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花开春暖第53部分阅读

      花开春暖 作者:肉书屋

    花开春暖第53部分阅读

    在诚王身后上了马,正要启程,太原府方向远远的狂奔过来一骑,马上的人摇着鞭子,拼命喊着叫着,冲着诚王一行人冲了过来。

    诚王拉住马,皱着眉头遥看着来人。

    来的人是诚王府管事,奔到诚王马前,跌滚下马,脸色苍白着,喘着粗气急急的禀报道:“回爷,王妃遣小的让爷赶紧回去,钦差……那个程恪,一大早就进了太原府,正在查太原府库。”

    诚王眉梢竖着,一时怔住了,片刻就反应过来,也不及细问,立即转头吩咐着亲随,

    “你去洛城,让张济深把银子立即运到太原府!天亮前一定要运到!告诉他,今天的事,爷回头再找他算帐!”

    亲随答应着,纵马往洛城冲去,诚王等人掉转马头,往太原府方向疾驰而回。

    午初时分,程恪背着手,在空空荡荡的府库里悠然的散着步,听着周围噼里啪啦响得如急雨般的算盘声,仿佛在欣赏着最悦耳的歌声。

    程恪哼着小曲,从库房一边迈着方步,慢慢晃到面如死灰的吴万山面前,伸手‘啪啪’的拍打着他的面颊,笑嘻嘻的问道:“你给爷说说,这银子,哪去了?”

    吴万山紧紧抿着嘴,闭着眼睛任程恪拍打着脸颊,程恪盯着他看了半晌,轻轻勾了勾手指,洛川立即递了一叠写满字的纸过来,程恪接过,拿在手里抖了抖,递到了吴万山面前,

    “就差你了,画个押吧,你这太原府衙,从库房守卫起,上上下下都画好押了,你仔细看好了,你画呢?还是不画?爷不强求,只随你!”

    吴万山猛的睁开眼睛,眼睛通红,死死的盯着程恪,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画又如何?不画又如何?”

    “画么,爷的差使就算办完了,拿了这东西立即走人!不画么,爷就……”

    程恪低下头,俯到吴万山耳边,轻轻笑着说道:“爷心里有气,干脆动用钦差关防,把你就地宰了算了,只可惜了你那十五岁的小妾,也不知道便宜了谁去!”

    吴万山死死盯着程恪,嘴唇抖动着说不出话来,他是程恪,是汝南王世子,是元徽朝这十来年最有名的霸王,他杀了他,他死了,也就死了。

    吴万山闭着眼睛点着头,哑着嗓子说道:“我画!”

    得留着性命,只要诚王赶到,只要命在,就有翻盘的机会!

    程恪眯眯笑着,南海立即端了笔砚过来,洛川从程恪手里接过那叠供词,一页页翻着,看着吴万山在每一页上画好了押,仔细将纸收了起来,用漆封封好。

    程恪转过身,远山忙点了点头回禀道:“爷,帐对得差不多了。”

    “嗯,就这样,不用细对了,立即结帐启程,将这些帐册子、这些供词,还有咱们吴大人,统统送进京城去!”

    “你要做什么?”

    吴万山眼睛通红,急得大叫起来,程恪头也不回,南海上前一步,抬起手,一掌打晕了吴万山,两个护卫上前捆好吴万山,往他嘴里塞上了麻核,利落的抬了出去。

    户部几个小吏急急的结了帐,将帐册子放进箱子里,封了漆封,交给护卫抬了出去,程恪看着人抬出箱子,转头看着昆河吩咐道:“这一趟由你统总,把人和帐押回京城去,从洛城走,今天晚上不要赶路,就歇在洛城,出了洛城,日夜兼程,越快越好。”

    “是,爷放心。”

    昆河咧嘴笑着,重重答应着出了府库大门,将护卫三五个一起,分成三四拨,缀在前后,外松内紧的护卫着,自己带着两三个护卫,护着辆车,仿佛极普通的行商般出了城,不紧不慢的往洛城赶去。

    程恪看着人收拾好其余的帐册子,和太原府的小吏交割清楚,画了押,转身带着人离开府库,出门上了马。径直出了城,往西京路大同府方向赶去。

    张济深站在洛城府库门口,呆呆的看着院子里乱七八糟堆着的巨大的银锭子,心往下沉着,一直往下沉着,仿佛沉不到底。

    一块银锭子五百斤,能拉得动五百斤东西的车,一天只能走三五十里,到太原府要多长时候?十天?二十天?隔天,那个程恪,要遣人来点银子……

    “爷说了,今天这帐,爷回头跟你细算!”

    那傲然扬着马鞭的护卫……今天的帐,要细算……徐盛融失踪了……他把这铸银的事写了信,小厮亲手交给了他,他还要他运银子,怎么运?

