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
天降之任 作者:俺也试试
分卷阅读151
天降之任 作者:俺也试试
鸣起来,冲锋的队形立刻乱了。蒙古骑兵逆着强风中射出的箭,都在中途落下,而宋军那边,董平也大声命令射箭,被劲风携带的箭矢有力地射入了元军骑兵。
强风消失时,第一轮攻击已经不了了之,岸上布满了被射死的骑兵,许多骑兵跳下马来,往江水中跑去,熄灭身上的火焰,马匹胡乱奔跑,阻塞了后面骑兵持续进攻的道路。
岸边,宋军的船只陆续靠岸,叶铭率领着先锋队伍下船登上了江岸。令元军惊讶的是,众多宋人并没有马上进攻,而是抬着竹板木板等物奔到岸上,开始拼接板材,不多时,上千辆竹车就拼组成形,安上了轱辘。然后,每辆竹车掩护着十几个人,才从岸边向陆地推进。
阿里海牙知道这就是他们忽略了的竹车,没想到宋人竟然做出了这么多。他一眼就看出了这种东西的危险性。在竹车的掩护下,宋人不必害怕箭矢,能稳步进攻。竹车四面有窗,可以互相掩护,北岸的工事失去了优势。阿里海牙别无选择,只能下令全部骑兵做最后的冲击,成败在此一举。
这时,赵宇左右已经布满了弩手,强弩队的上千人已经半数到位。除了董义,还有尹玉等十几个人,手里提着李越指导董义等人研制成的“甩弹”。另外还有两千弓箭手排在后面。
赵宇对身边的董平说:“等风起时,你们只有二十秒,一定要在这之间把东西都扔出去。看着前面气势汹汹地奔来的骑兵,董平大声说:“准备了!”
赵宇蹙眉,众人屏住呼吸,看着越来越近的骑兵,终于赵宇说道:“开始吧!”董平大喊道:“轮流放箭!”疾风起时,董义再次投出了毒火弹,然后没有停,又投出了一颗。床弩射出后,后面的人们迈步向前,射出弓箭,然后退后,让后排的人上前发箭。
漂浮的火焰和强劲的箭矢落入分散队形进攻的几万骑兵中,引发出一片哀叫。进攻的骑兵和抵挡的力量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冲击波被一次次打退,但后面的骑兵源源不断地前来。
李越知道这是关键时刻,拉起飞船后马上又俯冲回来,反复几次,元军骑兵的攻势终于在夹着箭矢的强风中缓慢了下来。后面持续着前进的骑兵渐渐与前面的骑兵聚集,骑兵的密集度大大提高。阿里海牙刚刚意识到了危险,就遥遥地见有人把那尊小炮推到了赵宇身边。阿里海牙大喊着让骑兵马上散开,不能成群,可战场上有几个人能听见他的话?未等到他的命令下达到骑兵群集处,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已经在那群骑兵中响起,方才集合的骑兵忙四散分开,可已经留下了一大片人马的尸体。阿里海牙绝望地感到,这就是战役的转折点,从此时起,就不是该如何取胜,而是如何保存实力了。
战场上形势一转,骑兵被阻在远处,根本无法冲击宋军登陆的部队。不多时,打先锋的宋人的竹车已经到了北岸的元军阵地前。元军如雨的箭矢无法挡住竹车的行进,竹车一直逼近到了路障前,从车中投掷出的火球,将鹿杈等烧去大半。战场上烟尘处处,竹车后门大开,兵士涌出,成组冲入了元军的工事中。一片肉搏后,从阵地上射出的箭停了。没有了元军水师的威胁,宋船逐一靠岸,张世杰指挥着宋兵,下船后组队,奔向元军的阵营,十万人相次登上了北岸,江边一片震天的杀声。江南岸的宋军看着,也齐声呐喊。江上的水师纷纷离岸,往南岸驶去,准备将南岸宋军接过来。
阿里海牙遥看着,知道南岸的宋兵一过江,北岸的元军必败无疑,他应该全力冲垮现在在江岸上的宋军,保住北岸的工事,可他却有种无力感:队形零散的骑兵无法突破强弩的防线,但骑兵一旦出现密集,就会惹来炸弹。一会儿就刮那么一阵的狂风使这种两难的境况更加恶化,宋人的箭矢和那些带着铁钉的甩弹借着风力能远距离杀伤骑兵,而元军骑兵迎着风,又正对着东方的太阳,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射击,伤亡与时俱增,只是这次他不想轻易下令撤退。此战后,就是逃出性命,也难逃追究。如果死战到底,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他只是不明白,在哪里出了问题,明明元军站了天时地利人和,怎么竟然无法取胜呢?
