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红楼之珠玉 作者:M的马甲君
正文 第29节
红楼之珠玉 作者:M的马甲君
第29节
不料此言一出,便听座上孝华说道:“此番轮到鸿仪罚酒了。”
贾珠听罢很是意外,不知自己何处出错,字数自己特意数了几回,皆无错处,怎的要罚酒。随后便听孝华道:“鸿仪此句,正是方才膺泰所道那句,重复了。”
贾珠闻言恍悟,只道是自己方才只顾着凑那句子,未曾在意别人说的,只得认罚。又听孝华对煦玉笑曰:“珣玉,快快罚十杯来。”
煦玉闻罢倒也浑不在意,命侍奉的执扇温了酒来。倒是贾珠见之不忍,在案下拉着煦玉之手说道:“这本是我之过,我替他饮六杯,他饮四杯罢。”说着亦不待人,径自斟了六杯酒饮了。身侧煦玉见罢道句无妨,待执扇端了酒来,方慢慢将四杯饮了。
一旁那替酒的蒋韩二人见状,倒也艳羡眼馋不已。
之后又轮到熙玉,这第十一字的倒不好凑,熙玉亦是思量许久,亦不得解,正待认输,道句“这十一杯罚酒我自饮了罢”。然未待此话出口,眸光瞥见一旁长兄将眉头蹙得颇深,登时骇得魂飞胆裂,知晓自己若是道自己想不出,长兄定然动怒,遂只得将那话咽下肚里,再搜索枯肠勉力寻思一回。却说这一惊吓,倒将熙玉骇得茅塞顿开,不久便寻出一句来说道:“夫然,故安其学而来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孝华道可,又见煦玉眉头稍解,熙玉方安下心来。
轮到孙念祖,他之前倒趁着熙玉寻思之际得了一句,亦是万分不易:“是故审声以指引,审音以知尔。”
孝华首肯,随后又到贾珠。却说此番这十三字较了之前更不好凑,且贾珠为求稳妥,不敢轻易开口。寻思片晌,一个句子总也凑不齐字数,遂只得暗地里示意一番煦玉,又将茶盏端着佯装饮茶之状,拿衣袖挡住嘴,悄声询问道:“‘无哀乐喜怒之举’前一句是什么?”
煦玉则将撰扇撑开挡在面前,侧头对贾珠低声说道:“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
贾珠又问一句:“可是没人说过的?”
煦玉答:“无人说过。”
贾珠闻言,又于心下默数了一回字数,正合数;方暗地里对煦玉比了个赞许的手势,方说道:“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举。”
却说座上孝华倒也将珠玉之前的一番眉来眼去看在眼里,却也笑而不语,惟作不见,亦未拆穿他二人。
之后又轮到熙玉,此番熙玉亦是不敢怠慢了,趁着贾珠寻思之际,亦是勉力思忖一回,竟较了宗师面试之时更为紧张,遂倒也得了一句,说道:“是故审声以指引,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道政。是第二个乐字。”
不料却闻孝华道:“此句亦是之前膺泰曾说过的,罚十四杯。”
熙玉一听,倒唬了一跳,只得认罚,对了一旁的子宁歉然说道:“蒋大哥,这酒我自己喝罢。”此番自己出了错,更不敢往煦玉那方瞅上一眼。之后熙玉与子宁便各人饮了七杯方罢。却说子宁这连续饮了两次七杯,又饮得甚急,已是半醉了。便问煦玉要那醒酒汤,煦玉命人去厨房端了醒酒汤来。
之后轮到念祖收令,念祖这句字数最多,待熙玉罚完酒之际,他尚未寻思出来,又见熙玉一次罚了十四杯,心下添了紧张,亦未将字数清楚,便也脱口说了一句:“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刚说出口,便知字数有误,又忙不迭改了口道,“不不,此句有误,且容学生再说一句……”又忙道,“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说完又反悔道,“不对不对,此句字数亦不合……”结果反倒是愈紧张愈难以思量清楚。
而另一边韩奇已是自觉持了酒杯斟了酒,做了那慷慨就义之状,只道是这十五杯罚酒是必不可少的了。
贾珠只见身侧煦玉将那眉头越蹙越深,知晓煦玉见了孙念祖的表现,心生不满。只道是对了他这等将《五经》倒背如流的才子,那带“乐”字的句子可谓是俯拾皆是,如何需想那如此之久。此番见念祖反悔了三四回,终于按捺不住,开口说道:“这第十五个字的倒也并不难凑,之前我出令之时便随意想了两句,‘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便是……”
