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
在没有女人的春秋战国里 作者:笑客来
分卷阅读64
在没有女人的春秋战国里 作者:笑客来
诈,此时已经近乎于无,公卿封邑日渐扩张,晋国的分裂,不过早晚,眼下情形,晋国一分为三已经是可以预料的了,非我自谦,而是时事如此。”
田襄冷笑一声,道:“晋国使还是一如即往的巧舌如簧,你种种说辞,不外乎让我齐国不要再此时攻打晋国。”
申子离淡淡一笑:“昔年秦国穆公与晋国文公联手攻打郑国,郑国大夫烛之武说服秦君退兵,秦国穆公,雄才大略,在位之时,西伐诸戎,灭国数十,拓地千里,难道他不知道烛之武作为一个郑国人巧舌如簧,说服他退兵是为了郑国自己吗?穆公知道,但以穆公之雄才大略也必然清楚,一个人说话的目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话对还是不对,烛之武出于什么目的进言不重要,重要的是烛之武所进之言于秦国有益。”
田襄神色莫测,听到申子离此言,挑眉道:“烛之武之言确实于秦国有益,可今时今日,齐不伐晋,于晋国倒是有益,于我齐国何益之有?”
申子离道:“晋国与齐国争霸,多有争端,而燕国与齐国曾有几乎灭国之仇,昔年晋国与燕国是盟国,今日这两个与齐有争之国自相争斗,难道于齐国不是有益吗?”申子离稍微顿了下,又接着道,“我为晋国臣子,自然希望齐国不要于此时来攻我晋国,但我也知道要齐国站在我晋国的立场着想,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我此来不是来劝齐国不要攻晋的,我是来劝执政您坐山观虎斗,等两虎俱伤,若是两虎没有俱伤,燕国有取胜的形势则执政当攻燕国,晋国有取胜形势则执政当攻晋国,因为这两个国家都与齐国有仇有隙,不论任何一国打胜了,士气高昂了,国土扩张了,对齐国来讲都不是好事,此时若能平衡两者国力,才是对齐国最为有利的。”
冰着一张脸的田襄没说话,沉默了下来,而一口气说了这许多的申子离一见田襄沉默,一直紧绷的情绪,终是微微松了一口气。
田襄最终也没砍了申子离,申子离最终是抱住了自己项上那颗人头。
从执政府正殿走出来时,申子离也真真是出了一身冷汗,而一旁送他出来的田赵氏倒是笑道:“先生可真是风采依旧,执政可是恨你入骨,可还是被你说动了,眼下看来,执政暂时不会攻晋了。”
田赵氏别从与田氏,这么多年下来,和田襄的儿子都十几岁了,一颗心意早已经全全为齐国为田襄为自己的儿子打算,可是田赵氏毕竟也是赵氏子嗣,也是晋人,从小在晋国长大,于自己的祖邦,情分还是有的,虽然为了田襄为了齐国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一个强大的齐国,田赵氏献计挑动晋国内乱,但在不太危害到齐国,不危害到田襄和自己儿子的情况下,帮晋国点小忙,田赵氏还是不是拒绝的,所以此时他才微笑着恭喜申子离说动了田襄暂时不攻晋。
与田赵氏言笑晏晏相比,方才在殿中镇定自若、风度翩翩、含笑侃侃而谈的申子离,此时神色却有几分漠然,对田赵氏的含笑恭喜,很是冷淡的道:“齐国不是暂时不攻晋,而是一定会不攻晋,因为晋国在与燕国这场大战中根本就不可能打赢,晋国一定会节节败退,一败千里,一发不可收拾,等到那个时候,只怕齐国再是痛恨晋国,也会被燕国崛起之势所惊,自然也会明了燕晋之间,该打哪个了。”
田赵氏听得申子离此言,微微皱眉,道:“先生是不是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燕国国力能强到如此地步?能够将晋国大败到如此地步?”
