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
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美]格里格,津巴多
分节阅读_4
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美]格里格,津巴多
分节阅读_4
暗处眼睛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中央凹(fovea),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杆体细胞。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对颜色和空间细节的检测部都十分准确。
双极细胞(bipor cells)是一种神经细胞,它整合感受器的神经冲动,并传递到神经节细胞。
每一个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都将整合一个或多个双极细胞的冲动,双极细胞的轴突形成视神经。
水平细胞(horizontal cells)和无轴突细胞(aacre cells)整合视网膜上的信息,水平细胞把感受器连接起来,无轴突细胞则负责双极细胞之间和神经节细胞之间的连接。
存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视盘或盲点(bld pot),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感觉到看不见东西,原因:一只眼睛的感受器可以加工另一只眼睛没有看到的信息;其次,大脑可以从盲点的周围区域获得相应的感觉信息。
4、传向大脑的神经通路
大多数视觉信息的最后目的地是大脑枕叶称为初级视皮质(visual rtex)的区域。
大量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形成每条视神经(optierve)在视交叉处汇合,每一条视神经的轴突在视交叉处又分为两束。
这两束神经纤维,每一束都包括来自两只眼睛的轴突,重新命名为视束。视觉分析可以分为两个通路,客体识别——客体看起来像什么——和位置识别——客体的位置。
盲视:在不能对客体进行有意识视觉觉察时,他的行为也是由视觉指导的。
当皮层损伤时,仍然完好的皮层下结构可以对这些任务进行一定水平的视觉分析,但这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表明准确的视觉行为是可以独立于意识而存在。
5、颜色视觉
(1)波长和色调
用于辨别电磁能量的种类(包括光)的物理特性就是波长。
可见光的波长为400纳米到700纳米。特定物理波长的光线产生特定的颜色感觉。
用一个和视网膜直接相连的微型芯片来代替因疾病而失效的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功能,提供一种电刺激模式,代替来自于失效的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输入。这个系统称多单元人造视网膜芯片集(ultipleunit artificial reta chipset , arc)。
所有的颜色体验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描述: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色调(hue)对光线颜色的不同性质的体验。
饱和度(saturation)是颜色感觉的纯度和亮度。纯色有最大的饱和度;柔和的、浑浊的和浅淡的颜色的饱和度居中,灰色的饱和度为0。
明度(brightness)是对光的强度的描述。
各种波长的适当混合交产生白光,称为加法颜色混合(additive lor icture)。
ary lor),混合后产生白光的感觉。
负后像,后像之所以称为负性的,是因为这种视觉后效的颜色是和原来的颜色相反的。长时间地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会使光感受器产生疲劳,这时再看一个白色表面,就会看到原来颜色的互补色。
减法颜色混合:没有被吸收的波长,也就是被反射的波长,就是所知觉到的蜡笔混合物的颜色。
色盲就是部分或完全不能分辨颜色。在观察绿、黄、黑三色旗时不能产生负后像。
(2)颜色视觉的理论
扬爵士(sir thoas young):正常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产生心理上的基本感觉:红、绿和蓝。其他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者相减混合得到的。
赫尔姆霍茨(heraz)修正和扩展,形成杨—赫尔姆霍兹三原色理论(trichroatic theory),这一理论可以解释颜色感觉和色盲,但无法解释视觉后效以及为什么色盲者不能区分成对的颜色。
海林(ewald herg)拮抗加工理论(oppoheory),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的成分产生互补色的视觉后效是因为系统中的一个成分疲劳了,因此增加了它的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色盲的类型成对地出现,是因为颜色系统实际上是由相对立的成对颜色构成的,而不是由单一的基本颜色构成的。
这些理论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加工阶段,这些阶段与视觉系统中连续的生理结构相对应。我们了解到确实存在着两三种锥体细胞,每一种锥体细胞对特定范围的波长起反应,它们对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最敏感。(蓝细胞)对波长为435纳米;(绿细胞)对535纳米;(红细胞)对570纳米,证实了赫尔姆霍兹的预测:颜色视觉依赖于三种颜色感受器,色盲者缺少一种或者多种锥体感受器。
