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送妆
九月初五,沈雀欢的嫁妆出了承平侯府的大门,头一抬是红玉雕福禄寿三翁,第二抬是白玉雕送子观音,前两样虽然贵重但在千呼万唤之后也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奇就奇在第三抬,竟然是一箩筐翠玉白菜,两个挑夫抬出门的时候,连前来催妆的各路郡王都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白菜乃“百财”,倒是十分应景,可也没有谁家用大箩筐挑三十几个翠玉白菜出门的吧?
还有各式各样的金银锡器,好像不要钱似的用箩筐往外抬,还有银两,首饰,衣料,皮草,绸缎……无不是用箩筐装盛。
被强行拉来催妆的苏子康,感慨道:“真是强强联合啊。”
众人连连附和,“都当长儒先生是一介白衣,怎么这么有钱?”
“长儒先生是镇北侯的外孙子,当年长儒先生的母亲嫁到承平侯府阵仗比这个大了去了。”
“我还听说长儒先生在其他国家备受礼遇,各国国主的赏赐数不胜数。”
“不过啊,再有钱也多不过靖安王去,这么一看,靖安王和沈家三小姐还真是般配啊。”
有人神秘的提醒:“你听说了吗?昨天皇上颁下圣旨,让靖安王接管赈灾事宜,在六部行调派之权。”
苏子康“哼”了一声:“出了那样的事儿,能兜的住的也就今天这位了。”
众人纷纷点头,不知是谁应景的接了一句:“靖安王殿下连沈三小姐这么烫的山芋都敢接手,赈灾一事,何足挂齿。”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穆王祁治,少年已褪了早年的稚气,走在众人中绝不是能被轻易忽视的角色,皇家锋芒毕露的人太多,像穆王这样安静的人反倒令人刮目。
他这话里的意思……却也挑不出什么错来。甚至还有人点头称是,一副赞成状。
送妆轰动全京,到了晚上,长儒想起了另一件头疼事儿。
按理说,出嫁前一天,母亲要给女儿传授讲解一本小册子,长儒苦思冥想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
无奈只得传来陈南枝,结结巴巴的说了一通,想看看她能不能给出个主意。
陈南枝满脸通红:“老爷,妾身……妾身……还是女儿身呢。”
这下换长儒脸红了,他总算想起来了,这女人是被自己耽误了,他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那你看……这事儿……还有谁合适?”
陈南枝想了半天,“再不问一问老安人?”
“胡闹!”长儒急了,“老安人都多大岁数了,哪有曾祖母教曾孙女这些的?馊主意!”
陈南枝吓的脸色惨白:“那老安人身边……”
唉!老安人身边也没个合适的,这可怎么是好。
长儒头疼欲裂,在堂前来回踱步,江月琴要是还在京都就好了,这种事还是妥妥的娘家人最合适,这个王长治也真是的,来都来了,干嘛不把他娘也一块儿带来,假娘家人也说的过去啊。
最重要的是,那种东西一般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让长儒上哪弄一本充数呢?
景泰院那边也在头疼同一件事,四个大丫鬟排排站在老安人面前,个个面红如霞,头都快埋到颈项里去了。
“你们四个不中用的,这么点儿事儿都办不好?让你们去送个东西有这么难吗?”老安人虽然声音洪亮,可这时候越是洪亮越透着心虚,人家四个黄花大闺女,怎么好意思去办这种事。老安人捶胸顿气,又朝福妈妈看了一眼,福妈妈连忙告饶。“老祖宗,您就饶了老奴吧。”
这事儿真就不好弄,按道理说应该找西府的哪位过来代劳,可沈三那脾气,保不准就给人家踹出来,二房里倒是有个姨娘,可让姨娘教,不得把人给教歪了啊。
春实给老安人出了个主意:“不如请二老爷过来想想办法?”
“为今之计也只能这样,说到底都是他这个孽障弄出来的孽债,我看也不用叫他了,就把挑出来这三本拿过去给他,让他想办法送到他闺女那去。”
“……这,这能行吗?”
二老爷不行就得她们四个硬上,想来想去,春实还是红着脸去找长儒了。
长儒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最后一狠心:“我去!”
“……”
“……”
……
长儒一鼓作气,风风火火的去了雏云阁,迎头瞧见了刘二英,当下一喜。把三本烫手秘笈扔给她:“这个,帮你家小姐学一学。”
刘二英瞧着舅老爷风风火火的来又急匆匆的走,看了看手里的包袱,转身去了小姐屋。
红芷和金杏都在,正给沈雀欢涂指甲,满屋子红彤彤的颜色,衬得沈雀欢红光满面,精神焕发。
刘二英把包袱往沈雀欢身边一扔:“长儒先生让你学。”
“什么东西?”沈雀欢两只手都不便利,让红芷拆开来看看。
红芷兴高采烈的拆包袱,入眼“妈呀”一声,捂着脸跑出去了。
三个人面面相觑。
“看看看看,是什么?”沈雀欢又指挥金杏。
金杏有了前车之鉴,小心翼翼的掀开包袱一角,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但金杏的定力比红芷要好,她没跑,只是绕到桌子边上欲盖弥彰的喝起水。
“嘿?”刘二英不信邪了,走过去拿起来一看,明白了,翻两下摊在沈雀欢面前:“我当是什么,弄的神神秘秘的。”
金杏的表情由慌乱转为了钦佩,就差给刘二英竖大拇指了。
沈雀欢端着鲜红的手指,面不红心不跳,“帮我翻一翻,画的不错。”
“……”金杏手里的杯子“吧嗒”一下掉在了桌上,茶水洒了她一身。
刘二英好笑的乜了她一眼,“这有什么好害羞的,将军那年负责整顿军务,一晚上把两个镇子的妓院都给端了,多少男人都被她赤`条条`的扔了出来。”刘二英举了举手上的册子,“这种东西我家将军查了没有上百本也有几十本,后来将军不管军务了,咱还指着那几本画册子赚了不小的一笔呢。”
沈雀欢连连称是:“要不是青巾部那个说蜀腔的小子去大帐告我,我至少还能搜出几十本出来。”
刘二英“哼”道,“要不是你抢了人家的孤本,他能狗急跳墙?”
“唉……金杏,你去哪儿啊?……我指甲才涂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