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3节

      苍茫云海间 作者:看长亭晚

    正文 第53节

    苍茫云海间 作者:看长亭晚

    第53节

    楚晙胸口起伏,按着她肩膀的手加重了几分力道,清平吃痛,眉头紧皱,楚晙的手滑过她的脸庞,喑哑道:“为什么?”

    清平此刻心情格外平静,向她笑了笑答道:“去云州也好,辰州也罢,我不后悔。”

    作者有话要说:  在外地旅游,有我闺蜜帮忙……催更……

    第219章 不悔

    “我不后悔。”

    楚晙摩挲着她的眉骨, 指腹顺着眼线勾勒至眼角, 唇是鲜红的, 张合间还能看见内里微陷的齿印。这张面孔在此时熟悉到近乎陌生, 她们曾无数次相拥贴紧,但她好像从未看清过, 这副皮囊之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如同被诱惑一般低下头去,楚晙咬着她的唇, 将她口中所有话语尽数吞下, 只是有些话未说出口, 单凭眼神便能了然。她吹灭灯火,黑暗覆来的瞬间, 她凶狠决然地咬上那人的脖颈。

    不问刚才这句话的深意, 楚晙怕在她的眼中看见自己的挣扎狼狈,曾以为的无所不能,都将悉数败在她的面前。

    手中掬了一捧温香软玉, 温热柔滑的肌肤在缠绵间变的滚烫炙热起来。她的手指拨弄着那人的唇舌,感受着她的颤抖。纠缠间情潮递涨, 她望见那人眼中盈盈波光, 不自觉放轻手上动作, 含住她的唇,额头汗津津地抵住,四肢相缠,温存之余却生出顿悟之感。

    她这一生仅此一败,也只在这温柔的眼眸里。是在劫难逃, 是宿命使然,更是心甘情愿。

    清平鬓角浸透了汗水,连手指也不想动,袍子皱的没法看,只勉强披在身上。窗外落进一片莹莹雪光,似乎能嗅到冰冷的气息,她觉得有些冷,蜷着身子偎依在楚晙怀里,楚晙抖开衣袍裹住她,看着窗檐边那片朦胧的光,轻轻吻了吻她的侧脸。

    静夜中连风声似乎都消失殆尽,只能偶尔听到雪滑落的声音。屋中静谧无比,仿佛是一场漫长的梦。清平手上沾了些印泥,朱砂化在手心,被汗水浸shi晕成艳丽的颜色。她抬头看向楚晙侧脸隐忍痛苦的表情,有些恍惚,她们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而事已至此,前尘旧事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在她心中,楚晙是高踞在御座之上的王,清平以为她本无爱无怖,却不想有日她能走下来,袒露心中的苦痛挣扎。

    原来再怎么披冠加冕,也不过是r_ou_体凡胎;再如何守性自持,一朝心动,也要沦陷在情爱之中。

    这个位置便如峰顶凌云,孤寒且高,站的久了,也会心生寂寞。

    清平心中涌起酸涩之意,突然有些不忍,她从楚晙怀中挣脱出来,跪坐在她面前道:“昔日在潜邸之时,我曾听刘甄说起,陛下教养我多年,是为了让我知礼晓义,懂得何者为大,为你所用。如今辰州百废待兴,正是难得一遇的机会,朝廷可借此整治世家,打压藩王,可谓是一举两得……”

    楚晙神色倏然冰冷,低声道:“住口。”

    清平垂下眼,道:“正值紧要之际,须派遣朝臣赶赴辰州,尽快接手,将局面打开。而这人需无党无派,既不依附世家,也不太过靠近清流——”

    楚晙闻言心头大震,手本欲抚过她侧脸,却半道颓然落下。其实严明华的折子已经上了三次,被她暂扣不回,但严首辅坚持不懈上奏,要求皇帝给予答复。一切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从她最初定下此局以来,就已经注定了何种结局。只有她两人依存的深宫便如同一场幻梦,这场梦终究是要醒的,纵使她再如何紧握她的手,也要有放开的一天。

    她看着清平的脸,心底竟生出隐隐恨意,宁愿她不管不顾的大闹一场,质问自己指责自己,也好过这般冷静自持的陈言对奏。她眉心紧皱,拉着清平的手道:“起来。”

    清平把楚晙脸上的种种神情看的清楚,明明她才是跪着的人,但楚晙眼中满是恳求。清平心中滋味难辨,轻轻推开她的手,俯身深深一拜,道:“辰州之行的种种铺垫,不过是为了今日。要打破如今六州的僵局,辰州便是一个好机会。陛下要一把利剑斩开这一切,扫除弊政,那就不该太过爱惜这剑,留鞘不出,只会毁了它的锋芒。”

    楚晙半晌才道:“朝廷中多的是人,并不缺你一个,辰州尽可派遣适合的人去——”

    她的话说到一半便止住了,清平握着她的手站起来,看着她的眼睛道:“不,陛下知道的,我才是最合适的人。”

    楚晙目中微颤,若过往一切都不曾发生,两人只是主与臣的关系,清平此番话她必定大感欣慰。但现在,她心中好像塌下去一块,空落落地悬着,仅凭一句话,便可落入万丈深渊。

    这明明是她所要的,她要这个人心甘情愿为她所用,为何事到如今,她只觉得满心茫然,徒留一地爱恨,无处凭依。

    她想留下她,但她偏偏不能。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起来,天光照进房中,她们谁也没有开口说话,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一般。隐约有钟声传来,清平听了一会道:“陛下,该上朝了。”

    楚晙恍若未闻,只是定定地看着她。清平从散乱一地的奏折中找出昨夜那本,打开放在桌上。她从前都是被人推着走,现在终于能做出自己选择,纵然前路险阻重重,至少是出自她的本心。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后悔的呢?

