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8节

      将相 作者:太子姑娘

    正文 第18节

    将相 作者:太子姑娘

    第18节

    一开始邵安以为,晋王的意思是,知道皇帝是为他好,现在想想感觉此话别有深意。他说他不是怪五哥这个,那么他怪皇帝什么呢?看来在那个时候,晋王就已经知道了淑妃的死因。

    邵安终于明白了晋王执意谋反的动机。果然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夺嫡的秘密,终究是藏不住了。

    至于玉佩,邵安摸着手中玉佩光滑的表面,谁能想到,这枚不起眼的玉佩,曾是晋王党的信物。

    然而知道此事的,只有晋王党旧人。

    “他为什么把玉佩给你?”邵安问道。

    “晋王说他不想要这玉佩了,但又舍不得扔,就送给了我。”

    邵安听出了晋王心底的纠结。玉佩是晋王党的信物,他不想再和晋王党人牵扯,故而想扔。但这玉佩又是他与邵安情谊的见证,于是又舍不得扔了。

    想到此,邵安黯然销魂,低头盯着手中的玉佩,默默无语。

    过了良久,邵安将玉佩收入怀中,抬头看向杜云龄,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和晋王到底是什么关系?”

    “他都把玉佩给我了,您说呢?”杜云龄妖媚的瞟了邵安一眼,盈盈笑道。那一笑,杜云龄复又幻化为戏台上多情的女子,充满了生机与灵性。

    邵安不止答应杜云龄能够探望晋王,甚至答应,让他留在叶府,全天照料晋王。杜云龄得偿所愿了,而冯彻却要遭殃了。

    冯彻被刘汝卿请到邵安面前,见丞相一脸铁青,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邵安一见到冯彻,二话不说,直接抓起桌上的玉佩,狠狠地向冯彻怀里掷去。

    冯彻一个激灵,手忙脚乱的接住玉佩,疑惑道:“邵相,这是……”

    “你自己看。”

    冯彻还没见过邵安发这么大火呢,疑惑的瞅了瞅手中的玉佩,只觉得眼熟,没看出什么所以然来。

    “这……是蓝田玉。”冯彻看了半天总结道。

    “废话!”邵安简直被这答案气晕了,“再仔细看。”

    刘汝卿在邵安身后,战战兢兢的站着,手中替冯彻捏一把汗。

    冯彻继续琢磨着玉佩,忽然,他脸色大变,“这是……通敌案中的证物?”

    邵安冷哼了一声,“你终于想起来了。”

    怪不得丞相发这么大火,冯彻现在总算明白了。由刑部严密保管的证物,居然被人随随便便的取走了。可见此事情节之恶劣,形势之严峻。

    “证物保管向来由刑部左侍郎负责的。本官记得,通敌案后,冯大人升任刑部左侍郎。”

    “丞相是怀疑下官吗?”

    邵安倒不会怀疑冯彻和晋王党串通一气,不过保管不力的问题,是要好好追究了。

    邵安问道:“冯大人任左侍郎期间,是否可以确定,无人取走此物?”

    “那是自然。下官敢以向上人头担保,下官保管的所有物件,绝无差错。”

    刘汝卿也站出来,开口替冯彻说话,“家父也曾当过刑部左侍郎,下官听他说过,如若有人要提取证物,还需经过尚书大人发话。光冯大人一人,是无权取出证物的。”

    “那么,当时的刑部尚书是……”邵安说了一半,沉默了。

    蒋嘉闵,其余二人在心中默默补充道。

    第七十章:一念仇深出师未捷,一念情断知交零落(七)

    晋王党,又是晋王党,看来当初皇帝的顾及没有错,晋王党真的如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邵安的头越发胀痛,难道蒋嘉闵也是个隐藏的晋王党?或者是晋王党通过什么途径,贿赂刑部官员,从而偷出了玉佩。

    只可惜蒋嘉闵已死,再也问不出半点消息了。

    这场由杭州引发的叛乱终究不可避免的延伸至京城。刑部左侍郎顾清誉下狱,刑部其余官员全部停职,由大理寺介入调查。

    至于杭州这边,李洪义带领着禁军,将城内各个角落搜擦了一遍,可以说是挖地三尺了,可依然是无功而返。邵安和冯彻商量,很有可能晋王的势力不在杭州,而是在京城。

    毕竟晋王在起义前夕,曾私入长安,他冒险入京是为了什么,有待详查。

    算来杭州这面事情都差不多了,只剩下最后一件事。监狱中的某人,邵安必须亲自见见。

    阴暗潮湿的大牢内,邵安冷眼俯视跪在他身前,满脸污垢伤痕累累的犯人——张文柏。

    晋王偷入京城时,张文柏作为晋王府属官,曾陪同他一起到过长安。邵安心道,要说这些属官哪个最有嫌疑,唯有此人了。

    张文柏此刻镣铐加身,费力的抬头,随意打量着四周的环境。这是一间密不透风的暗室,没有狱卒没有衙役,甚至没有负责堂审记录的官员。他由此猜到,这次审问是私审,仅有邵安和他二人,所有对话内容不会泄露出去,可见此次审问非比寻常。

