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1

      穿越之四时田园 作者:金玉在右

    分卷阅读11

    穿越之四时田园 作者:金玉在右

    他屋里存着。好像他天性就是如此,习惯了过苦日子,别说花银子,就连好东西也不舍得用。这么想起来,当初他拿着银子买东西可真算“挥霍”,太过鲁莽了。

    “那也别苦着脸。”老牛识途,周南干脆放开了任它慢慢走,伸手抚开叶小安紧皱在一起的脸。四哥性子确实太忠厚,应该是最像叶家爹么的了。他娶回来的是个胆大的,至于其他几个兄长更是彻底长歪了。

    叶小安还不习惯这样亲密得疑似调/戏的动作,下意识往后躲了躲,他的手就落在了胸/前。

    周南眯了眯眼,第一夜他觉得自己太鲁莽吓着了他,可是接下来两天的相处,他已经发现问题也许不完全出在自己身上?别说做那啥事,就是靠近些都会被躲过去。而且他的躲避显然不是单纯的害羞,而是一种……逃避?

    这一下原本还算平常的触碰,在他的眼神下硬是让叶小安心中生出几分尴尬来,忙将搁在自己身上的大手拿开。周南没有为难他,略顿了顿就顺着他的力道移开,然后反手握住他的手,轻轻摩娑着。

    叶小安是干惯了粗活的,小小的手心都是厚茧,手背去年冬天长过冻疮的地方还有坑洼不平的痕迹,反而是周南自己的手比他的细腻不少。

    “你想帮四哥?”周南越摸心里越不痛快,转而认真的问。

    “前些年,四哥几乎是过得最苦的那个。今年我原本准备好好给他帮忙的,谁知道现在……”叶小安说得懊恼,他原先倒是计划得好,只要这一季挣下口粮还能考察这里的田地适合种什么作物。到时候因地制宜,做些什么营生也有个打算。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还全然没有施展开就成亲了。

    “这里种什么都难有好收成,我倒是想建议他到我们村子里去,现在太平盛世换个户籍地也没什么难处,平日里你也可以照应一二。”这样的提议想来难以被接受的,除非性命攸关,否则离开故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周南的想法向来大胆,不然当年也不会坦然的在周家住下。

    “怎么可能。”叶小安果然叹了口气,换个地方还要买田地建房屋,四哥也绝对不会占周家便宜的。何况流言猛于虎的滋味他深有体会,即使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宝平村落脚,因为他的关系也难免会被说三道四,冠上抛家弃祖的恶名。

    “那就买上几十亩地,也能稍微改善……”

    叶小安侧头看了他一眼,周南连忙改口道:“其实你不必太过担忧,四哥虽然日常与人沟通有些不方便,但是聪明又勤快,一定能将自己照顾好的。”

    他们都知道要是光明正大的接济他肯定不会被接受的――之前送的四匹布有两匹的颜色就是特意给他挑的,最后却全做成了叶小安的衣服。

    叶小安默默想了会儿,只要没有人节外生枝,四哥的日子毫无疑问是会越过越好的。他也远比自己想象中聪明,否则怎么能在李金原的眼皮底下存了银子?

    直到他们离去,叶又平脸上还挂着开怀的笑。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哥儿有了归宿,好像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挂念的事了。

    “四弟,安哥儿这么快就回去了?”他将桌上的东西收起来放入叶小安的屋子,再出来时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何春南正靠在桌边满面笑容的看着他,眼睛死死盯着篮子里的东西。

    那些都是难以保存的肉类和水果,这是家家孩儿回门都会带上的,图的不过是个好兆头。只是周家出手更大方些,东西塞了满满一篮子。

    叶小安成亲当天村里很多沾些亲的人家都来了――叶家在这里也住了不短时间,总有些人情的。这种来往,便是当初你家小子满月或者成亲送了礼金,下次这家人办事对方也一定会将礼还回来。叶家爹么虽然不在了,但是以往的人情还在。何况送个礼吃顿酒席,一般来说也不吃亏。

