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
穿成反派渣爹 作者:月落坞啼
分卷阅读251
上的不是他,在会元失踪且留了一封大逆不道书信的情况下,上位者很有可能会选择牺牲陶真来顾全大局。
即便着力彻查为陶真平反冤情,也不会单为了一人而推迟殿试的时间,而陶真失去了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知等三年以后朝局变化,他还有没有机会再次夺魁,而这一切皆始于张显霖的争风吃醋。
谁做了错事谁就要为这事造成的后果负责,不以重刑惩治张显霖,不以雷霆手段威慑百官,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宵小之辈罔顾国体肆意妄为,若是权贵人家看谁不顺眼就绑谁,那大晋离灭亡不远矣。
既然会元找着了,殿试也不能再拖延了,苏锦楼让人通知那些贡生于明日举行抡才大典,为了避嫌,苏锦楼忍住拉着陶真畅谈的欲望,着人把陶真送出了宫外。
第二天,于保和殿举行殿试,殿试题目是苏锦楼亲自拟定的,旧朝殿试题目只有一道,且有字数限制,但苏锦楼这一次足足拟了四道,无字数限制。
以往只需专心思考一道题,如今在同样的时间内要完成四道题,为了节省时间,语言方面必须精简,这样一来,此次殿试难度呈数倍增长。
殿试由内阁大学生以及礼部尚书共计七人一同批阅试卷,试卷糊名,然而对于这些官场老油条而言,糊不糊名根本没区别,见到家中小辈的试卷,一眼便认了出来,可内阁中并不是某一家的一言堂,四大世家均占了一个位置,皇帝这边占了两个,更何况以皇帝对这次殿试的重视,想要以权徇私犹如登天。
皇帝亲审的试卷只有十张,也就是说只有前十才有资格入得皇帝的眼,苏锦楼拿到众人选出来的试卷,又随意抽调了三十多名贡士的答卷审阅。
前十名答卷确实名副其实,语言精简,言之有物,虽某些方面有些理想化,但瑕不掩瑜,整体上还是一篇比较务实的文章,而后来抽调出来的答卷就有些不尽人意了。
苏锦楼当初定了四道题,就是为了预防某些贡士洋洋洒洒写一大片废话,结果他却小瞧了某些贡士的能耐。
苏锦楼一直自认为自己吹牛逼挺厉害的,看了这些试卷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瞧瞧这些,全都是嘴炮大拿,能在一天的时间内写了这么多字,这手速也挺让人佩服的,一时间来了兴趣,又抽调了五十份答卷审阅。
苏锦楼的这个行为看在底下几位大臣的眼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了,难不成圣上是对他们选出的前十名不满吗?天地良心,他们这一次当真是禀着大公无私的原则,以答卷质量评比的排位,怎么就不符合圣上的心意了呢?
原本气定神闲的大臣顿时有些站不住了,他们记起这位杀伐果断的皇帝陛下曾经还是旧朝的举人,貌似据说排名很低,不止一次以末位登的榜单,莫不是咱们的圣上文化水平太低,看不懂前十名的答卷吧,若真是如此,呃,需要他们主动请缨为圣上讲解一番吗?
正当众大臣举棋不定之时,苏锦楼说话了,“嗯,不愧是能在三百份答卷中脱颖而出的,言之有理,语言精简,文采不俗,字迹俊秀,甚合朕之心意。”
一听这话,几位大臣立马放心了,不管圣上是当真欣赏这些答卷,还是在不懂装懂,有了这句话就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应该不会怪罪他们了。
殿试以成绩高低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名额只有三个,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名额不定,二甲第一名通称为传胪,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名额亦是不定。
最终苏锦楼当场将陶真点为状元,南宫睿点为榜眼,左玄点为探花,李敖点为传胪,其余人等按照排名,取一百二十人定为二甲,余下人等定为三甲,排完名次拟好榜单,其余事宜皆由礼部负责。
接下来鸿胪传唱,各进士觐见圣上,正式成为天子门生,跨马游街,引得汴京男女老少竞相观看。
众人见前三甲均是容貌出众之人,不假思索的将鲜花香帕等物掷了出去,同时默默地把瓜果蔬菜掩在一旁,这是个看脸的社会,旧朝曾有相貌平平之人跨马游街,被瓜果蔬菜等物砸了个满头满脸,第二天面上青青紫紫,连后来的琼林宴都不能参加。
苏锦楼对这次殿试十分满意,欣喜之余将人全部扔进了翰林院,一个月后又来了一次突击小考,亲定了前三十名,并在大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举夸赞,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之情。
这三十人中只有十二人是寒门士子,也就说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是在场臣子的晚辈,对于皇帝的赞扬,众大臣心体舒畅,与有荣焉,偏偏面上还要绷着面皮以示自谦矜持之意。
而后只听见上首的皇帝陛下说道,“有功当赏,朕要嘉奖这三十位进士。”
饶是这些大臣身居官场,城府颇深,此刻也忍不住动容,一个家族靠的就是后辈子孙,后辈子孙出息,家族才得以繁荣昌盛,如今自家晚辈入了圣上的青眼,何愁家族不兴?
在众人万分期待的目光中,苏锦楼心虚了一秒,而后笑眯眯的道,“朕决定,将这三十名进士全部充军边卫,服役差运。”
众大臣,“???”
第142章 腐眼
苏锦楼嫌弃新晋进士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读书又不讲究实用,相当不得用,按照以往培养官员的办法还要等个三年五载才能委以重任, 虽说因为他整治吏治一事让部分进士关注民生体察民情, 但这都是浮于表面的东西, 与他理想中的标准相差甚远。
思来想去决定挑选一部分人下放到部队进行劳动锻炼,等这些人亲身体验过人生百态想必定是能脱胎换骨,而后再将他们召回来放到六部中试炼一番, 等到熟悉各种工务后应该就能拿得出手了。
苏锦楼原本只想通过这种速成的方法从中选出七八个得用的,他却未曾料到,但凡经历过一番死去活来□□的生活后,这些进士全部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以后的日子里, 均成为了大晋朝的肱骨之臣。
自苏锦楼开辟了把进士下放到部队的先河,大晋朝每三年举行完殿试后都会挑选一批进士充军服役, 事实证明,被选进士的仕途明显比落选进士要顺畅的多,等到将来苏环登基之时, 大晋朝的进士为了拿到下放名额, 争得头破血流,使尽了千般招数万般气力, 全都争抢着要去体验人生。
可不管将来如何,无人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苏锦楼首次提出培训速成的法子并不被当朝要员理解,充军是什么?是处罚犯人的刑罚,圣上无缘无故将入了翰林院的进士充入军伍,让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亲自差运,这不是故意侮辱人吗?实在是荒唐!
然,苏锦楼平日里看着好说话,但只要是他
分卷阅读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