    张济深驼着背,抠搂着身子,拖着脚步往安抚使司衙门走去,

    徐夫人睚眦必报,诚王对徐夫人言无不从,徐盛融是徐家独苗,为了他,徐家舍了忠勇伯爵位……

    徐盛融在洛城失踪了……

    这些银子,别说明天早上,就是后天,大后天,大大后天,也运不进太原府,程恪这会儿,只怕早就站在太原府库房里了……

    这秦凤路,这洛城,只怕从此没有了自己的活路,这些年的心血,全部付之流水,自己的命,儿子、女儿们,还有那个小孙子,刚会喊爷爷。

    张济深呆坐在车上,是信王?还是景王?这一环环、一扣扣,环扣相连,丝丝入缝,竟是半分漏洞也没有,是巧合?是个天仙局?还是……皇上?

    张济深胡思乱想着,只觉得身上冷得几乎支撑不住。

    回去写折子吧,皇上一向宽厚,也许还能拣条命回来,就回乡去,风烛残年,什么朱红紫贵,到头来都是一场空罢了。

    第215章 冬至

    清涟院,李小暖苦恼的看着榻几上堆着的厚厚的两叠账册子,转头看着笑吟吟的孙嬷嬷和兰初,叹着气说道:

    “有什么好高兴的?这家就是那么好当的?”

    “也没什么难当的不是。”

    兰初笑着接过了话头,李小暖耷拉着头,又长长地叹了口气,烦恼起来,

    “怎么不难的咱们在这府里,别说立住脚步,就是认人。还没认全呢!再说了,若能好,这家务,早晚也是咱们接,也落不到别人手里去,往后管事的时候长着呢,也只有趁如今,能清闲一天是一天!若不好,如今费在再心思理这些事,往后也不过是替她人做嫁人裳,有什么意思?”

    李小暖声音里透出丝丝寥落来,兰初扫了孙嬷嬷一眼,笑着劝道:

    “少夫人也别想那么多,如今管还是不管,也由不得少夫人不是,你看看,这内库、外库的帐册子都送进来了,少夫人总得过目清点好了,才能安心收着。”

    李小暖烦恼的长叹着气吩咐道:

    “明天就开始清点吧,再晚,交账的掌柜就都进京了,也没时候了。”

    李小暖无奈的又扫了几眼帐册子,转头看着兰初吩咐道:

    “掌柜交账。就在议事厅吧,和回事的婆子们分开时辰,议事厅通往前后院的门,不要同时开着就行了,嗯,”

    李小暖沉吟了片刻,接着吩咐道:

    “你去找平安,跟他说,庄子里交过来的帐,先请他核好了,再送进来给我看。”

    兰初曲膝答应着,李小暖翻着帐册子,和兰初、孙嬷嬷一起商量好查对库房的种种细事,两人才告退出去忙了。

    汝南王府后巷,平安家是一处三进的大院子,也是雕梁画栋,花木扶疏。

    平安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戌正时分了,田嬷嬷正坐在正屋榻上做着针线,见平安回来,忙起身侍候着他脱了外面的大衣服,笑着问道:

    “饭吃了没有?今天回来的倒比平时早。”

    “吃了。”

    平安答应着,盘膝坐到榻上,接过田嬷嬷递过来的茶喝了几口,放下杯子,看着坐到对面,重又拿起针线的田嬷嬷问道:

    “府里,你手里的差使还顺当不?少夫人这接手也接了好一阵子了。”

    “还跟原来一样,大家各做各的,上头还跟原来一样没人管着,我看,王妃是好性子,少夫人根本就是甩手不管,每天到议事厅的时辰倒是卡的极准,也不过坐个小半个时辰,听人报报那些常例帐,连一句多话也不问,那些管事婆子们,本来也不想有人过来管着,倒是两相便利!”

    田嬷嬷叹了口气,微微有些抱怨的说道,平安拧起了眉头,端起杯子,几口喝光了杯子里的茶,放下杯子,转头看着田嬷嬷,低声说道:

    “王爷今天跟我说,少夫人可不象王妃那样好性儿,让我告诉你,用心当差。”

    田嬷嬷满脸惊讶的看着平安,

    “爷这话什么意思?”

    “听爷这意思,只怕少夫人,是个精明糊弄不得的主儿!也怪不得,说起来是个孤女,可你细想想,少夫人在古家时,不过是个寄居的表小姐,可听说这些年一直在古家当着家管着事,如今又嫁进了咱们府上,光看这个,就不简单!再说,看那样子,世子爷对少夫人可不象是不伤心的。”

    田嬷嬷忙点着头,

    “这倒是,世子爷从成了亲,就没在外头过过夜!这些年,何曾这样规矩过!”

    “王爷吩咐了,今年庄子里的帐,也要交给少夫人对去。”

    平安看着田嬷嬷,接着说道,

    “世子爷那脾气,可不是个肯管着琐碎府务的,看这样子,王爷是打算着把这府里里里外外的事,都交给少夫人了。”

    “交给少夫人?”