    “张文柏,泾州人士,早岁孤贫,从兄就读。永康十二年进士,初为京兆府栎阳县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后历知桂、柳、襄州;再后为晋王府属官。”邵安缓缓背出张文柏的简历,“家世平平,才学平平,政绩平平;和大多官吏一样,毫无亮点。”

    张文柏叩首道:“谁能有邵相那样的才学和运气,能够简在帝心,出将入相。”

    他的声音嘶哑、低沉,显得不卑不亢。邵安打量着眼前的人,虽然神色疲惫,情绪却无任何波动。

    “晋王谋反的事,你全不知情,更无人指使?”邵安翻阅着桌上张文柏的供词,“真是毫无漏洞的谎言啊。”

    张文柏忏悔道:“犯官不敢说谎,晋王之事乃犯官失察,玩忽职守,犯了渎职之罪。然而谋反大罪,犯官不认。”

    “是谁指使你的?你们的军队在何处?还有没有同谋之人?”邵安劈头盖脸的厉声问道。

    “恕犯官不懂您在说什么。”张文柏一脸无辜的望着邵安,十分为难的说道,“若非要说出什么指使,难道不是丞相您吗?”

    邵安一拍桌子,怒斥道:“胡说什么!”

    张文柏轻声笑起,“丞相忘了,我是谁派来的?”

    邵安自然清楚,是孙敕举荐,最后他拍板同意的。可惜,他和孙敕千算万算,千挑万选,还是查漏了一点——张文柏,乃晋王党人。

    “莫要混淆视听,你其实是晋王党人。”邵安悠悠说道,“你哥哥张文辉,曾为吏部员外郎,死于永康二十一年的那场宫变。”

    “我哥哥跟本不是晋王党的。”

    “张文辉他……的确不是。只可惜当时太子他们已经杀红了眼,不分青红皂白,将所有吏部官员归为晋王党,遇人就杀。”

    “丞相这话,犯官更听不懂了。若是那样,我应该向太子|党复仇,为何要谋反?”

    这个问题,邵安无法作答。他看着张文柏茫然的眼神,脑海中闪过无数疑虑……

    邵安审问无果,只得将张文柏继续关押,至此杭州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毕。邵安召集裴绍钧、李洪义、徐磊、冯彻、叶衡、刘汝卿,以及杭州的大小官员,做最后一次集议。

    李洪义、冯彻等人依次禀告了搜查情况,确定杭州城内无叛军,一切安全。邵安再佐以安抚,杭州的官员终于放宽了心。

    其次商议回京之事,晋王肯定要被带回长安的。另外还有王府的几位属官,晋王书房内所有物品,都作为人证物证带回。邵安后来又想了想,觉得将晋王的几位贴身奴仆也带上,一路上可以照顾晋王。

    最后邵安又说了点收尾的工作,不久便结束了集议。

    临走之时,邵安又来到了晋王房内,此刻杜云龄正给晋王喂饭,而晋王的情况,还是呆呆傻傻的,不见好转。

    见丞相来了,杜云龄放下碗,欲起身行礼,却被邵安按着坐下,“继续,不用管我。”

    杜云龄转头继续喂饭,邵安在旁看着晋王,叹气道:“他近日如何?”

    “还是不肯说话。”杜云龄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邵安眉头紧蹙,“本官即将回京,王爷这种情况……唉,怎么带他走?”

    “回京?什么时候?”杜云龄一惊,手中动作一顿,心中满是担忧和惧怕。

    “明日启程。”

    这么快!杜云龄大脑一片空白,也顾不上喂饭了。他忽然双膝跪地,苦苦恳求道:“求丞相带龄官一同上京,龄官一路上也能好好伺候王爷。何况王爷的病情,是离不开人照顾的。”

    邵安扶起杜云龄,“你可要想清楚了,或许晋王回去,就不再是王爷了。背井离乡的跟着他,当真不后悔?”

    “不后悔。”杜云龄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令邵安微微懵怔。

    “离开这里,放弃杭州的根基,重新开始,真的值得?”邵安再次问道,“你又得花多少年,才能聚起那么多戏迷,传承戏曲,名扬天下?”