对面孝华亦接过此言道句:“另一句想必是‘啤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煦玉闻言点头以示首肯,又开口道,话中颇有诘责之意:“不错,此乃随意寻得之句,再细思一回,想必还能凑成……”
那孙念祖闻言,不禁羞得面红耳赤。
贾珠恐煦玉此言太过,令孙家父子没脸,方又忙不迭周旋一句道:“想必是孙少爷紧张之故,之前说了许多句,都未出错。最后是最难的一句,不慎失了手,亦是无甚大不了之事。这人如何没有失手之时。”
那孙家父子从旁闻见,心下倒很是感激贾珠帮腔。
孝华则持扇指着韩奇笑道:“妙章,十五杯。”
韩奇苦笑答道:“小弟知晓。”
念祖听罢,忙出声道:“此乃学生之过,学生与韩少爷分担罢。”遂此番念祖饮了七杯,韩奇饮了八杯。却说这蒋韩两难兄难弟此番皆在筵宴后饮了十数杯冷酒在肚,已是半醉,韩奇亦要了醒酒汤饮下。随后二人方寻了一清净地假寐醒酒去了。
孙家鼐方才一直做那壁上观,此番见令已行完,自家小子又因出了错,正窘迫不堪;何况今日林府客多,亦无法谈论正事,遂便提出告辞。煦玉闻言挽留再三,孙家鼐再四推辞了,煦玉贾珠方一道将孙家父子送出府门上轿。之后又有诸人告辞去了,煦玉亦不甚挽留,随其自便,惟有贾府亲戚并了孝华芷烟等人,留待晚饭过后,方才离府而去。
此番且不提林府这处,且说那孙家一行人。却说那孙念祖因行令出了茬子,一路上亦是郁郁不乐。见身侧惟有老父,方闷闷道了一句:“此番是孩儿失了水准,亦未料林大人当真如传言之中那般严苛,不容丝毫过失。若是孩儿日后下场,得遇林大人做了房官,只怕不好过罢……”
孙家鼐则道,面上和颜悦色:“今日之事无妨,你无需介怀。玉哥儿此人,乃为父自小见其长大,待入了朝堂,又同职礼部,可谓是万分熟稔。他先父林如海乃是为父世交好友,林家三代单传,彼时惟有玉哥儿一子,如海夫妇是疼宠非常,将之作了独子教养,难免宠纵。性子任性执拗了些,眼中揉不得渣滓,遇不入眼之事,便也毫不留人情面。又因了才高过人,对人学问才智难免吹毛求疵。然为人着实光明磊落,绝无半点晦暗心思。”
孙念祖闻言寻思一回,又道:“据姐姐道,林大人胞妹倒颇具其兄之风,才高八斗,有女中才子之称。孩儿倒欣赏这等女子,然亦恐其性子若肖其兄,岂非日后多有苛责生隙之事?”
孙家鼐闻罢倒也浑不在意,对曰:“这姑娘是何性子,且莫下定论,待你母亲姐姐回了府后述说一回,便见分晓。”
二人说着便一道入了书房。
是夜,孙玉淑亦未回到夫家,便暂且歇在娘家。孙家鼐、孙念祖便一道入内,询问母女二人今日见闻。
只听陈夫人道:“依了我看,这林姑娘的品貌身段倒是没的挑,活脱脱与她母亲年轻之时一个模样。内宅中没有太太,便由这姑娘与西席先生的夫人一道招待女眷,我见她举止得体,想必规矩亦是不差的。只我听说,这姑娘素昔喜好识字读书,对了那家务杂事之类,倒不大上心,只怕今后入了咱家之门,会豪纵家下之人,为人拿捏……”
一旁孙家鼐笑曰:“如此说来,这姑娘性子与其兄当真乃如出一撤了。这林家到底乃书香世家,子女性子清高一些,喜好吟风颂雅的,亦实属常情,彼时她父亲便是如此性子……”
陈夫人则道:“男人家的不理俗事,倒也实属寻常,然妇人家的哪能如此?”
孙玉淑闻言忙道:“我倒听说,这姑娘在她哥哥卧病之时,亦曾协助料理先父的丧事,倒也并非是个家事不能的……”
陈夫人听罢这话,倒也眼神一亮,道句:“可是真的?”
孙玉淑对曰:“千真万确。我还听烟丫头说,这姑娘寄居荣国府之时,亦曾协助那府里姑娘,一道料理内务……”
陈夫人闻言笑曰:“此番淑儿怎的皆为这姑娘说那好话?可是得了这姑娘甚好处?”
孙玉淑听罢略感赧然,只得垂头支吾一句:“哪有……我只是很喜欢这姑娘罢了。”
随后陈夫人则得了主意,说道:“不若这样,改日再将这姑娘请来府上我瞧瞧,若是当真如淑儿所说那般,便请了媒人来将亲事定下。”
然不料这之后竟又生波折……
?
☆、第七十九回 各人缘法黛玉出嫁(四)
? 此事后不久,正逢陈夫人做寿。因煦玉生辰孙家阖家前来,遂此番黛玉亦需代为还礼,前往孙家祝寿。而在赴宴前日,煦玉与贾珠亦入内寻黛玉详说这孙家之事。彼时黛玉方知孙家与自家有了结亲之意,煦玉生辰之时,孙家阖家前来,大半是出于探视这未来媳妇的目的。黛玉闻罢大感意外,又不禁羞得满面通红。
随后黛玉又强自按捺下羞怯之情,询问那孙少爷品貌才智如何。
此番未及煦玉作答,贾珠便率先打趣道:“妹妹有所不知,你哥哥私下里尚还抱怨来着,对了那孙少爷的学问不大满意,全当了对熙儿那般要求呢~”
黛玉闻言不解,遂道:“珠大哥哥此话怎讲?”
