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三个兄弟共享一个媳妇》

      《三个兄弟共享一个媳妇》 作者:阳天岗

    《三个兄弟共享一个媳妇》

    《三个兄弟共享一个媳妇》 作者:阳天岗

    革命同志个个要老婆,你要我要没有那么多,有钱人呀一个要两个,没钱人呀三个共一个,可怜的兄弟仨呀一生一世共享一个.请看:老三娶媳二兄共享--

    三个兄弟共享一个媳妇

    更新时间2008924 10:33:52  字数:11341

    歌谣异唱:革命“军人”个个要老婆,你要他要哪有这么多,有钱的人呀一个要两个,没钱的人呀三个要一个,可怜的兄弟仨呀,一生一世共用一个。请看:老三娶媳二兄共享--

    作者:阳天岗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在远离县城偏北30多公里的某公社(那年代乡镇都称公社)一个偏避小山村里,现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往日的小山村早已一片寂静。因为那年头没电没娱乐活动,山民们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不少人这时刻已经进入了梦乡。而今晚的小山村却被一阵阵吹吹打打的锣鼓与鞭炮声搅得沸沸扬扬,热热闹闹。这反常现象莫非是小山村里有什么大喜事?咳,还真让你猜着了。原来,村里杨寡妇家的儿子老三娶媳妇。人生中这天大的婚姻好事为什么偏要选在晚上10点多钟举办?这事不但蹊跷,更像是有意安排好的一场重大“阴谋”。

    还别说,的确是阴谋。这“阴谋”是在特殊条件与背景下衍生的。如果读者急于想知道这“阴谋”的真相,那就先睹为快,笔者特给诸位透露:原来,杨寡妇家的三个儿子共同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协议的中心思想就是:弟弟老三娶媳妇,二个哥哥共同分享。通俗解释就是--媳妇归三兄弟共有。

    天啊!这怎么可能?新中国都成立了二十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也颁布二十一年了(于一九五0年五月一日执行),法律肯定不允许!再说媳妇本人会同意吗?然而,答案是肯定的——同意!

    真让人大跌眼镜,大惑不解,甚至振惊不已,拍案而怒!各位看客千万别激动,一但引起大脑缺氧,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突发某种疾病,也千万别找作者兴师问罪。在此申明:作者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打官司则奉陪到底。特此奉告----没有心理承受能力的读者就此打住。但是杨寡妇这一家子(三个儿子共媳妇)的确和睦共处,相安无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荒诞岁月荒唐婚,兄弟共媳奈何谁?

    故事还得从四十多年前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的一九六一年夏天说起,那一年杨寡妇(那时还不叫寡妇)家的老大22岁,风华正茂。正订好了一门亲,说好收完晚稻就结婚。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当年的七月份忙着双抢时,父亲突发重病(估计就是癌症之类),因为钱,因为乡村医疗条件的限制等原因。这不治之症一拖就拖了三年,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送到县城的医院去住上一二个月。这反反复复的折腾,结果还是落得个人财两空。这不但花掉了准备给儿子老大结婚的积蓄,还卖光了家里所有可卖的东西,当然包括房子。最后还欠了三四千块钱债。啧!啧!那年月三四千块钱是什么概念?我只知道农村一个壮劳力一年到头等生产队分红,真正领到手的顶多就是百把块钱。这三四千元对杨寡妇一家,无疑就是一笔如山的巨额债务。就在兄弟为父亲治病的三年中,老大未过门的媳妇可想而知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别人的老婆。而这一年,老大已经滿了25周岁。面对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的杨寡妇一家四口,今后还债的日子相当艰巨,而谁又会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嫁给这负债累累的家庭呢?

    在村民及同姓家族的关心与帮助下,杨寡妇一家四口在村里腾出的库房中暂且安下了家,并开始了慢长而艰难的还债之路。这还债的苦日子就不必赘述,用一个字就可概括——熬!这苦日子一熬就是六年。好在三兄弟全是吃“十分”(那年头农村劳力是以工分制计酬,十分为最高)的壮劳力,加上一家人齐心协力勤俭治家,这苦日子终于在第七个年头熬出了一点“曙光”,看到了一点希望。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盖起了一栋简易小平房,杨寡妇一家子总算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等生活开始有点好转时,杨寡妇才猛然发觉三个儿子都已错过了谈婚论嫁的黄金年龄。因为那年代早婚较普遍,尤其在农村。那一年,杨寡妇家三个儿子的年龄分别为:33、31、29周岁。面对如此众多的大龄光棍困难之家,用一穷二白、三光四壁(三条光棍,家徒四壁)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所以,近年来(还债期间)几乎没有媒人登门提亲。