元军的阵地上已经一片混战,元军在数量上比宋人多,但这宋军中有十分古怪的组合。一个小组一个小组成阵,无人能挡。其中有一支由一个瘦削苍白的少年领着的队伍,几支分队配合无间,简直如狼似虎般凶恶,所向之处,死伤连连,直插入了元军纵深之地。后面跟着成群的宋人,轻易地把元军的重重阵仗撕开了。
江岸边,对战骑兵的弓弩队的射手已经增加到了两千人,他们后面,堆满了从船上运下来的成箱弓矢。几百名预备兵士,在一边协助上箭传弩,并随时准备替代前面退下的弓弩手。
赵宇已经不再指挥,背着手站在中间看着,董平指挥着弩箭手之间的轮换射击。
李越也不再俯冲了,而是离开了江岸战场,往南边飞去。看到了蒲氏的船队,在上空又一次表演了半个时辰的特技动作。大海中本不乏风浪,可李越用飞船的气流冲击起的风,风速在小范围内非常高,所经之处,船只或者桅杆折断或者翻船。李越来回折腾够了,看蒲氏的船队已经损失大半,余下的都没有了桅杆帆布,就再次拉升,回到长江口。
此时战场上胜负已分,阵地上,宋军已经把元军赶出了工事,深入到了元军主力中心,厮杀中,宋军的小组结合明显胜出元军,所向披靡,战场四周奔跑的元兵扩散开来,显出了溃败的迹象。北面的扬州城门开了,几万宋兵离开了城池,姜才动手了。
竹车转了方向,向元军骑兵的侧后方行去,形成了从北向南包抄的格局。阿里海牙反而再次有了希望:一旦宋军与蒙元骑兵混战在一起,就不必再担心炸弹和箭矢了。当大队竹车逼近了元军骑兵,阿里海牙下令,全部骑兵调转方向,冲击那些竹车。这次竹车后出来的兵士都举着棕色的盾牌,阿里海牙并不知道这是藤牌,以黄麻藤为主要原料制成,是后代那位军事天才戚继光所选择的重要防御武器。这种藤牌比木牌和铜盾都轻便,却能抵挡大多箭矢,方便兵士的行动。出来的宋人以藤牌掩护着其中两个手持镰刀状长刀的人,在骑兵前滚地砍伤马腿,落马的骑兵马上被手持藤牌的兵士围攻解决了。
阿里海牙紧张地注视着战场:他听说过岳家军以这种方式对付金朝的骑兵,百战百胜。南宋初时,虞允文以一万八残兵对战号称百万但实际兵力四十万的金兵,包括骑兵,竟然大胜,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神话,也是因为有这种战场能与骑兵较量的步兵存在。骑兵自古就有,克制骑兵的远距离的有相互守望的堡坞,近的就是这种砍马腿之类的战术。现在战场上的竹木所建造的车就起到了堡坞的作用,加上能从车中出来近战的步卒,使骑兵残余的优势也失去了。如果赵宇当初用炸弹对付他,他还觉得日后还有希望得胜,那么现在,他真的开始绝望了。
阿术见状,催马亲自冲去。他一向骁勇,疾驰中被排弩射中小臂,依然继续向前。他接近一架竹车,举起长枪就去挑竹车的窗口,竹车后面几个兵士闪出来,两个举着长竹竿,四个手持藤牌,两个持刀弯腰上前。如果这些人单打独斗,自然一个也不是阿术的对手,如果他们没有配合,也不足为虑。可怕的是这些人从多个角度上中下同时攻击,片刻阿术的马就倒了,阿术跳下马,才用长枪拨开一枝竹竿,另一枝竹竿已经捅在他胸前,他转身猛刺那个兵士,可只觉小腿一疼,当场跪在地上,原来持着镰刀砍马腿的兵士本来就匍匐在地,翻身正好给了他一镰刀。两支竹竿同时上前,把他叉倒在地,两个兵士上前手起刀落,另外两个兵士手持藤牌护卫着外面,都没有动手。然后众人转身就退,又回到了竹车后面,根本就没有检查阿术是不是还活着。