贾珠遂将当日行令之事告知与黛玉,黛玉闻罢方了悟,心下倒也不以为意,只兀自寻思一回,情不自禁于心下将那孙念祖与宝玉比较一番,不知他二人是孰优孰劣。
只听贾珠说道:“若依了我看,那孙少爷的学问倒也差强人意,行令亦并非出甚大错,又是本省优贡,他爹乃是礼部大员,日后登第不在话下。何况我倒觉学识才智并非最要紧之事,我看重的倒是那少爷举止贵而不骄、尊而不傲,绝非纨绔恶少之类;兼了为人彬彬有礼,安分随常,可知是个内敛安静之人呢,适合过日子……”
黛玉听罢又转向煦玉问道:“如此哥哥又是作何之想?”
煦玉只摇首答句:“珠儿之言虽亦在理,然到底与我之前料想,有所不一。”
黛玉还待细问,便闻贾珠笑曰:“在你哥哥心里,只怕学问需与他自己一样,方能合他之意呢;然能与他一样之人,却不知需往何处去寻~”
黛玉听罢这话,便也不问了,又径自寻思一回,随后便是一副欲言又止之态,似是欲问又问不出口。还是贾珠从旁见状,方猜中黛玉心思,问了句:“妹妹可是寻思,那孙少爷与了宝玉相较如何?”
黛玉乍听此言,倒是骇了一大跳,未料贾珠竟猜中自己心事,登时红了脸,搅紧手中丝帕,迟疑着颔首。
贾珠笑着打趣:“这让我这宝玉的嫡亲哥哥如何作答呢?我总需口下留德。这般说罢,在你哥哥眼里,宝玉是定然及不上这孙少爷的。”
煦玉见贾珠直言不讳,倒也始料未及,转头说道:“珠儿?”
贾珠则道:“这话你不欲道出口,我替你说罢。总归了你心下所想,亦需告知妹妹,令她做个明白之人。”说着又转向黛玉接着道,“这总归是妹妹的终身大事,我实言告知妹妹罢,于妹妹而言,我府里除却诸姊妹,最为熟识之人莫过于宝玉,难得的宝玉是个会体贴人的,又专在女孩儿身上下工夫……”
说到此处,煦玉打断贾珠之言道:“此言若不论对象,我是断然不依的。宝玉对了除却女孩儿的旁人,哪及你这长兄体贴细腻?”
贾珠倒也不答此言,对黛玉接着道:“对妹妹而言,最要紧之事无非是寻一真心待自己之人,加之与宝玉又是自小相识之人,性子为人皆是熟悉的,好过嫁与那面皆未见过之人。然……”
黛玉是何等聪慧之人,贾珠言已至此,她又如何猜不透这言下之意。自知因宝玉不喜读书,厌恶官场,遂向来不入自家长兄青目。而自己幼年之时倒也和宝玉一般,作为内宅女眷,亦不理那外间男人的仕途经济。然待近些年她协助长兄料理内宅家务之后,方渐渐了悟,作为世家贵胄,如何能脱离了朝堂官场而活?一味执拗地摆脱仕途官场,不过是年幼无知的任性罢了。
只听贾珠又道:“……再说这孙家。这回是孙家遣了礼部侍郎李大人前来你哥哥跟前,道了孙大人欲与林家联姻之意。这孙家在府里老爷太太尚在京任职之时,便与这府里往来,与林家又是世交。兼了这孙大人乃是礼部尚书,与你哥哥同职一部,又是同僚,遂这桩亲事不若别的,你哥哥倒不可轻易回绝了。由此方欲寻一两全其美之法,你哥哥对这孙家家世倒也满意,又希欲替妹妹寻得合意之人;之前生辰将孙少爷请来,便是为考量一番这少爷的为人,再做决定……”
此番贾珠之言可谓点到而止,黛玉径自寻思了一回。却说黛玉若果真乃一独女,上无父母可依,下无弟兄可靠,她当可惟念自己一人之幸福;然如今她并非孤女一人,她有兄弟,背后更有林氏家族,家族于个人而言,既是依靠亦是羁绊,如今她当不可再惟念自己一人之情。何况如今荣府于她,自不是相依为命之地,她与宝玉的情感维系,自非那般密不可分。
念及于此,黛玉方说道:“珠大哥哥之言妹妹皆明白,哥哥为妹妹亲事的考量妹妹又如何不晓。妹妹知晓这桩亲事对了林家至关重要,妹妹但凭哥哥做主。何况方才闻罢珠大哥哥之言,这孙少爷为人似是不坏,这孙家又是大家,想必家教较了别家亦是只好不差……”
煦玉则道:“老爷太太临终之时,皆曾嘱咐我,千万替你寻一合意之婿。此事为兄自是责无旁贷,你且安心罢。此番孙家太太请你前往,想必亦是欲审视一回,你自去便可。告知你此事,便是欲你前往之时,心里有底。”
黛玉闻罢,心下对了前往未来的夫家之事虽臊个不住,然亦是颔首应下。之后三人又说了几句闲话,煦玉贾珠便从黛玉房中辞了出来。
此番珠玉二人一道出来,贾珠将二门外自己的小子唤来命其备车,方回转身来对煦玉说道:“我回府了,明日再来。你好生歇了。”
煦玉一把将贾珠搂着说道:“这般聚少离多、孤枕难眠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真不欲就此放你回去……”
贾珠回抱住煦玉,将脸埋在煦玉肩上对曰:“我又何尝愿意……”说着又觉此言太过伤感,不欲继续,遂转而强笑打趣一句道,“大抵近日里月老不得闲,遂亦是顾不上我二人之事罢,否则他亲手牵的红线,如何会就此放任不管……”
煦玉闻言欲笑,又觉心下着实难过:“如此说来,大抵是我有些日子未尝前往趣园祭拜之故,此番我定寻了空闲,前往祝祷一回,令他且勿撂下我二人之事方是。”
贾珠听罢此话笑了一声,之后见马车已备好,只得忍痛与煦玉分开,告辞登车去了。煦玉立于原处注视贾珠的马车驶出视线,终于按捺不住,口中一阵腥甜,随即一口血从口中呕出,之后又忙不迭从袖中掏出丝帕抹了。执扇等人从旁见状忙不迭扶住煦玉身子,执扇亟亟说道:“少爷,回屋罢,此处风大!”
