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8章

      小斯一惊,他之前并未接到这样的口谕,但他也不敢直接拒接李姬,便只能求助似地去看守门的侍卫,在见到侍卫同他点头后,这才松了端药的盘子,同李姬道:“辛苦贵人了。”
    “为陛下效劳,不辞辛苦。”李姬回他,端了药盘子,便进了房内。
    这回,帷幔倒是没有放下,秦宣也没同往日一般坐在床榻上,而是换了一身干净的明黄色团九龙纹的绸衣,黑色浓密的长发束起,用上好的和田玉冠扎着,从背后看着,身形修长挺拔,玉树临风,到似个及冠的风流美少年。
    “陛下。”李姬平息了内心的躁动,端稳了放药碗的盘子,慢慢靠近。
    第76章 076
    秦宣听到李姬的声音,这才转过身来,他面上戴着一张面具,兴许是之前的金琉璃面具在矿山被炸毁了,这会儿秦宣脸上的就是个普通的脸谱面具,上面露出一双深邃的带金眼眸,下面露出红色的唇,唇色有些苍白,却线条优美,令人遐想。
    李姬端着汤药靠近,见到秦宣坐在圆桌旁边,单手搁在桌面,另一只手随意的搭在腿上,看向自己的目光,似乎……复杂不明。
    “妾身来伺候陛下用药了。”李姬说着把盘子搁在秦宣跟前,又拉了圆凳坐到秦宣对面,这才双手捧了药碗,轻轻吹着药上漂浮的白色热烟。
    李姬吹了片刻后,对秦宣道:“已经不烫了。”然后,便拿勺子舀了一口,递到秦宣面罩外露出的红唇边,温声细语道:“来,张嘴。”
    秦宣没动,依旧目光复杂地盯着李姬。
    李姬等了又等,见秦宣丝毫没有张口的意思,便露出无奈地叹息一声,暂且搁下药碗和汤勺,从腰袋子里掏出一颗黑色的果脯,用哄孩子的口气,对秦宣道:“妾身带了枚蜜饯,等会儿陛下用完汤药就含在嘴里,可以去去苦味。”
    说罢,把蜜饯搁在瓷盅里,又重新端起汤药,舀起一勺,朝秦宣唇边温柔地凑过去。
    秦宣还是没动,背脊挺得直直的,深邃幽暗地目光依旧盯着李姬,不张口亦不表态。
    李姬等了半盏茶的功夫,手腕都举的发累了,可秦宣还是没有要张嘴的意思,要是换做其他人,怕是要失了耐心,但李姬不是其他人,她耐心足足的,秦宣不张口,她就不搁勺子,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耐心和平静。
    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秦宣的态度终于松动了些。
    但他却没有就着李姬的手喝汤勺里的药,而是自己端起搁在桌面的药碗,仰头一饮而尽,喝完后,才说道:“寡人有手,可以自己喝。姬子日后莫要再如此了。”
    “也……行。”李姬点点头,把汤勺放进空了的碗里,这才低头从腰袋子里拿出黑色的蜜饯果铺。
    李姬靠近一些,对秦宣道:“来,张嘴。”
    秦宣的目光落到李姬伸到自己嘴皮前的手指上,她青葱如玉的手指夹着蜜饯,指甲盖修剪的圆润干净,略带浅粉色。
    秦宣露在交领外的喉结上下滚了一番,目光渐深渐浓,发出口的嗓音也愈发暗哑了些:“姬子这是仗着寡人拿你没辙,无法无天了吗?”
    李姬露出不解的神情,疑惑道:“一枚蜜饯而已,给陛下解苦味的,妾身怎就无法无天了?”
    秦宣闭上双眸,深吸一口气,待到平复下内心的躁动,这才终于睁开眼眸,他瞥一眼近在咫尺装傻充愣的李姬,低下头来,就着李姬粉嫩干净的手指含下了那颗紫黑色的蜜饯。
    “味道如何?”李姬歪着头问。
    秦宣用后槽牙咬着蜜饯,皱眉点头:“很甜。”
    李姬竖起两根手指,笑的眯起眼眸,得意地说道:“可不是嘛!妾身特意让厨房腌制的时候放了两倍的甜精,可不就是甜如蜜糖嘛!陛下满意就好。”
    “……”秦宣。
    李姬把秦宣喝光了的药碗放入盘子内,端起盘子准备起身往外走:“陛下忙公务吧,妾身先行退下了,待到午时,妾身再过来伺药。”
    “姬子,不必如此麻烦。”秦宣拒绝的很明显。
    李姬微笑着摇头:“一点不麻烦,为陛下伺药,妾身荣幸之至。”
    李姬说着,就往门口走,临出门口之时,她回过头来,见秦宣还坐在圆凳上,便笑着道:“陛下以往都会相送的。”
    秦宣耷下眼皮,声音低沉缓慢:“寡人今日……”
    “妾身明白的。”李姬笑着打断:“陛下忙吧,妾身不打扰了。”
    说罢,这才推门而出,又替秦宣关了房门,渐行渐远。
    待到走出数十米远,李姬一直端着的肩膀终于坚持不住的放了下来,同时,她脸上强行维持的笑意也渐渐消散,眼眸里的光彩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浮出一层湿润雾气。
    李姬眨了眨眼,令眸内雾气散去,可眸尾却压抑不住的红了起来。
    她张大眼睛,慢慢仰起头,让那些想要涌出的泪水憋回去,可是憋了四五息,却还是忍不住红着眼眶落下泪来。
    李姬抬了袖子,用力擦干眼泪,心道,她必要治好他的,若是当真治不好,就一辈子守着他,不离不弃!
    连着三日,李姬果然遵守约定,每日辰时,午时和酉时,都必来为秦宣伺候汤药,也顺带带着一颗放了双倍糖精腌制的果铺,每每都把帝君甜的直皱眉头。
    三日后,便是大军离开威城,北渡湟水河,归家团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