    “说什么传承戏曲,名扬天下?龄官不过是想站在明处,堂堂正正做人而已。那么多戏迷,即使如痴如狂,一掷千金,却打心底瞧不起我,只当我是个下九流的。只有晋王,是真的爱戏,真的看得起我,真心实意的跟我学戏。而丞相您,其实在心底也是看不起我们戏子的,更是反对晋王唱戏的。”

    “我承认,我不赞同。他作为王爷,登台唱戏,有辱皇家威仪。但他作为我的朋友,我也不反对,他喜欢什么就去干什么,只要他开心就好。”邵安想起年少时,哥哥爱武,他喜文。皇上也并没有强迫他们必须文武双全,而是让他们兄弟各展所长,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唯有晋王,一生被禁锢在皇室的条条框框中,抑郁不得志。

    “至于你,我以前的确是看轻你了。从今天起,我会平等待人,重新认识你。”直到此时,邵安才算是看到了杜云龄最为真实的一面。也只有此刻,杜云龄才会洗尽铅华,以真面目示人。

    杜云龄听到此处,极为诧异的抬眼盯着邵安,“丞相……”

    “回京的事,既然你执意如此……”邵安笑道,“也罢,你就充作晋王的小厮,一起走吧。”

    “……谢丞相大人。”杜云龄深深一揖,行了一个正式的君子之礼。

    离去那日,杭州城难得下了一场经年不见的初雪。洁白细小的雪花,从天空轻柔的飘落,刚挨到地面就化了。彷如一场伤感的送别,又像是无语的凝噎。邵安从叶衡府中出来,看到晋王穿了件淡蓝色厚棉袄,外头又披着狐狸毛滚边的白色披风。他在杜云龄的搀扶下立于雪中,似乎与冰雪化为一色了。

    邵安抬手示意晋王上车,杜云龄见是马车,忙扶着晋王蹬车,同时暗暗松口气。还好丞相没有让晋王坐着囚车一路受辱,而是安排了舒适的马车,并让自己随车侍候。

    一切都已准备妥当,整装待发,邵安和裴绍钧作为代表,与杭州众位官员道别辞行,随后登车离去。

    车队路过西湖时,邵安轻轻挑起窗边珠帘,眺望着那柔情似水的西湖。只见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1果真是冰花弥漫,水天一色。

    邵安痴迷的看着看着,直到马车拐了个弯,将西湖远远的抛之身后,他才缓缓地放下了珠帘,把自己置身在亘古而宁静的阴暗之中。

    他知道,那是他最后一眼凝视西湖。没有晋王的杭州,他不会再来了。

    ————————————————————

    1出自:明朝张岱《湖心亭看雪》。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荡):白气弥漫的样子。

    第七十一章:深亦情一伴一朝夕,浅亦情一殇一惆怅(一)

    是夜,京城内一座富丽堂皇的殿宇中灯火通明。一位年老者和一名十六岁的少年端坐于棋盘两侧,纹枰对弈。

    少年轻拈起一枚黑子,视线来回扫了扫棋盘,在边角处轻描淡写的投了一子。

    老者摸摸胡须,点头道:“小尖?妙哉!几日不见,棋力有长进。”

    少年清纯的面庞下,却透出与年龄不符的落寞神情,“那又如何,还是比不过那人。”他想起幼年时,时常看见今上与那人切磋棋艺,而那人也不惧天威,落子气势凌厉,一心一意只想要赢。

    “晋王即将被押解回京。”老者拿起白子,果断地发起最后的进攻。

    少年伸到棋盒中的手微微一颤,垂眸并不答话。

    “怎么,怕了?”老者见少年半晌落子,一语双关的问道。

    少年抿嘴不语,抬手再落一子,二路飞渡,抵挡住对方的攻势。随后少年抬头颇为炫耀的问道:“如何?”

    老者盯着棋盘赞许道:“甚好。看来是老夫输了。”

    少年赢棋后却无任何欢喜之色,依旧是眉头紧锁,“那个黑袍人,有何说法?他不是确保,一定能赢?”

    “他啊……”老者不屑的笑起,“他连正脸都不敢露,明显是明哲保身之人,怎敢指望他?”

    少年拿棋子的手抖得不行,稚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愤怒,“那个黑袍人,不是说晋王党很厉害吗,却连个野孩子也斗不过。弄成这样,如何是好?”

    老者目光不经意间扫到少年的左腿,而后怜悯的看着眼前的孩子,“晟晖,你就这样恨他?”