    其实不必权衡再三,楚晙取过那方印,轻轻按在纸上,合上奏折放在桌角:“收拾收拾,准备出宫罢。”

    宫人将她shi漉漉的长发擦干拢成一束,梳理平整后挽起,铜镜中映出她的面容,如同玉石般洁白。在她的身后,垂下的帘幔一角上绣着羽翼华美的凤鸟,不仅如此,只要抬眼看看四周,就会发现凤鸟的纹饰遍布于此。

    这是皇帝的寝宫,除却伺候的宫人,哪怕是后宫侍君也不能踏足。清平没感觉到什么威严神秘,只觉得太大太冷清。之前楚晙说收拾好了再出宫,她以为只是穿个衣服罢了,哪里想到会是到这里来收拾。

    她在宫人的服侍下穿好官袍,刚要戴上头饰,突然瞥见身边的宫人们悄声退去,便知是楚晙来了。

    清平没回头,铜镜中显出一人的身影,一步步走近了。楚晙换了帝服,两人衣色相近,乍看去好似一对新婚的璧人。

    她将木盒中的饰物一件件取来,对着镜子在清平头上一比,轻声道:“别动。”

    钗饰入发,玉珠垂下,只消片刻间,她又是衣冠楚楚的李大人。楚晙修长的手指贴在她的额头上,为她将乌纱戴牢。清平起身,楚晙却从身后拥着她,头靠在她的肩上,目光中有千言万语,似乎在说着别去。

    但事已至此,她们都知道绝无旋还的可能,连带这两个字,也没说出口的机会。

    清平按着她的手,转身拿起腰带。楚晙一言不发地为她穿戴好,最后在她腰间挂上了什么东西。

    清平手勾到流苏之类,低头看去,竟是那块白玉玉佩。她下意识看向楚晙腰间,果不其然,也挂着这么一块雪白的玉佩。她笑了笑,不知楚晙是从哪里找回来的,当时典当它的情形历历在目,好像只是昨日的事情。

    楚晙为她扶正发饰,好一会才说道:“此去辰州,要多加小心。事不可过急,谋而后动,这些道理你总该懂,不必我再多说什么了。”

    清平看着她苍白的脸,没来由红了眼眶,低低的应了。

    楚晙道:“回辰州府的折子已经送出去了,内阁已经上了奏折,由你暂理辰州事宜,行州牧职权,待到朝廷选出新州牧,届时你便可回来。”

    一束阳光自她们面前落下,正巧将二人分在明暗里,她勉强将眼底的执念与疯狂压下,动作温柔地拂了拂清平的肩膀,道:“去吧,一定要回来,知道吗?”

    清平眼瞳映着满地碎金,是说不出的清透明净。她并不回答,只是向楚晙行了一礼,随后踏着一地明光走出了大殿。

    楚晙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屋外大约是冰消雪融了,滴滴答答好像下了场雨,思及方才清平的神情,她心中有一念突起,竟是再也压不下去——

    她或许,再也不会回来了。

    第220章 凝思

    入夜, 华灯初上, 一只鹰隼在夜空中盘旋, 最后落在一座院落里。

    这院子外头看似平常, 但内里布局无一不ji,ng巧至极,花树掩映翠瓦, 山石点缀其中,人站在窗边向外看去, 仿佛将四季山景都搬进了院中。

    堂中灯火通明, 却连个人影也无, 客人们似乎已经走了,来往的仆从将各桌上的饮尽茶盏收起, 轻轻关上了门。

    而在院子深处的书房中, 一华服中年女人隔着屏风低声道:“沈明山被罢了,如今内阁是严明华当家,事情是有些难办……”

    屏风上映出一个清晰的人影, 那人道:“事已至此,能想的办法都应该去想, 总不能坐以待毙罢。严明华年事已高, 迟早要将首辅之位让出来的, 别人能给她的好处,我们能给的更多。辰州府里必定要有我们的人,而州牧之位,更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争到。”

    “但朝中迟迟没有消息, 这……”

    “梁濮死后,辰州乱成这般,朝廷不可能坐视不理,由着辰州这么乱下去。之所以没有消息,恐怕是人选已经定了。”那人答道,“朝廷迟早会派人来,这些人我们要争取过来。”

    女人迟疑片刻,问道:“之前我们买田的事情,似乎闹的有些大,若是被上头知道了,责问起来,又该如何是好?”

    那人轻笑一声,冰凉凉道:“事情都已经做了,就不要再瞻前顾后。如果没有地,如何种桑养蚕织出丝绸?如果想在闽州有一席之地,就要与邵家争两年后皇商的份额。邵家家主逝世,族中正是乱的时候,尚且自顾不暇,今年如何能带队出海?机会稍纵即逝,要抓紧了。你们怕什么,朝廷向来都是站在世家这边的,几个闹事的百姓算的了什么,到时候丝绸卖到南洋,有了钱就有了底气,还会怕这些事情?”

    女人应是,不再言语。

    那人又道:“自然,该杀的还是要杀,东西若能拿回来,那也是最好不过。”

    屏风上绘着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破云而出,冉冉升起。屏风右上题了几句诗,皆已经模糊难辨。那人持灯盏贴近屛风面,华服女人抬头看去,其中一句显露在火光中,墨迹淡淡,依稀是‘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啪地一声,火顷刻间从下面烧了起来,霎时将整座屏风照亮。火舌攀爬而上,把屏面上的月下山色吞噬殆尽。屏风后空无一人,灯油燃起的火蔓上垂帘,顷刻间整座屋子都被点燃。

    华服女人愕然地看着这一幕,煌煌火光中,屏风右上角一行字映入她的眼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走水了!来人啊,走水了!”

    原随猛然惊醒,扯过外衣披上就向门外冲去,只见昭邺提刑司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她喉头一紧,来不及细想,对身边怔愣着的护卫怒吼道:“快救火,还愣着做什么!”

    “这,这火烧的太猛了,一时半会也灭不了啊大人!”

    原随转头看向说话那人:“灭不了火,就先把东西带出来!”

    护卫们领命而去,用水浸shi衣服,冲进火里。

    一人问道:“大人,司房中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么?您说放在何处,小的们好拿了就出来。”

    原随扣衣襟扣子的手一顿,又看了那人一眼,淡淡道:“是有重要的物证,就放在司房第三个架子下,用一个铁箱装着,那箱子有些沉,搬的时候小心些。”

    那人应了,等她走后,原随才低声吩咐身边的人道:“将捕头叫来,让她带着人把此处围了,若见着行迹鬼祟的人,直接扣下!”

