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章:初见
当我母亲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的心空荡荡的,有失落也有欢喜,但失落大于欢喜,欢喜的是这么快就有这落了,可以告慰我父亲的亡灵,满足我母亲的心愿。
失落的是我的人生可能就这样度过——没有爱情,没有激情,像祖辈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一生平平淡淡!
……
八月十三那天一早,像以前迎接我小嫂子一样,我几个嫂子都穿的整整齐齐,打扮的头干面净的,来到了老草屋,只不过这次我小嫂子的层次降低了,成了等人的人。
嫂子们在院子里叽叽喳喳着,我却独自坐在老屋的木墩上,心里沉思着、忐忑着——虽然无爱,但不要太丑,不然搂着一个丑八怪睡觉……
差不多九点的时候,院子里想起一道热情的话语声:“哟,都在呢,哈哈哈……”
“来了!”我心里也有着微弱的期待,就站了起来,头一低,出了门。
刘媒婆还是老样子,肥肥胖胖的,上身红褂子,下身浅绿色的裙子,一双眼睛睁冒着热情的光芒,随着这股热情,脸上的肥肉重叠了起来,导致脸上的白粉悠然飘落。
而当我看到刘媒婆左边的女孩时,我却是一愣,眼前的女孩穿着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连衣裙的裙边有着纱褶,上面绣着几朵红花,看上去很是精致典雅。
而女孩儿的身材修长婀娜,穿着这白色的连衣裙竟给人一股子清爽婉约的味道,而她的脸盘更是精致如画,小巧的瓜子脸,细细的弯眉,纤巧的鼻子,樱桃般的红唇,长长的睫毛此刻正低垂着,睫毛下,一双灵动的眼睛正星星点点,含羞带怯。
看到这里,一股南国的精致婉约迎面扑来……
“这刘媒婆果然是一片好绿叶!”
我心里赞叹着,没想到刘媒婆给我说的媳妇竟是一位美人,和韩春雀不分上下!顿时我心里有一股失之东偶得之桑榆的感觉。
而这时我母亲已经迎了上去,一边‘呵呵’笑着,一边说道:“那个,刘大嫂、姑娘来上屋里坐。”
随后我母亲好像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这是老房子,新房子在路边,地势可好了,你们瞧见了没?那房子是犊子自己盖的,他年纪不大,但很会赚钱……闺女,你叫啥名字?”
母亲像推销货物一般,一边往屋里走着,一边夸着我,我感到我的脸有些发烫。而那个女孩听到我母亲的问话,抬起头来,敲了我一眼,然后就迅速的低下头说道:“我叫蓝可儿。”声音竟是普通话!
而在她抬眼看我的那一刻,我就觉得空气里升起了光,顿感眼前一亮。
“好明亮的眼睛,好玲珑的名字!”
我默默念叨着,本来心里因韩春雀而残留的淡淡的忧伤,在这一刻,仿佛被烧灼了一层。
进屋后,我母亲就给蓝可儿让座,是我小嫂子以前做过的凳子,不过现在变成了三条腿,只是在上面加了个布垫子。
蓝可儿进屋后,一双秀丽的大眼睛左右瞧了瞧,脸上的神态好像看古董似的,充满了好奇,然后在我母亲的招呼下,缓缓的坐下了。
我小嫂子还是比较机灵的,见状笑道:“妹妹没见过这样的房子吧!我刚来时也吓了一跳,咯咯,这房子呀,以后也要留着,好忆苦思甜!”
小嫂子的话是给蓝可儿一个美好的前景,但我听了心里却是一暗——以后,或许不用太久了!
“是呀,是呀!”
我母亲在旁边高兴地说着,然后刘媒婆也跟着符合着:“新建的房子我们见了,盖得不错,地势真的很好!”
听到我母亲的话我更抑郁了,几乎不说话,其实也没有我说的份,人家第一趟来只是看看,看看人,看看家庭情况。
刚才她已经看了我一眼,其实就是已经看完了。而我母亲和我几个嫂子出现就是给她看看家庭情况,至于他们所说的话,就是亮家底子了!
果然,我母亲又说道:“闺女,我家犊子特别能干,家里有三头大牛,还给牛配种,有一辆小车……”
母亲先摆着,刘媒婆和我几个嫂子嘻哈着,缠绵一团和气,不过蓝可儿也不说话,只是眼如弯月,笑吟吟的听着。
谈了一会儿,这时刘媒婆笑道:“六嫂,你出来我给你说会话。”然后刘媒婆又对我说道:“你俩先谈着。”
这其实是一种试探,如果姑娘有意,就会坐下来;如果无意,就会跟着出去;其实在相亲之前,媒婆也会告诉女方这些。
当然,其中的道理,我母亲和我几个嫂子也懂,听到刘媒婆的话,她们都跟着出去了,我母亲也扶着桌子站了起来,瞧了我一眼,或许是因为蓝可儿的美丽,她的眼神里隐隐有着担忧。
等她们都出去后,场面却变得有些尴尬起来,“谈什么呢,才认识不到一个小时!”,不知为何,我在韩春雀面前嬉皮笑脸,浑洒自如,而在她面前,我只觉得脑袋里空空如也,不知从何谈起。
而蓝可儿也是如此,低着头,两只手互相绞着,也不说话,只是脸颊上有一抹铅红。
但不说话也不是个办法呀,我吭坑嗤嗤了半天,才问道:“你,你多大了?”
“十九。”声如黄雀。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奶奶一个。”
“原来也挺可怜的!”
我心里默默想着,感觉谈话像问户口似的,干瘪无趣,便住了口,其后便是长久的沉默,这让我想逃。
“你想吃什么,我去买。”
憋了很久,我终于想出了拜托这尴尬场面的方法。
听我这么问,蓝可儿抬起头来,瞧了我一眼,然后又快速的低下,迟疑的说道:“我我、我喜欢吃鱼!”
我心里微微一愣,一般的姑娘在这样的场合只会说随便吧,这姑娘倒是很率直!如此想着心里就莫名的有些喜欢!
而蓝可儿话音刚落,我母亲就在外面兴高采烈的喊道:“犊子,快去买鱼,买好鱼,买鲜鱼!”
原来她们在听墙角!
而我母亲兴高采烈的原因则是,姑娘既然开了口,那就说明大事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