煦玉闻言颔首,遂转身回房,只听执扇又道:“少爷这些日子已吐了几回血了,大夫虽说是因了少爷思虑过甚之故,只是不将此事告知大爷,当真无妨?……”
煦玉打断执扇之言对曰:“何必告知他,令他添了这无谓的烦恼,又有何用……”
执扇急道:“可是少爷……”
煦玉道:“不必说了,我自知晓,你们都下去。”
随后煦玉则入了卧雪听松室,令丫鬟伺候着歇下。
却说不日后便是陈夫人的生辰,此番黛玉倒也精心打扮了,然因了之前被告知此乃欲与自己结亲之家,心下难免害臊。亦不肯独自前往,闻知孙家亦邀请了芷烟,便先行前往侯府,与芷烟一道前往。
此番前往,与了上回黛玉于自家府中招待孙家母女之时是大为不同。念及孙家正是为考察自己,遂心下不免添了许多局促。待随芷烟乘车到达尚书府,孙玉淑亦回了娘家,于二门处迎接她二人,随后又亲自引着进入内堂见了陈夫人。期间,黛玉一直低眉顺目,不肯多说一句,不肯多踏一步,竟较了她头回踏入荣府之时还要小心谨慎。此番陈夫人见罢,只觉黛玉倒也仍如上回见到那般清丽婉妍,只多了几许羞怯。
之后又有孙家府里的亲戚至交的女眷前来,陈夫人倒也需得一一招呼了,孙玉淑见黛玉芷烟二人坐于这处是百无聊赖,遂招呼她二人一道往府内花园游逛去了。此番孙玉淑行于中间,左边挽着黛玉,右边挽着芷烟,好一行光彩照人的仙姑美娈。在花园中逛了一阵,黛玉只觉这孙家花园收拾打理得倒也精致,可谓是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较了自家府里的花园,是多了富丽锦绣而少了高妙超逸。待逛过了园中大半景致,孙玉淑又领着二人登上府中最高的楼阁,此楼名玲珑阁,共五层,顶楼供奉赐书,遂孙玉淑方领着芷烟黛玉登上四楼休憩。这四楼已能俯瞰全府之景,黛玉头回来此,便止不住好奇,临窗眺望一回。
可知这玲珑阁亦是建成六面,而五面开窗。此番黛玉与芷烟正分别立于不同的窗前,黛玉正巧面对孙家府邸的外间,不提防彼时孙念祖正从外间书房中出来,眼光不经意间掠过自家的玲珑阁,只见那四楼的窗前正伫立着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生得是清丽绝尘,令人见之忘俗;怯弱而不失娇俏,清癯又不减灵动。那等风流婀娜的气质,当真酷肖那京师第一的林大才子。孙念祖一见之下便知此人正是林煦玉的妹妹林黛玉,与自家联络有亲;加之亦晓今日乃是太太生辰,府中宴请亲友,宾客中亦有林家女眷,方更为确信。却说那孙念祖亦是自小秉承祖训,所谓窈窕淑女,自是君子好逑。见罢黛玉那宛如出尘谪仙之致,不禁酥倒在此,仿佛陷入魔障一般,始知当日父亲对自己所言这林姑娘品貌,当真非虚。
而黛玉见那外间有一青年男子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这方,亦是大感意外,忙不迭将身子闪进了墙边。又见那男子还呆立在那处,只觉该人好生无礼,便开口询问一旁的孙玉淑道:“孙姐姐,那男子是何人?”
