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7页

      假装仙人来种田 作者:鱼香萌萌球

    第37页

    能让普通人如仙师般不食五谷,又毫无毒副作用的辟谷丹,毫无疑问会激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楚天竹取出一个点心匣子,放在桌上推给季玄凌:“独门秘方,这些是给你的。”

    季玄凌打开点心匣,发现里面是几颗圆滚滚的丹药,露出疑惑的表情:“这是?”

    “此乃辟谷丹,服食一枚可代替一餐。刚才的茯苓糕里,就掺入了此丹磨成的粉末,所以你只吃了几块点心,就感觉腹中饱胀。”

    “原来如此,”季玄凌细细观察匣中丹药,“不知仙师为何突然赠我辟谷丹?”

    “以前不曾给你,是因为这东西不过是代餐之物,与你其实无用。况且味道又差,非到万不得已,我也是不吃的。不过我已准备将此丹对外界出售,提前送你一些,免得你在外面听说了,把它当作什么新奇玩意儿买回来。”

    黄栌以亲身经验作证:“是真的很难吃。如果不快速吞下去,让它在口中溶化了,那感觉就像吃了一嘴烂泥。”

    季玄凌托腮回忆:“这样说来,我仿佛有些印象。初次见到仙师和黄栌那天,我从昏迷中醒来时,感觉口中似有沙土颗粒。不过当时以为是摔倒后不慎吸入,就没有在意。”

    楚天竹点头:“你那时体力耗尽,饥饿过度,我将辟谷丹刮下粉末,兑水喂你,以补充能量,那些应该是粉末残留。”

    “唔……既然如此,仙师何不采用蜜炼之法,改善丹药的口味?”

    楚天竹根本不会炼丹,哪里听说过什么蜜炼之法。

    “愿闻玄凌先生高见。”

    季玄凌指着点心盘:“既然这辟谷丹可以混入茯苓糕中,与蜂蜜同食,而不损药性。那仙师大可以增加一道工序,将蜂蜜放在丹鼎中熬煮,之后掺入丹药粉末,炼制成蜜丸,吃起来就是甜甜的了。不过这样的蜜炼丸子也有缺陷,保存期限较短,需妥善保存,尽快食用。”

    楚天竹点头:“我会改进试试。”

    黄栌咽了咽口水:“还可放些桂花、玫瑰,杨梅也不错。”

    季玄凌夸他:“举一反三,很有进步。在这三种植物中任选一种为题,写一篇文章,下次上课前交给我。”

    黄栌一句话间,就被平白加了课业,连忙双手捂嘴,瞪圆了眼睛点头

    季玄凌含笑道:“你过去一向自由自在,突然被拘住读书,能坚持这么些天,已是难得。”他略微思索,“三日后正是十五,你可不来上课。以后每月初一十五,固定为休息日。”

    黄栌发出一声小小的欢呼:“多谢先生!没想到先生也知道了十五灯会的事,十五休息的话,我也可以去参加啦。”

    季玄凌:“我只是临时起意,定下了初一十五的日子,你所说的灯会,又是怎么回事?”

    楚天竹也没听说过什么灯会,疑惑的看向黄栌。

    黄栌挠了挠头:“我先前听村里的孩子们议论,说村长带人辟出了一条通往山顶的路,要将附近的村庄都组织起来,凑够千人,在十五晚上举灯上山,办一场千灯盛会。”

    季玄凌闻言,立刻来了精神:“千人持灯,沿小路蜿蜒夜行仙山之中,该是何等盛景。不过村长居然未来邀请我等,当真奇怪。”

    楚天竹:“确实,以村长的行事风格,要组织活动,不会放着玄凌先生的名气不用。”

    季玄凌提议:“不如下山一探究竟。”

    黄栌:“好呀好呀!”

    季玄凌:“你倒积极,可要记得将方才布置给你的文章写完。”

    时值正午,楚天竹过去在下城中封闭多年,如在烈日下出门,极易晒伤。所以他们并未立刻下山,而是在清凉的竹林中消磨了一段时间。

    黄栌被他们盯着写文章,苦恼极了,原本有五分思路,都只剩了一分。

    好容易挨到下午。清风卷起纱帘,带来阵阵凉意,树上的知了也安静了下来。

    黄栌仍没写好,师父已经站起身准备出发了。

    季玄凌有意放他:“不如先出去走走,清醒一下头脑,回来再写。”

    黄栌握紧了笔:“学生当以课业为重……今日就不出去了,等到休息日再玩。”

    楚天竹摸摸他的头:“好孩子。”

    留下黄栌发奋努力,楚天竹和季玄凌顺着林荫路下了山。

    黄家村里静悄悄的,村民们聚集在先前放磨盘的空地中。空地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一排排近两米高的竹架,有些村民在劈竹子,另有一些在扎灯笼。

    村长正挨个检视做好的成品,见楚天竹和季玄凌过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前迎接:“竹仙师和玄凌先生同时驾临敝村,真是蓬荜生辉啊!”

    楚天竹:“听闻村中要举办千灯盛会,我们过来看看,能否帮上什么忙。”

    村长满脸的褶子都垮了下来:“唉……没想到还是惊扰了两位贵人。本想待一切安排妥当,再请仙师和玄凌先生共赏盛景。只是老朽无能,眼下只堪堪凑齐了百灯。”

    楚天竹:“可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村长:“问题出在附近几个村庄。多年来,参拜仙山的游客,大多都走官道,山阳那边人来人往,几如闹市。我们好不容易,开辟了一条通往山顶的路,以后如果有喜爱清幽的游客,就可以从此侧上山。”

    “只是此路尚不为外人所知,老夫打算凑齐千人,每人举一大灯笼,于夜间从此新路上山。届时山中光带绵延数里,山外之人见此异象,必会议论纷纷,前来探访。”

    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