    “是。他抢走了我的一切,我恨他。”苏晟晖如是说。

    老者闻言,缓缓转头,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不明所以的笑了笑,“天,黑了……”

    ※※※※※

    由禁军护卫,丞相坐镇的大队伍浩浩荡荡的向京城前进。像这种高官齐聚的豪华阵营,途径之处,地方官员的接待必是少不了的。

    到了秦淮落脚时,知州率领着一干文武,早早在城外恭迎。见大队伍过来时,知州忙跪拜叩首,“下官携秦淮官员见过丞相和各位大人。”

    邵安下车,望着前方十里秦淮,和他走时一样,繁华依旧。然不过数日,已是物是人非。他心中感叹万千,转首看向眼前的官员,平静的开口:“诸位免礼。”

    这时,冯彻等人也下了车,裴绍钧亲切的和秦淮官员打了招呼,并询问了晋王及诸位大人的安置问题。

    “下官腾出了官衙后宅,请各位大人入住。”

    邵安吩咐,“王爷不喜闹,安排个安静点的上房。”

    “下官一定办好。”知州虽然嘴上答应道,心里其实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谋反重犯的待遇和以往不变,依然是最好的。

    其后是接风宴。晋王病着,自然是和杜云龄在房中单独吃,而邵安李洪义他们在知州的盛情之下,难以推辞,只好一起用餐。

    席间,知州热情好客,邵安神色恹恹,冯彻眉头深锁,裴绍钧左右逢源,李洪义埋头大吃……于是一顿饭在一群人神态各异的情况下,居然安稳的吃完了。

    而然安稳,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散席后,知州安排大家入住。什么人住上房,什么人住偏房,什么人住牢房,知州心中自然有一笔明账,早就安排的妥妥的。

    可惜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晋王并没有按阶下囚对待,而是住在了上房。邵安因邵老爷派人请他回府,故而不在衙门里住。

    可是危险,往往在疏忽时发生。那时邵安并不知道,仅仅一夜时间,骤变突生。

    邵老爷想让邵安回府住,毕竟不是大禹治水,邵安若过家门而不入,邵府面子上到底不好看。于是邵老爷派阿瑞来请,倒是很懂邵安的性子。邵安见到阔别良久的阿瑞,说不想念是假的。顺带着,他也不好意思拒绝父亲的美意了。

    邵安上了马车,将阿瑞也拉进来同乘,问道:“在府里住的还好吗?”

    “奴才很好。”阿瑞规中规矩的答道。

    “父亲他们好吗?”

    “老爷他……”阿瑞说到此处,有点难以启齿的看着自己的主子。

    邵安心知肚明,直言道:“是不是父亲和大伯闹不愉快了?”

    “是。”阿瑞将这些天来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邵安。果然不出邵安所料,爷爷早有后手,留下遗书,将家主之位传给了大伯。

    主仆二人边聊边走,不久便回到了邵府。邵老爷亲自来门口迎接,见邵安下车了,笑着说:“那日你匆匆离去,原来是去办大事了。”

    邵安敷衍道:“事关机密,未敢告知父亲。”

    “国家大事,为父怎能多嘴。”邵老爷不过随口一说,哪敢真去计较,忙转话题道,“菜已备好,先用膳如何?”

    “刚刚已经吃过了。”

    “那就喝点茶吧。好久不见你,我们父子好好叙叙旧。”

    明明过年时才见过,有什么好叙旧的。邵安心知,父亲非要把他叫来,定是为了家主之事。

    果不其然,寒暄片刻后,邵老爷便将话题转向了正题,“你大伯他,如今是邵家家主了。”

    “哦。”邵安抿了口茶,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

    邵老爷皱眉,继续道:“你大伯他当家主,虽然没什么不好,但他没有魄力,更无法帮你。”

    “邵家主要是经商,又不从政。再说我朝政治清明,官商更不可相互勾结。我觉得,比起您当家主,大伯反倒更适合。”

    邵老爷重重撂下茶碗,“你还真帮他说话?”

    “父亲,这毕竟是爷爷的意思,就算能强占了家主之位,但你名不正言不顺,底下的人也不会心服口服。”

    一句话堵得邵老爷哑口无言,气得他抬起右手,颤抖的指了邵安半天,最终认命般放下了手。

    邵安仿佛没读懂他爹愤怒的心情,无所谓站起身,“父亲没事的话,我回房睡了。”

    “站住。”邵老爷忽然厉声道,“我还有话问你。”

    邵安颇为疑惑的回头看向父亲,猜不出他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未曾想邵老爷再次旧事重提,“你离家出走的八年,到底去哪了?”

    这问题邵老爷曾问过很多次,但邵安每次都是避而不答的。这次也是同样,邵安纳闷道:“怎么又想起问这个?”