    但叶根宝、叶根才、叶又成兄弟三个却是一个也没有出现。无论落在谁的眼中,这便是他们的态度,与断绝关系无异。

    叶又平脑子不糊涂,脾气也不大,但难得的几次激起他脾气的事都与叶小安有关。他潜意识里觉得只能独身过一辈子了,这个最小的弟弟几乎是当自己的孩子养大的。便是这样,那日送完亲之后他才更觉得心寒――这几个兄长,终归无法再当成亲人了。

    何春南心里既欢喜又不满,桌上的东西固然是好的,可是刚才他眼尖的看到屋里还堆放着箱子,说明里面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大头。哑巴出来之后竟然将门都锁上了,也不知道是在防着谁。

    “四弟,我说安哥儿回来,不该连哥哥的礼都不备下吧?就算他是个不懂事的,周家也不可能这么做。”何春南满是自得,一大早他就注意着路上的动静,这会儿是看着牛车走了才过来的。何况叶小安回门连田家都送了礼,怎么会忘了他们的?肯定是留在这里等哑巴过会儿送过去。

    何春南跟他说话向来是懒得比划的,叶又平看不明白便也不理会他,将篮子提起往灶房走去。

    “你竟然想把回门礼独吞了不成!”篮子里的猪肉明明有三条,何春南一眼就觉得应该是给他们三家分的,当即上前拉住篮子的另一边。

    “阿平,安哥儿怎么走得这么快?我刚跟人家换了个小母鸡回来……”拉扯间,田方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收了回门礼,看礼物轻重都会回送一只小母鸡或者一篮子鸡蛋,那是给哥儿带回去生子的时候补身子用的。不过他刚回到家,就接到消息说叶小安已经回去了。

    他话未说完,就看到了何春南,马上笑道:“哟,你也送东西来了?难得你们家还有一个惦记着安哥儿的,总算也堵了旁人的嘴,可别说安哥儿回门是冷冷清清的。”

    何春南是空着手来的,听他看似无意的说了两句,脸刷的热了起来,心中又羞又怒。

    第33章 主意

    周家的田地是都租种了出去,佃户每年上交一定的粮食就可以。何况如今周家最大的收入来源也不是租金,而是周南每次从安南城回来后“上缴”的家用。

    “安哥儿啊,小南这些年虽然挣了不少钱,但扣除置地和日常开销之后也花得差不多了。现在你们既然成了亲,剩下的这笔钱就交给你了。”晚饭过后爷儿三个在外面侃大山,陈喜弟就悄悄将叶小安拉进了屋里。

    叶小安瞅了一眼被塞入手中的东西,那是一百两的银票,右下角还有某某银庄的字样并盖着鲜红的章。以这里的购买力来算,一百两着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我们刚刚成亲,哪里用得上这么多银子?何况这是小南孝敬你们的,么么还是快收好。”虽然与长辈相处的经验不多,叶小安也知道这份银子是万万不能收下来的。

    见他并非假意推辞,陈喜弟脸上果然表现出满意的样子,点了点头又按住他要将钱塞回来的手,道:“刚成亲正是要开始为自己打算,以后若有了孩子可不得准备些东西?这一百两银子就当是我和你爹的心意,以后小南赚了钱也不用如数上交,家里的田地也够吃了。”

    其实除了购买田地,这些年周南给的银子也有上千两了。要不是他们兄弟俩都没有其他想法,愿意在村子里住着,他们早就可以搬到镇上甚至城里去。陈喜弟拿出这笔钱也只是表个态,若是叶小安真正想自己当家,这会儿就该欢欢喜喜的收下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既然组成了小家确实是该提醒他们要自己独当一面应付外面的关系了。所以陈喜弟态度十分坚决,这一百两银子叶小安最终还是没能还回去。

    “么么既然给了你,你就收着吧。”叶小安原本指望周南还回去,没想到他只看了一眼轻描淡写的说。

    “那给你保管吧,你家里不缺食穿,我也没什么要买的。”叶小安生怕自己管不住手脚就花完了,忙将银票拿到周南面前。

    “我们家。”周南咬字清晰的纠正他的话,又道:“我能赚钱,你收着就好。以后咱们的钱就按么么的意思,交了家里的花用之后都给你保管。”

