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
明航比他强上一百倍,他根本就没有资格说什么帮他……
顾笙笙看他没有辩解,才鼓了鼓脸,把气消掉。
然后认真地和他商量:“今天还是要谢谢你,告诉了我很多‘除了你以外、很难有人会告诉我’的事,但是让季明航再开车这种事就不要再尝试了,可以吗?”
“嗯。”沈信的声音再没有刚才的力气。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费劲地哑着嗓子问:“我……还能弥补吗?”
“……谁知道呢……”
顾笙笙回答时走了神。
她突然想到,如果沈信不出国的话,搞不好季明航不仅要照顾小卷毛,还要把这个大卷毛也照顾起来。
这样想,他出国也挺好的,至少让季明航省了一大份心!
她想定,鼓励着他说:“我觉得,过去的都过去了,就像你说的,人不能活在过去。你也别再想着做什么弥补,只要以后把你能做的做到就可以!”
还是别弥补得好,一看就会越补越乱。
沈信也点着头被她劝住了。
他抬头,正好看到侧面有人从旁边隔间出来,赶紧扭头躲。
“不是她,她已经走了。”顾笙笙背起自己的包,打算结束这场谈话。
“你放心,她路过这儿的时候全程都在跟别人说话,完全没朝我们看一眼。”
67
来的时候,因为有种瞒着别人偷偷会面的情绪,所以兵分了两路。
但今天到最后说到这个份上,阴谋阳谋全都没有,也就没必要再偷偷摸摸地分开回去了。
顾笙笙背着包和沈信一起走出大厦,从零钱包里拿出几个硬币,分给他,然后往公交车站点走。
走到站点等了一会儿,顾笙笙正想拿出手机看一看,突然身边走近一个人。
“你好……”
看她回头,对方笑起来:“真是你,好巧呀。”
rubby也就是杜薇,不知道从哪儿拐了过来,也走上了站台,手里还提着个复古的手提行李箱。
顾笙笙下意识去看沈信,他已经站点旁边的报摊前,装作买报了。
好在没等杜薇和她聊起来,他们等的公交车就来了。
沈信一看到,赶紧用报纸遮着脸,抢先跑进车里,还顺手扯了顾笙笙一把。
但好巧不巧地,杜薇要上的,和他们是同一辆。
她朝沈信好几眼,边往里走,边笑着问顾笙笙: “是男朋友吗?”
“算是弟弟。”顾笙笙把沈信盖在脸上的报纸拉掉。
越是这样越惹人注意,这人脑袋里一定全是浆糊!
而且这点出息……
说他是弟弟,她都觉得丢人!
“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杜薇在靠前的单人座上坐下,神色毫无异常,一点认出沈信的样子都没有。
沈信神神在在地跟着顾笙笙,走到最后一排的两个空位坐下,然后一脸的不可置信。
“完全不记得我了……”
“开什么玩笑……”
“看报纸吧。”顾笙笙又把那摞报纸还给他。
就他现在跟原来造型的差别,认不出来,还真挺正常的。估计以前大家辨认他的依据都在那个爆炸头上了。
沈信还真看起报纸来。
他随手买的是份娱乐小报,上了这个报纸的没一件是好事,里面全是些噱头性十足的小道消息,靠着点似是而非的照片就胡乱攀扯,最后查证出来十个有九个都不实。
但就算这样,销售量居然还很好……
顾笙笙扫了眼首页的加粗大标题,顿了顿,把那一张报抽了出来。
整整一版的篇幅,说的都是《苏崇礼医院相会神秘女子,不明身份儿童现身》。
……“待该神秘女子将孩子交给他后,苏崇礼随即带孩子离开,中途并未停歇,神情警惕……”
说得倒好像真有什么事似的。
顾笙笙摸摸那几张“证据”照片。
上面才不是什么“神秘女子“和“不明身份儿童”,这就是她嫡亲嫡亲的嫂子和小侄子。
看这场景,估计是她嫂子带孩子的时候突然有急事回医院上班,就打电话叫了住在附近的弟弟过去,让他把孩子领回家看会儿。
这事也不是第一第二次了,所以她还特意跟她哥主动请缨,“苏崇礼好歹是公众人物,搞不好会被拍到,不如把小侄子交给我吧!”,但是她哥毫不犹豫就把她拒绝了。
看吧,果然吧,就是被拍到了!
沈信也在旁边看了眼,然后直接骂了出来:“这就是跟剧组过不去吧?”
虽然顾笙笙完全没有追问的意思,他还是主动说:“《最后的最后》,日圈圈的小说,改编电影这么大的事你应该听说过吧?”
真没听说……
这事好像才刚开始谈吧,电影电视剧根本没决定……
沈信把报纸展开,指给她看:“你看,这一页的苏崇礼就是电影的男主角,这一页的是反面男一号,这一页的……”
这是你自己期望的演员名单吧?
苏崇礼就算了,那个反面男一号绝对不可能是他……
“最差劲的这一页,居然说作者!作者又不是演艺圈的人,凭什么要被他们评头论足!而且上面……”
顾笙笙这会儿提起了注意力。
对于各方面的评论,她都很习惯了。毕竟是展现给别人看的作品,有各种评价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对方说的是合理的话,她都很乐意接受,至于那些她觉得不合理的,当做没看见就好了。
但那张报纸上出现的,是她写作时桌面的照片。
那是好久以前、她第一本书刚出的时候,花枝丸说让她经营下微博便于宣传,她就拍了几张跟她写作有关的照片传了上去。
电脑也好、键盘也好,都是她哥用剩下给她的,没想到却招来了一群议论声。
说是假货的、骂她炫富的,反正奇奇怪怪,她觉得麻烦,干脆就把那条微博删了。
这都几年了,居然有人无聊到截了图,保存了这么多年还重新翻了出来。
她把报纸拿过来,开始读。
这份报道延续了小报一贯的风格,“爆料”加“瞎扯”。
爆料出来的事两件事,一个是她的地址,二个是她的年龄。
地址扒出来的自然是三吴小区。顺便还很有数据感地分析了一下三吴小区的房价,以此确定如果她单纯靠着稿费,绝对住不起那个小区房子的事实。
然后就开始猜测起她的背景,进而扯到出版界的暗箱操作。
比如她的第一本书并不出众,为什么出版社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捧,是不是因为她自己塞了钱……
接着还出来了某某作家作证,说ta就是这场“金钱交易”的牺牲品,为了给日圈圈的书让路,她的书被迫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