    田嬷嬷愕然的看着平安,平安点着头,

    “世子爷那样的脾气,不交给少夫人,还能交给谁去?我看王爷话里话外的意思,对少夫人极是满意,这少夫人,只怕真不是个好性子能糊弄住的,往后,你这差使,要多经心才好。”

    “我也就管着内库和府里人头册子,一直理得清爽。”

    “倒不全是这个,往后,你得尽心尽力的帮着少夫人才行!咱们年纪大了,可总要替孩子们打算一二,结交好了少夫人,也就留条路出来。”

    田嬷嬷忙点头答应着,

    “你放心,从这会儿起,我打心眼里把少夫人当主子敬着,尽心尽力就是。”

    平安点着头,和田嬷嬷感慨着想起王爷当年的种种,聊起陈年旧事来。

    诚王赶到太原府城下时,已经是临近子时,一行人叫开城门,冲入城中,才知道程恪早就查好了太原府府库银帐,连帐目带吴万山,一起让人送到京城去了,连程恪,也径自离开太原府多时了。

    诚王站在空空的府库里,脸色铁青中泛着灰白色,连连发着指令,命人在太原府通往京城的各个关卡上拦截并带回帐目和吴万山,命人四处搜寻徐盛融,命人传令北三路其他各府准备府库银帐事,命人死死盯着程恪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夜半三更,太原府四门都被叫开,诚王府亲兵骑着马,狂奔而出,往四处传达着诚王的命令。

    帐目和吴万山如同泥牛入海,没有踪影,徐盛融也如同泥牛入海,半分踪影也寻不到,徐夫人几乎天天以泪洗面,徐盛融若有个三长两短,徐家可就真是断了血脉香烟了。

    汤二公子带着张济深赔给他的花魁和两个娇俏诱人的清倌人,乐乐哈哈的和钱继盛一道,在离太原府不远的镇子上赶上了程恪。

    程恪的行程突然紧了起来,每天天不亮就起程,天黑透了还不歇息,汤二公子走了几天,就累得受不住,又不敢和见了他就阴着脸的程恪多说,只好咬牙忍着,只盼着早点回去京城,往后,这样的差使,他可是再也不接了。

    从离了太原府,乘客就带着钱继盛,极其中规中矩的查着各地府库帐册,清点核对着库银,各地府库,个个都是帐面清楚,银帐相符,程恪也不多管多问,个府县,但凡面上帐目清楚、府库里银子数目对的上就过,在没生出什么事来,一路北行,查好了大同府,程恪就带着钦差队伍,日夜兼程往京城赶着,只累得汤二公子连喊累的力气也没有了。

    北三路这一趟差使,捉了太原府一处,就足够了,倒不必有一处捉一处,处处起火,皇上脸上也不见好看不是。

    徐盛融失踪的信儿,很快就被徐夫人送到了京城徐家,徐母得了信儿,没等听完,就直直的晕了过去,醒来大哭着,竟一路哭着跪到了信王府大门口,磕得额头渗血,哭着喊着哀求着信王放过儿子一条命去,一时热闹非凡,闹得满城风雨,成了哄动京城的头一件热闹事。

    信王气得仰倒,信王妃让人扶了徐母进府,好茶好话的劝慰开解着,话里话外的解释着,她家信王,跟徐盛融失踪,半分关系也没有。

    可紧接着,徐盛融和汤二公子在洛城的那一场热闹,如风般传进了京城,被传说成无数的版本,但不管哪个版本,都是汤二公子在徐盛融手里吃了大亏,扬声着要徐家断子绝孙!

    徐母急得发疯一般,几乎天天去信王府,或是汤府,不是磕头就是坐在门口大哭,只求着信王和信王妃,放她家徐盛融一条生路。

    景王同情着信王,满怀热情的看着热闹,小恪这把武士之刀,不过小试一回,就这样锐不可挡,真是令人欣慰!

    焦急、愤怒、热闹中,冬至节很快到了,头天晚上,李小暖早早就歇下了,第二天一大早,她要和王妃一同进宫,参加宫里的冬至节庆典,从宫里回来,还要祭祀先祖,晚上,还要款待同族亲长聚会晚宴,这一天,从早到晚,没片刻空闲。

    第二天寅末时分,李小暖就被竹青叫了起来,打着呵欠洗漱了,玉扣给李小暖精心绾了发髻,和竹青、竹叶一起,侍候着李小暖穿了郡主礼服,戴了五凤朝阳赤金步摇,李小暖顶着沉重的衣服出了院门,上了轿子,先往正院去了。

    扶着王妃出了正院,两人到二门里上了各自的车子,车子缓缓驶出汝南王府,往宫里行去。

    两人先去给程贵妃请了安,和程贵妃一起出来,往观赏冬至节舞的大殿去了。

    李小暖虚扶着王妃,跟在程贵妃身后,一路进了正殿,正殿门口,信王妃汤氏为首,众内外命妇已经恭敬的站着等候着了。

    程贵妃温和的笑着,抬了抬手,端庄的吩咐道:

