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雨后
秋雨初歇的清晨,房檐却还是有积攒的雨水滴答滴答往下落,落入地上水洼,溅起零星水珠。
冰菊撩了帘子出门,一见这水珠儿四溅,忙抿嘴笑道,“可又被姑娘给说中了,这雨虽停了,咱这房檐却还在滴水,看来昨个儿夜里的雨还是极大的。”
这时彩霞也端着铜盆走了过来,瞧着那滴答掉落的雨水,忙附和道,“怪不得姑娘说让咱们带着伞呢。原先奴婢还说怕是天要晴了,这次的雨可是已经下了好些天了。”
冰菊点点头,“还是回屋去拿伞吧,若咱俩便这般出门了,回来若被姑娘瞧见,可免不了一顿责怪。”
二人小声说这话,又退回了屋子,正打算取了雨伞出门。
可巧,薛婧萱便醒了。
彩蝶忙上前伺候薛婧萱穿了衣裙,又为她穿上绣鞋。
待得薛婧萱站于地面,便发现,她的身量高了些。
更加显得身材纤细瘦弱,观其容貌,也越来越出挑,虽算不上十分美丽,但却清秀可人,极是耐看。
姨娘终究是未被接回来。
那个时候正值夏季,按饶氏的说法便是锦姨娘因着夏季来临,身子不大好,最近犯咳,如今府中老夫人也还病着,薛婧萱身子也还虚弱,若是贸贸然接回,怕会过了病气。
当然,老夫人与薛婧萱都是不信的。
若这话是由饶氏亲口说出,老夫人必然是会持反对意见的,但这话却是由薛世平来传达的,老夫人也只得同意。
不管怎样,老夫人总是不会拂了薛世平这个亲生儿子的意思的。
后来那事儿便一直拖,直至这秋季来临,姨娘也未被接回。
这些日子,薛婧萱还是过得极好的。
每日除了去饶氏院里请安,其余时间便是在景泰院陪老夫人说说话。
自从彤姨娘帮饶氏分担中馈以来,也开始频频往景泰院跑,有疑问时也时常问问老夫人,借着这番,老夫人还特意准了薛婧萱与薛婧晗也一道学学这当家的一些事务,为的便是以后出嫁做准备。
那日,饶氏对彤姨娘的一番为难,彤姨娘到底还是熬过了。
据说,当晚她一夜未睡,手不离算盘,硬生生地将积了一年的帐给算清了,第二日交给饶氏的时候,饶氏也惊得无话可说。
只得分了内院大部分账本及府外一些生意上的小部分账本给彤姨娘。
不知是不是老夫人心情变好了的原因,这不过几个月,身子倒越发健朗了。
夏季时还不能下床走动,到了这秋季,在丫鬟的搀扶下,倒也能走上一些路。
偶尔还会在院中散散步,赏赏花。
薛婧萱估摸着其中还是彦太医的药方占了大部分原因,但心情开朗也是必不可少的。
说到彦太医,难免会想到彦初寒,在那次宴会之后,一次彦太医来问诊时,薛婧萱便收到了彦初寒的消息,彩霞的家人已经安置好了。
听到这消息时,薛婧萱是有些激动的,她担忧的事实在太多,这下总算了了其中一件了。
但她还是没让彩霞真正与薛婧瑶闹掰,只说,若是薛婧瑶还有什么吩咐便先告知于她,到时再商议应对之策。
那次宴会后,武安侯夫人其实也并未给出什么交代,只亲自送了些珍贵的礼品登门道歉,而后武安侯也亲自过来了一趟,与薛世平在书房谈了一个时辰,方才离去。
那之后,也不知薛世平与饶氏说了什么,饶氏便也未曾提过那事。
只薛婧瑶一度哭得昏厥,闭门好些日子,后来再见时,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薛婧萱看到冰菊与彩霞抱着铜盆回来拿伞,便笑道,“冰菊姐姐与彩霞可是又忘了这房檐还在滴水?”
她这一笑,一双大眼便弯成了月牙状,极是喜人。
因着回了薛府这些时日,吃穿用度变好了,薛婧萱的皮肤也愈发娇嫩白皙,身量也是在逐渐增高。
眉眼弯弯时,一张小脸很是娇俏可人。
冰菊与彩霞一听薛婧萱出言,便讪讪答道,“可又被姑娘给说中了。”
薛婧萱知晓二人有些窘迫,便也不再多言,只道,“今日可就是秋闱了,不知大哥可准备好没。”
没错,今日便是三年一度的秋闱。
薛致远是要去参与考试的,便是那武安侯府的嫡次子叶澈及穆国公府的嫡次子穆子轩,以及彦初寒都是要去的。
在大丰朝,除了武官外,其余的官职都是需要从秋闱一步一步考试,慢慢获得的。
冰菊也知晓薛婧萱现下与大少爷薛致远兄妹关系融洽,忙出言宽慰薛婧萱,“姑娘可放心,奴婢听说大少爷这些时日除了每日闭门熟读诗书两个时辰,其余的日子多是在静心习字,看样子是极有把握的。”
薛婧萱微不可见地点点头,“也是,许是我多想了。大哥一向勤奋,今日去应试,必会一举夺魁。”
原本薛婧萱与薛致远走得并不算近,但自彤姨娘帮着饶氏执掌中馈以来,他们兄妹二人便相处得多了。
彤姨娘也瞧出薛婧萱是个性子极好的,平日待人接物倒也十分得体,善良可爱。
之前薛婧晗传达的,彤姨娘也放在心底,时刻注意着薛致远的吃食,以防万一。
不论薛婧萱所说是否是真的,但她也是打心里感谢她的。
相处久了,她也越发喜爱这个六姑娘。
同是庶出,同是丫鬟抬了姨娘所出的姑娘,她比起晗姐儿倒要可怜一些,也正因彤姨娘如此想,她便时不时地在薛致远面前提到薛婧萱。
久而久之,薛致远便对这个庶出的幺妹越来越熟识,平时在景泰院陪老夫人时,兄妹二人也会亲昵地说说话。
其实,薛婧萱是知道的,薛致远在前世并未答卷,但这世,她已经通知了彤姨娘小心谨慎,她相信,以薛致远的学识,定会在秋闱中大展宏图。
彩蝶替薛婧萱梳好了发髻,彩霞与冰菊都还未回来。
薛婧萱便拿出了医书开始看起来,她每日都会看上一部分,然后慢慢消化,不懂的便又记下来,反复再看,便是这样反反复复,勤勤恳恳,倒也参透了一部分。
只是,她总觉得,这般只读却不实践,有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