    “别打岔,你是不是去了京城?”邵老爷又问。

    “去了……很多地方,记不清了。”

    “帝王心,向来难测。别以为如今你圣眷正浓,就随意参和他们皇家的事。”邵老爷从当今圣上对邵安的态度,看出来一些端倪。皇帝为何会用一位二十多岁的人为相,除了旧相识,不做他想。

    看来父亲是猜到他和皇帝之间的联系了,邵安不置可否,对邵老爷道:“我先回房了。”

    赶路一天,终于可以安睡了。邵安刚睡下不久,忽然有禁军的人来报,晋王遇刺了。

    邵安披了件外套匆匆出来,一边向外走一边问来人,“晋王现下如何?”

    “受了点惊吓,没大碍。”

    邵安微微放下点心,又问:“刺客抓住没?”

    那小兵微微停顿了脚步,尴尬道:“没有。”

    堂堂禁军,居然连个刺客都抓不住,邵安心中窝着火,连带着走路都气势汹汹了。到了门口,见邵老爷出来,莫名其妙的问道:“深更半夜的,要出去?”

    “有事。”邵安步子不停,极快的说,“明早,让阿瑞去衙门找我。”

    “恩,走好。”邵老爷愣愣的看着儿子走出大门,心中居然有一丝惆怅,这一别,又不知多少年再见了。

    邵安匆匆赶到时已经晚了,院子里一片混乱,徐磊正指挥着人清理现场。邵安皱眉看着地上很明显的血迹,心下一凉,看样子,禁军伤亡不容乐观。

    冯彻、裴绍钧等人带着一堆官员正在善后,看到邵安,他们纷纷停下手头的活,拱手行礼道:“邵相。”

    “到底怎么回事?刺客有多少?我方损失多少?”

    “大概有十多来人,各个武艺高强。禁军死了十六个,伤……还未统计。”

    “晋王呢?”

    “在房内。不过……”冯彻迟疑片刻,小声道,“那个戏子,受伤了。”

    “龄官?”邵安一惊,觉得头有点疼,定了定神,咬咬牙道,“我去看看晋王。你们继续善后,务必保证晋王安全。冯大人,你派人勘察、验尸,寻找蛛丝马迹,务必查出刺客身份。”

    邵安去时,李洪义、李洪辉两兄弟站在晋王房外看守。见邵安向这边走来,李洪义忽然大步上前,激动的说:“邵相,晋王他,开口说话了。”

    “他说话了?”邵安再次被惊到了。没想到因祸得福,晋王终于能感应到外界事物,渐渐清醒了。

    “对,他一直在叫,什么龄官?”李洪义十分疑惑,这位龄官是何许人啊?

    “晋王身边那个小厮,伤严重吗?”

    李洪义摇头,“不知道,大夫正在里面看呢。他也是个忠心护主的,为了救晋王,生生挨了一剑,正中左胸。”

    “他就是龄官,是晋王的心腹之人。”邵安心中烦躁,微微埋怨道,“你们……怎么守的。”

    李洪义内疚的反省道:“是卑职大意了,只派了一队人守卫。等我赶到时,那人已经中剑了。”

    邵安缓和下语气,“不能怪你,要不是你在,晋王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这话倒是真的,虽然邵安没有亲眼看见,但依照哥哥的武艺,必能退敌。李洪义苦笑一下,“邵相要进去看看晋王吗?王爷他,似乎受到了惊吓,情绪很不稳定。”

    “好。”邵安点头,向房内走去。

    第七十二章:深亦情一伴一朝夕,浅亦情一殇一惆怅(二)

    推开内室的房门,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邵安定眼一看,里面有三四个大夫,围在床头床尾,忙得团团转。而晋王则在几名小厮的牵制下,被压在凳子上愁眉苦脸的扭动着。

    邵安伸着脖子向床里探了探,此刻杜云龄已陷入昏迷,他双目紧闭,眉头紧皱,似乎十分痛苦。红色的鲜血从他的胸口伤处缓缓涌出,衬得他的脸色极其惨白,看来是失血过多造成的。那几名郎中正小心翼翼的为他止血,包扎。

    “龄官……龄官……”忽然有细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邵安转头,原来是晋王又在闹腾了。只见晋王双手奋力的挥舞着,想要挣脱小厮。但小厮们哪敢放手,死死拉住晋王胳膊,不让他动。

    “放开王爷。”邵安挥手制止了小厮,坐到晋王身边,抓着晋王肩膀,强行扳过他的身子,两人面对面对视了片刻后,邵安才道,“瑾琪,认得我吗?”