申子离长叹一声,道:“古人云‘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这几年韩地很多商人收入日渐减少,为何?韩氏素来以制造优良的军械见长,列国商人也多到韩地买入弓弩、宝剑,十余年间,入韩国买弓弩、宝剑的商人渐减,而入燕买燕国宝剑的商人日渐增多,你久在齐国,难道不知道齐国的盐商这几年的收入一直喜爱减少,齐国府库往昔以来食盐专卖聚敛大量钱财,这十余年来又如何?燕国北地置工农学宫,奖励农桑,鼓励百工,韩地的军械商人,齐国的盐商,从这两点就能看出燕国这十余年来专心富国聚财的用心良苦,这么多年的隐忍,这么多年的苦心积虑,而与燕国相比,我晋国这么多年来都做了什么?公卿内相乱也,尤其这几年,公卿内斗打成个什么德行!?此消彼长,情势如此,难道还看不清吗?”
田赵氏听申子离的分析虽然有道理,但是他自幼成长在晋国,已经习惯晋国高高在上的霸主之姿,无论申子离如何直言晋国会大败,田赵氏还是觉得不真实,难以相信。
那样强大的国家,即使内斗惨烈,可是对外却鲜少败绩,岂会真如申子离所言一败涂地,而且还是败给燕国这个一直声名不显于列国的积弱之国。
申子离没去注意田赵氏的神色,想法,他负手望天,目中有怀念之色,又有痛楚的情绪在眼中浮现,忽地,申子离潸然泪下,流泪道:“先主公啊,先执政啊,你若有灵,看看现在的晋国,您一辈子苦心维持,南征北战,维护晋国霸业,可你看看现在的晋国公卿,现在的晋国社稷啊!”
申子离口中的先主公,先执政,自然就是赵志父,田赵氏听到申子离提到他的父亲,并且哭泣怀念,神色也跟着黯然起来。
赵无恤率领两万大军北上,随即立刻化整为零,以轻骑突击燕军后方粮道。
燕军虽然人数占优势,足足十五万人,但是分散到各个城池时,力量便有几分分散了,有些燕国守军攻入赵氏的城池,可以依靠府库中的粮草因粮于敌来供养自己,但是有不少城池里的赵氏守军,也是够恶毒的,眼见己方守军太少守之不住,便一把火烧了粮仓,一粒粮食都没给燕军留下。
此次燕军攻晋,所图非小,所以服人严令不得侵扰赵地百姓,也就是说赵地的城池里没有粮食,燕军也不能从老百姓那里强抢,也就是说只能从燕地运过来,而这条从千里迢迢从燕地运粮的粮道,就成了赵无恤下手的主要目标。
赵氏封地传承百余年,赵地百姓只认赵氏家主连晋国国君都不认的,赵志父在时,曾经重新丈量土地,加大亩数,也就是说百姓手里的土地原本一亩需要征收多少多少赋税,加大亩数后,就变成更大的土地需要征收相同的赋税,说白了就是变相减税。
减税啊,自古以来老百姓没有不欢迎的,赵氏封地的百姓至今对先家主仍然十分感激怀恩。
赵无恤继任家主以来,便很注意家臣的选拔,任贤用能,不用那些会盘剥百姓的奸佞之人,赵无恤也许不能说是一个十分有开拓成就的家主,却是一个颇能守城的家主,百姓也是十分归心的。
此时赵无恤就利用自己得人心的优势,加之又对地形熟悉,运用起了对历代强势占领军都万分头痛的战法――游击战,真真把燕军折腾得焦头烂额。
要知道列国之中,只有赵氏、秦国、燕国因为领地与草原相接,所以是最不缺战马的,原本的燕国,地处孤寒,毫无进取之心,可以从戎狄处买战马和不能没什么区别,倒是一直积极扩张的赵氏,骑兵部队发展的最为迅速,居列国之冠,尤其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更是将骑兵战法发展到顶峰,有赵一国,名将辈出。
这是后话,此处不提,不过即使尚未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此时的赵氏,骑兵也是来去如风,十分难缠,常常燕军接到赵氏骑兵骚扰粮道的消息,派人去救援时,赵氏骑兵已经把粮草打劫完毕装进口袋扔上马背,一溜烟的跑路了,来救援的燕军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服人率大军来攻赵地,自然也接到了赵无恤精简军队,率两万人北上的消息,本来严阵以待准备与赵军一决雌雄,哪知道赵无恤完了这么一手,每日接到粮草被袭损兵折将的军报,虽然损失都不算太大,但也十分令人头痛了。
服人感叹道:“赵志父的眼光毒辣啊,他这几个儿子里,还真就是这个赵无恤最是坚韧,前有智氏领韩氏、魏氏围攻,竟是苦撑不倒,兵疲将怠之事,对上我燕国兵精粮足的大军来袭,竟是还能犹如此作为,人才啊,难得啊。”
此时燕军帐中,服人颇为守礼,请晋君姬凿坐在主座,不过姬凿也不是不识抬举的人,在骄横凌人的智瑶欺辱下装孙子装了十余年,姬凿还是很知所进退的,知道燕国不过是要接自己的名分使得列国诸侯不来援救韩赵魏,不过对于晋国国内的几位公卿,姬凿额也是恨透了的,此时听到服人赞叹赵无恤,便有些忧心道:“这……如此下去,可是会对我军不利啊?”
