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有人默默的帮着收尾,这几个小子倒是做事儿越发的利索干脆了起来,大量的山野之物从他们这里流出,而汤家的饭店成为了最大的转运点,与此同时,也让汤家的饭店生意越发的好了起来,就是其他几家也多有受益,不说别的吃的总比旁人好些。
这里头或许只有王大宝家例外,因为他家本来就住在山村,吃的从来都是自家地里出来的东西,只是因为儿子挣钱多,所以家中日子越发的好过了,宅子怎么好就不说了,乡下地方,再好也不过是这样,但是其他的就不一样了,像是家中的家电什么的,那和外头城里人比起来也不差什么,连着电脑网线这样的东西,也一并齐全。
家里另外还承包了一片果园,王大宝的老爹顾着人看着果园,虽然因为人工等等导致成本不小,可是每每到了收获的时候,用自家的车子直接送去城里,这样一来,挣得比一些就地变卖的人家多了很不少,甚至还收附近村民家的果子,当个小贩挣钱。
是的,王大宝家如今那是真不缺钱了,不单是有了一辆二手的福特皮卡车当座驾,另外还有一辆货车,专门往来运送货物什么的,挣钱很不少,司机都是村子里或是隔壁村的人,是从部队上回来的小子,这一来又照顾了乡里乡亲的情分,让这些孩子不用在外头打工,不着家,又能稍稍省些开销,这小地方的工钱毕竟比大城市少些不是。
因为这样琐事儿多了起来,所以索性王大宝的弟弟大学毕业,在大城市没能找到工作之后,索性就回了家,在家乡镇子上开了个公司,专门做这些果品的事儿,倒是也干的红红火火,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心思,知道自家大哥在外头挣钱不容易,虽然挣得多,可是总是不着家,他不可能比大哥挣得多,混得好,索性就回来,照顾家里的生意,还能孝顺爹妈。
如今这老王家日子好过,那就是整个镇子上都是有名的,二老如今唯一发愁的就是,这两个儿子至今还没有结婚,没有个孙子,其他的那是真的没什么可求的事儿了。为了这个王大宝每一次回来都是一顿唠叨,而他弟弟更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而这个时候的王大宝是根本顾不上这些的,或许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有些男人,当他感觉自己身负重任,有了能让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之后,很多事儿就会下意识的放到了第二第三位,如今这婚姻问题在王大宝的心中就是第三位,比父母家人还在后面的第三位。不或许还会更后面一些,他还有兄弟。
另一边的明末卫所,这会儿正是第二次大丰收的时候,虽然这会儿已经是天寒地冻的十一月底了,可是在田野中却依然是人头攒动,热火朝天,那埋在雪下的一个个番薯,就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期盼。
“真人,真人,这一次少了些,大概是天太冷了,长得没有上一次的好,亩产只有三千七百多。”
陈家大郎知道王大宝关心什么,第一个算计了自家种的那一亩地的收获之后,就过来报告了,而王大宝听了这个数字,跟着点了点头,带着几分笑容说道:
“确实是太冷了些,今年雨水不多,冷的又早,影响了收成,不过还好,这收获也算是可以了,明年年初种的总能再好些,连着这么几次,咱们就不用愁吃饭的事儿了。”
他这说的是实在话,虽然比前头那五千的亩产是差了些,可是这比往常一二石,也就是二百多斤产量的其他粮食来说,这已经是天一般的数字了,没看见村子里种植了番薯的人家那一家家的笑脸嘛。
这整个村子,或者说已经不是整个村子,而是整个卫所了,因为王大宝第一次种植的番薯产量他们是实实在在的看在眼里的,所以跟着种植的也最是起劲,几乎十之**的田地,这一次都是跟着种了这高产的番薯,就凭着这个,今年过年他们就不用发愁吃饭的事儿,更不用说这收获了番薯之后,王大宝还会给大伙儿一些高产的冬小麦的种子,他们只要肯吃苦,不怕冷,就能再种上去,那些种苗都已经在各家的屋子里育苗成功了,即使因为地力,或者是时节拖延的缘故,产量上不一定能如意,可是这不是高产的种子嘛,即使再差,也能和他们以往的收成相比不是?这样一来,他们还愁什么?只要到了开年,再继续种上番薯,他们都能想到以后一年年的,在不愁吃穿的日子了。
虽然随着丰收,镇子上的粮商们已经开始放话,说什么番薯价格继续下跌,已经到了两文钱三斤的地步,可是那又这么样?即使这样,他们也能换来不少钱的,家里盖房子,做新衣裳,吃上几顿荤腥,那是怎么都不用发愁了。