孙玉淑闻言方探头往那外间望了一眼,见罢孙念祖,笑了,指着那外间对黛玉说道:“那正是我兄弟膺泰,怎的他竟看见了妹妹?可知此事当真天意也。”
黛玉听罢恍悟,原来那便是孙家少爷,之前心底生出的几许怒气倒转为了羞怯,只道是自己这般被那孙少爷看了去,当真臊煞人也。然又念及该人许是自己未来的夫婿,便又按捺不下好奇,不动声色地将身子靠向窗边,偷偷拿眼光往那外面瞅了一眼。见那孙少爷见自己姐姐瞧了他,方回过神来,亦是臊个不住,方转身往廊下去了。
这边黛玉见状,便又觉好笑,见那孙少爷生得虽非如自家长兄那般琼枝玉立,又非表兄那般骨秀神清,亦非如宝玉那般面粉唇朱,然亦是端庄齐整,落落谦和,倒觉心底暗生一片美意。
之后孙家内堂如何大摆筵席,席上多少海错山珍自是不消赘述,只道是这陈夫人在招待众客之余,又抽空专程应酬一回黛玉,只见黛玉与那日在林府相比,少了言语,多了羞怯,倒透出几分小女儿的可人来,将陈夫人的爱女之心勾出不少。陈夫人见黛玉举止稳重得体,期间询问些许林府内务诸事,黛玉虽言语不多,倒也句句在理。此番陈夫人着实挑不出甚缺点,心下已然允了这桩亲事,只待择日再将媒人唤来,正式提亲。
而当日夜里,待众亲眷皆离府之后,孙念祖入内向陈夫人请安,彼时孙玉淑亦在陈夫人处,见罢自家兄弟,方念起日间之事,遂开口打趣道:“祖儿,今日得见林姑娘一眼,竟呆立那处,可是入了迷了?”
念祖闻言臊得满面通红,忙不迭支吾道:“不、不曾。”
一旁陈夫人听罢便问何事,玉淑将日间之事简述一回,随即又问念祖道:“如此,兄弟可觉那林姑娘如何?可还满意?”
念祖倒也如实答句:“此女当真名不虚传。”
玉淑则道:“可知你那般盯着人姑娘家的,指不定人家便恼了。”
念祖闻言急道:“我当时只未料到她是那般貌美之人,倒也未曾虑及他事,当真失礼了。姐姐若是日后得见林姑娘,且替我分辩几句。”
玉淑听罢不禁掩嘴窃笑,对曰:“想必不久后她便入咱家之门,这道歉的话,还是你自己对她讲罢。”
念祖闻言更是臊个不住,然心下却暗自期盼。
?
☆、第七十九回 各人缘法黛玉出嫁(五)
? 这边孙家倒也打定了主意,陈夫人将生辰这日之事告知孙家鼐,道是自己对了这桩亲事未有异议,可就此将媒人唤来,令其正式往了林府上门提亲,这孙家鼐自是应下。
只不料此事不久后,忽闻宫中一位太妃身体欠安,景治帝下令嫔妃减膳谢妆,又命各诰命夫人轮班入宫侍奉。彼时荣府贾母携了邢王二夫人并了尤氏许氏婆媳一并入宫,正逢陈夫人亦同班入职。众诰命见罢,皆招呼应酬一番。
贾母见罢这陈夫人,知晓此人正是孙家太太,而孙家欲与林家联姻之事,这陈夫人定然心知肚明。遂便以黛玉祖母之资向这陈夫人谈起黛玉之事,这陈夫人念及黛玉正是这荣府老太君的外孙女儿,遂于贾母跟前将黛玉很是夸赞了一回,又道是林府老爷太太早离,黛玉乃是荣府老太君一手栽培,据闻老太君膝下养有多名姑娘,皆是千娇百媚,胜过别家的姑娘许多,可知老太君教养儿女的手段过人。
贾母闻言先是自谦几句:“这些不过是那外人混传的话,令人端的好没意思……”随后状似不经意地转而说道,“若说其他姊妹,倒皆是府里的,我养在身边,倒也图个热闹;只这黛丫头又与别个不同,虽只是我外孙女儿,到底她爹娘去的早,她哥哥玉小子与了我府里珠小子是最要好不过的了,也是多年的情分;兼了我早些年已写信告知她父亲,将他家黛丫头许与我府上宝玉啦,我又何尝能不顾惜着她些?……”
这陈夫人乍闻此言,心下大感意外,然面上却并未表露丝毫,忙不迭不动声色地问了句:“哎呀,我们姑娘与了林姑娘素昔倒有所来往,有这等喜事,我们怎的未曾听过?”
贾母则道:“这不因了黛丫头年纪尚小,她哥哥欲留她几年,不愿她这般早地嫁了……”
陈夫人听罢,便也沉默不言,倒也听信了这话,心下着实恼怒。只道是这林家既与荣府联络定亲,为何不在当初李文俊上门询问之时便将此事说个明白,而刻意隐瞒不报,放了长线,吊着两头?如此一来,陈夫人心下是愈想愈气,虽彼时不便表露,待回了府里,便忙不迭命丫鬟将老爷请了进来,开口便没好气地抱怨道:“这林家当真不可理喻,我们好心与他家联姻,聘他家姑娘与我儿做奶奶,怎的竟瞒着我们又与他人联了亲?”