    提刑司大狱与提刑司衙门不过一院之隔,闹出这般动静,牢中关押的犯人纷纷扒窗探看,在牢头的呵斥声中缩了缩脖子,纷纷蹲着发起了牢s_ao。

    突然有人高声叫道:“外头都走水了,火不定什么时候烧过来,难道是要我们等死吗!”

    顿时一呼百应,怒吼声喊叫声连成一片,牢门被晃的咣咣响,值夜的牢头见情况不妙,赶忙吩咐狱卒去唤人来。不一会狱卒便带着几位身着低级武官服饰、腰佩长刀的女人进来了,大狱中的呼声霎时小了许多。牢头见状点头哈腰道:“几位大人,方才动静不小,是提刑司走水了吗?”

    领头的女人剜了她一眼,冷冷道:“不该问的事情不要多问,好好看着这里,别弄出什么乱子。要是放跑了什么人,唯你是问!”

    牢头一脸惊恐地赔罪,领头的女人又道:“进去看看。”

    狱卒拎着一盏微弱的灯走在前头,墙被灯油熏成黏黑,牢里十分安静,只听见她们的脚步声。那狱卒走到尽头,转身躬腰道:“大人,已经到头了。”

    女人指着尽头的那扇铁门道:“如何到头了,这不是还有一扇门吗?”

    牢头赔笑道:“大人,这是大狱里扣押重犯的地方,没有上官的行令文书,小的们也不敢开门呐。”

    她说着就向后头退去,谁知撞上一堵r_ou_墙,她抬头看去,心中不由咯噔一下。几位身形高大的武官面目模糊在黑暗中,为首的那人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道:“开门。”

    牢头直觉不好,高声叫道:“你们是谁!你们——”

    话还未说完,人已经顺着墙软软倒下。狱卒惊慌失措中也被一拳放倒,为首的女人在牢头腰间摸索片刻,取下一大串钥匙,依次试过都无法打开铁门。最后在牢头怀里另摸出一把样式独特的,她们用这把钥匙打开了尽头的铁门。

    门内有微光透出,屋中无窗,四面皆是石墙。房中摆设不过一张桌一张床一盏油灯,许用的久了,桌沿边上凝着黑色的泥垢,不过地面清扫的格外干净。一人坐在灯下看书,听到动静抬起头来。

    武官打扮的女人中走出个个头稍矮的人,手中提着一个布包,见了她颔首道:“燕大人。”

    燕惊寒披着件旧袍,胸前衣襟微敞,嘴上叼着根稻草,波澜不惊地瞥了她一眼,继续低头看着手中的书。

    “等会,这最后一个故事了,我得看完。”

    那女人抬手,铁门便合上了,于是房中只剩她们两人。

    燕惊寒翻完最后一页,呸掉口中稻草,端起瓷碗豪饮了一大碗茶,才看向那人:“你是谁派来的?”

    女人不答,只将布包放在桌上解开,露出里头的东西,一壶酒,一只杯。

    杯子既然只有一只,那么对饮就是不可能的了。燕惊寒捏着酒杯仔细看了看,抬手就将它仍向墙砸了个粉碎。做完这一切后,她平静无比地道:“没意思,这酒怕是喝不成了。”

    女人笑了起来,如同变戏法般从袖中取出一个杯子来,道:“燕大人不必担忧,这酒还是能喝的。只是不知,你是要喝敬酒,还是要喝罚酒?”

    燕惊寒道:“喝敬酒又如何,喝罚酒又如何?”

    女人道:“喝敬酒,你自然无事;喝罚酒,怕难出此门。”

    她话锋一转:“不管敬酒罚酒,燕大人都得先把东西交出来,这事情才好商量。”

    燕惊寒掩住嘴打了个哈欠,向床上一躺,不屑地道:“上一个与我说商量二字的人你知道是谁吗?梁濮梁州牧,你又算哪根葱,无名无姓之辈,也敢妄谈大事。”

    她将身子背过去,状似轻松地摆了摆脚,但攥紧成拳的手还是暴露了内心的紧张,虽然知道这天会来,但是不知为何,还是觉得没活够。

    “燕大人莫要拖延时间了,这会外头的人都在救火,没一个时辰是不会发觉此处异样的,你与其等着别人来救,还不如想想如何自救。”

    燕大人正在心中自嘲,闻言一骨碌从床上坐起,看向面前的女人道:“就在我进这大牢之前,这屋子里已经不知死了多少人了。你看这桌,这墙,看到黑的没有,那是有人撞死留下的血迹;再看那顶上的钩子,不久前还有人吊死在这里,要是我真想死,不必你们来送什么酒,自行了断的方法多的是了。”

    女人道:“哦?那燕大人是在等什么呢?”

    燕惊寒将酒壶中的酒倒入茶碗中,晃了晃碧色的酒液,她微一低头,隔着缺了口的碗边嗅了嗅,镇定自若地道:“我不过是要死的人了,临死前也想看看,那些张口家国闭口忠义之徒,又要摆出何等虚伪的面目。”

    她心知自己活不过今夜,不等那人开口,低声叹道:“原大人,对不住了。”

    不觉她又念起清平来,感到无一不愧疚,思及原随所言,顿生一计,趁着还有几分清明之余,道:“你们要的东西,我已经给了别人。”

    言罢,燕惊寒露出一个奇异的微笑,端起茶碗饮尽。

    从贺州边界而出,顺辽河向西行,遥见一抹碧蓝的水泽,在夕阳的余晖中翻起万顷金红,船行至此,目所能及之处便只见满目灿烂,只是这景象未能维持多久,随着金乌西坠,夜色渐起,水面又归于平静的墨蓝。到夜深,月上中天,白色雾气笼罩这片水域,在幽蓝湖面幻化出楼台殿宇,在清辉下真如传说中的云梦泽,玉宇琼楼,雕栏朱阁,是人间难有的景象。倏然有风吹来,将水面雾气尽数吹散,哪里再寻那些奇景,唯见明月高悬,波涛胜雪,如镜般倒映着漫天星辉。

    只是这样的好景也没让清平感到些许轻松,她心弦紧绷,隐隐有种不详的预感,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此时正是顺风顺水的时节,船一路南下,比寻常快了近一倍的时间,且日夜兼程,终于在开春之际到达云中郡。清平下船直奔断雁关而去,持谕令求见周乾,却没料到周乾奉命回京述职,恰是在她到的前一日离开的。

    如今辰州哗变之事已经平息,断雁关驻军统帅之职已经交接,清平心急如焚,但也知道事情急不得,只能耐心的等待这位新统帅的召见。她虽手握密旨,但想要调动军队,还需统帅许可。但如今拖一刻事态便多一分变化,也不知道到这新上任的统帅究竟会不会答应。

    李宴为她添了杯茶,低声道:“大人,可要我再去看看?”