听到姬凿这话,服人冷笑一声,道:“若是智瑶还在,与赵无恤一攻一守,我倒还畏惧几分,此时的晋国,只余赵无恤一人,独木难支!”
姬凿本是恨极了这些权臣公卿叛逆,但不知道为什么,听到燕君服人说什么“此时的晋国,独木难支”的话,心中又酸涩的不得了,但酸涩过后,又是冲天的恨意――若非这些朝堂公卿只知道为了家族牟利,只知道内斗,我晋国百年霸主,何至于沦落到这等任人鱼肉的境地。
服人将手中的军报一放,传军令道:“全军听令,大军开拔,继续推进进攻韩地!”冷笑一声,服人敲着案几,道:“赵无恤不是命韩魏去攻智氏吗?我倒要看看我燕国大军先锋都开拔到了韩地,韩虎是不是有这个胆量不顾自己的封邑根本还跟着魏氏去打智氏,赵氏封地我别有所图,不能因粮于敌,到了韩地,我可就不用这么顾忌了,我倒要看看等到韩赵魏变成被我与智氏南北夹击各个击破之时,这赵无恤还能不能安心与我在这北地打这等游而不击的儿戏战!”
☆、第213章
韩虎一接到燕军先锋进攻到韩地并且大肆劫掠粮草的消息,差点急疯了。
与赵氏、魏氏都不同,韩氏其实有点特别。
晋国赵氏最初一带受封上卿的赵衰是个跟随晋国文公出逃流浪列国的旧臣,并且是其中才智出众十分受重用的旧臣,文公回国后赵氏一直受到重用,权势极大,即使一堆有过灭族之祸,有赵氏孤儿之事,其后也再度复兴,所以赵氏一直尊贵的身份,使得赵氏一族或者说赵人有着晋国这种老牌霸主那种天然的“霸气”,这种性格使得赵氏在立国之后,还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与秦国一争长短,并且在战场上不止一次的揍赢了秦国。
晋国魏氏先祖魏咭彩歉随晋国文公出逃的臣子,但是魏叩笔钡匚槐冉系,不算是个重臣,比赵氏选择赵衰是差得远了,文公回国之后只是受封为大夫,经过几代子孙奋斗才成为晋国的公卿,所以为魏氏一直很有进取心,魏氏立国后,便有魏文侯变法,励精图治,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称霸的诸侯。
列国之中,唯有韩氏,几乎从来没听说过他们有什么名将、名臣,韩氏擅长的是种地、做兵器,尤其是弓弩和宝剑,在夏瑜治理燕国创立工农学宫前,韩氏的弓箭和宝剑才是绝管列国的,再看看韩氏的地理位置,恩,背面有赵氏,替自己挡住草原戎狄的进攻,难免有魏国替自己挡住强敌楚国的进攻,除了在战国末年大家一起都很是倒霉的被秦国惨揍最后一锅端了的时刻来临前,基本上,周边比起其他国家,还是相对安稳些的,不过这也间接造成了一个后果,就是韩氏的军队,战斗力弱啊。
韩虎也知道比起魏氏、赵氏他们韩氏的战斗力弱啊,所以他才急了,而且源源不断的军报回禀描述的燕军在韩地的作为,让韩虎更加焦急。
与赵氏守臣一把火烧了粮仓的刚烈不同,韩地的守军可是没这个胆气,很多没有城墙只是城邑村落的地方,燕军一来,几乎就被扫荡干净,大城池的韩地守军也没有十分气节的投降,大多还是拼死抵抗的,抵抗不住了……再投降。
燕军在赵地与在韩地的策略也大有不同,在赵地燕军攻打下许多城池,其后秋毫无犯,在韩地燕军也没有什么残暴的行为,如屠杀等等,但是燕军很文明的将韩地所有的百姓所有的粮草所有的财货军械等等,全部卷包烩,都洗劫干净然后带回燕国了。
被燕军攻占的韩地,除了那些逃入山林的百姓,彻底干净了,一个人毛都没有了。
韩虎急了,此时韩氏的军队正南下和魏氏合兵一处准备攻打智氏,韩地防卫空虚,接连的战报送到案几上,韩虎瞬时在心中大骂赵无恤,心道:你让我们南下,你去抵抗燕军,现在燕军都打到我们韩地了,你怎么抵抗的!?你该不会是根本没用心吧!