孙家鼐闻言亦是大感意外,忙不迭询问夫人此乃何故,陈夫人遂将进宫遇见贾母之后的诸事说了一遍。陈夫人对了贾母之言是毫无怀疑,然孙家鼐闻罢此言却是半信半疑,尚且并未全信,只道是煦玉为人一向正直守信、光明磊落,定不屑于人背后玩弄这等阴暗的手段。随后便忙唤了媒人前来,却说事有不巧,那最早被孙家鼐请来做媒人的礼部侍郎李文俊近日因公外任,不在京中。遂孙家鼐只得命家人另请了官媒来,这官媒姓王,人唤王媒婆。这王媒婆进了府后,自是前往夫人跟前听差。陈夫人是认定了此事乃林家之过,心下正恼着,遂对这王媒婆吩咐之时,语气中便颇有苛责埋怨之意。那媒婆察言观色,知晓夫人心下颇多怨念,遂潜意识里亦是相信此乃林家之过。
随后这王媒婆领命前往林府询问此事,待家人将其领入煦玉书房。一路上,那媒婆只管着打量林府之景,只觉气象不如那孙府气派,何况如了媒婆这等势利之人,哪懂雅致,是惟瞧富贵的,遂心下便未有多少敬畏之心。待那媒婆见罢煦玉,行礼毕,见煦玉生得年轻,不及尚书大人年高权重,遂心下权衡对比一回,言语中便失了询问商讨之意,兀自带着几许轻忽质问的口气,将陈夫人之言向煦玉转达了,只道是尚书府诚心与林府联姻,何以林府竟背弃盟约,不将林姑娘已许了他人之事告知于尚书府。
煦玉闻罢那媒婆之言,先是一阵意外疑惑,随后又觉察那媒婆话中暗示林府与孙家攀亲是贪慕尚书府权势之故,方才故意欺瞒,吊着两头。而煦玉性子如何是那能受人半点冤枉委屈的?顿时大怒,登地立起身来,将手中撰扇亦猛摔在地。对那媒婆斥道:“岂有此理!你家主子不知从何处听来这等胡言乱语,便遣了尔等前来我跟前说长道短、大放厥词!可知彼时乃是他府上遣了人来欲结这门亲事,如今却一味听信混言,来此质问我背弃盟约,欺人太甚!”一面说着,一面又气得一阵阵猛咳,“这亲事是我府高攀了不成?如此我等亦不敢累他委曲求全!……”随后竟越说越气,直唤人前来,欲将那王媒婆赶出府去。
正值此时,应麟则谨并了杜世铭三人亟亟地步入书房,将家人拦下,又忙不迭打那圆场。却说今日恰逢应麟则谨从趣园归来,彼时王媒婆来访之时,煦玉正于听雨轩中与了应麟等人品茗闲谈。闻罢媒婆来访,知晓是孙家遣来说亲的,便只身往了外间书房中面见。而执扇等人跟随前往伺候,期间闻罢那媒婆之言,又见煦玉面色铁青,执扇知晓自家少爷是恼了,需得寻人来劝。自己是不能的,首先忆起之人便是贾珠,然贾珠今日正于兵部当值,又禁不住埋怨一回这挑什么日子上门不可,非选了这大爷不在之日,这回少爷恼了亦无人劝解;随后又忆起应麟则谨正在府中,遂忙不迭对一旁的咏赋使了个眼色,令其将应麟则谨等人唤来。
咏赋亟亟地去了,将那媒婆之事简要说了,领着三人赶至书房。书房里煦玉还在唤人撵那媒婆,执扇则对众家人挤眉弄眼、指手画脚地暗示他们莫要从命,一面替煦玉拍着后背劝道:“少爷且千万保重身子,莫要将自己气病了,心里有气便打扇儿罢……”
待应麟等人赶到,则谨做主令众家人皆退下,又从旁劝解煦玉一阵。应麟忙不迭取了自己的名帖交与那媒婆好言好语说道:“此番烦请妈妈往了尚书大人跟前代为解释一番,府里姑娘从未字人,亦未与他人许过婚姻。想是有那专司造谣生事的小人在大人夫人跟前搬弄是非,请大人夫人勿要听信谗言,失了两家的交情……敢问大人是于何人处闻见那等谗言,我等愿与之对峙……”说罢又替煦玉遮掩了一回道,“方才少爷亦是因了闻知府里被小人构陷,恐府里姑娘名誉受损,而心下着急,情急之下难免出言无状,还请妈妈担待一回……”
那王媒婆之前亦为煦玉气势骇得半死,未曾料想煦玉竟不顾自己是尚书府遣来的,丝毫不留自己颜面,亦是深悔自己无礼莽撞了,遂亦是忙不迭向煦玉赔礼,随后方收了应麟名帖,答应回去尚书府代为辩解一番。
却说自古媒人误事误人者不少,若非见钱眼开,在男女之家百般虚夸,强拉硬扯;便是别有用心,于彼此跟前拿话挑唆,致使双方交恶。此番那王媒婆受了煦玉责难,失了老脸讨了没趣,心下亦很是不甘。这边往尚书府复命之时,心中便没好气。待入了里间面见孙氏夫妇,那媒婆行礼毕,虽将应麟的名帖交与了孙家鼐,却只将应麟之言三言两语地一带而过,着重说了煦玉之言。只不说此乃孙家误信谗言,冤枉了林府;只将煦玉的愤懑之言添油加醋地说了许多。道是这林大人架子很大,自持被人诬陷,责怪孙家误信谗言,是孙家冤枉了他,还偏遣人来怪罪他。又道林大人心下对了与尚书府联姻是不情不愿,只觉倒是孙家怠慢了他家。
那孙氏夫妇二人闻罢这话如何受得,登时便大怒,皆怨煦玉不知好歹。陈夫人道:“我们好心好意请李大人前往说亲,这林少爷如今竟是这样态度。老爷,林少爷既如此说,我们又何必趋奉招陪了他!……”