    清平手叩了叩桌子,指着凳子道:“不必了,等着就是,坐下歇歇吧。”

    李宴觉得她这个动作有些说不出的熟悉,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两人隔桌相对,手边只得一壶冷茶,却都没有品的心思。

    清平问道:“在船上时多有不便,我问你,你是自请来辰州的?”

    李宴犹豫片刻后道:“也不全是,我本从是紫金台调任至户部,但得知大人赴辰州上任,临时变了主意……”

    紫金台的官员升降都要经由皇帝过目,若是楚晙不许,李宴怕也不能来辰州。清平思量着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李家曾属于八荒,派这样一个身份敏感的人到辰州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李家投诚已久,难道又是一次试探吗?

    她正思量着,帐外有人来通报,说是统帅大人到了。清平起身相迎,帐门掀开一人进来,四目相对,彼此都有些惊讶,竟是熟人。

    赵军长笑吟吟地道:“李大人,自云州别后,上次你匆忙路过断雁关,而今才得见一面,真是巧了。”

    清平忆起曾为救楚晙向她借兵一事,现在想起来当真是感慨,心中百般滋味,面上还要装作若无其事。赵军长先提提旧事,拉近大家的感情,等到气氛略有轻松,才说起正事来。

    清平将来意合盘托出,并从袋中取出密旨。赵军长查验过真伪,这才道:“既然是陛下之命,而李大人又暂代州牧之职,明文上自然是说的过去的,只是你没有兵部的公文,明面上没有调令,我能给你的人不多,还望李大人多多体谅。”

    清平笑道:“这个是自然。我与赵将军都是新官上任,这火还没来得及烧。赵将军肯借兵已是最好,不过不用现在就给我,还望赵将军再等些日子,等到时机到了,我自然会派人来。”

    她格外强调这个借字,赵军长虽不明其意,但也是笑着应了。

    清平离开云中郡,又匆匆赶赴昭邺,这一路上为避人耳目,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她只带了几个护卫,必然能比朝廷下发的任命文书快一步到。她快马加鞭,片刻也不停歇,在傍晚抵达昭邺。

    金乌西坠,一抹红光消散在远山后,化作漫天晚霞。清平从昭邺城门而入,立刻奔向提刑司找原随。没想到提刑司大变了模样,牌匾上是烟熏火燎的痕迹,她在卷宗库里寻到原随,原随好几日没出来,邋遢的不成样子,人也瘦了一圈,是少见的颓丧。

    清平心中不详之感愈发真实,只听原随道:“清平,我与你说一件事。”

    月明星稀,两人来到一处小山上。原随低声道:“……先是提刑司走水,我当时疑心是有人想偷取证物搞的鬼,没想到她们是奔着燕大人去的。”

    鸟雀从林中惊飞而起,四周安静极了,连虫鸣都听不到。清平面前是一个低矮的坟包,土是新的,碑也是新的,但里头却埋葬了她旧日的同窗好友,手拂过碑上刻的名字,她看了半响,才哑声道:“惊寒早之前与我说过,那些人是不会放过她的,但凭她手中的名册,就难逃一死。”

    原随俯身拔掉新坟边的草,开春后下了几场雨,草长的也快,周围已经是一片青绿了。清平挽起袖子与她一同拔草,隔了一会问道:“原随,这不会是你们想的新计谋吧,生死大事,燕惊寒胡闹,难道你也由着她来吗?”

    她声音极轻极细,又带着几分恳求,手沾了泥土,目光不知落在哪里。原随听的心中难过,喉头一哽,深深叹道:“没有,燕大人是真的……去了。”

    冷月如霜,山风阵阵吹动林海,清平垂下眼,低低地道:“是吗,但我却觉得她好像还在等我,是不是我来的太迟了?”这话一出,银霜般的月色中,她仿佛又置身于那个冰冷的雪天,从云州到辰州,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一切都被推着向前,又重复着昨日的光景。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相遇别离,悲喜苦乐,都只是天地之间一粒渺小的尘埃。离去的人不再归来,她们相隔生与死,这一别,便是永远。

    原随得闻此言,忍不住朝清平脸看去,只见她眼中清明无比,并无半分癫狂,一时间愣住了,竟不知该怎么回答。

    “你不必安慰我,逝者已逝,纵使再伤心,那也是无用的。”清平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在碑上压了几张黄纸,将酒尽洒于新土中。

    原随道:“不过燕大人遇害前,曾问狱卒要来纸笔,写了一封信给你。但她毕竟是钦犯,信被牢头扣住了,只是没来得及送到我这里。这信是证据,恕我不能给你。信上只是问了问你近来如何,别的也没有什么了。”

    清平没说话,两人一起下了山,半路上她才道:“原大人,你把自我离开后,你与燕惊寒所说的话,能记得的都说一说。”

    燕惊寒平日都在大牢里,原随作为刑部侍中,要查案,要协助云策军追查哗变之事,有时候忙起来也什么都顾不上,能见着燕惊寒的时候也不多,她复述了两人所说的话,清平凝神听了,问道:“她说名册只能由陛下一个人看,对么?”