这么一想,韩虎瞬时惊出一身冷汗,不由得暗自怀疑其实赵无恤就是想祸水东引接着燕人来削弱韩氏的实力,这怀疑心一起,韩虎越想越是心惊,再也坐不住,直接和魏驹表示要带人回韩地。
魏驹一听韩虎这等表示,当即便想要掀案几了,强自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
韩氏危机,他魏氏的日子难道就好过吗?韩赵魏三家,他魏氏与智氏接壤面积最大,他韩虎带人走了,留他下来单独来打智氏吗?
要知道智瑶虽然有才无德,但是有才毕竟就是有才啊,有才干的人通常都是有几分高傲的,对于无能之辈都是有几分看不起的,智瑶这些年来担任执政,出了对内敲诈公卿对外扩张,对于智氏自己人的任用也多是能臣,对于族内任用的也多是多能干的族人,智瑶嚣张,智氏族人也比较高傲,魏驹在智瑶面前在智氏面前装孙子久了,现在让他单独率领魏氏去攻打智氏,说实话,底气真是不足。
本来赵无恤领兵北上,韩氏与他一起南下,智氏主力又在敬仰城下被消灭大半,魏驹胆子还是满壮的,此时一听说韩虎要走,魏驹瞬时就慌了,慌张之后就是愤怒,强抑愤怒,正待说服韩虎不要离去时,帐外有人推开护卫闯了进来,魏驹定眼一看,正是自己的长子魏斯。
魏斯看着韩虎,长长一拜,道:“韩伯可去,智氏之事由我魏氏一力担当。”
韩虎本来就按耐不住了,此时听魏斯这么说,急急向魏驹告罪拜礼,便道:“家中事如此,我虎五内俱焚,只得先行求去,惭愧惭愧。”
告罪拜礼毕,也不给魏驹反应的时间,便起身匆匆离去,魏驹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还未带开口阻止,韩虎已经不见踪影了。
魏驹眼看无法阻止,心中暴怒,加之韩虎已经离去,便转头对着自己的长子一拍案几,破口大骂起来,道:“逆子,你何敢带父亲做主!?你让韩氏离去,难道让我们魏氏自己去打智氏吗?”
魏斯听到父亲斥责,立刻跪下来,长拜及地,道:“父上容禀,斯岂敢擅自代父上做主,斯之所以觉得此时当容许韩氏离去,是因为此时韩氏离去北上,比留下里更加要紧。”
魏驹眉头皱着死紧,看着自己很是谦卑跪拜在地的长子,良久,一拂袖,道:“何意?”
魏斯道:“父上,我晋国此时已经是存亡之际,韩赵魏皆处险境,此时当以大局为重。”
眼见魏驹目中有不耐之色,怒气更重,魏斯在心中长叹一声,不再说什么大义,转而言明利害,道:“父亲,您觉得现下情势,是一个兵精粮足气势如虹的燕军更可惧,还是一个主力已经被我们歼灭,只余几分残余坚守在封邑苦守的智氏更加可惧?”
