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只见温朔单手托起南瓜,从手边的盒子里拿出一把匕首,削下连藤的南瓜蒂,之后就把南瓜身体放在一边,只玩着半指长短、一头长、一头平整的南瓜蒂。温朔就盯着那劳什子沉思,仿佛遇上了什么天大的难事,完全缩于自己的世界里。
沈黛研好墨,把方墨搁在砚台上,往前一推,大声道:“星君,好了。”
沈黛的声音让温朔猛然回神,他手掌包住南瓜蒂,垂下手,对沈黛微微一笑,“有劳了,天回。外面响锣了。到时辰去给学子行‘开笔礼’了。我们走吧。”
沈黛眼见温朔的手紧紧捏着南瓜蒂,肯定是没手拿砚台和湖笔,他有做帮手的自觉,自己就捧着砚台站起来,跟随温朔出屋子。
在跨过门槛后,温朔突然顿住脚步,沈黛一时不察撞上温朔的后背,双手赶紧平衡砚台,却还是将墨汁泼上了温朔的后背。温朔伸手扶正沈黛,“天回,在这里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
温朔朝主楼反方向走,步子跨得飒飒生风,衣袍被风震荡起来翩飞如旗帜。眨眼间,温朔后背的墨汁已经被他用法术弄干净了。
沈黛端着砚台,看着温朔背影消失的地方,他知道那条小径通向哪里——独属于沈黛的寝舍。
很快,温朔又从小径钻出来,神色有些落寞和不解。
沈黛问:“没找到人?”
温朔没有露出半点吃惊的神色,只是点了点头,“或许已经去主楼。”
沈黛神色淡淡道:“沈远山第二日就搬去和我住了。是你找错屋子了。”沈黛瞪大双眼,不准备放过温朔任何一个表情,“我们早就睡一张榻了。”
温朔垂眸,没什么感情地说:“嗯,我知道了。”
沈黛想,和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很冷静。
沈黛抬步要走。
温朔却突然道:“天回,等一等。”
沈黛立定身子,迟疑地转过来。
温朔走到沈黛面前,蹲了下来,拉平沈黛的衣襟,抚平衣服上的褶皱,他的黑眸与沈黛的眼睛平行,缓缓道:“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君子正衣冠,行止从容。”温朔说完,用手指轻轻拍了拍沈黛的手臂,“走吧。天回,让人等太久也是很没礼貌的。”
沈黛跟在温朔身后来到行开笔礼的主楼,看到学子和教习们早就到了。旁边有乐人吹拉弹唱,敲锣打鼓,是极热闹的一幕,但就是在这热闹之中静静立着整齐排列的学子们。
温朔道:“这是礼乐,以鼓为主乐器。是为闻鼓明志。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乐人的动,学子的静,这一动一静,纵然沈黛胸无点墨,也不禁感慨眼前是极具美感的诗画场面。被那些面容肃穆的学子所感染,沈黛不觉将腰背挺得更直,步履更大,更稳,跟随温朔从他们中间经过,拾阶而上,垂视众人。他一刹有了自己也能是君子的感觉。
底下的学子齐刷刷行礼,呼喊:“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沈黛被这排山倒海的一声喊震颤,后知后觉也说了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温朔黑眸垂下来,“天回,可以替我为学子们行‘开笔礼吗’?”
沈黛又惊又疑地问:“为什么是我?”
温朔道:“说到底,我是道门的修士。有些学子会忌讳这个。你是白帝城的少主人,由你点额,日后于你有益。”
呵——
温朔的顾虑真的好多。
这些顾虑在沈黛看来,根本是多虑。
沈黛愣了一下,支支吾吾说了个“好”字。
沈黛感觉胖鼓鼓的身体又出汗了,手心也是汗,都有些拿不住笔了,吞吐几下口水,还是问出口:“点额的时候,我要说什么吗?”
温朔道:“就在心中祝福他们学业有成吧。”
沈黛点头,抬起笔尖,沾一沾朱砂墨,在每一个依次上前的学子额头点朱砂痣,每点一次,就在心里想一句话。
……
“你是个大笨牛。”
“祝你学得没我好。”
“放弃读书吧,你就适合种地。”
“以后给我种地吧。”
“快滚!”
.....