孙家鼐亦是气之不过,随即令家人给了那媒婆几两银子,将那媒婆打发了。亦欲给煦玉几分颜色瞧瞧,不打算再遣人联络此事,就此将这桩亲事撂下。
林府里,应麟等人皆围着煦玉从旁解劝,劝其莫要与孙家斗气;执扇亦暗地里遣了家人前往兵部,候着贾珠下了衙门,便将此事告知他。
另一边,却说那孙念祖自那日碰巧见了黛玉一面,便也一见生情,一目难忘了,心下殷切盼望着这桩亲事能成。闻知老爷遣了媒人前往林府问话,此番媒人回来复命,便忙不迭遣了小子前往二门处寻了陈夫人的丫鬟打听,不料却闻那小子回来报曰方才媒婆回来,老爷太太不知为何大发脾气,这亲事怕是成不了了。念祖闻罢这话,登时宛如晴天霹雳一般,被怔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呆愣片晌方才回过神来问道:“乐儿有说,此事何以中途生变?”那小子道:“乐儿说好像是因了那林姑娘已经许了别家了,所以老爷太太知道后大怒,道是林家背信弃义……”念祖听罢这话,惟在意那前一句道是黛玉已许了人了,至于别的倒也一句未听进心里。那念祖随即只觉疑惑,只道是若林家早已与别家联络了亲事,何以又与自家往来?随后转念一想,不论出于何种因由,总归这桩亲事是告了吹,念祖思及于此,不禁悲从中来,只道是那般可人的女子,与了自己竟是有缘无分,之前见了黛玉一面,只道是若能得娶该女子,真乃人生至乐之事了。不料不过数日,此事便成竹篮打水一场空,好不令人痛煞悲煞!这般寻思一回,竟是九转回肠、痛彻心扉。
不料当日夜里,孙念祖竟忽地添了许多病症,终日卧病在床,心悸多梦,梦中亦连声呼唤“林姑娘”不迭。陈夫人见状心急如焚,请了太医并各路大夫前来诊视,却皆不见成效。却说这孙念祖所患之疾乃是心病,心病却需心药医,岂是那草根树皮之类的煎来吃了便好了的?
?
☆、第七十九回 各人缘法黛玉出嫁(六)
? 却说当日待贾珠闻知此事后,心下着实纳闷,只道是这孙家之前对了这桩亲事尚还满怀期许,既遣了礼部侍郎李文俊充作媒人,又请黛玉前往府里作客,何以竟忽地态度大变,传出黛玉已许了他人的谣言?贾珠径自寻思一阵,登时忆起贾母曾对自己所言,欲将林家与自家联络结亲之事告知孙家,遂隐隐怀疑此事莫非是贾母从中作梗?贾珠随即私下寻了鸳鸯,询问贾母这些时日做了何事。待闻罢鸳鸯道贾母曾携了府里与那边府里几位太太一道进宫之时,方拍了额头恍悟道“我怎的竟将此事忘却了”,定是那时遇见了陈夫人,在陈夫人跟前放出了林家与自家有亲的谣言,心下叹了回气,只道是贾母为了撮合宝黛二人,亦是无所不用其极。然贾母到底是自己祖母,她欲撮合宝黛二人;偏偏煦玉又断然不肯应允这桩亲事,如今倒累及自己夹在他二人之间,左右为难。
念及于此,贾珠叹了回气,随后又吩咐鸳鸯千万莫将此事对他人提起,心下庆幸煦玉不知此事,否则便是对着外祖母,煦玉面上怕也未尝有那好脸色。转念一想,如今谁说了这无中生有的话已无关紧要,重要之事便是如何澄清谣言,将此事挽回。且此番当需速战速决,贾母有了这一手,亦恐她再生别事。
只如今煦玉尚在气头上,是丝毫不肯服软的。而贾珠作为林府亲戚,亦非媒人,自不可于明面上插手此事。彼时两家关于亲事的往来联络,皆靠媒人;遂此番若欲挽回亲事,亦惟靠最初前来代孙府提亲的李文俊。只如今李文俊派了外差,不在京里,亦不知将何时归来,只得另寻他法。正束手无策之际,便闻知孙念祖卧病在床之事。贾珠只道是此番倒是机会,总需有人出面前往孙家打破僵局方是,煦玉兀自不肯解气,只道是错在孙家误信谗言,指望煦玉是不能的,贾珠少不得自己前往。然自己与了孙家素昔并无交情,倒是孝华因从前曾任职礼部,与孙家有几分交情,遂贾珠便跟随孝华一道前往孙府,以探病之名,趁机解除误会。与此同时,执扇亦是私下里将煦玉咯血之事告知贾珠,贾珠闻言忧心非常,强令煦玉向吏部告假,请太医前来诊治,又请应麟则谨暂居林府,监督煦玉将养。煦玉倒也浑不在意,一面搂着贾珠一面打趣道:“若珠儿能自此守在为兄身畔,为兄即可恢复如初……”
之后,贾珠自是与孝华约好,择日一道前往尚书府,以探望孙念祖为名。此番陈夫人正领着家中一干姬妾媳妇围在榻前淌眼抹泪,闻罢孝华贾珠来访,方才领着众人避开。跟随家中小子入内,贾珠只见此番那念祖病得是神思恍惚,那领路的家人凑上前去呼唤“少爷,侯大人、贾大人前来探望少爷”,孙念祖亦是听而不闻,嘴里尚且断断续续地念叨一阵,周遭之人尚未听清,惟一旁贾珠听得明白,那孙念祖口中分明唤的是“林姑娘”,贾珠见状面上虽不动声色,心下却着实惊奇,道是不料这孙大少爷亦是入了这情痴魔障?