    “是,燕大人的确是这么说过。”原随答道,“到底是哪些人在找这本名册,现在还没个头绪,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清平突然道:“你手下还有人能用吗,去贺州吴家请一个人来,我们要再查一查岭南世家。”

    因清平快朝廷任命的文书到达昭邺,省去了许多窥视,将一切都布置妥当后,朝廷的任命也到了,辰州州府的五品及以上州官都来迎接,夜晚州府设宴,好不热闹。州正姚滨乃是严明华的学生,她早就得了消息。朝廷将新任的礼部尚书放到辰州来,暂代州牧之职,这事怎么看都有种说不出的怪异。姚滨身为州正,对空降而来的上司也不说不问,宴席上与清平同桌而坐,目光交汇,是聪明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宴席间姚滨道:“辰州好山好水,一路风光无限,只怕李大人来了就不想走了。”

    众官抚掌大笑,纷纷看向年轻的礼部尚书,只见她微微一笑,轻轻放下手中杯盏,眼波流转,比杯中美酒更为动人:“姚州正说的是,这不是半道折返,又回到辰州了吗?”

    姚滨听出弦外之音,只呵呵笑着,不再做声了。余下的人见州正不说话,也不好再试探什么,等到晚宴结束,清平回到下榻的行馆,护卫来报,说原大人已经在里头等着了。

    清平知道是原随带了人来见她,虽然疲惫,还是强打起ji,ng神进了屋子。

    果不其然,屋中不仅有原随,还有一个她熟悉的人,吴钺。

    两人也是有一段时间不曾见面了,如今在这种局势下相见,却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吴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从云州逃回来时的样子,清平对她的印象则是停在很久以前,在学堂读书的时候。

    清平如今身为礼部尚书,吴钺混了这么多年还是个白身,身份简直是天差地别,一下子扭转了过来。时至今日,已是物是人非。再见之时,只有她们彼此才知道,时间到底改变了什么。

    吴钺也不行礼,只是微微欠身。

    清平并不在意,原随闻到酒气,问道:“李大人是赴宴归来?”

    清平答道:“想不到辰州卧虎藏龙,能人众多,想吃个饭也不安生。”

    原随问道:“是姚州正?”

    清平困顿地道:“姚滨是严阁老的学生,想必早就得了消息,我在时州府的事情她不会多管。估计严阁老将州牧之位许诺给她了,大家各取所需罢了。”

    原随听到这句,心中已经有了大概,便不在多问了,起身告辞:“提刑司中还有些事要办,我这就先行一步。”

    待她走后,吴钺却突然开口道:“李大人打算在辰州做什么,为何要暗查谢家?”

    清平看了她一眼道:“过犹不及,之前的神庙的事情里随处可见谢家的手笔,无论是世家也好,藩王也罢,她们总要掺和进去。沈明山一事想来你也有所耳闻,她背后也隐约有谢家的身影。原大人负责查案,你若是愿意,自然也可跟着她一起。”

    吴钺道:“听大人这话,谢家定罪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清平不动声色地道:“凡事都要讲究证据,有证据才能定罪,岭南谢氏是贺州大族,姻亲故旧遍布贺辰闽三州,不是说定罪便能定罪的。查案的事情全权在原大人,不是我说了算。怀疑是一说,查证又是一说,这都是刑部的事情。”

    她既没否认,也没有承认,却抛出了论证定罪的说法。吴钺何等聪颖,一点便知,谢家已经难逃,但清平却要将谢家逼上绝路,好扯出更多的人来,一网打尽。

    吴钺沉吟片刻后道:“那大人要从哪里查起?”

    清平望着廊下的灯盏,反问道:“你觉得要从哪里下手去查?”

    吴钺一时无言以对,清平起身在屋中走了几步,淡淡道:“你太心急了,心急是没有用的。”

    吴钺沉声道:“吴家现在也是左右摇摆,若是你不快,那么新的结盟又会出现。你可以灭掉一个八荒,但你要如何面新的世家结盟。人因利相趋,李大人,这个道理不必我多说罢。到时候她们成了气候,连朝廷要动,都要掂量再三,那时候想要铲除,简直比登天还难。”

    清平道:“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吴钺冷冷道:“海路。她们要与邵家争夺皇商的份额,将贺辰闽三州连成一体,以此获取更多的利益,届时世家的权势能有多大,可想而知。”

    清平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吴钺既然能到这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已经背叛了家族。她带来的这个消息,让清平不得不将一件事提上日程。

    吴钺见她仍然是不疾不徐的样子,眉头微微皱起,显然是觉得有些不可理喻。

    “我比你更急迫,”清平道,“但急是没有用的,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朝廷并不是只派了我一人来辰州。文书上写的是暂代州牧之职,但钦定的主事官另有四位。”

    吴钺反应过来,愕然道:“那你——”

    清平做了个打住的手势,示意她稍安勿躁:“我不过是提前到了,抢占了先机,她们调任的文书从内阁出来到吏部发放,都需要一段时间,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吴钺难以置信:“这么说来,你手中一点实权都没有……”

    清平冷静地看着她道:“不错,我手中只有一道便宜行事的密旨罢了。”

    亏得她与楚晙的字迹相似,往空白处多添几行字也看不出来,毕竟少有人会去认真辨别圣旨上的字迹,比如先前的赵军长就没看出来。

    楚晙压根就没想让她去辰州做什么,只是履行诺言让她到辰州去罢了。一群握有实权的钦差和一个两手空空的尚书,孰轻孰重,一眼便知。

    吴钺镇定下来,问道:“你知不知道这件事的后果?”

    清平忍住叹息,疲惫地道:“律令我比你更清楚,但不这般冒险行事,就如你说的,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

    吴钺望着她的脸沉默不语,半响才起身向她恭敬行礼道:“先前我以为大人是要避重就轻……故有些怠慢,向大人赔不是。”

    两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清平才道:“曾经,一位同窗好友问我,读书做官是为了什么。我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实我一样都没有做到,她却做到了前两样。”说着说着,她眼眶微shi,抬头眨眼间,似乎在窗边看到那人的身影,笑容爽朗一如往昔,待她凝泪去看时,窗檐边只有一盏孤零零的灯,在夜风中轻晃。

    第221章 景和

    天气越来越暖和, 雪融化开来, 顺着屋脊流到房檐, 滴滴答答地响个不停。

    楚晙批完奏折坐在殿中, 一时无事,突然想出去走走。

    宫中花园自有巧匠打理, 美则美矣,却失了一份自然纯粹, 她在此地住了两世, 最初入主紫宸宫那种新鲜的悸动已经不见, 被麻木厌倦所替代。

    皇宫如此之大,但又怎么能与六州十八郡相比, 住的久了, 只觉得这像是一座富贵逼人的牢笼,里头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乐此不疲,周而复始。