    终于,有一位族亲给杨寡妇出了个主意:说你家三个儿子都哇老婆是不现实的,不如牺牲二个,保住一个。意思就是集中财力凑钱给还算年轻的老三哇个老婆,以免断了你夫家这根香火。是啊,想想人家的话说得也在理。现只有儿子老三还算年轻,未满30岁。于是,杨寡妇也就欣然采纳了这一建议。

    趁热打铁,杨寡妇立即召集三个儿子开个家庭会。当杨寡妇把上述“想法”一说,老大、老二死活不表态。沉默足有个把小时,只见老大老二一直低着头,一支接一支的抽闷烟。受“益”者老三终于忍不住,经过内心一番思想斗争后,起身把二位兄长拉出屋外。也就是这关键的三五分钟,回屋后的老大老二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改变了刚才的态度,并且爽快地同意了母亲的这一想法。杨寡妇当然不知道儿子老三在外面对二位哥哥说了些什么,管他呢,只要能做通老大.老二的思想工作,做娘的当然高兴。于是,老三的婚姻问题就成了杨寡家的“天”字号头等大事。

    一个月之后,一位远房表舅反馈信息说,在远离县城偏南30多公里的南乡山坑坑里有一位二十七八岁(虚岁28)的女子(现在叫剩女)还未出嫁。据表舅(媒人)了解:该女子还未找到婆家的原因是:“好吃懒做”。该女子身高1.76m的个头且长得牛高马大,而且能吃善睡。在那粮食紧张的年月里,一餐要吃七八两米饭,如果有好菜允许让她放开肚皮吃,能吃一斤半以上。前些年吃集体食堂在一次除夕加餐时,有人见过她吃了三大海碗(一碗能盛半斤)米饭,还想去添饭时,被生产队长制止。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该女子的这一“特长”使不少家庭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赡养不起!除这一“毛病”外,该女子未嫁出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女子180斤重的大块头却没有半点自知之明,她论身材没身材,论姿色没姿色,而且还苛刻地挑剔对方。这一挑一拣没看上一个顺眼的男人,倒把自己挑成了“老”字号姑娘行列。嘿,现今二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不可称老,也不用愁嫁不出去。可那年头不同,急得她双亲二老整天摇头叹气,见到她就烦得骂骂叨叨:说女儿是前世讨债的冤家,我们出找钱(贴钱)把她嫁出去都“阿弥陀佛”,真算是吃斋修善做了趟好事。确实,因为在那年代的农村,一个二十七八岁还没嫁出去的老姑娘,真是个希罕“货”。与其同龄女人她们的孩子都读小学二三年级了,怪不得做父母的生气骂人。

    芝麻掉进针眼里。当表舅媒人一说,正好与同处于婚姻“弱势”群体的杨寡妇家中的老三配对成双——半斤兑八两。尤如千年等一回,果真是一对天设地造的绝配好姻缘。双方二话没说,立即都同意了这门亲事。

    记得杨寡妇那天召集儿子开家庭会时,老三回避老娘叫出二位兄长,在屋外他是怎样化解二位兄长的心结呢?老三是这样承诺的:如果二位兄长能出钱为我哇老婆,我老三不会忘记二位兄长之恩,大家出钱哇来的老婆也就是大家的(愚味!老三把老婆当成买来的“东西”)今后就归大家共用。所以,老三与兄弟之间就这样达成了一桩“阴谋”,而且有意把时间选择在深更半夜娶进媳妇,以便瞒天过海导致这一“阴谋”能够顺利得逞。

    当晚,拜完堂喝完酒,已是晚上凌晨一点多钟了。等杨寡妇送走客人之后,兄弟三人配合默契,默契的程度连老三媳妇本人都没有察觉出来。但老三媳妇的的确确被丈夫兄弟三人共同拥有。读者一定会怀疑老三媳妇此女人是个傻女人、笨女人。非也!此媳妇即不是很聪明也不是很愚蠢的一位没有坏心歪心、善良本分的普普通通的良家女子,使她上了杨寡妇三个儿子的“当”,那纯粹是意外中的意外——防不胜防!

    在此,笔者有必要交侍清楚,故事中所说的阳山县地理区域为南北长80多公里,东西宽只有30来公里,尤如小字号的智利国家的版图。由于区域狭长,南北之间的方言差别很大。又因为杨寡妇的家是在远离县城偏北30多公里的小山村,而老三媳妇的家则相反,是在偏离县珹以南30多公里的小山村.这一北一南相距近70公里,这方言土语却相差很大。对于新来乍到的外乡人老三媳妇来说,尤如中国北方东三省的人,听南方江浙人讲话如同是一个腔调,根本分不出细微的差别。

    恋耽美

    《三个兄弟共享一个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