如果阿术与宋军一员大将厮杀后被斩身亡,那还情有可原,可他竟然死在几个小兵手里,而且对方根本不知道他是谁,这就让阿里海牙情何以堪了。阿里海牙终于下令撤退,可众多竹车的位置正挡住了骑兵向北的退路,使他无法与北部的元军残部会合。与此同时,江边又传来了一片人声:第一批南岸的宋军,乘船到了,正在登陆。前方的元军阵地已经完全被宋人占领,剩下的,就是这些被强弩队从东北阻拦住和竹车从北面限制住的骑兵了。新到的宋兵整队,在弩箭的掩护下,开始向骑兵推进,战势已经从防守变成了反攻。
阿里海牙无奈,只好指挥余下的骑兵沿江往东撤离,好容易跑出了竹车堵截的范围,迎面就碰上了从西向东而来的另一支宋军,却原来是潭州李芾派的军士,前来参战。元军已无战意,猛地遇上了宋军,以为是埋伏,匆忙地冲击了一下,没有冲垮宋军,就又掉头往北,终于与从扬州出来的姜才对上了。
姜才骑着马,属于传统的拼杀型人物,一马当先地引兵过来,单挑将领。张弘范自从上次被宋人新帝挥手间打落马下,恢复后就一直感到不适,可现在战事危机,不得不打起精神,挺桀出来应战。只几个动作,张弘范就觉得手脚不听使唤,行动笨拙难看,被姜才一刀就砍在了马下,当场昏了过去。阿里海牙见状,亲自上前。两个人拼打了一个来回,姜才从马鞍边取出一物,一划杠杆,对着阿里海牙扣了一下扳机,五枚铁钉同时射来,阿里海牙只觉胸前几处一凉,就知道不好,来不及细看,打马转身就跑,旁边亲兵连忙上前挡住姜才,可纷纷被射在马下。阿里海牙没跑出多远,感到胸口处一片湿漉漉的,眼前一黑,从马上栽了下来。
主帅落马,周围大乱,惊呼起伏,失去了指挥,骑兵只好四下散开,胡乱冲撞。
李越在空中,只见马匹与步兵杂乱相间,东面十万宋军与三十万元军的拼杀已近尾声,元军本来已经败逃,而散乱的骑兵突然冲了过来,许多准备逃跑的元兵又开始战斗。而江边新到的宋军源源不断地加入到队列中来,让宋人的士气高涨,在江边的弓弩手和竹车兵士也加入了混战,长江北岸成了一片广阔的战场。
这些日子萦绕在李越心头的抑郁竟然消失了,他警觉地想那些战争狂人是不是都是内心不快乐的人,为了排解孤独才挑起了人类的争斗。李越虽然没有开始这场战争,但如此宏大的场面,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寞心境在人类这样惨烈的厮杀对应下,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他开始放大地面的图像,像找到陆敏。漫漫人海中,哪里能马上找到。他看到赵宇与两个和尚和苏华董义陆秀夫袁牧之等几个人站在江边,身边已经没有了弩队,一副闲散的样子。孙小官人正带着人在江
恋耽美
分卷阅读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