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节

    未来天国应该朝哪里发展?
    往东南,还是往西北方向,赖文光觉得应该往西北。
    洪天贵福坐在王位上,又朝人群中望去,寻找熟悉的姑姑身影。
    这一次,他找到了,洪人离朝着他温柔地点了点头。
    然后,洪天贵福朝着忠王李秀成望去。
    李秀成也温和地朝着他点了点头。
    最后,洪天贵福朝着母亲赖莲英望去,对方也温柔而又坚定地朝他点了点头。
    这几个人,都是小小年纪的他最信任的几个人,仿佛给了洪天贵福一种强大的力量。
    此时,赖文光正要上奏。
    但是,洪天贵福却站了起来,缓缓道:“你们既然遵朕为天王,那么是不是服从朕的一切旨意?”
    赖文光一愕道:“当然。”
    陈得才道:“对,我们服从天王的一切旨意。”
    李秀成,陈玉成,林启荣等所有人纷纷拜下道:“我们服从天王旨意。”
    洪天贵福道:“那好,朕唯一的旨意就是请所有将士放下武器,正式向苏曳大人投降!”
    第252章:天国灭亡!朝堂震动!不世之功
    听到洪天贵福的话后,整个天国朝堂都陷入了静寂之中。
    足足好一会儿,响起了赖文光的嘶吼之声。
    “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
    “老天王创立天国,是为了拯救天下的,怎么可以给人做奴才,我不同意,我不同意!”
    赖文光,此人勉强算得上是外戚。
    洪秀全的妻子赖莲英和他算是同族亲戚,天京事变之后,骨干被杀得太狠了,很多亲戚就被提拔了起来,但大部分人都不堪重用。
    这个赖文光倒是例外。
    但是,这个赖文光在天国序列之内的才华,事实上是谈不上顶级。
    不过,此人的性情自负,倒是比较顶。
    此人先跟陈玉成,后来还跟过李秀成部作战。
    但是在他眼中,陈玉成和李秀成都不值一提。
    前些年,洪秀全深感兵力不足,所以就让人去收服捻军。
    所以中后期的太平军,很多都来自于捻军,尤其是陈玉成。
    而赖文光被派去西北,一边开拓新的根据地,一边收服捻军。
    所以,他也成为了河南,陕西等地的捻军名义领袖。
    但……仅仅只是名义上的领袖。
    历史上关于此人的很多描述,很多都来自于清廷的审判供述,而供述是他自己说的。
    他一心求死,自说自话,难免吹嘘。
    他说自己西征军足足有几十万,他说自己是几个省的捻军领袖。
    但实际上,他和捻军众多首领之间是有矛盾的,在北方和西北也没有真正收服众多捻军。
    所以,这一次天京危急,他率军南下,也没能把十几万大军带回来。
    新天王洪天贵福道:“遵王,你要抗旨吗?”
    赖文光指着他颤抖道:“天王,您……您这样对得起老天王吗?”
    赖莲英道:“老天王在临终之前,曾经多次说过,兄弟们有活路,他不拦着。而且也曾经拉着我的手说,莫要让我儿走上险路。”
    洪秀全后宫众多,赖莲英虽然是长子之母,但却不是正宫皇后,而是又月正宫,在洪秀全的后宫中排名第二。
    至于洪秀全的正宫,不是真人,而是天上的女,称之为天妻。
    在历史上,她算是太平天国众多女子之首领。
    但在这个世界,太平天国女子的精神领袖就变成了洪人离,而且大部分女营姐妹,都被各种方式营救出了天京,前往九江工业试验区,成为了苏曳重要的生产力。
    这个赖莲英,也是神神叨叨的,也会上演天人下凡的把戏,也会经常和上帝对话之类。
    但毕竟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乡下女子。
    经过洪人离长年累月的思想改造,她现在一心也只想过着安定的生活,更加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过颠簸流离,九死一生的日子。
    洪天贵福道:“父王的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然而我天国这些年来,可有做到这些吗?”
    当然没有做到,甚至被天国统治后,百姓一样困苦,甚至更加困苦了。
    “我们没有做到,但是苏曳大人那边却做到了。”
    “我们天国有多少兄弟姐妹此时在九江,十几万都不止了,他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有的参军,有的做工,有的种田,有的做官。”
    “朕资质有限,能力不足,无法带领天国众多兄弟姐妹实现先王之理想。”
    “但是,苏曳却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宗旨。”
    “天下大位,有能者居之,有德者居之。”
    “所以,朕愿意带领天国的众多兄弟姐妹投降苏曳大人,给大家一个前程。”
    这段话,他翻来覆去已经背了好久了,总是害怕今天说不好。
    但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么流畅地说出来了。
    他这个年纪,正是懂事和不懂事夹杂的年纪。所以从他内心深处,真的渴望无忧无虑的生活,不想要承担这个万钧重担。
    赖文光道:“但,苏曳是鞑子,是清妖啊!我们和清妖战斗了一辈子,厮杀了一辈子,最终却要投降一个清妖吗?”
    这话一出,在场大部分人内心反驳。
    任何时候,行动比言语有说服力。
    从几年前开始,苏曳就建立南方七省联盟对抗清廷了,就专门和皇帝对着干。
    进入中枢之后,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推翻八旗制度,推翻满人专权。
    看看他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汉人。不久之前,他刚刚对八旗兵进行了屠杀。
    洪天贵福道:“当然,我不强求。”
    “愿意跟着我投降苏曳大人的,静立不动。”
    “不愿意跟着我投降苏曳大人的,请举手。”
    “如果举手之人超过半数,那我离开天京,你们另立其他人为新天王,再建天国。”
    这就很鬼了。
    对于天国的前途,大家难道心中没数吗?
    没有指望了。
    天国真正的擎天玉柱陈玉成,在杭州之战后,也彻底放弃了希望。
    他看到了巨大的差距,而且是整个体系的落后。
    谁敢举手?
    未来在新体系中,就没有你的立足之地了。
    最终,稀稀拉拉有人举手了。
    这应该是太平天国最顽固分子,已经彻底转不过思维了。
    但是,真正的掌权者,却几乎无人举手。
    且不说林绍章,洪仁发,洪仁达这些人了。他们内心是不太赞同投降的,因为那样将会失去大权,失去自主性。
    但是,现在连天王都要投降了,天国都要没有了。
    那坚持还有什么意义?
    不能独掌大权,但起码在苏曳体系中,还有自己的位置吧,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吧。
    而之前叫嚣得最厉害的赖文光,陈得才,也没有举手。
    因为,他们当务之急,也要考虑自己的前途。
    最终,举手反对投降的人,仅仅不到十分之一。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赖文光和陈得才等人,甚至稍稍松了一口气。
    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当家作主,掌握权力,当然很好。
    但如果背负的是一个日落西山的势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将是一条看不到希望的道路,而且肩上的重担会越来越重。
    现在,这个重担可以交出去了。
    把命运交给别人,尤其是交给强者,有些时候也是一种幸福。
    西征的时候,赖文光和陈得才算做的不错,但他们心中始终有一种感觉,好累,好吃力,我的才华配不上我的责任。
    新天王洪天贵福道:“既然如此,这道旨意就算数了。”
    ……
    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