    我也能赚钱养家!叶小安默默地想,但想到直到现在自己一个铜板也没有赚过,硬是把这句话压了下来,只是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

    日子便是这般平淡如水般的滑过。叶小安最初就有吃苦的觉悟,最后却没有派上用场。等他渐渐适应了一大家子的生活,春季最忙碌的时候也已经过去。

    一个月内又回了两趟家里,叶又平也表示没什么需要帮忙的,每次都急急将他们推了回来。何春南想上门打秋风的事他自然也听说了,不过他每次回去周南都陪着,他们也不会光明正大的到跟前来。四哥既然都是采取不闻不问不理会他们的态度,他当然是支持的。

    “今儿我就给你做个阳春白雪,也好教你尝尝我的手艺。”春耕结束,镇上的学堂也重新上课了。这日周乐康和陈喜弟一并送周北去镇上,家里便只剩下他们两个。锅里还有早上蒸的腊肉片和咸鱼干,不过就在叶小安挽着袖子要下灶房时,周南拦住他发了话。

    “看什么,不相信你家夫郎有这个能耐?”长辈不在家,周南说话又轻忽起来。叶小安忍不住想,真正到了安南城做生意他该是个什么样子?陈喜弟要是见到过,肯定也不会一口一个我家小南很乖巧很省心的样子。小小的灶房里挤着两个人,周南从没被他用这样专注的眼神看过,又忍不住道。

    “能上山又能下地,会写字也会下厨,我只是在想还有什么事能难倒你?”叶小安忙否认了,他技术不过关原本就是硬着头皮上的,现在有人请缨再好不过了。

    阳春白雪这名字起得好,虽然知道取来也不过是个噱头,但还是没料到最后端出来的是小葱肉片炒粉条。而且这里的粉条显然还很粗糙,几乎有他尾指粗细。

    “吃吧,别看这东西颜色不怎么样,味道却不错。这还是我在安南城时从别的地方换来的,不容易买到。”周南在他对面坐下,两人就着剩菜和粉条也足够吃了。

    “这个粉条,不容易买到?”叶小安咽了咽口水,他吃过米粉河粉土豆粉,却从没见过这样带着浅灰色的,看起来就像沾了灰尘没洗干净。也许是这几天在这里吃得好了,竟然觉得有点倒胃口。

    “也不一定,它能存放挺长时间的,你要是爱吃下次咱们去多买些回来。”周南是见过有些地方的人将这种粉条当做主食的,而且卖到安南城之后也颇受欢迎,因此误认为他也十分喜欢。当初他就曾打听过,知道这种粉条很可能是用一种植物根茎为原料做成的,但这两样形状口感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却完全想不透。对方没有详细说,大概也是不想泄露这个秘密的。城里人过日子还是与普通村民不同,一日两三顿的干饭吃腻了,偶尔也想换换口味。这种东西既能饱腹,味道也不差,能干炒能做汤尤其是孩子们特别愿意吃。

    叶小安尝了一口,虽然色香味已经差了两样,但是口感滑腻,味道却还不错。

    不过这种粉条,他却是会做的。当初去旅游看完山水,就被当地人忙忙碌碌洗紫薯做粉条的劲儿吸引了,挺认真的观摩了一把。不过人家做出来的颜色漂亮多了,晒干之后用小白线绑成小卷,都是透明里带着浅紫色的。他最后还一口气买了好几箱,可惜还没有尝尝味道就来了这里,最后肯定也没人记得了。

    呼噜噜的吃了两碗,叶小安忽然问:“你们村子里没有人种红薯吗?”