    就连她也对这里心生厌烦, 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呆在这种地方, 她有些自嘲的想, 自己都不喜欢,如何能强迫清平也在这里。

    但想归想,要她放手,是万万不可能。

    她看着瓷缸中的碗莲,因殿中温暖, 这花居然也熬过了冬天,在回暖的时节重新长出嫩叶。楚晙伸手拨弄着那一点绿芽,转向殿外看去。

    宫殿上的琉璃瓦折s,he出耀眼的金色,这么看去,仿佛面前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她想起记忆中的那片水泽,是年少时书房窗外常见的景色,但如今想再见一次,却是如此之难。

    不一会有人送来折子,楚晙打开一看,是刑部侍中原随的密奏,叩请圣上准许,暗中调查贺、辰两州世家。

    这种折子是现批现发,她负手想了想,对信使道:“告诉原随,要师出有名,否则必难以服众。既然如此,那便让她查一查去年那批进贡宫中的上阳瓷吧。”

    清晨下了一场小雨,昭邺城中的花尽数开了,承着雨露吐纳芬芳。街边的小贩已经出摊搭架,把锅放在炉上烧热。挑水的人从店门外走过,吆喝声一响,便有卖花的、挑货的一同应和起来。一辆马车从石板路上压过,留下一道淡淡的车辙。

    马车穿街入巷,慢悠悠地走着,最后停在一座宅院门前,牌匾上写着贺府。

    管事开了中门,将车上的人迎了下去,吩咐仆从今日不接拜帖,闭门谢客。

    吴钺跟在清平身后问道:“贺府?是昭邺贺家,大人来这里做什么?”

    清平今日简装出行,手上还握着一把扇子,闻言答道:“来见一个人。”

    吴钺疑惑道:“谁?”

    从回廊走过,流水潺潺,草木清芳弥漫,清平顿了顿道:“我的老师。”

    管事引着两人入了院子,院中有个小池,池边坐着一位白发老人,头戴斗笠,见了清平抬起头道:“可算是来了,你老师等你多时了,快进屋吧。”

    清平听她说话有些耳熟,定睛一看,竟然是贺砚,当下执弟子礼:“贺大人。”

    贺砚钓鱼的竹竿上停着一只蜻蜓,她低下头去,全神贯注地看着水面道:“去吧,不必多礼,你身边那个是吴家的孩子吗,就留在此地陪我说会话罢。”

    吴钺向她行礼,道:“恭敬不如从命。”

    清平一人进了屋里,打帘的仆从跪在一旁道:“客人这边来。”

    她走过一处芭蕉树下,那芭蕉开的花半垂而下,从树后的窗里传出一个声音:“是怀之吗,进来罢。”

    清平推门进去,贺先生坐在书桌前看着她,这让她恍惚间以为自己回到了安平郡府衙里。

    她向贺先生行礼,贺先生老了许多,眼睛也有一点浑浊了,见了她道:“人老了,不中用了,之前生了一场大病,现在哪里也去不了了,是将行就木,油尽灯枯了。”

    清平道:“先生不必这么说。”

    贺先生忽地一笑,道:“你是在怪我,对吗?安平郡之事已成了你的心结,人人都死了,唯独你我二人还活着,是不是觉得无颜面对慨然赴死的孙大人?”

    清平有些意外,还是诚实回答了:“此事的确是我心中的一个结,但人既然活着,就应当好好活下去,才无愧那些死去的人。郁结于心那才是不该。留着命能做许多事情,轻言生死也是看轻自己。”

    贺先生哑然,半晌摇了摇头道:“你比我豁达,我不如你。”

    她有些怅然般道:“我的前半生,胸怀抱负,想着治国平天下,可时运不济,偏偏一事无成。一怒之下挂冠而去,做了个山野闲人,但心却还是挂念在朝务上,碌碌多年,而今想来,依然是一事无成。”

    清平没有说话,贺先生看向她道:“你呢,到辰州来又是为了什么?倘若不是为了安平与孙大人,又是为了什么呢?”

    清平沉思良久,而后答道:“人这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已是不易,我也只想做好这么一件事。来辰州,一如先生所言,是为了解开心结,二来也是我自己的本意。顺心而为,这就是我的选择。”

    贺先生问道:“如果你的选择是错的呢?”

    方才清平想了许多,倘若当初安平不曾沦陷,她是不是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她不知道,也无从比较。但她抗拒这种一无所知被人推着走的状态,楚晙也好,贺先生也好,她们都没有真正问过她的选择。她迟早有一天会厌倦这种感觉,这是在所难免的。

    人就像是江河里的鱼,有时候愿意顺流而行,有时候选择逆流而上,没人能说的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许穷尽一生去寻找,也只是徒劳。

    清平道:“选择不分对错,我只知道,走出的每一步,都不会没有意义。”

    “你有没有想过,执意而为的后果会是什么?”贺先生目光尖锐道,“那时候震动朝野,世家联名上奏,就算是陛下也难保住你。你已走到了这里,若能忍得一时,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日后登阁拜相,位极人臣,难道你真要放弃这一切?”

    清平心平气和地反问道:“先生说的是,万世之功一步之遥,难道孙大人当初也不懂这个道理吗?她若是为求自保,城破前便可离去。想必那时先生也劝说过她,那么她为何不肯离去?”

    贺先生的神情一下子萧索起来,摇了摇头,却是不说话了。

    清平也沉默不语,其实她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最后孙从善选择殉国,而不是避战南退,等待日后重来的机会。她一直想不明白,直到近日,她似乎才有些懂了。

    也许这就是她的选择,清平自问没有这种勇气,但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也会是自己的选择。

    贺先生道:“看来你心意已定,既然如此,我为你指一条路。”

    她的手指向半空,清平缓缓跪下向贺先生行见师礼。她从云州归来,能再朝廷中安然度日,其中贺先生在暗中周璇,出力良多。如今行礼,是全了师徒间的名分。

    贺先生一掸袖,坦然受之:“我不后悔收了你这个徒弟,还望你记住今日所言,你与你师姐不同,看似随和,但内里最固执不过,一旦认定了就不会悔改。既然你是顺心而为,我不会阻拦你。辰州的根结只在一点上,破了此处,一切迎难而解,便在这个‘田’字上。”

    天高云淡,晴空之下远眺,田地被分割成方正的小块,正值播种的季节,农人在田中劳作,地里树苗青青,随风摆动。马蹄声由远及近,领头的青袍官员带着护卫翻身下马,走近一块田问:“这地里是在种什么?”

