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8页

      相思琵琶重 作者:池疏荷
    第48页
    夏倦书答完很快撕开了包装,咬掉一口山楂,浓郁的甜味降下去后是酸,他不住眨了眨眼。
    ——吃相很是可爱。
    一直盯着夏倦书生怕他不喜欢吐出来的阮思歌,向来最讨厌进食的她居然认为一个人的吃相可爱,意识到这点后顿时转头移开了目光,心里逐渐升起几分不对味来。
    一个下肚后,解决掉剩下几个便没了难度,夏倦书很快把糖葫芦吃了个干净,想起她放在庭院的书,书签已经翻到尾页,柔声问她:“书你看完了?”
    “你干嘛?要抽查啊?”
    看他严谨的语气和背手的动作,好像是准备抽背的样子,阮思歌觉得好笑,话落却见夏倦书一脸玩味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声音立马降了下来,“真的啊?”
    夏倦书认真点了点头。
    “不是,为什么啊,我又不是跟你一样做琵琶?”
    阮思歌本以为他只是随手拿来一本书给自己解闷,突然知道还要抽查,就好像你美滋滋去游乐园之后结果回来家长让你写一篇心得感受一样,瞬间心情就没那么愉快了,不满地反问完,又联想到民宿正浸水的木材,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夏倦书的意思,惊喜道:“你是要教我做琵琶?”
    没见过这么迟钝的。
    夏倦书傲娇劲上来,扭头要走,“不学也行。”
    “别呀,我学我学。”
    弦记的掌权人亲手教制琵琶,这简直跟葛慧君当年收她一个小白做徒弟一个道理,好像天上一个肉饼砸下来,阮思歌甚至怕自己吃撑了,急忙上手拉住了他,师傅也喊上了:“你现在随便抽一个内容问我,我保证给师傅一个完美的答案。”
    夏倦书又反悔了,手肘被她拉住,侧过头看阮思歌,眼角眉梢有笑意流过,故意逗她:“不用,我这次不抽查了,下次再找机会。”
    回去民宿的阮思歌,对桌上几瓶浸水的木材更上心了,好像看到了自己制琴生涯的开端,浸泡第四天起床已经看到其中四瓶都泛起了光,其中有两瓶都是蓝色,极浅,透着朦胧感,隐隐飘在瓶口。
    另一瓶则是绿色,阮思歌只能猜到可能是海南黄花梨,但这几瓶颜色基本还都不深,只能再等一天。
    由于不知道夏倦书教人制琵琶的风格,阮思歌怕自己跟不上,提前当晚在民宿以极快的速度把书上最容易搞混的内容再次复习了一遍,随后自己在网上查了些制琵琶的技巧等等,提前做个懂得预习的好学生。
    一早吃早饭的时候却收到了夏倦书发来的微信,【有点事,我去怀树市一趟,家里没人,你下午直接带任薇在我家学就行了。】
    阮思歌回了个好。
    夏倦书家没人,上午她自然也没必要再去,唯一的行程只有傍晚任薇放学后去教她学中阮,从延林镇出发,怀树市比江礼市直接少了三个小时的路程,阮思歌本以为他这趟跟上次一样,当天去当天回来,还想着邀请他一起去庙会玩,但没想到,一连两天,他都没回来延林镇。
    他离开的第三天,延林镇盛大的三月三祈福庙会正式开始,一早阮思歌便被民宿外的动静吵醒,只觉耳边分外吵闹,推开窗一看,摊位自附小竟一直延展了民宿楼下,摊主正热情招待着来买东西的客人。
    热闹有人陪倒还好,没人陪反而更显凄清,阮思歌拿出点开对话框,消息还停在两天前她的那个好上,她飞快打了几个字,【你今天会回来吗?庙会好热闹啊。】
    庙会热闹不热闹,夏倦书作为原住民肯定比自己清楚。
    觉得多事,她又删掉了,重新打,【要不要一起去庙会?】
    太直接,阮思歌又换了句话,寻了个合理的理由来问候:【你这几天去哪了啊?图鉴我看完了,可以去你家拿新书来看吗?】
    等待的过程焦灼,阮思歌咬紧了唇,在屋里踱步走了几圈,回来一看手机——没有回复,喉咙更干涩了。
    又等了五分钟,手机依然没响起,阮思歌拿上手机下楼去倒水,民宿里没什么人,她坐下刚喝了几口,任薇小跑着向她跑了过来,隔着半个屋的距离喊她姐姐。
    经过三天的相处,她如今俨然成了阮思歌的头号粉丝,庙会跟妈妈一起逛了一圈后,就嚷嚷着要过来找她玩,一过来就牵住了她的手,偎在她身上,“姐姐,我带你逛庙会。”
    “节目马上开始了,今年有我们附小彩排的节目呢。”
    哪怕是个小朋友,也算是有人陪,阮思歌被她拉着出了民宿,因为日常在民宿和夏倦书家两点一线,鲜少往这边来,刚开始还有些畏惧,后面便慢慢适应了。
    一路上吆喝不断,人来人往的,时不时就会因为某个摊位生意太好围了好些人排队,堵在半路,这时任薇就会拉她从人群中小路突破出来,顺道买些小玩意,受热闹的气氛感染,阮思歌这才收了心,不再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机上。
    舞台是此时庙会最热闹的地方,未到十点,节目还未开始,下方已经坐满了人,座无虚席,喧闹不已。
    “姐姐,我带你去后台,那里有我们古筝老师,她一直都想认识你呢。”
    任薇拉着她本来打算去后台找,进去却发现没找到人,又拐出来,往附小校园走,艰难地过了个马路后,延林附属小学映入眼帘。
    校门口香火鼎沸,来来往往,全是上香的人,空气中也满满的沉香味。
    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