魏驹不及思索的道:“当然是燕军。”这话一说完,魏驹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魏斯微微垂目,道:“韩氏在北当住燕军,我们在南尽快攻破智氏残余势力,才能破解眼下危局。”
魏驹免有喜色,道:“我儿言之有理”,随即又皱眉道,“这……智氏也不易取啊。”
魏斯再次长拜,道:“请父亲准儿亲自带兵攻伐智氏。”
魏驹一怔,道:“你……斯儿你没领过军啊。”
魏斯起身,此时他的脸色有几分苍白,却十分坚定,道:“今时今日,我晋国危急若此,我韩赵魏身处如此境地,我斯岂能惜身,愿亲上战场,竭忠尽智,攻伐扫平智氏残余族人,弭平我韩赵魏的危机。”
魏驹看着自己的长子,虽然这么多年来魏氏内政都交给这个儿子打理,一直井井有条,家臣百姓多称魏氏嗣卿贤能,但是此时此刻,魏驹发觉自己的这个长子不仅贤能,也很有勇气和胸怀,不由自主的,魏驹有些出神,魏氏在他手里在他父亲手里,都只是守城而已,也许未来,在这个儿子手里,是可以期待的。
北地的气温,总是比南方更加寒冷,即使此时尚未入冬,人们的衣着也不会单薄,赵无恤站在一块山石上,望着远方那一片茫茫山林,苍苍大地,闭着眼睛,感受着身后悄然靠近的身形,淡淡道:“你是来杀我的吗?”
悄然握着短剑靠近的豫让听到赵无恤突然出声,一愣,他自以为脚步已经足够轻巧了,竟还是被对方发现了,眼见赵无恤戳破自己,却仍旧没有回头,就在那里站着,连气息似乎都很是平和,豫让心中这个赵无恤是不是还有诡计后招,一下子有点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仓促动手。
赵无恤转身,看着豫让,神色平淡,甚至还撩了下衣袖,坐在了放在站着的那块山石上,道:“你来的很早。”
豫让站在那里,神色木然,良久才用嘶哑的嗓音问道:“你是怎么发现我靠近的?我的脚步很轻。”
赵无恤淡淡道:“你的脚步很轻,可是你的杀意很重。”
豫让盯着赵无恤,目光中有很强烈的情绪在涌动,那种强烈的杀意,足以让胆怯的人退后转身逃跑,可赵无恤却依旧很淡然,目光淡然的打量着豫让那因为涂漆而溃烂得像癞疮的皮肤,问道:“智瑶一死,很多往昔他豢养的门客一哄而上,为什么你却要宁可毁伤容颜,损伤嗓子,假扮成赵氏私兵也要来刺杀我?你的主公不止智瑶一人吧,我听说你在投奔智瑶之前也做过范氏家臣,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你为何独独对智瑶这么忠诚?”
豫让用被炭火烫得嘶哑的嗓音道:“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赵无恤听到豫让那句“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时,沉默了片刻,许久,赵无恤再次开口,一直平淡的声音终于多了几丝颤抖,道:“我没想杀他。”
豫让是智瑶心腹,知道许多智瑶的隐秘之事,也知道赵无恤与智瑶之间的种种,那些纠结的情愫,此时听得赵无恤的话,嘶哑着道:“可你终是杀了他。”
赵无恤自嘲的冷笑了,眼眸微微泛红,近乎自言自语的道:“是啊,他终是因我而死。”
闭着眼睛,赵无恤微微平复了下情绪,道:“豫让,你是晋国人吧。”
豫让一愣,不知道为什么赵无恤突然转移到此处,心中犹疑,但还是如实回答道:“豫让是晋国毕氏族人。”
赵无恤的神色恢复了一贯的木讷平淡,道:“我也不知道自己还算不算晋臣,我父亲是晋臣,韩伯是晋臣,魏叔也是,也许智瑶也算是晋臣,他是晋国最后的执政了,我呢?也许史官笔下,我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逆之臣,也许,我只是一个笑话。”
转头看向这片苍茫大地,赵无恤眼中也有同样的苍茫,道:“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即使晋国江河日下,即使我们已经把国君赶出了都城,即使我们已经将公室的土地敲诈干净,可霸主之国的骄傲依旧残存在我的血脉之中,这段时日,我看着燕军在我赵氏的土地上纵横来去,心痛若刀绞,我在想,当年父亲眼看着齐国看着列国联军在晋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是不是同样能够心痛,是不是因为韩伯、魏叔都见证过那一幕,所以才甘愿处处礼让父亲,勉强撑持弥合着这个行将崩溃的国家。”
豫让听着赵无恤的感慨,没说话,但握着短剑的手也没动。
赵无恤最后道:“豫让,你是晋人对吗?我可以让你杀了我给智瑶给你的主公报仇,但是你先和我一起为晋国尽最后一次的忠,和我一起最后做一次晋臣,如何?”