    农人抬起头,忙擦了擦手道:“回大人的话,是桑苗。”

    其中一护卫道:“桑苗?此处田地只能种粮食,如何改种桑了?”

    农人不知所措道:“大人,这……小人也不知啊,这是周家的田,小人也只是被雇来的。”

    那官员走出道:“这块的田都是周家的?也就是说,你们都是被雇来种桑苗的?”

    那农人还要再答,从田垄上走来一管事打扮的中年女人,见了她们拱拱手道:“见过几位大人,小的是周府的管事,奉了主人之命,在此地雇人种桑,大人们若要查验田契,只消在此等上一会,小的即刻派人回府上取来,”

    青袍官员身边文书装扮的人捧过一卷册子,与她耳语片刻,官员厉声道:“依照辰州律例,此处乃是稻田,除了稻谷,并不许其他东西。就算田地易主了,这规矩也不能改,该种什么就得种什么!”

    说话间她身后的护卫已经上前驱赶种桑苗的农人,那州府管事一见不好,当即就要开溜,却被人捉住捆起来。那官员袍袖一挥,冷声道:“清丈田亩,把人看牢了带回去审!”

    深夜,辰州府衙灯火通明,户房里摆了八张长桌,桌边各站着户官四人,一手飞快地拨算盘,一手挥毫在册上记下。在里屋中,几口大箱子敞开摆放,不断有人从里头取出蓝黄两色的册子,送至长桌上翻开交予户官。

    户房大门紧闭,门外有重兵把守,辰州户房巡官在外头徘徊许久,身边下属官员道:“大人,这李尚书怎么突然查起了鱼鳞册,还将黄册也调了出来?”

    巡官也觉得奇怪,低声道:“不管这个,你先前在里头看到了什么?”

    “下官进去送箱子,只看见她们……似乎在算账。”

    巡官道:“算账?算什么账,这鱼鳞册上有什么账好算?”

    下属低头:“这,下官就不知道了。”

    巡官一思量,脸色突变,压低了声音道:“你在这里看着,若有什么动静便遣人来报!”

    言罢她见四下无人,连灯笼也不打,从偏门而出,直奔州正府而去。

    因管事说有急事通禀,姚滨匆忙披上外袍,来到会客的茶室,见是老搭档户房巡官,便先坐下来喝了口茶醒醒神,这才道:“老木啊,你不是在黔南郡吗,如何回来了?这么大半夜的来寻我,可是出了什么事?”

    巡官道:“大人,你有所不知,那位李尚书今日调出了户房里的鱼鳞册,连黄册也一并调出了。如今户房大门连我都进不得,你说说,这可要怎么办?”

    姚滨饮了一口苦茶,砸吧着嘴道:“能怎么办,随她去啊。”

    巡官见她还没想到要处上,干脆直言道:“大人是否还记得一事,去年发大水淹没了那么多田地,结果没了收成,下面怕老百姓闹起来,也不知是谁想了个主意——”

    姚滨冷笑道:“什么闹起来,朝廷难道没有拨款赈灾?有贺州前车之鉴,她们还敢这般肆意妄为,把赈灾买粮的钱塞进自己腰包里,真是吃了熊心豹胆了!刑部侍中原随还在辰州没走呢,且看看这次是谁倒霉罢!”

    巡官叹了一口气道:“先不说她们到底贪还是没贪,我在黔南郡中得闻,当时下面赈灾银粮不够,竟是有人想了个主意,让老百姓把田给卖了!”

    “卖田?”姚滨眉头一皱,直觉不妙,“这时候卖田只能是贱卖,官府难道就放任不管?等等,买田的人都是谁?”

    巡官神色有些微妙:“田,全都是世家买的。”

    姚滨顿时睁大了眼睛:“你不是在说笑吧?”

    姚滨与巡官赶到辰州府衙,一路畅通无阻,姚滨莫名其妙:“你不是说有人把守,人呢?”

    巡官也是糊涂了,道:“刚刚还有的,诶呀大人,先别说这个了,快去户房。”

    姚滨来到户房,见屋门大开,抬脚进去一看,八张长桌上空无一物,清平坐在主座上,手捧着一本新册翻看着,李宴站在一旁,左手边便摆着一叠厚厚的黄册。清平闻声抬起头,故作惊讶看着她道:“姚大人,你怎么来了?”

    姚滨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走过来道:“听说李大人在查什么东西,动静有些大,这便过来瞧瞧。”

    “查东西?”清平放下手中那本册子,笑道:“姚大人误会了,我只是想清丈田地罢了。”

    巡官的视线一直不离那桌上的几本册子,姚滨深吸了口气道:“这似乎是户房的事情,何必劳烦大人来呢,何况清丈土地这种事情费时费力,一时半会也弄不清楚。”

    这是个滑不溜手的,姚滨既然能坐到州正这个位置上,必定是哪里都不肯得罪的。清平轻描淡写地道:“麻烦?不麻烦,这不是已经算完了吗,只要有心为之,哪里有办不成的事情,你说是不是,姚大人?”

    姚滨脸色微变,仍是笑着试探道:“确实如此,不过话说回来,千年田换八百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清平慢悠悠地道:“自然不是朝夕的功夫,买卖田地手续繁复,且要官府出证。那为何有人便能在朝夕之间买进百亩、千亩的良田?大人所说的‘八百主’也不尽其然,如今怕是都归于一姓了。”

    姚滨心中一沉,知道这事比她来前所想的更加严重,面上也y晴不定。清平将她神情尽收眼底,向李宴瞥了一眼,李宴便放下手中东西,去将屋门关了起来。姚滨满腹疑虑,站在清平面前犹豫不定,摸不透她到底想干什么。

    原本她以为陛下要磨一磨新上任的礼部尚书,辰州不过是她考绩的跳板。但老师严明华的来信却让她有些奇怪,信中请她务必协理李清平,为她多行方便,并许诺等李清平离去后,州牧由她接任。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她才干脆之极的闭上了眼,装作什么都不知样子,只在暗中吩咐下头配合,明面上是揣着糊涂,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清平对她道:“姚大人请坐,木巡官也请坐,事情总是可以商量的,对不对?”

