接他们了。”

    “也好。他们看到你,一定很高兴。”姜心柔接过闺女的书包,嘱咐她路上小心,“这段时间马路上的车辆多了很多,刚下过雨,路边积水还没消,你挑小巷走吧,免得被脏水溅一身。”

    “知道了。”

    盈芳家自从搬来后汀,暖暖、晏晏念书的学校也跟着换了一所。离家还是比较近的。走路也就个六七分钟。

    时间还有些宽裕,盈芳沿着后汀的人行道慢慢走着。自从罗伯特的《家》系列油画展出后,后汀这一带发展十分迅速,沿街不仅开了很多老牌子的店铺,还添了许多个人开的小吃店。

    改革开放的口号不是白喊的。

    不到半年,不受约束的个体户,便如雨后春笋,悄悄地在大街小巷里冒了出来。

    大部分都是卖小吃的。民以食为天,小吃店生意好啊。

    其次是裁缝店,渐有取代供销社布匹兼成衣专柜的苗头。为啥?量体裁衣做出来的衣裳才合身啊。

    再还有,供销社的服务员态度多拽啊。老百姓花钱扯几尺布,还得好声好气地哄他们高兴。

    私人开的裁缝店就不一样了,顾客才是上帝。只要捏着钱包上门,就等着他们客客气气地为你服务吧!

    盈芳一路逛过去,看到几家裁缝店里都生意兴隆,不禁想到了停薪留职、下海开店的陈旭亚。

    凭着一股子对服装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这项政策的信任,毅然离开单位下海,这等魄力,是她和方周珍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