就是那些百户之流的地主们,这会儿对着这租子什么的,也不是那么看重了,甚至说了,只要把这番薯除了留下吃的,还有来年的种子,其他都卖给他们,他们甚至愿意降低一成的租子,买的价格还比粮商们高,一文一斤,这真是让这卫所所有的人都跟着高兴的大好事儿啊。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些老爷们即使再好心,也不至于平白给他们好处,必定是还有更大的好处让大人们心动,可是这和他们这些苦哈哈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他们自己能过得好,大人们有本事挣多的钱,也是人家该得的。
看看,这些百姓们是多么的知足啊,只有王大宝心下知道这些百户们为什么这一次这么大方,缘由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关系网太大,都是世代军户的人家,周边其他卫所的将官们,多半不是有亲,就是有旧,看到他们这边有这样好的高产作物,能不眼红?还有那些带着不属于屯田卫所的战兵的大人们知道有这么便宜,这么顶饿,这么高产的番薯能不心动,想着用这个抵充那些不足的粮饷?还有些大人们会不想着运回家中一些,让自家也沾沾便宜,多些储备粮,多些出息?所以说,这刚开始收获田中的粮食,那些消息灵通的大人们家中,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人情托到了他们的面前。
百户在这些百姓们眼中那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官了,可是在这真正的官僚系统中,那真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职,即使在军中,这些卫所屯田已经半废的军队中的世袭官员,那也是底层最不受重视的存在,一个个找上门来的人都是他们得罪不起的人,要是没有足够的东西满足这些一个个的大佬,他们怎么吃罪的起?所以宁可自家少挣些钱,也要想法子把这些下头的多余番薯都收上来,然后一个个给那些大佬们送上门去。
至于给那些大佬会不会亏本?这个是不可能的,外头如今粮价多少钱?这番薯做种子卖又是多少钱?他们可比那些百姓知道的清楚多了,不是那些粮商能糊弄的,即使卖个一斤二文,比寻常的白米之流,也是只要了一成的价格,绝对是良心价,能妥妥的获得上司们欢心的,让上司以为是自己吃亏的价格了。
而且这一亩地能用多少种子?即使那些大人们田地再多,周边几个百户那么一凑,也能把这些全给凑满了,还不漏下任何一家,让每一个高官们都满意。为了这个,这些卫所中的武官们也算是破天荒的动了不少脑子,甚至还串联起来开了不少的会议。
当然他们其实是挣钱的,这个就心照不宣了,你们可不能说出去。与此同时,他们对于那些黑心的,只想着压低价格的粮商们也很是不满意,你们一个劲的打压价格,别以为他们不知道上一次这些粮商挣了多少,他们都听说了,这些黑心的,卖到了南面,最高的可是卖的比白米还贵,上了三十文了,如今居然用两文三斤的价格来收购,当他们都是软柿子不成?最关键的是,这要是让那些大人们知道了,那还不以为自己挣大人的钱了?那可是会毁了他们前程根基的大事儿。
所以即使是为了让这些粮商们得个教训,他们都已经商量好了,不让除了种子意外的任何一个番薯流出去,要全力收购,即使有流出去,那也是他们不要了,剩下来的,那个时候相信那些粮商们看着收购不上来,南面又有人高价求购,必定是会涨价的,只要涨到三文一斤以上,那他们在自家上司面前,可就是大大的露脸了,说不得还会让大人们感觉他们不容易,给些别的好处呢。
你说这些百户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是守着卫所不好随意出去,可是那不是有王真人嘛,那可是走南闯北的人物,每年不知道要往各处走多少回呢,消息灵通着呢,当然他们也不是随便就相信那么一个不是自己人的人的,他们也是派了自家家丁什么的去打听的,那和王真人说的是没多少差别,所以啊,王真人给他们分析的那是绝对正确,给出的主意自然也是绝对正确的。
想到又能挣钱,又能讨得上司的欢心,又能得到下头人的恭敬,他们一个个就感觉这一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儿估计就是这一遭了。在想想还有冬小麦,还有明年的收获,立马美滋滋的,这事儿可是不止能做一次呢,开春这小麦说不得还能这么干一次,这钱挣得,他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这钱能这么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