    “龄官……龄官……安儿?”终于,晋王恢复了神智,认出了邵安。

    邵安欣慰的点点头,晋王也直勾勾的盯着邵安傻笑,忽然冒出一句,“安儿,救救龄官,救救他。”

    “放心,放心,大夫们正在救,他一定会没事的。”邵安安慰道。其实他不是不想救,但以他的医术,处理小伤尚可,这种要命的伤势,还得交给专业的郎中们才行。

    晋王抬头看了邵安一眼,毫不犹豫的相信了他的话,十分听话的不再挣扎吵闹了。他和邵安一起坐在那儿,安静地等待着大夫治疗的结果。

    很长久的静默。久到外面的天渐渐显出了鱼肚白,将黑夜的最后一丝残余带走……

    终于,那些郎中治疗完毕,走到邵安的面前,禀报说没有生命危险。这是出事来第一个好消息,邵安闻言松了口气,晋王在旁边,已是喜极而泣了。

    晋王缓缓起身,一步一步挪到床边,见杜云龄的伤口已经包好,脸色也不再那么惨白。晋王紧紧握住龄官的手,就那样坐在床边,定定的看着看着,蓦地泪如雨下。

    郎中和小厮们有点惊讶晋王的反应,不知所措的看着眼前那个伤心人。然而邵安轻轻挥手,示意他们退下,自己一个人站在晋王身后,静静地看着,看着他流泪,看着他哭。直到他泪流满面,直到他泣不成声……

    等晋王哭够了,邵安来到他身边,“瑾琪,你还好吗?”

    “……安儿?”晋王光顾着哭,差点忘记邵安还在身边了。

    邵安看晋王这会儿半神智不清的呆样,知道和他暂时无法正常的沟通,只好露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笑容,先端了茶给他,“哭了半天,嗓子干了吧,先喝点水,待会儿睡一觉。”

    晋王守了半夜,的确有点困。他呆呆的接过来,惯性的喝了一口。而后舔了舔嘴唇,捧着茶杯疑惑的看着邵安。

    邵安哭笑不得的看着半痴半傻的晋王,真担心他一个不小心把茶杯砸了,忙从他手中抽出来,放回桌上。然而晋王又没反应了,任别人为所欲为,直到邵安要拽他走,他才剧烈的摇头,“安儿……龄官……”

    “龄官很好,我帮你看着他。你先去休息,好吗?”

    晋王端详了下邵安不容拒绝的神情,又回头看了看杜云龄,委委屈屈的小声道:“好。”

    恢复清醒的过程,就像是一个人在一片荒漠中独自行走。他走了许久许久,又累又渴,却永远看不到尽头……倏地,有谁从外界闯入,如久旱逢甘霖,在他即将绝望的时候,带来了一丝希望……

    那人紧紧地抓住他的手,让他在虚无中感觉到了温暖。他费力的睁开眼,看见那人胸前鲜血淋漓,他抬眼,仰头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庞……

    “龄官……”他听见自己细微的呼唤,然而那人却倒下去了……

    两天后,杜云龄终于苏醒,晋王也跟着“醒”过来了。

    邵安诊脉结束,对旁边忧心忡忡的晋王笑道:“放心,龄官命大,已经没什么事了。”

    杜云龄半靠在床上,腰下还盖着厚厚的绸面绒被,他轻轻抚摸了下胸前伤口,也笑道:“都说没事了,王爷还不放心,非要麻烦丞相大人再次把脉。”

    晋王调皮的笑了笑,不服气的说:“我就是担心,就要再诊。”

    邵安看着晋王和杜云龄互相打趣,那调皮的神色又出现在他的脸上,不由得嘴角浮现一丝笑影,连带着心里面也难得轻快了几分。

    邵安看他俩斗嘴良久,细心的发现杜云龄神色倦怠,估计病中难以久坐,便道:“瑾琪不要闹了,龄官他该休息了。”

    杜云龄淡淡一笑,乖巧的躺下。

    邵安帮杜云龄捻了捻被角,“好好休息,明日我们就要上路了。”

    “这么快?”晋王担忧的看了看杜云龄苍白的面颊,担忧道,“但是……他的伤还没好。”

    “可皇上等不及了。”邵安叹口气,昨日他接到了信函,京城波诡云谲,皇帝似乎想早点结束晋王的案子了。

    晋王刚刚苏醒,还没有想清楚未来的路。他本以为一死了之,万事皆空。没想到一觉醒来,天翻地覆,杜云龄居然为护他,舍生相救。这份情谊,如何报答,更不能轻易寻死了。

    邵安听晋王久久不说话,不知在想些什么。见杜云龄闭上眼睛,似乎已经睡熟。于是起身指了指指了指门外,轻声对晋王道:“出去说?”

    晋王忽然抓住邵安的手腕,低声质问:“我母妃是怎么死的?”