沈黛点到第二十个的时候,手就酸了,开始极其敷衍地随便在学子额心一划拉。那些本该浑圆的点开始长出棱角,变得稀奇古怪,因为懒得沾墨,有的根本留下笔毛分裂的形状,更不在心里祝福学子,连骂也懒得骂了。
后来,被温朔用眼神提醒了几次,沈黛才收敛些。不过,也要看人,他发现有些学子会用那种戒备的目光扫视温朔。对于这些人,他甚至给他们画打叉。反正学子自己也看不见,就算是下台阶后被同窗戳着手指提醒,沈黛也料定他们不敢杀回来。他就是有恃无恐。
等到刘斗步履轻盈地走上台阶,神情绷紧给温朔行礼,沈黛终于觉得正事来了。沈黛直背,提息,把笔尖沾得水润顺滑,正准备给自己画个这世上最圆的红痣。他突然发现,刘斗行礼就行礼吧,怎么还偏了?沈黛有种刘斗是故意朝着他行礼,自发偏离温朔那边的感觉。
温朔的手划过来,掌心向沈黛摊开,“我来。”
沈黛抿嘴瞥温朔,慢吞吞将笔交给温朔。
刘斗埋首,食指头拨弄来拨弄去,玩了半天手指,犹犹豫豫嘀咕:“我想和别人一样。不然,别人还觉得我特别,会排挤我的。”
沈黛研好墨,把方墨搁在砚台上,往前一推,大声道:“星君,好了。”
沈黛的声音让温朔猛然回神,他手掌包住南瓜蒂,垂下手,对沈黛微微一笑,“有劳了,天回。外面响锣了。到时辰去给学子行‘开笔礼’了。我们走吧。”
沈黛眼见温朔的手紧紧捏着南瓜蒂,肯定是没手拿砚台和湖笔,他有做帮手的自觉,自己就捧着砚台站起来,跟随温朔出屋子。
在跨过门槛后,温朔突然顿住脚步,沈黛一时不察撞上温朔的后背,双手赶紧平衡砚台,却还是将墨汁泼上了温朔的后背。温朔伸手扶正沈黛,“天回,在这里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
温朔朝主楼反方向走,步子跨得飒飒生风,衣袍被风震荡起来翩飞如旗帜。眨眼间,温朔后背的墨汁已经被他用法术弄干净了。
沈黛端着砚台,看着温朔背影消失的地方,他知道那条小径通向哪里——独属于沈黛的寝舍。
很快,温朔又从小径钻出来,神色有些落寞和不解。
沈黛问:“没找到人?”
温朔没有露出半点吃惊的神色,只是点了点头,“或许已经去主楼。”
沈黛神色淡淡道:“沈远山第二日就搬去和我住了。是你找错屋子了。”沈黛瞪大双眼,不准备放过温朔任何一个表情,“我们早就睡一张榻了。”
温朔垂眸,没什么感情地说:“嗯,我知道了。”
沈黛想,和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很冷静。
沈黛抬步要走。
温朔却突然道:“天回,等一等。”
沈黛立定身子,迟疑地转过来。
温朔走到沈黛面前,蹲了下来,拉平沈黛的衣襟,抚平衣服上的褶皱,他的黑眸与沈黛的眼睛平行,缓缓道:“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君子正衣冠,行止从容。”温朔说完,用手指轻轻拍了拍沈黛的手臂,“走吧。天回,让人等太久也是很没礼貌的。”
沈黛跟在温朔身后来到行开笔礼的主楼,看到学子和教习们早就到了。旁边有乐人吹拉弹唱,敲锣打鼓,是极热闹的一幕,但就是在这热闹之中静静立着整齐排列的学子们。
温朔道:“这是礼乐,以鼓为主乐器。是为闻鼓明志。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乐人的动,学子的静,这一动一静,纵然沈黛胸无点墨,也不禁感慨眼前是极具美感的诗画场面。被那些面容肃穆的学子所感染,沈黛不觉将腰背挺得更直,步履更大,更稳,跟随温朔从他们中间经过,拾阶而上,垂视众人。他一刹有了自己也能是君子的感觉。
底下的学子齐刷刷行礼,呼喊:“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沈黛被这排山倒海的一声喊震颤,后知后觉也说了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温朔黑眸垂下来,“天回,可以替我为学子们行‘开笔礼吗’?”
沈黛又惊又疑地问:“为什么是我?”
温朔道:“说到底,我是道门的修士。有些学子会忌讳这个。你是白帝城的少主人,由你点额,日后于你有益。”
呵——
温朔的顾虑真的好多。
这些顾虑在沈黛看来,根本是多虑。
沈黛愣了一下,支支吾吾说了个“好”字。
沈黛感觉胖鼓鼓的身体又出汗了,手心也是汗,都有些拿不住笔了,吞吐几下口水,还是问出口:“点额的时候,我要说什么吗?”
温朔道:“就在心中祝福他们学业有成吧。”
沈黛点头,抬起笔尖,沾一沾朱砂墨,在每一个依次上前的学子额头点朱砂痣,每点一次,就在心里想一句话。
……
“你是个大笨牛。”
“祝你学得没我好。”
“放弃读书吧,你就适合种地。”
“以后给我种地吧。”
“快滚!”
.....
沈黛点到第二十个的时候,手就酸了,开始极其敷衍地随便在学子额心一划拉。那些本该浑圆的点开始长出棱角,变得稀奇古怪,因为懒得沾墨,有的根本留下笔毛分裂的形状,更不在心里祝福学子,连骂也懒得骂了。
后来,被温朔用眼神提醒了几次,沈黛才收敛些。不过,也要看人,他发现有些学子会用那种戒备的目光扫视温朔。对于这些人,他甚至给他们画打叉。反正学子自己也看不见,就算是下台阶后被同窗戳着手指提醒,沈黛也料定他们不敢杀回来。他就是有恃无恐。
等到刘斗步履轻盈地走上台阶,神情绷紧给温朔行礼,沈黛终于觉得正事来了。沈黛直背,提息,把笔尖沾得水润顺滑,正准备给自己画个这世上最圆的红痣。他突然发现,刘斗行礼就行礼吧,怎么还偏了?沈黛有种刘斗是故意朝着他行礼,自发偏离温朔那边的感觉。
温朔的手划过来,掌心向沈黛摊开,“我来。”
沈黛抿嘴瞥温朔,慢吞吞将笔交给温朔。
刘斗埋首,食指头拨弄来拨弄去,玩了半天手指,犹犹豫豫嘀咕:“我想和别人一样。不然,别人还觉得我特别,会排挤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