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9页

      炮灰大师兄又崩了人设 作者:一枕春秋

    第219页

    有程臻在, 戚若云也难得的安静了一路, 直到此时才策马过来:“殿下,城西军另外一队人马也已经抵达,如今驻扎在城东百里外的地方,您看我们是共同入城还是?”

    季峥看了一眼程臻,他知道这个人此时正听着他们的对话:“挑选一千精兵随我入城,剩下的去城东驻扎。”

    戚若云摇了下折扇:“遵旨。”

    不远处的程臻一言不发,显然对此也并无异议。

    这一千精兵不到一个时辰便挑选了出来,还没到城门时便看到前方早已有人列队恭候。

    最前面一位便是他们的老熟人萧宸。

    虽然京中远比太桁要来得温暖,但此时萧宸身上依然围着厚重的大氅,脸色也更苍白,似乎比起在京中时要更为畏寒。想来先前那条腐龙既为萧宸所驱使,恐怕失去腐龙后,他也没少被责罚。之后更是龙气消散,他的身体恐怕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出了问题。

    更不提腐龙身上死气的侵染等等。但某种意义上……也是活该。

    虽说熟悉萧宸,但他身边的那一群人季峥与方谦根本连他们的官服代表何等地位都分不清。这时就轮到戚若云发挥用场了。

    戚若云隐在一行人身后,悄悄对方谦与季峥传音:“左边那位春服竹蟒纹的是礼部尚书郭自在,右边胡须挺长的那位是户部侍郎余任,他的小儿子也曾在太桁修行……”

    方谦看着余任垂至胸前,油光水亮的胡须,又看了看他的样貌,倒是想起了一名年轻男子,立刻恍然:“哦,是余寄他爹。”

    那个同样喜欢穿一身白衣的外门弟子,方谦之所以对他有印象却是因为他手里面那一堆刻着钧弘名字的木剑。

    也不知道太桁和朝廷如今这般形式下,那名小弟子如何了。他记得余寄在出事前对太桁的忠心,想来夹在太桁父亲所事的萧宸之间,他也有些不好受。

    戚若云又将萧宸身边的人大致都介绍了一遍。季峥心中有数,先上前一步。

    城门口的人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参见太子殿下。”

    萧宸的脸色并不好看,他没有行跪拜礼,只是碍于程臻尚在鞠长躬说道:“恭喜皇弟,得偿所愿。”

    得偿所愿吗?萧宸这句话不过讽刺而已,季峥却扬眉轻笑了一声,他确实已经得偿所愿!

    只是得的可不是这个所谓的天下!

    和那个人相比,江山不过一纸轻。

    季峥挥了下衣袖,看着那些跪拜的人起身,随即才说道:“走吧,进城。”

    这是整个九州最繁华的一个城市,也是最大的一个城市,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在季峥眼中却如同黑暗中潜伏的巨兽,张着血盆大口,吞噬所有路过的人。

    季峥离开这座城时不过五岁而已,如今时光斗转,他又回来了。

    ……

    东宫之位空悬三十余年,对回京途中惨死的萧朗安而言,甚至可以说他对此是盼了一辈子。这个名头最终是落到季峥的头上,京中早被有心之人造势,四处宣扬他身上龙气尚存,是为天授。京中早已封路,专辟出一条道让季峥与他带来的那支精兵入城。

    饶是如此,百姓依旧夹道欢迎,张头探脑,只等一睹太子的风采。

    也不知道谁起的头,在季峥入城后不久,便有人高呼起殿下千岁。随即将鲜花和水果抛向马车,连带着他身后的精兵都得了不少鲜花。

    仿佛季峥真的是天命所归,得皇室认可的真龙天子,不是当年那个和母亲狼狈逃出京中的可怜虫,也忘了近一年前朝廷联合几大宗门围剿太桁,口口声声宣称他是罪子。

    最善变的不过是人心。

    “早就知道人心不可量,所以才要学会收拢人心。”方谦依旧骑着他那匹小矮马,此时歪头看见季峥神色不愉,便传音跟季峥说着话。他原本是跟在队伍后面的,奈何季峥非要跟他并排走,这一来一回又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奈何方谦长得好看,除了季峥那边,就数往他身上扔的鲜花最多,不过这待遇也不是第一次他都习惯了。

    “百姓觉得你能给他们带安逸,便会奉你为神,觉得你会引来战争和灾祸就会把你当成恶鬼,所以说人心简单却也复杂。”

    就恰如安城关的百姓觉得城西军要攻城,哪怕方谦长得再好看,看着他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恶意的。而京城在经历了掌权者失去龙气,人心动荡之后,迎来了身具龙气龙气和皇族血脉的太子殿下,自然流露出崇敬和喜爱。

    “得民心者,得天下。”方谦看着前方的长街,日光下的京城街道看起来颇有种波澜壮阔的富贵繁华:“你想要这个天下吗?”

    不想,我想要的只是一人而已。

    季峥心里想着,后续种种都不过是为了留住、护住这一人。

    他这么想着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宫墙之下,这是整个王朝的中枢,每一个人都要翻身下马以示敬畏。

    到了这里他身后的精兵便不适合继续跟随了,只有方谦、戚若云以及兆氏兄弟随他入宫。而蒋钟带着精兵,随礼部尚书在宫外落脚。

    朱红色的大门从两边打开,里面的宫人鱼贯而出,最后九人抬着一定明黄色的轿子:“恭迎太子回宫。”

    那是天子的座驾。

    宫城外,是无数前来围观的百姓,在明黄轿子出现的那一刻,又哗啦啦地跪倒了一片。

    第2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