    邵安完全愣住了,没想到他如此直接的问出了口。他低头瞟了一眼杜云龄睡梦中紧蹙的眉头,半晌方道:“殉葬。”

    晋王摇头苦笑:“你可以拒绝回答,但不要骗我。”

    “好。”邵安点头,“我们先出去吧。”

    紫藤架下,微风轻拂,两人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坐定后,晋王不知想到了什么好玩的,突然清脆的笑了声,提议道:“不如我们来玩个游戏,相互问对方问题。规则是不能骗对方,但可以不回答。好吗?”

    “好。”邵安明知这是陷阱,但想到刚刚答应晋王的话,也不好拒绝了。

    “我先来。”晋王抢问道,“当年父皇驾崩时,是不是留下遗诏,让我继位?”

    一上来就是如此厉害的问题,邵安沉默片刻,干脆答道:“是。”

    晋王本以为邵安不会答,没想到他当即承认了,不由诧异,“你怎么知道的?”

    邵安点头,“这事,猜都能猜到。当年废太子发动宫变,是在先帝驾崩之后。既然先帝去世,他本可以名正言顺继承皇位,可他却要造反。而且他屠杀的对象仅仅是晋王党,这行为更像是灭口。”

    晋王将这话在脑子里转了转,“你说的有道理。那遗诏呢?”

    “应该是被毁了。否则要留下来让你继位吗?”

    “五哥……”

    邵安立马打断,“皇上临危不乱,率领禁军平乱,并救了你。”

    “这么说,五哥登基是名正言顺的?”晋王惊诧道。

    “难道……不是吗?”邵安说完后微微侧身,不经意的避开了晋王探究的眼神。

    “我信你。我问题问完了,该你了。”晋王摊摊手,看似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实则是为了掩饰他紧张的情绪。

    邵安想了想,打算先从一个温和的问题问起,“你喜欢当皇帝吗?”

    “不喜欢。”

    邵安紧跟着问:“既然你不喜帝位,为什么要谋反?”

    “我不为皇位,只为复仇。”

    这答案和邵安之前推理的一样,看来他真的知道了淑妃娘娘的死因。

    “那次碰面时,你来京城做什么?”

    “……”晋王摇头不语。

    邵安又问:“是谁指使的?”

    这个问题触到了晋王的敏感处,他激烈的摇头道:“我不会答的。谋反是我做的,要杀杀我。”

    邵安多半也猜到他不会答,便从袖中掏出一枚玉佩,问他:“玉佩是谁给你的。”

    晋王看见玉佩居然在邵安手中,目光闪躲了一下,摇头不答。

    邵安从他的神色中猜出,果然是晋王党。他叹口气,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若谋反成功,谁登基为帝?”

    “……”晋王依然摇头不语。

    虽然他什么都没答,但邵安却大吃一惊。若是晋王登基,他大可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但他却保持沉默。这说明继位者不是晋王,那会是谁?

    第七十三章:深亦情一伴一朝夕,浅亦情一殇一惆怅(三)

    “我也问完了。”邵安一句话结束了这个游戏,语重心长道,“我不强求你说出幕后之人,不过你要记住,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是很容易被控制的。”

    晋王闻言内心开始动荡,刚刚通过邵安的话得知,皇上并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他的事。然而那个人言辞凿凿的话语依稀回荡于他耳边,声称皇帝才是那次宫变的罪魁祸首。

    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摆在晋王眼前,晋王分不清真假,更看不清是非。

    正当二人各有所思时,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李洪义大大咧咧的走过来,笑道:“可算让我逮着了,你们怎么窝在这儿?”

    “乘凉。”晋王完全不顾此刻正值春寒料峭,睁着眼睛说瞎话。

    邵安扶额,赶紧转移话题,问道:“你怎么来了,有事吗?”

    李洪义想起自己是来传话的了,忙道:“冯大人正到处找你,说有事相商。”

    难道刺客身份查明了?邵安心存疑惑,起身要走,却被晋王给拽住了。

    “等等,不急一时。快坐下,洪义你也坐下。”晋王半迷糊半清醒的时候,见过李洪义好几面。但他那时担忧杜云龄的伤势,还没来得及好好同李洪义叙旧。这回见到了,当然不会轻易放他走。

    邵安被拽着坐下,他看晋王这么慎重其事的架势,郁闷的猜测着,该不会是要拆穿那个秘密吧。

    然而晋王,确实也这样想过。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委婉的说出,才能让李洪义平静的接受这个事实。

    于是晋王十分关切的问道:“恩……你记忆恢复了吗?”

    “还没有。”李洪义如实回答。

    果然没有恢复,晋王暗叹口气,“难道就一点也想不起以前的事?比如:你的家住哪,你的父母如何,你弟弟叫什么?”