豫让毁面吞漆混入赵氏军队之中,这段时间也对此时战局颇有了解,知道燕军分出一路去攻打韩地,韩虎来信质问赵无恤为何收了韩氏十余座城池却没能阻止燕军南下,赵氏北面面临燕军大军压境,难免还是又对赵氏心生嫌隙怨怼,更重要的是,燕军在韩地打死劫掠,因粮于敌,韩地百姓素来善于耕作,韩氏一向是晋国公卿里粮草储存最为丰厚的,换句话说是“卖粮大户”,这么任由燕军劫掠下去,可能事情会不按赵无恤先前的预想,燕军远来深入,不能久战,此时,久战不绝反而对兵疲将怠的韩赵魏更加不利。
赵无恤觉得疲惫,世人皆说,赵无恤其人坚韧无比,但此时此刻,身处如此境地,而往昔那个也许忽近忽远心结纠缠却也一起并肩作战相互分担的人,至于下一颗头颅尚且陪伴在自己身侧,无人可以诉说,无人可以分担,坚韧无比的赵无恤,只觉得一种疲惫感从心内蔓延开来,几乎快把他压垮了,所以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不再游而不击只对燕军的粮道下手了,他要与燕军决战。
豫让此时已经有几分明白赵无恤的意思了,握着手中短剑,豫让道:“智氏族人,尚在南地坚守。”
赵无恤一愣,随即便也明白豫让的意思了,燕军此时南下,使得韩赵魏不得调转头去攻打智氏,这某种程度是解了智氏的危局,豫让是智瑶的门口,此时智瑶虽死,可其子上带领智氏全族在封地坚守。
赵无恤笑了,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掉了下来,道:“我忘了,我都快把这事儿给忘了,哈哈,士为家而劳,卿为族而碌,哈哈,我到了这等地步,想要最后做一把晋臣,为一把国士,我却忘了你豫让虽是晋人,却是智瑶的国士,是智氏的国士,忠的是智氏不是晋国,哈哈,对不起,我强人所难了。”
豫让就这么看着赵无恤狂笑,突地,豫让行了个拜礼,道:“我愿随赵卿与燕军决战。”
赵无恤正在擦拭着笑出来的眼泪,突然间见豫让如此表态,与方才态度不同,很是诧异,道:“你……你方才不是……”
豫让抬头,看着赵无恤的眼神中还是有隐隐杀意,道:“若你战败,请允我杀汝,为吾主复仇。”
赵无恤看着豫让,看着豫让那满是杀意的眼神,良久,淡淡道:“若我战败,许你斩我头颅。”
☆、第214章
《史记?晋世家》:
“出公十九年冬,赵无恤率两万赵军偷袭雁门,意图截断燕军南下入晋的关卡隘口,燕君服人闻讯亲自率军救援,亲与赵军战,赵氏两万军卒,战至覆没,无一人降,雁门之地,流血漂橹,千里赤红,赵无恤引剑自绝。”
史书之上,寥寥数笔,甚是简略,记载了赵无恤的死亡,而史书中所没有记载的是,这一战,赵无恤身先士卒,与他的部属兵卒一同在战场上厮杀,砍断了宝剑,射光了箭矢,及至身边已经不不足千人,赵无恤在勉强砍退了一个燕军步卒时,连随身的短剑都卡在那燕卒的身体里拔不出来了。
力竭的赵无恤踉跄后退几步,差点摔倒,身侧被一个人撞了下一下,赵无恤转头看去,却见一身衣甲早已经被鲜血染红的豫让,也踉跄着后退,不过比他好一点的是豫让手里还有剑。
赵无恤见状,哈哈大笑,道:“今日看来我也要和君葬身于此了。”
豫让面上泥血混合,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此时听到赵无恤的话,转头看向赵无恤的话,又看了看自己开战以来赵无恤就挂在腰间的布袋子,没说话。
赵无恤眼见豫让的眼神盯着自己腰间的带子,心里就有几分明了,长叹一声,解开腰间系带,将那布袋子抱在怀中,低头看着,一向刻板的眼神中忽地划过几丝柔色,赵无恤抬头,看向豫让,目中有泪,但神色间却有几分隐隐解脱和慷慨之色,大笑道:“也罢,君送我上路吧。”
