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龙凤配(清代 玄烨番外)(1)

      作者有话要说:</br>这个番外会一直写下去,跟故事基本同步,直到完结,但更新则不定期。主要目的是弥补因作者无能,无法在正文中交待老大想法的不足之处。这番外写起来才真正体会到:皇帝的心思你不要猜啊不要猜,比不要phone&更难解啊更难解~~~

    所以,如果写得比正文更烂的话,请多多包涵了──「皇帝视角」比「上帝视角」难写得多了…otz

    又,心急於剧情,觉得作者又写什麽劳什子番外,觉得这家伙很偷懒的亲们--这个作者就是这样子了,一旦过了某些情节上的关键,需要整理一下思路的时候,番外就出现了。尤其是这文是第一人称,佳佳经常会在心里解释某些事情发生的原因,而我可以跟大家说--她未必是对的。她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人的行为,就算推论合情合理,也不代表是对的--这就是第一人称会出现的问题。就例如应该有人会怀疑老大几十个老婆,何必执着佟同学的问题,又或者他为什麽忽然发情的问题,番外都会提到。

    <hr size=1 />  十二岁那一年,皇祖母为我选择芳仪为后,问我:「玄烨,你明白为何我会选赫舍里氏,而不是钮祜禄氏当皇后吗?」

    我环顾四周,慈宁暖阁里只有我祖孙二人,还有苏麻喇额涅守在外面,应该不怕隔墙有耳。皇祖母见状,笑着点点头,目光中流露赞许,於是我放心地低声答道:「回皇祖母,孙儿认为是因为鳌拜。」

    鳌拜居功自傲,专横跋扈,擅杀异己,欺负幼主,不断扩大镶黄旗的势力。若选与他沆瀣一气的遏必隆的女儿为后,只会让鳌拜变本加厉,後患无穷。

    皇祖母不置可否,再问:「还有呢?」

    我认真地道:「也因为索尼。」

    四个顾命大臣中,鳌拜和遏必隆为镶黄旗,苏克萨哈的正白旗在多尔衮死後,势力已大不如前,而且被鳌拜步步进逼,孤掌难鸣,剩下的是索尼的正黄旗。索尼年事虽高,可馀威犹在,在朝中影响力不容小觑。拉拢赫舍里一族以及正黄旗,对我来说乃是当务之急,倒过来对正黄旗来说,能取得后位才有筹码跟鳌拜争一日长短──我们可谓各得其所。

    皇祖母微微一笑,问道:「就这样?」

    我沉吟半晌没想通,不自觉地想歪歪头,想起皇祖母「凡饮食丶言语丶动履皆有矩度」的训示,硬生生把脑袋扶正,垂目道:「孙儿想到的重点只有这些。」心里有点懊恼,皇祖母不会无的放矢,似乎我的思虑还是远远不够周详。

    皇祖母点头道:「以十二岁少年而言,已是难得。不过玄烨要记住,你是皇帝。」

    我心中一凛,正色答应:「孙儿谨记皇祖母的教诲。」

    皇祖母慈祥地拍拍我的手背,鼓励道:「平常人做事只要有一个理由就已足够,而皇帝掌握着整个大清的命脉,每逢重大决定,背後需要有两个丶三个丶甚至更多的理由。」我点头,皇祖母续道:「你知道为何董鄂氏不宜为后吗?」

    我一怔,疑惑着话题怎麽会忽然转到那个不祥的女人身上。她死去之後,父皇居然三番四次要自绝相随,置江山社稷丶慈母幼子不顾,最终郁郁而终。皇祖母这时候提起她,是要告诫我不可沉迷女色吗?

    皇祖母目光高远,应该不止於此,而且以我的身份,不宜妄论父辈的事情。

    我考虑一会,谨慎地回答:「因为传统上皇帝要与蒙古联姻,而且董鄂妃属正白旗,在多尔衮死後不久就立正白旗女子为后,便无法藉机压制他们了。」

    「联姻确实是有所需要,然而情势变动,人亦要变通,就像这次我为你选后,也没选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儿,董鄂氏属正白旗的确也是原因之一。」皇祖母说着笑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语带调侃地道:「我还以为你会说,董鄂氏邀宠媚主,致使後不稳,犯了我的忌讳,我才会看她不入眼呢。」

