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3页

      继妻 作者:希昀
    第103页
    一声又一声仿佛要将五脏六腑给咳出,听得崔沁又羞又怒,她是进不得,退不得。
    待她将心一横,提着裙摆要离开,些许微凉从门缝里洒入,粘在她指尖,她抬手借着风灯一瞧,一抹鲜红刺入眼帘,崔沁登时吓了一大跳。
    连忙将门打开,只见慕月笙胸前的白衫染了大片的红。
    “宋嬷嬷!”
    二人手忙脚乱将人扶着进了侧边的耳房,云碧端来一杯热水,慕月笙一口饮尽,胸口总算不那般疼,宋嬷嬷跪在一旁替他把脉。
    那盏风灯搁在小案上,灯线朦胧,月光从未糊纸的窗棂泼洒而入,慵懒又骄矜。
    慕月笙眉目宁和,静静望着崔沁,唇角浅笑,似得了逞又在卖乖。
    崔沁并不曾瞧他,只眉目轻蹙盯着宋嬷嬷的眼。
    他一贯不将身子当回事,她是清楚的,这样熬下去,必是英年早逝的命。
    崔沁心肠再硬,也见不得他死,毕竟他替她报了血海深仇,何况还有老夫人情分搁在里头。
    宋嬷嬷沉吟半晌,叹声道,
    “国公爷这是急火攻心,并无大碍,只是还是得好生将养,莫要落下病根才是....”
    宋嬷嬷到底是盼着他们两个好,朝云碧使了眼色,“你去抓些茜草,仙鹤草、旱莲草各十钱,生地黄、牛膝各五钱,再有三七、干草、花蕊石各两钱,煮了水端来。”
    吩咐完自个儿又掩门而出。
    室内静谧无声,崔沁板着脸瞧着窗外,冷声道,
    “我并没有答应婚事。”
    慕月笙闻言眉梢驻了喜色,知晓今日他已跨出一大步,不敢多言,只静静听她吩咐。
    崔沁瞥了他一眼,见他眸眼温润地不像话,似乖巧温顺的猫,一时无语得很,谁能想象当朝首辅也有这般不要脸的一面。
    “我并不打算再嫁,我现在日子过得很好,我爹爹去世后,再没这般好过,我希望你明白,过去无论是你的错也好,我的错也罢,我们就此丢开手。”
    慕月笙垂眸并不吭声,心里算是落定,崔沁当不会嫁给旁人,那么他就有机会。
    恰在这时,他瞧见陈七的身影在外头窗户掠过,想起陈七这小子擅长易容,心中顿时有了个主意。
    “我明白的,你不会嫁给旁人,我记住了。”
    你只会嫁给我。
    第35章 首辅掉了马
    清晨第一缕朝阳投递在太极殿时, 一道八百里加急的红色令箭划破长空,直落宫门,两刻钟后, 皇帝召集文武大臣入太极殿议事。
    兵部尚书跟随皇帝从御书房出来,便率先开口,“诸位大人, 青海朵甘卫行都指挥使司反了,朵甘汗王领十万兵众压境, 与我军隔桑干河对峙!”
    大臣闻言先是满脸惊愕, 旋即口沫横飞,
    “那朵甘汗王平日不是最乖顺的么?前不久还派了人送贡品来, 怎的突然就反了!”
    大理寺卿陈镇抚须道, “朵甘汗王表面臣服我大晋,实则暗地里受蒙兀驱使, 蒙兀被首辅使了一招离间计后,怀恨在心, 定是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意图将朵甘汗廷从我大晋分裂出去。”
    “没错, 朵甘汗王打并一定是真打, 不过是想树立反旗,与我大晋分割, 青海高原天寒地冻,我大晋士兵上不去, 他料定我们没法子才敢这么嚣张!”
    “谁说没法子呢,犯我大晋者,虽远必诛,这一场战难打, 却不能不打!”内阁辅臣陈瑜从容出列,朝皇帝躬身道,
    “陛下,臣建议以桑干河驻兵为主力,诱使朵甘汗王出战,再调陕甘总督冷权入藏,抄起北翼,以四川总督贺伟抄南翼,两相夹击,必定能破敌!”
    “陈大人所言极是,既是上不了青海高原,那就将他们逼出来打!”
    “怎么个逼法?”
    “青海高原上最缺什么?茶铁布,咱们将这三样东西扣住,不许边境售卖,不许行商入藏,他能奈我何?咱们切断他们的商路,截住他们的商队,朵甘汗王必定坐不住,要么投降,要么出兵,届时定入我朝毂中!”陈瑜眸光清定,器宇轩昂。
    满朝文武竟是有大半支持他的做法,
    “陛下,陈大人所言极是!”
    “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彰显我国威,也能震慑边远!”
    “没错!”
    朝臣不管平日是不是陈瑜一派,关涉江山社稷,臣工们上下一心,一致对外。
    陈镇听着大家极为拥护陈瑜,不由暗瞥了一眼慕月笙。
    慕月笙执笏板陷入沉思,修长的身影微微后仰,骨节分明的长指轻轻敲打在笏板上,发出低沉的声响。陈镇很想唤他一声将他思绪给拽回来,恰恰皇帝也想到了这一层,轻声问慕月笙道,
    “慕卿,你有何高见?”
    陈瑜站在慕月笙对面,微眯起眼睨着他,前阵子他被慕月笙压得抬不起头来,昨夜他的妻弟冷权飞鸽传书将这一变故告诉了他,他连夜召集幕僚想了一晚上想出这个法子,必定万无一失。
    冷权是他的人,上次慕月笙北上蒙兀,将冷权撂在一边,冷权没得军功,心中不服,这一次自然是想挣一场大功,扬眉吐气,陈瑜也是这般想的,他这一回可是里里外外都谋算妥帖,慕月笙寻不出他的错处来。
    年轻皇帝的神色已是从最初的凝重转为轻松,显然也是赞成陈瑜之策,
    第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