豫让看着赵无恤,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卸下外甲,撕下较为干净的里衣,擦拭干净手中宝剑,然后看着已经转过身躯,闭目待死的赵无恤,豫让长剑从后穿胸而过,一剑穿心,赵无恤抱着怀中那装着智瑶头颅的布袋子,含笑而去,留下豫让站在这已经染成一片血色的战场。
站在这里,看着四面包围而进的燕军,豫让仰天长叹一声,这一叹不是为了马上要丧命的自己,也不是为了已经亡去性命的先主公智瑶和方才死于他剑下的赵氏家主赵无恤,他这一叹,是为了这即将变天的中原大地,为了他生他长的这个即将步入末路的霸主之国。
豫让最后引剑自刎。
率领增援燕军与赵军血战至日落才罢的燕军服人,战后打扫战场清点战损时,竟发觉配备更加锋利的钢剑和连发弩的燕军,损失竟然比赵军还要惨重,赵军两万人竟是一换二,足足折损了燕军四万近五万人,真真是大出服人意料。
眼见残阳如血,这大地之上,这燕赵大战过后的战场,确实不是如血而是真的被一片血色染红,服人感叹道:“赵无恤此来,已经抱定必死之心,奋不顾身,悍不畏死,主将勇则三军用命,赵军无人肯降,尽死战也,此赵无恤为将奋勇激励所至,可惜晋国社稷,非一人奋勇之独木可支矣。”
赵军两万军卒全军覆没,赵无恤战死的消息传来,天下皆惊,列国侧目,举世哗然,正在韩地抵抗燕军先锋的韩虎呆坐帅案后,木然良久,消息传到齐国,田赵氏当即晕厥,申子离嚎啕大哭,跪地叩首长拜,生生哭号,自言愧对先主公赵志父。
晋国这场大败,或者说赵氏这场大败太过突然,让列国诸侯都不由得将目光集中在了和这个往昔被他们忽略的地处北地苦寒之境的燕国,所有人都很不解,为何一直默默无闻的燕国会一夜暴起,突然间变得如此强大。
燕军战胜的消息传回燕国,正在主持新建燕下都事宜夏瑜,很是平静的读完军报,对身侧掌书道:“起书回报君上,我们是时候该去朝见周王室了。”
赵军战败的消息传到魏氏,魏斯直接就把军报扔一边了,对颇显惊慌之意的父卿魏驹道:“父亲,这个时候北地的事情不是我们该考虑的,我们应当集中一切力量攻打智氏。”
魏驹听得此话,颇为犹疑,道:“可是燕军势大。”
魏斯很平静的给魏驹分析道:“燕军气势虽胜,可是与赵军一战,赵军虽然全军覆没,可燕军也损失了将近五万人,燕国毕竟新近崛起,不若我晋国百年积累,我韩赵魏加起来,领地百姓人口还是比燕国全国人口多两至三倍,真要比损耗,燕军拼不过我们,况且赵无恤所率的赵军精简之后的军卒,赵氏各地守军还有十余万人分布在各个城池,我听听闻赵无恤北上之前已经嘱托家臣,若是他此战不反,则扶立他的长子继位,所以赵氏虽败但未亡也并非没有继续抵抗的实力,退一万步讲,就是赵氏真的一败再败,我们北面还有韩地,所以归根到底,我魏氏此时的当务之急,是攻灭智氏,不要让燕人与智氏作成南北夹击瓮中捉鳖之势。”
魏驹听得入心,不由得抬头看向自己的长子,只见一贯温文尔雅的长子站在那里,目光坚定,并不算很壮实的身躯却挺得很直,有一种打不到的坚实感,魏驹的眼中忽地有了几分感慨,道:“可是智氏非易取。”
魏斯很是恭谨的长拜,道:“父亲若信任斯,请拨半数军中人马与斯,斯愿意亲赴战场,智氏不下,斯不还见父上。”
魏驹稍微沉吟了下,随后命令左右去来虎符,将军中半数人马拨给长子魏斯,及至魏斯领虎符而去,看着长子的
恋耽美
分卷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