    “红薯?”周南侧头想了会儿,才记起那些青翠且长得极快的藤苗,还有收获时像地蛋一样从地下挖出来的根茎。塘桥镇甚少有人种这种东西,他以往在别处赶路时倒是在田边见过不少。要是追究起来,大约是他十岁左右时村里也有人尝试种过,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抛弃了,现在恐怕一家也找不出来。当初就是当成稀罕物传到村里来的,现在依然比较少见,只是大家都看不上了。

    想到这里,他便将自己知道的粗略说了一下,又道:“我听人说这东西虽然极容易成活,产量也不错,但是不顶肚子,因此大部分人是宁愿种地蛋的。”

    叶小安闻言心下了然,红薯其实还算饱肚,但是光吃这个容易胀气。而且因为它促进消化,要是穷人家光吃两顿肯定饿得快。现在虽说还有人过穷日子,但是只要有一份田地总能挣到口粮的,对于红薯这种东西自然也不太看得上。地蛋与红薯都是旱地里种的,为了方便管理当然只选其一。

    “这种粉条真的卖得好?”这段时间叶小安可算是无所事事的,白天里陈喜弟并不使唤他做饭,按他的说法是老周吃不惯别人的手艺。晚上则是在斗智斗勇,不过近来已经是步步沦陷的境地了。他脑子里一直转着要赚钱的念头,不过想出来的点子总是很快被自己否认了。

    现在他是一头热,周家人都各有自己的事情,也不能指望别人帮忙。而做小本生意,要打破原来的格局跟旁人分一杯羹并不容易,除非你能找到新鲜、与众不同的东西。

    他也是想得疯魔了,刚才一听周南说卖得好,心里就转开了念头。大概因为他们去的地方是个相对封闭的民/族自治区,那些人制作粉条的方法也十分原始,除了吃些苦,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当然,我认识一个外地来的朋友,他每年跑安南城都要倒腾不少东西过来。听他提起过这种粉条的成本很低,都是他去村子里跟人收购来的。以前安南城大部分杂货铺都是跟他拿的货,这两年供应不过来,才有人学他这样倒腾。”说起来商人做的无非也就是低买高卖的事,只要利润空间够大,甭管卖的是什么东西。也不怪他们低价收回来,指不定在当地就只值那个价钱。一个村子只要有这么一门生意也能养活不少人,就像严家兄弟做青砖,也有不少买家是倒手卖出去的。

    “镇上呢?买不到吗?”叶小安望着碗里的粉条,这样的成色远远及不上他见过的那些。要是试上两次,他有九成的把握能做出来。如果有市场,以后让四哥把旱地都种上红薯,把这个做粉条的办法教给他小赚一笔肯定没问题。

    “比较少见,么么曾经去找过,多数都已经被压碎了,肯定也是从别的地方流过来的。”不说远的,从安南城到塘桥镇就要走不少路,肯定不比自己带回家的。不过他这么详细的问下来,周南也猜到了他的念头:“莫非你想捣鼓出这种东西来?”

    这么一说,他心里不免疑窦重重。叶小安住在这里难免也会听说以前他不愿成亲的事,有一日便问他最后为什么选了自己上门提亲?

    为什么?大概是么么一直在催他,而他知道自己迟早会无法坚持下去,所以便在这一刻松口了。说不上一见钟情,但是在被北子拉过去“管闲事”之前,他真的没想到会遇上这么与众不同的小哥儿。身处劣势时不慌不忙,眼神坚定,好像随时能冲上去把那个大胖子咬一口。

    而现在,叶小安在追问时显然也是条理分明的,他在打听这种东西的销路,从远及近。其实如果能自己做出粉条肯定是门好生意,但是他一个没出过远门的小哥儿哪来这么多想法,而且好像没有丝毫犹豫?

    作者有话要说:1 以后都是隔日更,主要是我自己保证不了每天更新,这么统一更新频率也免得大家点进看过的章节。这样的话更新的不一定都是三千多的章节,我会尽量更五千以上的。

    2 偏离大纲偏得惨不忍睹,差点都要坑了,幸好被敲醒,谢谢尚在支持的各位。

    3 四哥那里会有支线,因为他的cp没出现,现在会少写他。等他的cp出场。(其实原本想让四哥一起到宝平村生活的,但是据说这样不符合风俗,是极没有面子的事,只能弃了这个想法)

    第34章 事成

    天才微亮,叶小安就准时睁开了眼睛。这些日子虽然是两人同床而眠,但是各自卷着被子也相安无事。最初周南似乎也不太高兴,但闹腾了两回亲亲,见叶小安一直高度紧张还是让步了。