    “都起来吧,今年的冬至节舞听说别有一番新意,倒与往年不同。”

    众内外命妇笑应着、奉承着,随着程贵妃进了正殿。

    李小暖扶着正妃,略落后几步,信王妃汤氏看和李小暖,笑着说道:

    “有几个人,安福郡主大约还不认识,我来介绍给郡主吧。”

    信王妃说着,转身让着离自己几步远的一位同样亲王妃服饰的女子说道:

    “这是敏王妃。”

    李小暖眼底闪过丝亮光,满眼笑意,小心的打量着敏王妃。

    第216章 宫宴

    敏王妃钱氏年纪比信王妃汤氏小着两岁,可看起来,却显得老相得多了,脸圆圆的,长相极普通,眼睛不大却极亮,眼神温和中却带着隐隐的戒备和疏离,穿着同样的亲王妃服饰,从头到脚一丝不苟,也没有半分礼仪之外的修饰,若不是这一身令人瞩目的亲王妃服饰,只怕扔进人堆里就再也找不出来了。

    李小暖心底闪过丝惊讶,这和她想象中的敏王妃大不一样,她听程恪说过,敏王妃生得极好,是四位皇子中,仪容风度最好的一位,这敏王妃,能和敏王琴瑟和鸣,能经常装成男人和敏王到处闲逛玩耍的人,纵不是极美丽的,那也总该是气度潇洒,灵气十足的吧,怎么会是这么个不起眼的中年妇人呢?!

    李小暖微笑着,屈膝见着礼,敏王妃带着极合规矩的得体微笑,微微屈膝还了礼,并不开口,信王妃笑盈盈的看着两人见了礼,指着离自己不远的小姑娘介绍道:“这是小女,周馨儿,今年十岁了。”

    周馨儿穿着身粉绿衣裙,戴着支碧玉水滴形步摇,身形未足,却已如一支新荷般亭亭玉立,随着信王妃的介绍屈膝见着礼,满眼好奇,小心打量着李小暖,见李小暖看过来,忙羞涩的垂下了眼帘。

    李小暖满眼喜爱的看着她,转头看着信王妃,谦意的说道:“是我想的不周,回去我让人把见面礼给馨儿送到府上去。”

    信王妃满脸笑容的客气着,指着站在敏王妃身边的小姑娘介绍到:“这是周嫣然,敏王府嫡长女,今年七岁。”

    周嫣然正踮着脚尖,活泼泼的从敏王妃身后探着头,满眼赞叹的看着李小暖,听着信王妃的介绍,忙轻盈的跳出来,也不见礼,只仰头看着李小暖,兴奋地惊呼着:“你长得真好看,比她们说的还要好看!”

    信王妃眼里溢满了笑意,轻轻地扫了敏王妃一眼,转过头,满面笑容的看着李小暖和周嫣然,敏王妃忙上前半步,推着周嫣然低声责备道:“快给安福郡主见礼!”

    李小暖满眼笑意,爱之不尽的伸手拉住拎着裙子要屈膝行礼的周嫣然,上下打量着她,着周嫣然生的极明艳,一点也不像敏王妃,看样子,这容貌应是肖父亲了,眼睛又大又亮,眼神灵动异常、清澈见底,神情活泼,脸上溢满了发自心底的笑容,这样的孩子必是出于极温暖的人家,有一对极爱她的父母。

    “你长大了,比我还要好看!”

    李小暖看着她,认真地说道。周嫣然脸上泛着红晕,欢快的笑容溢开来,踮起脚尖正要说话,敏王妃轻轻拉回她,稍稍曲了曲膝,微笑着看着李小暖陪着礼:

    “都是我平时管教不严,嫣然失礼了,还请安福郡主见谅。”

    “嫣然天真烂漫,我极喜欢她,倒是我失礼了,王妃莫怪。”

    李小暖忙笑着回道,信王妃上前拉着敏王妃,亲热的嗔怪道:“你呀,就是谨慎太过,安福郡主也不是外人,那会和小孩子计较什么礼节不礼节的?你也不用这样小心太过了。好了,咱们进去吧。”

    信王妃走在前头,李小暖让着敏王妃,稍稍落后半步,和周馨儿、周嫣然等一起进了观剧的正殿。

    程贵妃正往正殿中间的宽大椅子落着坐,景王侧妃孙氏和戴氏小心翼翼的一左一右伺候着。

    李小暖等人忙上前归了位,随着大家行了磕拜礼起来,程贵妃端庄的微笑着,看着大家落了座,指着信王妃和敏王妃等人,看着大长公主,笑吟吟的说道:

    “咱们上了年纪,只管坐着看戏,有什么事,让她们忙去。”  大长公主满眼笑意的点着头,顺着程贵妃的话说道:

    “可不是,该是她们张罗的时候了,咱们只管坐着喝茶看戏就是、”

    福清长公主转过头,也笑着接过了话头,“可不是这个理儿,这当了婆婆,娶了媳妇,也就是这点子好处!”

