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她和王旭说了下,王旭又用强光手电一闪一闪地发信息出去。
    两根现在插在白地上的探针收了回去,又射了出来,但没射中那团东西。
    颜夏一边纠正,王旭一边往外发信号,终于,他们捅中了那团东西,继续让它电抽搐。
    颜夏看着那团东西终于消失,又再三确定了下,这才让王旭把信号发出去。
    探针收了回去。
    颜夏盯着下面,又打量周遭,没有任何不明能量。
    她还在犹豫着是不是安全了,巨熊已经跳回地面。
    轻盈、无声。
    巨熊巡视着鬼域,一寸寸土地、一个个房间地检视,它还凑到顾淮他们跟前嗅了嗅,但没有做任何事,又走回3栋前坐着。
    颜夏抱着苏小小下了楼,把她抱到巨熊面前让它看看。
    巨熊嗅了嗅,不感兴趣地坐了回去。
    “吼!”
    巨熊不满地叫了声。
    颜夏赶紧把苏小小给王旭扶着,掏了几炷大的香点了。
    巨熊享用了下香,又吼了声。
    颜夏看了看香,还没完。
    巨熊又吼了声。
    颜夏懵了,一瞬间在想总不能是让她换尿布吧?
    颜夏和巨熊大眼瞪小眼,巨熊看看她,把香用完,回到3栋架空层里趴下。
    颜夏想了想,又给巨熊点了香。
    巨熊看了她一眼,没有再用。头一歪,搁在爪子上,把眼睛闭上不动了。
    “嫫母?”
    巨熊不动。
    颜夏轻声说,“那我走了?”
    巨熊还是不理。
    估计根本听不懂。
    颜夏有些失落,顾淮上前搂住她,“走了。”
    颜夏问,“那大熊怎么办?”
    “留在这。”
    “这……是不是不太好?”
    颜夏总觉得这有点像用完就把熊扔了一样。
    顾淮说,“它留在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你以为华电工会允许这种上古老鬼满地跑吗?”
    “……也是。”
    颜夏回头看了下沉睡的巨熊,跟着大伙出去了。
    第204章 番外:游神(一)
    这个番外,建议不要代入现实地点。假如很介意作者对地方文化指手画脚的,建议别看。至于某些对地方文化恨得咬牙切齿的,我强烈建议也别看。
    =====
    颜夏和顾淮下了高铁。
    他们在闽都,正准备回收一位老前辈的法器和典籍。
    那位老前辈是顾老爷子的旧相识,所属门派跟旃然派也颇有渊源,因为大家都是陈四夫人的弟子。那位老前辈没有徒弟,后代也没有干这行的,早在多年前就立下遗嘱,希望顾老爷子在他死后,把他法器和门派典籍都回收了,不要让他后代卖了或者扔了这些东西,以至于被心术不正的人得到。
    这位老前辈已经去世几个月了,但先是家里人做了一场盛大的水陆道场,整整一个月。在这期间顾老爷子实在不好跟家属提这个事。
    接着,当顾老爷子要去回收时,老前辈的子女也不知道老人这些物品怎么收起来的。
    老前辈一共五个子女,三男二女。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海外做生意,已经十几二十年没再和老人见过面。一个女儿虽然还在闽越,可是平素工作比较忙,只是偶尔会去看一下,对老人的事也不怎么熟悉。
    熟悉老人的是他的一个外孙女。
    老前辈在最后六年时光里,因为多次中风行动不便、逐渐痴呆,一直是那位外孙女照顾他。但是那位外孙女在丧事以后就去了外地工作,并表示刚入职不方便回来。于是他们只好等着,直到春节。
    这会儿顾淮也放假了,等开了年,顾老爷子干脆把顾淮派出来回收,颜夏理所当然地跟了过来。
    “就当旅游了。”颜夏说。
    因为对方表示要初四才有空,所以他们下了高铁,干脆在宾馆放了行李,就出去逛一下。
    自古以来,闽越之地就长期仿佛处于一种神人妖鬼杂居的状态,什么都能拜一拜。
    从被朝廷承认的正神,例如不知道是不是存在过的官方宗教神明,又例如(对人类)守序善良的天鬼,如妈祖、陈四夫人,到被朝廷不时重拳出击捣毁祭祀,还能总是换马甲重生的邪恶阵营天鬼如五通神,再到普通的自然崇拜如山、雷、风,再到猴子、鸡、蛇、青蛙和田螺都能拜。
    所以闽越之地庙宇众多,淫祀鼎盛。每次朝廷对淫祀重拳出击,闽越都是重点打击对象。
    这都是颜夏所了解的闽越的历史。
    东瀛有所谓八百万神明,但这八百万神明,都不知道能不能够不够闽越一个省的神明零头,这就是她概念里的闽越。
    但是出去逛了以后,颜夏发现闽都和她想像中还是差别很大。
    确实,庙很多,但是大多是小庙。有些有名字,一些神她听过,一些她连听都没听过,例如什么白马大王,她还以为是供奉了一匹马,结果发现这还是个人。她查了下,这是古闽越王的儿子,为救人而亡,所以被供奉起来了。但更多的庙连名字都没有,他们都不知道供奉了谁。
    但更奇怪的是,很多庙宇根本就是关门的,门上了锁,根本不接待任何人。
    这些被锁着的庙甚至包括二郎神庙。
    众所周知,宋朝的时候二郎神就有两个。一个姓李,一开始说是李冰,后来说是李冰次子,但不管是哪个姓李的,都住在都江堰;另一个姓赵,说是隋朝人,事迹又像周处又像李冰,他住在哪里都行,就是不住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