    塘桥镇虽然没有人家种红薯,但是他们这个县城就有六个镇,下面更有不少村庄,周南只花了两天时间就给他拉了一牛车回来。只是昨天回来时就晚了,也没顾得上收拾。

    估算了下天色,现在大概刚过卯时,叶小安略一犹豫就起床了。虽然他也算不上勤快,但想到要做的事还是充满干劲。清晨的风带着露水,他打开房门后缩了缩身子,又回去添了件衣服才跑出来。

    红薯就在堂屋门背倒了一地,看起来该有几百斤了。叶小安挑出几个看了看,都没什么虫眼,立即挽起袖子去打水。

    红薯要做成粉条一定要清洗干净,不然最后沉淀的料里也有泥土。叶小安虽然有几分信心,也不敢马上都拿去做。他先洗了五六斤红薯,然后将它们胡乱砍成几块后放入木盘,拿了事先准备好的木棍用力捣碎。

    这个步骤原来用的是搅碎机,不过如今只能手动了。硬实的红薯被用力捶打、挤弄,最后被挤压出浆液后再添上一桶清水搅拌。

    “安哥儿,今个怎么这么早起来了?”叶小安已经刻意放慢了动作,没想到刚搅了一半陈喜弟还是起来了。见他在捣鼓红薯,有些好奇的站在身后看。

    “睡不着就起来了,么么,吵醒你了?”叶小安语带抱歉,周乐康和陈喜弟对他的态度比想象中还要温和。他观察了两天,或许跟周南并非他们亲生的孩子也有关,做什么都很少挨数落。当然,周南本身也是个做事让人放心的。

    “你声音这么轻,哪能吵醒呢!这个时辰我就该起来了。”陈喜弟说着一边系好围裙,一边朝灶房走去。在自己厨房的那块地盘他也有几分霸道,手脚勤快什么都自己处理好了。何况叶小安在厨艺上确实没展现什么天分,陈喜弟尝过一次后就没有让他掌厨了,如今还处于学徒阶段。

    灶房里很快就传出一阵响动。叶小安见他没有再出来,便专心自己手上的活。

    加了清水搅拌的过程叫“洗”。这个洗却不是普通的清洗,而是将捣烂的红薯所含的浆液全部洗出来,直到红薯渣再也洗不出任何颜色。这时候木盘里洗过的水已经变成浊白色,隐隐还能见到白色的粉末状物质。

    叶小安足足“洗”了半个时辰,陈喜弟已经探头看了好几次也没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才发现当初看那些老乡轻松的搅着水缸有多么艰难。幸好这时候周南也起来了,一言不发地接替过了它手上的活。

    “行了行了!”叶小安搓揉着手上的红薯,发现它们已经干净得摸不到一丝粘液才欣喜地朝周南道。

    周南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任凭他脑瓜子能转得再比别人快两圈也不明白这一盘脏水怎么做成粉条?

    “不用怀疑,明天就能给你做出来。”叶小安伸了个懒腰,这才记起自己没有洗漱就干到现在,忙将红薯渣捞起来,将木盘里的水盖好。

    他一脸神采飞扬,竟然是与年纪极不相符的自信。周南心尖微动,好些被什么东西挠了一下。见他走过来伸手一把揽住,低头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叶小安没料到出了房门他竟然也有如此大胆的举动,冷不防被他亲了个正着,表情僵硬的伸手去擦了擦,暗道就当是被小狗舔了算了。

    周南见了他的动作气得牙痒痒的,正想再咬一口报复回来,陈喜弟就从灶房里出来喊他们吃饭了。

    “么么,我去洗漱一下马上就来了。”叶小安忙趁机挣脱了周南拉着他的手,一阵风似的跑远了。

    “安哥儿怎么还风风火火的,以后有了孩子可得让他稳重点。”陈喜弟看得叹了口气,他是不太满意叶小安瘦得全身上下捏不到一块肉的样子,可是喂了快一个月了也不见长好。

    “他一早起来连洗漱都忘了,这会儿急着吃么么做的饭呢!”周南上前帮他拿了碗筷,一边为叶小安开解。

    “对了,这么说他做的粉条能成嘛?什么工具都不用,光是用水洗能做出粉条来?那东西可是细长细长的,硬脆着呢!”陈喜弟知道周南拉回来这车红薯的用途,这时候心里不禁打起了鼓。