    汝南王妃、靖北王妃、汤丞相夫人,严丞相夫人等坐在程贵妃近处的几位老夫人都跟着笑起来,七嘴八舌,热热闹闹的附和着,程贵妃转过头,看着李小暖吩咐道:“你也去,今天也别光顾着伺候你婆婆,母亲这里,你也得多尽尽孝心才好呢。”

    李小暖忙曲膝答应着,汝南王妃笑着回身推着李小暖说道:“你母亲吃醋了,去吧去吧,今天跟着几位嫂子好好尽尽孝心。”

    李小暖答应着,转身退到了敏王妃下首垂头侍立着。

    首领内侍送了戏折子上来禀报了,正殿正中的宽敞空地上,祈福歌舞剧就演了起来。  李小暖随着信王妃,敏王妃,一眼也不敢去看歌舞,只全神贯注的留神着程贵妃,以及大长公主等陪坐在程贵妃左右的老夫人们的一举一动,递送着茶水、点心等等。

    景王侧妃孙氏、戴氏、信王侧妃钱氏,站在再后一排,给信王妃等人接、递着种种东西,再传下去给内侍宫人们。

    上了几轮茶水点心,殿堂正中的歌舞也演过了高嘲,歌声琴曲都和缓悠扬了起来,程贵妃转头看着三人吩咐道:“你们姐妹几个也到那边听听这支曲子,歇一歇吧。”

    三人答应着,退到离程贵妃不远的殿角处坐了下来,李小暖暗暗舒了口气,转过头,凝神观看起了殿堂中间的歌舞,敏王妃目光瞄着坐在斜对面,正开心的观赏着歌舞的女儿,暗暗舒了口气。

    信王妃小心的左右看了看,缓缓起身,不动声色的移着脚步,挪到了李小暖下首椅子上坐了下来,身子微微倾往李小暖,微笑着低声说:“咱们一处看吧。也能说说话儿。”

    李小暖心里骤然警觉起来,脸上却平常依旧,笑盈盈的点子点头

    “皇上极爱这支曲子,说是能听出花草香味来,我们爷也说好听,说是让人生了归田之心,我是个俗人,听了好几次,也没听出哪一处有花草香味,能让人生出归田之心来。”  “嗯,我也听不出来,不过就是觉得听着让人心里舒坦罢了。”

    李小暖老实的回道,信王妃面容舒展着笑了起来,静默了片刻,仿佛很随意的说道:“世子这一趟差使,来来回回也要两个多月吧?也是辛苦你了。”

    “我哪有什么辛苦的,不过和平时一样侍候公婆罢了。”

    “世子出门,你这心里总要一直牵挂着,怎么不辛苦?再说。办的又是北三路的差使,更让人担心。”

    李小暖转过头,满眼茫然的看着信王妃,迟疑着说道:

    “爷身边带着小厮随从,都是从小侍候着他的,日常起居倒比我侍候得更好,哪里用得着我牵挂的?差使上的事我不懂,不过,出门在外。总不比家里,辛苦倒是极辛苦的。”

    信王妃看着李小暖,眼底闪过丝疑惑,眉头微微蹙了起来,敏王妃全神贯注的看着正殿前的演剧,仿佛根本没留意到信王妃和李小暖的话。

    李小暖微微垂着头,看着敏王妃生硬的放在膝头的手掌,和被紧紧捏在手指间的帕子,眼里闪过丝笑意来。北三路之行,除了程恪、还有钱继盛,敏王妃的父亲。

    这几天,因着北三路,京城热闹非凡,先是徐盛融的失踪,都传着是因着和汤二公子抢美人,才失踪了的。徐母到信王府门口磕过头,到汤承相府门口陪过罪,哭着求着放儿子一条生路。

    接着是昆河押回的吴万山和一箱子帐册子,案子虽还没明发到刑部审理。可这案子,她细细问过昆河,这案子也没什么审头了,太原府库银被挪用一空,已经被程恪做成了板上钉钉的铁案,再审,也不过就是多杀几个、少杀几个,就是看皇上要查到哪里,肯不肯动动诚王罢了。

    吴万山的案子,她知道,看样子。信王妃知道,敏王妃也知道!就算徐盛融失踪的事,钱继盛能勉强撕扯开,嗯,那也得看程恪肯不肯让他撕扯开去,毕竟,那天晚上,他和汤二公子一处,都在洛城呆着,第二天又是一起启程的。