    “我家住长安,父母双亡,弟弟是李洪辉。这些我早知道了。”李洪义莫名其妙的看着他,这种随便查查就知道的事情,还需要费劲回忆吗?

    晋王抹抹汗,换了一种问法,“你和你弟弟相处的好么?”

    “很好。”

    “有没有觉得……有什么……怪异之处?”

    “什么叫‘怪异之处’?”李洪义觉得晋王怎么净问些奇奇怪怪的问题,难道是被刺客吓傻了?

    晋王:“……”

    邵安:“……”

    晋王深吸一口气,按住想要暴揍李洪义一顿的冲动,心平气和的说道:“这么说吧。就是,就是……你喜欢吃汤圆吗?”

    “……喜欢啊。”李洪义感觉好晕,已经跟不上晋王的跳跃的思维了。

    “比如你想吃汤圆,结果吃到嘴里才发现,居然是……糯米团子。你怎么办?”

    “……糯米团子也挺好吃的。”

    “可你喜欢的是汤圆。”

    “我不挑食的。”

    “……”晋王无语凝噎,敢不敢再呆一点?

    “……”邵安心中偷乐,哥哥还是那么可爱。

    晋王终于忍无可忍了,一拍桌子怒道:“你怎么就听不懂呢?你弟弟……”

    “咳咳咳……”邵安毫无征兆的开始剧烈咳嗽,打断了晋王的话。晋王在一旁看着,无奈的咽下后面的话。

    李洪义是个热心肠的人,见邵安难受,忙问道:“丞相怎么了?”

    “看来是风吹久了,我们走吧。”

    “好。”李洪义觉得今天大家怎么都奇奇怪怪的。

    邵安闻言,二话不说的拉着李洪义就走,留下晋王一人在风中凌乱……

    冯彻找邵安,果然是为了刺客的事。虽然刺客一个都没抓到,但他凭借自己多年来的断案经验,从现场的脚印、被害者的伤口等等端倪中,得出了一个不得了的结论——刺客非中原人!

    “不是中原人?那是谁?西瓯?突厥?”邵安闻言也惊出一身冷汗,这说明晋王党和外邦有勾结啊。

    冯彻拱手致歉,“下官无能,并未查出。”

    邵安知道,那些刺客是专门训练的,查不出也不能怪冯彻,摆摆手道:“无妨,你也辛苦了。这事得慢慢查。”

    冯彻点头,他也没想到,一起谋反案,居然能牵扯这么多人,甚至和通敌扯上关系。

    然而冯彻没查到的事,没想到隐卫先查到了。

    那是刺杀后的第十天,邵安他们已经启程离开了秦淮,往长安路上慢悠悠的行进着。途经滁州留宿时,张三来了。

    听到窗户的轻微响动,看到眼前站着的久违故人,邵安露出一个洞察世事的淡然笑容,“我一直在等你。”

    张三疑惑,“你怎么知道我会来?”

    “晋王谋反事败后,各方势力都来了。相党、枢党、中立党,就差你这个隐卫头领了。”

    张三一算,果然如此。相党有邵安与刘汝卿,枢党李洪义、李洪辉和徐磊,中立者冯彻和裴绍钧,果真就差皇帝的亲信隐卫了。

    “难不成,皇上他怀疑你?”张三想起刚刚见邵安时,他脸色那个高深莫测笑容,似乎有点了悟其中的含义。

    邵安若有若无的笑了笑,摇首不语。

    张三终于反应过来了,“皇上怀疑所有人?”

    邵安叹口气,张三知道,这回他猜对了。

    人心难测,帝王的心思更难测,邵安和张三相视一笑,很有默契的将此话题按下不提。邵安道:“为何过了这么久,你才来?”

    张三得意一笑,“其实我早就来了,就在你身边,你没发现罢了。”

    隐卫有隐卫的规矩,作为隐卫,是不应该和被监视对象打招呼的。然而张三在杭州不露面,在晋王遇刺时不露面,这都快到京城了,反而露面了。邵安又问:“现在你见我,又有何事?”

    “晋王遇刺,我追踪那些刺客,查到了一些消息。”张三附耳低语,“是西瓯的人。”

    “西瓯?”邵安惊疑不定,“他们为何要参和到谋反的事情中?”

    “这点没有探听到。不过你要小心,晋王谋反这事,似乎不像表象那样简单。”

    邵安笑道:“我早就察觉到了。晋王他被人操控,仓促起事,根本不可能成功。然而他身后之人明知如此,仍要谋反,是为何意?”

    第18节

    恋耽美

    正文 第1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