    “要呢,只是现在还没用上。至于成不成,么么明天就能看到了。”周南并没有说这个做粉条的法子是叶小安先提出来的,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能成功。

    木盆里的水要等盆底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面上的水会再次变得清澈。叶小安是见过这个变化的,这一日也不着急,寻了一个陈喜弟往常用来蒸糕点的圆形浅盘,又让周南去砍了竹子回来准备晾晒粉条。

    这一等就到了晚上,叶小安揭开盖子再看时果然发现浑浊的水已经变清了。他微微倾斜盆身将水倒了出来,然后将盆底白色的粉末刮下来放入浅盆内。

    周乐康和陈喜弟屋里已经一片漆黑,周南在旁举起油灯,看着他在粉末里添了一碗清水,搅拌成面糊一样的东西。

    “行了!”灶房里最大的那口锅已经烧开了水,叶小安这时才揭开锅盖,小心翼翼地将浅盘平稳的放了下去。

    “你这是?”周南看得云里雾里,虽然把红薯这么搅拌就能得出这种粉末也很了不起,但无论是面糊还是粉末都无法跟粉条联想在一起。

    “你知道怎么做豆腐吗?”叶小安忽然问他。

    豆腐却是个常见的东西,农闲时三天两头都有人挑着担子叫卖,哪条村子没有个卖豆腐的?半斤黄豆就能换好些了,小孩子也常常跑到别人的豆腐坊里趴着看。

    “知道啊,用石膏或者卤水都能点成。”周南虽然没有趴着窗户看过,但是他小叔么就能做,每次过年都要点上三五斤豆子,叔伯三家分了也不用去别处买。他就爱吃新鲜的豆腐脑,没少见过他们做豆腐。

    “你看豆子磨出来的浆能做成豆腐,用红薯做粉条也不奇怪吧?”叶小安往灶膛里塞了一大把松叶草,火势马上窜了起来。薄薄的一层粉末很快就能蒸熟,就这么一把草烧完的工夫,他手按着锅盖做势要打开来。

    周南往旁边让了让,热腾的水汽马上涌了出来。叶小安睁大眼睛努力透过气雾看过去,原来厚实的白色果然已经转成了带着一丝透明的浅色胶质状,均匀铺满了整个浅盘。

    “成功了?”周南看到这个也愣住了。步骤果然十分简单,只要看一遍他都能操作出来。但是如果光凭想象,还真是没法理解。

    “当然成功了。”叶小安是见过别人做的,虽然第一次就做出了成果心里正乐着,但还不至于乱了手脚。他垫着抹布将浅盘拿出来,拿筷子戳了戳,果然蒸成的是完整一块。

    “接下来将它倒出来晾晒在竹竿上,明天早上再拿来切成粉条的形状后继续晒干就行。”他满意的下了结论。

    事情比预料的还顺利。叶小安原以为至少要尝试一两次才能真正做出来,没想到这事果然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只要按部就班就行。这是他来到这里以后正经做的第一件事,心里自然记挂着,直到躺在床上都还有股兴奋劲儿没过去。

    这样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他第二天睡过头了。等他爬起来看见满屋的阳光时,顿时想起还挂在竹竿上的东西。

    晒粉条跟某些地方做面条颇有相似之处,只是它还需趁着没完全干透时切成细条状,所以第一次晒时只能在阴凉的地方晾,切好后才在太阳下晒。昨天是夜里晒出去的,叶小安想着第二天起来就收回来,哪想得到醒来时太阳已经老高了。

    他“腾”的爬起来,另一侧已经空空如也,连忙用手扒拉了几下头发冲出去。

    “安哥儿做出来这个真不错,我看比你上次买回来的都要好……”

    “那是么么刀功好,要是让他随便切肯定也不能这么好看……”