    我知道皇祖母在跟我开玩笑,不过她的确猜中我心里的念头,不禁脸上一红,答道:「孙儿不敢。」

    「好了,知道你规矩学得很好,这下子当做我们祖孙二人,私下讲一点悄悄话。」皇祖母拍拍我的手,道:「小家小户的女子,只要遵循三从四德,谨言慎行过日子就不错了。然而帝后结合,是天地作配丶龙凤成双,缺一不可。皇后是兆民景仰的国母,其品德懿行为天下妇人之楷模。要母仪天下,岂是一味懂得谨小慎微,柔弱谦卑就可以?鄂硕於朝廷有功,累进至二品,虽及不上其他人家深叶茂,但其女晋妃位也是说得过去的。可惜的是董鄂氏本是个小家碧玉,安安份份丶循规蹈矩是做到的,但以她的个而言,本就连个妃也当不好。我们的祖宗出身白山黑水,大清是马背上打出来的天下。满州的女儿跟男子一样能骑擅,自有其意气,并非那些只会躲在闺阁之中的小脚汉女可比。那董鄂氏明明是个满人,却把汉人那些菟丝花似的作态却学了个十足,态度卑微软弱,说话声细气。这些态度用来侍奉君亲就罢了,连对着奴才也是如此,本完全没有主子的架势。这样的女子,如何统摄六丶母仪天下?就算是当个王府嫡福晋,怕也是个拿不了主意,上不了台面的。先皇一意孤行,硬要借用前朝的后妃封号,把她晋了皇贵妃位,就此倒还罢了。之後竟荒唐地想封她为后,因此便诸多挑剔丶吹毛求疵的找借口想要废掉你的母后!後来总算董鄂氏也不是胡涂人,把他劝了下来。只是这样一来,就让她一整天如履薄冰似的战战兢兢,深恐遭人怨恨。先皇对她的眷顾,她本无福消受,与其说是恩宠,不如说是催命符!」

    回想一下那个仅远远见过几面,印象中总是低垂着头站在一旁的董鄂妃,确实就如皇祖母所说一样──得到父皇的独宠,她不但丝毫没有春风得意的意态,倒比较像是被围困的幼兽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说,选后首重家世。将来你的嫡长子自然会立为太子,子以母贵,将来太子自有母家在背後支持,一呼百诺,毋需你心为他筹谋,也能稳稳当当。」

    我知道皇祖母这话语带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我的後嗣,其实也是在说我的事情──此时让我早早大婚,是要早点让天下人知道我已长大成人,让鳌拜没藉口皇帝年幼不宜亲政,我才可摆脱主幼臣骄的困境。而我的母家佟氏,现下还及不上四位顾命大臣势大,在我夺回亲政上的帮助不足,所以皇祖母才要耗尽心思,助我拉拢其他势力支持。跟赫舍里氏联姻不单能现下帮助我取回政权,将来我的太子有赫舍里氏作为後盾,我就不用像皇祖母般劳心劳力为未来的太子铺路──皇祖母这一着,是给我父子两代安稳的筹谋。

    我看着皇祖母,道:「皇祖母一直为孙儿着想,孙儿懂得。」皇祖母欣慰地道:「佟家枝繁叶茂,各部各处都有佟氏的人,现在虽不及四位顾命大臣显赫,然而正好因为这样,多半是真有自己本事的,这些奴才将来定会成为你的左臂右膀。至於提防外戚跋扈干政的事,现在虽言之过早,不过你要心中有数。」我郑重点头答应。

    「另外,选后次重个人品。出身名门大家的女子,自幼教养良好,毋需刻意调/教,气度自成。要统摄六,既要有容人大度,也要应对得宜,更兼要有胆有识。祖宗训示後不得干政,意思可不是让子孙找些不明世事丶柔弱怕事丶不知进退的皇后。後安宁,皇帝才能专心政务,所以皇后要明白利害,但切忌爱出风头,喜好争功。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的故事你也听过吧?即使唐太宗亲自问事,长孙皇后依然慎言慎行,并无牝**司晨之举。可是当太宗盛怒之下言说要杀掉魏徵,长孙皇后就挺身而出,着上朝服向太宗跪拜恭贺,言道君明则臣直,有魏徵这样敢犯颜直谏之臣,足证太宗乃一代明君。男子血刚烈,就算英明如唐太宗也难免有盛怒冲动之时,这时就需要皇后委婉劝慰。唐太宗和魏徵最终成就了一代明君直臣的美谈,当中长孙皇后功不可没。就算是平凡妇人,凡持家有道者,心和手段,也是缺一不可。心不佳,则行事乖戾悖理,无手段则无章法,以致本末倒置丶不知轻重。唐太宗跟长孙皇后恩爱逾恒,长孙皇后在位之时,里外一片和谐,其中关连显而易见。可惜的是长孙皇后短寿,不然贞观後期的祸事或许可以避免。」说着叹息连连。

    皇祖母独嗜图史,常会举引史事为鉴,道理变得既生动又清晰。我自幼就很喜欢听她说话,祖孙二人经常谈得不知时光飞逝。

    「玄烨,别以为因为要拉拢镶黄旗,我就无论如何也要逼你迎娶赫舍里氏。要是赫舍里氏情不好,皇祖母最多再想办法而己。你要好好记住,凡事要灵活变通,就像当年先祖本来没打算入关,後来发觉形势有利就改变策略,这才有今日大清的锦绣江山…哎呀,看到我的好孙子要大婚了,也真觉着老了。人老了呢就这样,瞧我都离题万丈了。」

    龙凤配(清代 玄烨番外)(1)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