    姚滨初见清平时,只觉得这个人太过年轻,官场中年轻不是什么好事,她不觉有些轻视。但现在她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慎重地答道:“大人说的商量,是什么商量?”

    “就在前几日,我已经下令三郡各县重新清丈田地。今日之所以调出州府户房的鱼鳞册与黄册,不过是想再核对一番,看看这些田地究竟是易了哪些主。”清平随手拿起一本黄册,那册子只有几页,薄的不成样子,道:“姚大人请看,这是如今的户册,这是十年前的户册。”

    厚的那本发旧的厉害,新的却只有薄薄几页,巡官已经明白了,当下不住叹息,姚滨咬牙道:“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买卖田地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清平好笑地看着她道:“低过市价的三倍买入,这也能算是你情我愿?姚大人不要蒙我,两年前我在云州安平郡主持互市开放一事,田册也好,账本也罢,都看的海了去了,难道连这点猫腻都瞧不出来?”

    她接着道:“我知道‘千年田换八百主’后面还有一句‘一人口|cha几张匙’,不知道姚大人的话,是不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如若不是,那究竟是什么?”

    姚滨此时神情几遍,对身边的巡官道:“木大人,你先出去一会,我与李大人有话要说。”

    清平也对李宴道:“你也和木巡官一道下去歇会。”

    户房的大门被再次合上,屋中只有她们二人,姚滨脸上常有的笑意也不见了,沉声道:“李大人是什么意思?”

    她这会不笑了,让清平无端想起一个人来,姚滨的恩师严明华,透过面前的人,她似乎看到了年轻时候的严阁老,这师徒二人本质相近,清平不由想起贺先生来,难道自己也和她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念头一闪而过,她随即答道:“姚大人与其问我是什么意思,倒不如想想严阁老又是什么意思。”

    姚滨面露不解,清平继续道:“严阁老也快到八十了吧,在首辅这个位置上坐了四十年,两朝老臣,如今比她小的前礼部尚书温天福都已经致仕了,她为何还留在这个位置上?”

    姚滨听她提及恩师,顿感心惊,这个问题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官场上传言,严首辅这是有官瘾,坐惯了大官,贪恋权势不肯让位,姚滨身为严明华的学生,心知自己的老师是如何一个人,要说贪恋权势,次辅沈明山更胜一筹,何况她年纪那么大把了,再怎么贪恋权势,那也握不住几年了。她沉默片刻后道:“不怕李大人作他想,我是恩师收的最后一个弟子,却不觉得她愿意继续坐这个首辅之位,她早起了致仕的心,不知为何,现在还在首辅的位置上。”

    清平问道:“那到底是她不肯走,还是她不能走?”

    姚滨一震,抬起头看着她道:“李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清平笑了笑,姿态闲适地道:“严阁老用人老辣,想必你也知道,她不会无故在这种时候,举荐无关紧要的人到辰州来,现在次辅已经走了,人人都说严阁老要一手遮天,但我看来,阁老是打算致仕。但要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人口|cha几张匙’,是非功过都予后人说,但谁想留下万世骂名,她是要挽回名声,就要做一件大事。”

    姚滨不觉听的入神,脱口而出道:“什么大事?”

    清平定定地看着她道:“当初云州推行新法,也是严阁老不避党争,从两方人中举荐能臣。姚大人应当听到些风声了吧,朝廷要再推新法,这次不单是在云州……”

    姚滨惊觉自己出了身冷汗,喃喃道:“那辰州……”

    清平从座位上站起,走过长桌推开门,外头的天已经亮了,晨风清凉,吹拂着她的脸庞,也吹散了屋中凝滞的压抑,她道:“姚大人要当上州牧,单靠左右逢源是不够的,没有魄力手腕,避事不理,揣着明白装糊涂,那便止步于此。大人若肯拼一拼,将这事做了,哪怕事情不成,但至少有了一个上位的机会。”

    姚滨被风一吹,顿时冷静下来,问道:“李大人要我怎么做?”

    清平转过身来,答道:“三天,三天内清算完辰州世家拖欠的赋税,且清丈田亩。”

    姚滨心念转的飞快,面上迟疑道:“这时间怕是不够用罢?”

    清平哪里不懂她的担忧,便道:“这种事不必大人出面,直接以我的名字取办。就算得罪了人,也不会累及大人。”

    姚滨面上一哂,咳了几声道:“那便如李大人所言吧,我这就去办。且容我多问一句,大人可知这么做的后果,大人就不怕……”

    说话间清平已经踏出门去,姚滨只看见官服一角,清晨的光中,那颜色像极了凝固的血,倏然便消失在眼前,她只听见那人的声音从外头传来:“姚大人放心,无论是什么后果,我都担的起。”

    第222章 江月

    姚滨雷厉风行, 不过两日便将清平所需的账册理出, 遣人暗中送至行馆。唯独清丈田亩一事出了些问题, 遭到了极大的阻碍, 下头的人不配合,这事果然如姚滨所言, 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办成的。李宴来回禀的时候也将巡官带来了,巡官有些狼狈地进来道:“大人, 这清丈田亩之事, 不如缓缓罢……”

    清平翻着世家拖欠辰州府的陈年旧账问道:“缓什么?怎么, 她们被逼急了?告诉她们,要闹事就来府衙闹。”

    巡官一脸佩服地下去了, 李宴微微皱眉道:“大人这么做, 会不会把事情闹大了?”

    清平手一顿,抬起头道道:“最好往大了闹,闹到辰州三郡人尽皆知, 闹到朝廷上去,我就怕她们不闹, 闹不起来就麻烦了。”

    第53节

    恋耽美

    正文 第5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