拮抗加工理论以及赫尔维奇和詹姆士认为每个颜色对的两个成分是通过神经抑制而实现其对立作用(拮抗)的。一些神经节细胞接受来自红光的兴奋性输入和来自绿光的抑制性输入。系统内的其他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是相对立的过程。而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综合三种锥体细胞的输出结果,这两种神经节细胞联系起来形成了红/绿的拮抗加工系统的生理基础。神经节细胞组成了蓝/黄拮抗系统。黑/白拮抗系统影响我们知觉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
6、复杂的视觉分析
感受野(receptive field)是指接受刺激的视觉区域。视觉通路上细胞的感受野就是接受刺激的视野区域。视网膜上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是同心圆。
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感受野有两种:
一种是,在中央区的刺激可以引起细胞的兴奋,而在周围区域的刺激能抑制该细胞。
另一种是,和前一种细胞有相反的兴奋——抑制模式,抑制的中央区和兴奋的周围区域。
刺激对比可以引起神经节细胞的最大兴奋。
休贝尔(david hubel)和威塞尔(torsten wiesel)对视皮层细胞感受野研究,发现细胞的组织方式,即对最可能引起他们放电的视觉细胞是有比较严格的限制的,如一种皮层细胞称简单细胞,对它们“偏好”朝向的小棒有最强的反应;复杂细胞也有偏好,但小棒必须运动。超复杂细胞要求运动的小棒有特定的长度或者特定的运动角度。
人们对世界的知觉经常是外部信息(进入眼睛中的光波)和竞争信息的内部资源,两者的联合表征。
三、 听觉
1、物理声音
频率是指在给定时间内波的周期循环次数。振幅是指专用波强度的物理特性。
2、声音的心理维度
(1)音高
音高(pitch)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敏感的纯音范围是从20赫兹的低频到2000赫兹的高频。
在频率很低的时候,频率只要增加一点点,就能引起音高的显著增高。在频率较高时,你需要将频率提高很多才能够感觉到音高的差异。
(2)响度
响度(loudness)或者物理强度是由振幅决定的;振幅大的声波会给人大声的感觉。
(3)音色
声音的音色(tibre)反映了复杂声波的成分。
纯音只有一个频率和振幅。
在复杂音调中,听到的声音的最低频率被称为基音,较高的频率被称为泛音或者和弦,它们是基音的简单倍数。
噪音是没有清晰的和基因频率与泛音的简单结构,噪音包含互相之间没有系统关系的多种频率,因为没有基音所以感觉不到音调。
3、听觉的生理基础
(1) 听觉系统
声音的四个基本能量的转换:
空气中的声波必须在耳蜗中的转换为流动波;
然后流动波导致基底膜的机械振动;
这些振动必须转换成电脉冲;
电脉冲必须传入听皮层。
耳蜗(chlea)是充满液体的螺旋管,基底膜(basir brane)位于中央并贯穿始终。当镫骨振动位于耳蜗底部的卵圆窗时,耳蜗中的液体使得基膜以波浪的方式运动。(称海浪波)
基底膜的波浪形运动使得与基底膜相连的毛细胞弯曲。当毛细胞弯曲时,它们刺激神经末梢,将基底膜的物理振动转换为神经活动。
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auditory nerve)的纤维束离开耳蜗。这些神经纤维与脑干的耳蜗核相遇。
从一只耳朵来的刺激传递到两侧的大脑。
传导性耳聋,是由于空气振动传导到耳蜗时出现问题而引起的。
神经性耳聋,是耳中产生神经冲动或传导到听皮层的一种神经机制的损伤。
(2)音调知觉理论
地点说(pce theory)赫尔姆霍兹于1800年提出。贝克西修正。
不同的频率在基底膜的不同位置上产生它们最大的运动。对高频率的音调来说,声波产生的最大运动区域位于耳蜗底部,也就是卵圆窗和正圆窗所在的位置。低频率的音调来说,最大运动区域在相反的一端。音调的知觉取决于基底膜上发生最大刺激的具体位置。
频率说(frequency theory),通过基底膜振动的频率来解释音调。基底膜的震动将引起同样频率的神经放电,神经放电的频率就是音调的神经编码。无法解释高频音的产生。
齐射原理(volley prciple),齐射原理可以解释高频音的产生。一些神经元通过联合的活动形式,或者称为齐射,在刺激音调为乃至更高频率的时候放电。
频率可以说更好地解释低于5000hz的频率的声音编码。地点说可以很好地解释1000hz以上的音调知觉。在1000hz和5000hz之间,两种理论都可以应用。
(3)声音定位
回音定位法——发出的高音调声波试探物体,并获得关于物体的距离、位置、大小、结构和运动的反馈。运用声音来判定物体的空间位置是基于两种机制来实现的:对到达每只耳朵的声音相对时间和相对强度的测量。
听觉系统的神经元会在两耳之间产生特定时间延迟的时候特异性地放电。大脑运用这种到达时间的不对称性信息来对空间中的声音源做出精确的估计。
强度差取决于相对头而言的音调波长的相对大小。波长大、频率低的声音事实上没有表现出强度差异,而波长小、高频率的声音则表现出可测量的强度差异。当声音到达两只耳朵时,大脑再次利用特异性细胞来探测细胞差异。
四、其他感觉
1、嗅觉
有8个物质分子就可以发起一个神经冲动,不过至少要刺激40个神经末梢才能闻到那个物质的气味。
神经冲动将嗅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前额叶下部的嗅球(olfactory bulb)。
气味刺激产生嗅觉的过程开始于化学物质流入嗅神经元的离子通道。
信息素(pheroones)是特定物种内一种用来传递性感受性、危险、领地分界和食物源等信息的化学物质。
人类也能够分泌和感受信息素类物质的能力。
2、味觉
吃饭的时候,味觉和嗅觉常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共同起作用。
单个感受细胞对于四种基本味觉:甜、酸、苦和咸中的某一个反应强烈。uai是对于味精的味道感觉。
特定的味蕾产生反应,形成混合的甜、酸、苦、咸等滋味。
3、触觉和肤觉
皮肤包含产生压力、温暖和寒冷感觉的神经末梢。这些感觉被称为肤觉(eo senses)。
在身体的表层分布着众多类型的感受器细胞。每一种感受器对与皮肤接
分节阅读_4
分节阅读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