    至于吴万山的案子,钱继盛这个钦差副使怎么可能脱得开干系?李小暖心里哂笑着,若不是因了这个,这个冬至节,只怕敏王和敏王妃。还得在家里‘病’着的吧。

    信王妃和信王感情极好,敏王妃和敏王琴瑟和鸣,这些事,又关着汤二公子和钱继盛,两人自然知道,自然关心,自然要竭力想着法子守护自己的家人。

    可自己,程恪对自己如何,自己是不是知道些程恪的事,知道些这朝堂中的事,清楚的人只怕没有几个。至少自己身边的两人并不清楚,她们只是想在自己这里探探话罢了。  信王妃转头看着微微垂着头,微笑着喝着茶的李小暖,迟疑了片刻,转了话题,

    “刚才看安福郡主极喜爱馨儿和嫣然,安福郡主这样喜欢小孩子,要早点生个小世子出来才好,唉,可等有了孩子吧,这做父母的心,就再也放不下了。”

    第217章 闲话

    李小暖带着丝羞涩,微微垂下了头,信王妃留神着她,接着说道:

    “这孩子小时候吧,做母亲的操心着吃穿睡,怕他生病,一病了就急得恨不能一夜白了头,等大了些,又操心他读书写字,女孩子呢,操心着她学着针线厨艺理家事,再大些,又该操心亲事、子嗣、前程,你看看,竟是没个头!”

    李小暖凝神听着,连连点着头,信王妃叹着气,伤感起来,

    “若是孩子听话还好,若是……象徐家那样,养个不争气的出来,累得家里丢了爵位不说,这会儿,还让父母急成那样,唉,你看看,如今徐家为了这个儿子,竟是连脸面也不要了。”

    李小暖眼睛带着丝茫然,看着信王妃,信王妃怔了怔,顿了顿,才接着说道:

    “我说的徐家,就是诚王侧妃徐夫人娘家,就姐弟两个,一家子都拿这徐盛融当成掌上明珠,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宠得厉害,唉!”

    信王妃转头看了眼正喝着茶的敏王妃,接着说道:

    “唉,倒也不能全怪徐家太过于宠着,就这么一根独苗苗,说起来,这事,还跟诚王有那么点子渊源,当年徐正虎,就是徐盛融的父亲,还没袭爵,领着宫里侍卫的差使,那时候诚王也就十来岁的样子,跟着皇上出去打猎,也不知怎的,不去打猎,倒跑到树上去了,上去了偏偏又下不来了,正好是徐正虎当值,急忙上去接他下来,诚王大约是吓着了,又踢又打,竟把徐正虎从树上踢了下来,自己也跟着跌在了徐正虎身上,诚王倒没事,徐正虎当时就晕了过去,后来倒是救过来了,别的倒还好,就是伤了下身,身子骨也再没好起来过,当时徐盛融还在娘胎里没生下来,连皇上都盼着是个男孩子,这徐盛融生下来洗满月那天,皇上还特意让人抱进宫里亲自给他祈福,只盼着他平平安安长大,好延了这徐家的血脉。”

    李小暖凝神听着信王妃的话,信王妃轻轻叹着气,转头看着敏王妃说道:

    “这事,满京城也算是无人不知了。”

    敏王妃抬眼看着信王妃,垂了垂眼帘,点了点头说道:

    “嗯,我也听父亲说过回,都知道这徐盛融是徐府的眼珠子。”

    信王妃满眼笑意的转过头,看着李小暖,接着说道:

    “这徐家听说徐盛融失了踪影,就急得糊涂着没了主张,说起来,这满京城,谁不知道他们家那点子事,谁肯伤了这徐府的眼珠子去?再说,又是皇上祈过福的人,你说是吧?”

    李小暖连连点着头,微微拧着眉头,满脸奇怪的说道:

    “王妃说的极是,只是,这徐盛融这样的宝贝着,若是出去,必定也是小厮、随从不离身侍候着的,怎么会失踪的?这中间,总要有个缘故,顺着缘故查,说不定就能找出人来。”

    信王妃脸上闪过丝恼怒和尴尬,面色微微沉了下来,端着杯子喝起了茶。敏王妃看了李小暖几眼,又看了看信王妃,也安静的喝起了茶,李小暖端起杯子,也转头看起了正殿里的歌舞。

    没多大会儿,歌舞就演到了尾声,李小暖和信王妃、敏王妃一人急忙起身,回去程贵妃和几位老夫人身边继续侍候着,不大会儿,歌舞结束,冬至节宴就算散了,以大长公主为首的诸外命妇告了退,各内命妇也恭谨的告退各自回去了。

    李小暖随着汝南王妃,落到最后,曲膝告着退,程贵妃温和的笑着说道:

    “让小暖留一留吧,我有一阵子没见着她了,想和她说说话儿。”

    汝南王妃忙笑着答应着,先告退回去了,李小暖站在程贵妃身侧,上前虚扶着她,往蕴翠宫回去了。

    两人进了正殿,李小暖和几个近身侍候的女宫侍候着程贵妃换了家常衣服,扶着她歪到南窗下的榻上,李小暖奉了茶上来,程贵妃舒舒服服的喝了几口,面容松驰下来,抬了抬手,示意李小暖坐到榻沿上,笑着说道:

    “我留你,不过说说话,没有旁的事,你随意此就是,我原有个女儿,可惜……都说女儿贴心,往后你可得跟母亲多贴心着此才是。”

    “小暖往后就做母亲的贴身小棉袄吧。”

    李小暖也不站起来,只随意坐着笑盈盈的回道,程贵妃露出满眼笑意来,

    “我就说你是个通透聪明的,小恪虽说平时胡闹些,大事上头可不糊涂,这媳妇儿也挑得好。”

    程贵妃顿了顿,目光凝重的看着李小暖,语气轻松随意的说起了闲话,

    “今天的歌舞,你看着好不好?只怕你们年青人嫌太喧闹,也不怕你笑,我可是极喜欢,这人上了年纪,就是喜欢这个喜庆劲儿,你婆婆必定也是喜欢的,你婆婆在家,是不是也喜欢这些红红绿绿极喜庆的东西的?”

    李小暖忙笑容满面的点着头,

    “可不是这样!”

    “我就说,这上了年纪的人,都爱这样的喜庆详和,特别是到了年节,就喜欢满眼看去,红红绿绿的喜庆一片,家里也好,儿女也好,就是仆从下人,也要他们个个都好了才好呢。”

    李小暖全神贯注的听着程责妃的话,笑着接道:

    “母亲教导的极是,平安喜乐是人之大福,做儿女的,也要体会了长辈的心意,守着自己平安之余,也要顾着兄弟亲戚,都要平安喜乐了才好。”

    程贵妃喝着茶,看着李小暖,李小暖迎着她的目光,满眼的明了和笑意,程贵妃目光松她下来,放下手里的杯子,往后靠了靠,零琴碎碎的说起了真正的闲话,李小暖凝着全部心神,陪着程贵妃说着闲话,从穿衣说到吃食,李小暖仿佛想起什么来,笑着说道:

    “说到这栗子,北边山里生着一种极小的野生山栗子,就这么大,”

    李小暖伸出手指比划着,

    “皮又薄又软,里头的果肉极香甜,不用剥,扔到嘴里直接咬,咬着薄皮把果肉挤出来吃,香得不行,往年在下里镇乡下时,每年腊月里掌柜们回来交帐 北地的掌柜就带一大包送进来,我吃过的栗子里,就数它最好吃!”

    程贵妃也兴致起来,

    “真有这么好吃?今年掌柜若送来,你也送此进来给我尝尝。”

    “好!”

    李小暖连连答应着,

    “母亲要是吃过这个栗子,别的栗子,可就入不得口了!”

    两人笑着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程贵妃就笑着打发着李小暖,

    “听说如今王府里是你接手当着家呢,我就不留你了,今天是冬至节,只怕你府里正一堆的事等着你呢,赶紧回去吧,有空了,就进来陪我说话。”

    李小暖答应着,起身告了退,跟着内侍出了宫门,在宫门里上了车。

    车子缓缓驶出宫门,往汝南王府方向行去。李小暖接过竹青递过来的茶水,心不正焉的喝着,想出了神。

    贵妃这话,是什么意思?专程让她递话给程恪?何苦找她,徐盛融的事,说起来是朝堂之事,朝堂之上,程恪唯周景然马首是瞻,她该和周景然说这个话才对……再说,看这样子,北三路的事,她也是极明了的,她就是直接传话给程恪,只怕也是极容易的事。

    她要探的……只怕是自己知道什么,知道多少,是程恪待自己如何……

    李小暖将杯子递过去,竹青忙小心接过,李小暖将车帘掀起条缝,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热闹人群。

    这事,如何应对?瞒?不行,这事,只能瞒得过一时,总要露出来,那时候,自己如何自处?程贵妃是个极聪明的人,往后……只怕也是这元徽朝的老祖宗,待她,要以真以诚,半分也瞒不得。

    李小暖打定了主意,放下车帘,转头看着竹青吩咐道:

    “昆河还没启程,让他立即来见我。”

    竹青忙点头答应着,车子进了大门,就急忙跳下车,亲自去找昆河去了。

    李小暖在二门里下了车,坐了紫竹小轿,径直往议事厅去了。

    议事厅两边的厢房里,居然零零落落的坐了四五个婆子,裘嫉嫉正站在垂花门下,显得有此焦急的往外张望着,见李小暖的轿子过来,急忙上前掀起轿帘,堆着满脸笑容迎着李小暖下了轿子。

    李小暖微笑着谢了,抬手止住裘嬷嬷,微笑着说道:

    “进屋再说吧。”

    裘嬷嬷尴尬的笑着止住了话头,跟在李小暖身后,不紧不慢的进了正屋。

    玉扣侍候着李小暖去了斗篷,接过手炉李小暖坐到东厢榻上,裘嬷嬷忙接过小丫头捧过的茶,奉给了李小暖,李小暖接过杯子,慢慢喝了几口茶,才放下杯子,看着裘嬷嬷微笑着说道:

    “嬷嬷这么急着见我,有什么要紧的事不成?”