    叶小安着急的是要把还没切条的粉块收回来,没想到跑到堂屋一眼往外看去新鲜翠绿的竹竿上空荡荡的,陈喜弟和周南正在屋前说话。

    “安哥儿起来了?快来看看你做的粉条,我看比外面卖的好看多了。”陈喜弟一眼就看到了他,忙招了招手。周南已经跟他说过,因为他随口说了么么爱吃,叶小安才试着做出来。至于他怎么知道这个法子,似乎也是偶尔听来的。

    陈喜弟对这番话很受用。虽然对叶小安身材不满意厨艺也不满意,但幸好还是个听话的,平日里也像两个儿子一样对他尊敬有加。现在他们也不像三十年前一样要靠双手在地里刨食了,家和反倒比能干还重要。

    叶小安这才发现他们面前的竹篾框上放着切好的粉条,看样子是在那里晾晒的。不过他这次只用了少量的红薯,做出来的粉条也不多。

    接下来做粉条也没有什么阵仗,一家人关起门来就能做好。做好的粉条又轻也容易存放,周家又有多余的屋子,完全不会引人注目。

    最累的工序便是将红薯捣烂之后将“洗”到水里去,第二次就用了上百斤红薯,当然用木盆也搅拌不过来。叶小安便将家里空着的两个大水缸抬了出来。即使这样,搅拌时要用的力气太大,他的小胳膊小腿也做不过来。幸好周南和陈喜弟都乐意帮忙,三人轮换着也不算辛苦。

    从制作到晒干,如果晴天只需要四天左右。不过这么一轮做下来叶小安也觉得太费劲,似乎难以投入量产。他在心里默算着成本,然后转头问:“红薯你是多少钱买来的?”

    “一百斤红薯六十五文。”周南个头高,伸手就能将蒸好的粉胶晾上去。这种粉条如果能做好确实有赚头,即使镇上人家吃不起,运到县城里市场也够大了。不过往常他走的都是取巧的路子,这样的制作方式除非是建成作坊请人来做,否则他也不舍得家人吃这份苦。

    不过看叶小安正在兴头上,他也没有出声。

    “这么便宜?”这么算下来一斤还远不到一文钱,这价钱比镇上的大白菜还便宜了,难怪没有人家种。

    “便宜?”周南轻笑一声,他的目光从竹竿上掠过,百来斤红薯蒸出来的粉胶只有十来张,晒干以后更是不知道能剩多重。

    叶小安随着他的眼神看去,笑意也凝结了。他记得当初那些人怎么说来着,一百斤红薯只能出二十斤粉条?

    “那粉条呢?”

    “这就要分地方了,镇上卖十二文就差不多了,县城里能卖二十文。要是能弄到安南城去,四十文钱也不愁卖。”

    周南脑海里也转过许多念头。别看一百斤红薯只要七十文钱,但若真要做成了一门生意,一斤粉条的成本就增加了三文。只有掌握了这个成本才能将利润最大化……

    叶小安苦着脸算完这笔帐,觉得真是太吃力了!

    第35章 苏木

    一百斤红薯最后晒出来的粉条大概二十斤,也不用费心想着怎么卖了,留在家里自吃就行。不过因为还剩下三百多斤红薯,陈喜弟也没有吝啬,将第一次做的粉条分送给两个弟弟周福康和周安康。

    “安哥儿手艺就是好,这么个粉条也能弄出来。”齐弟玮是吃了粉条特意上门来道谢的,陈喜弟虽然对他们照顾有加,但毕竟年长。如果他们不自觉勤快走动,这关系就要疏远了。前些日子安哥儿也被领着逐一与长辈、邻里见过面,因此这会儿他拉着叶小安的手说得十分亲热。

    “我就是跟着动了动手,小叔么觉着好吃就行。下次若是能做出来,再送去给你尝尝。”对于做粉条方法的来源叶小安语焉不详,周南自己是不太在乎。但考虑到身边不少人家都会知道他们能弄出,最后还是决定统一口径,都说是周南从外地带回来的方子。

    “这东西哪能多吃呢,都赶上大肥

    恋耽美

    分卷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