    “可不是极要紧的事,我一早上就守在这里了,这会儿才守到少夫人。”

    裘嬷嬷陪着满脸笑容说道,李小暖垂下了眼帘,玉扣瞄了眼李小暖,在旁边笑着说道:

    “嬷嬷也是糊涂了,少夫人和王妃一早上就进宫朝贺,满府里谁不知道,你一早上在这里守什么?”

    第218章 谁难为谁

    裘嬷嬷面皮红涨起来,斜了眼玉扣,眼风扫过李小暖,见李小暖端起杯子,闲闲的喝起了茶,怔了怔,勉强笑着曲膝陪着礼,

    “倒是我疏忽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嬷嬷上了年纪,过眼就忘也是常理,有什么要紧的事,竟让嬷嬷扔开那么多大事,直等了一上午?”

    李小暖放下杯子,也笑着,不咸不淡的问道,裘嬷嬷脸色泛起层青灰来,这少夫人怎么说话如此尖刻?往日在王妃面前的温婉,竟都是装 的不成?

    “回少夫人,我就是来问问,晚上的家宴,三小姐要坐在哪一处才好?”

    李小暖目光幽深的盯着裘嬷嬷看了半晌,慢吞吞的问道:“往年坐在哪一处?”

    “回少夫人话,往年三小姐一直病着,没参加过冬至家宴。”

    “嗯,若按府里的旧例常规,应该坐在哪一处?”

    裘嬷嬷看了看李小暖,迟疑着回道:“回少夫人,府里的旧例都不合适,少夫人也知道,府里好几辈子都没有庶出小姐了,这个……”

    “你自小侍候王妃,跟着王妃陪嫁过来,又做了这么些年的总管事嬷嬷,你说说看看,安排在哪一处合适?”

    李小暖看着裘嬷嬷,温和的问道。裘嬷嬷看着李小暖,张了张嘴。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李小暖笑眯眯的看着她,接着说道:

    “头一天到这议事厅来,我就让兰初说过这回事的规矩,凡来回事。都要自己先有了章程再来请示下,嬷嬷难不成又忘了?若是忘了,嬷 嬷年纪大了,也是难免,我也不跟嬷嬷计较,嬷嬷就先退下去,好好想出章程来,再来请了示下吧。”

    裘嬷嬷脸上青红不定,扎着手呆住了,李小暖满眼笑意的看了她两眼,转头吩咐着玉扣,“去问问外头候着的婆子,若有事,赶紧来回。 ”

    玉扣答应着疾步出了门,片刻功夫。就引着个婆子进来,婆子飞快的瞄了裘嬷嬷一眼,跪倒在地磕了头。瞄见李小暖抬了抬手指,急忙利 落的爬起来,从袖子里摸出张纸,口齿清晰的回道:

    “回少夫人。奴婢是油烛库的管事赵大齐家的,有两件事要跟少夫人禀报了,一是今年外头买办采买的过年用的灯烛烟花,昨天都进了库 。总计四百六十二箱,奴婢和田嬷嬷一道,一箱箱都验过了,其它都好,只有一百十四箱桶子花跟单子不符,田嬷嬷和奴婢不敢自专,请少夫 人示下,是退回去,还是留着。”

    赵大齐家的顿了顿,抬头看着李小暖,李小暖仔细听着她的话问:“怎么个不符法?”

    “回少夫人,府里的烟花,都是有定例的,依规矩都要自兖州府鲁家、钱家、宁家、万家四处采买,这其中分盒子花和起火,盒子花中千 丈菊、珍珠帘、长明塔等七种是定例,若四家有新出的盒子花,再另行采买,起火则不拘品种,但年年也有常例,其中以桶子花用的最多。这 次与单子不符的,都是桶子花。买办说,今年兖州府四家的桶子花不够,他就另找了人家采买,奴婢和田嬷嬷仔细看了,这些桶子花旁的还好 ,就是份量不足。”

    赵大齐家的一边说,一边留神着李小暖,见她轻轻皱了皱眉头,忙跟了一句解释道:

    “少夫人,是这样,若是往年兖州府四家的桶子花,开头的火树银花。只要三十六支桶子花就够了,如今这桶子花,田嬷嬷和奴婢仔细算 过,只怕至少得五十支才行。”

    李小暖明白过来,看着赵大齐家的,温和的问道:“既然府里有规矩,烟花必要自兖州四家采买,这买办另行采买,是府里谁准了的?你 和田嬷嬷问过没有?”

    “回少夫人,问过了,买办说一时事急,怕耽误了府里过年用,实在来不及禀报。”

    ?br />

    花开春暖第53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