待见过孙念祖,贾珠等人又出来外间书房拜见一回孙家鼐。待双方礼毕,贾珠忙不迭开口说道,代煦玉支吾一回:“此番珣玉闻罢孙少爷染恙,本欲与了在下同来探望,未想自己却卧病在床,连起身亦难,只得托了在下代为问候一回……”
却说座上孙家鼐当初虽因那王媒婆之言心下愤懑难解,然过了这许多日,心中之气倒也渐渐平顺了,此番闻见贾珠提起煦玉,倒也和颜悦色地问了句:“哥儿身子实在欠佳,何以竟忽地染了恙?”
贾珠一听这话上道,便顺势对曰:“大人有所不知,珣玉虽素来体质不佳,然此前生辰之日尚还于府中添置酒席,邀请诸位亲友赏光,彼时倒也毫无异状。不料之后竟忽遇一事,方致使染疾躺下……”
孙家鼐忙不迭追问:“乃是遭遇何事?”
贾珠则故作沉吟道:“据为珣玉诊视的太医答,珣玉此番之疾,乃是因了素昔思虑太过之故,依在下之见,只怕是因了前日里有人搬弄是非,撺掇挑唆,将好好儿的一桩喜事给平白耽搁了,遂方才心下生愁,继而染恙……”
此番贾珠虽未明言是孙家与林家联姻之事,然此言既出,那孙家鼐闻罢煦玉因此事病倒,倒也被此话点醒,孙家鼐虽面上并未承认,然却也心生警惕,只怕此事当真有甚误会在内。彼时倒也佯装不知贾珠此言所指,搪塞两句,令贾珠代为转达慰问之意,便将此话支开了。
贾珠倒也并未多言,只道句:“待珣玉好转,再行亲自前来拜望。”
之后孙家鼐又转而同一旁孝华说了几句闲话,两人方一道告辞出来。随后贾珠与孝华又一道前往林府,期间孝华问道:“珣玉之病到底因了何故?你方才所言,倒是因了与孙家亲事之故,却是当真如此?”
此番贾珠念及孝华不是外人,便也如实答道:“我方才虽那般说,然事实哪里如此单纯?珣玉虽怨孙家误会之事,然倒也不会因之染疾。他此番之疾虽非沉疴,并非不可起身,却是之前早已积下的。他本便体质羸弱,如今心里又添了怨恨,遂添了病……”
孝华闻言寻思一回,方了悟:“添了怨恨……莫非是因了无法与贤弟厮守之故?我之前便觉不可思议,珣玉在你府里寄居十年,何以如今忽地携了妹妹回了自家府里。若非你二人生变,便是因了别事。然我见你二人一切如旧,想必是出了别事……”
贾珠颔首道:“兄所言无差,他搬出我府中乃是无奈之举,府里老太太迫他甚急,不是催他娶妻便是迫他妹妹成亲……此外他亦是怨我,怨我不同他厮守于一处……”
孝华听罢长叹一声,道句“自古一家之中便是无奈之事甚多,为人子女者颇多莫可奈何”。
贾珠见此话说得无奈,不欲继续此话题,方转而打趣一句:“弟此番倒盼着兄往林府与他闹上一回,待他使了性子,气恼一回,指不定便诸疾皆去。”
孝华闻言淡笑对曰:“如此贤弟便不惧他与我闹了一回,病上添病,又当如何是好?”
说罢这话,二人皆笑。
孝华又问道:“不日后老太爷生辰,珣玉可欲前来?”
贾珠答道:“这谢阁老生辰,珣玉作为内阁学士,自是不可缺席的。然知晓此番孙大人亦会前往赴宴,只怕心下还恼着,不肯前往面见。我倒是想劝他去的,和孙大人和解了,亦好将亲事定下……”
孝华听罢颔首以示知晓。二人正说着,便已行至林府,方一道入内探望煦玉。此番煦玉正倚在躺椅上看书,闻罢贾珠同孝华来访,方撂下书本,与他二人招呼。却说煦玉同孝华闲谈之时,贾珠尚且从旁思忖之前前往孙家探望孙念祖之事。意外得知那孙念祖亦是一痴情之人,倒算此行最大的收获了。此番又闻那陈夫人为医治其子,百般求医问诊,想来欲缓和与孙家的关系,正可由此入手。正如此忖度,眼光不经意间掠过自己手中的撰扇,登时心生一计,扇上是煦玉亲笔题画的墨兰图并赞诗,用了署名“瑜君”的图章。贾珠对了此扇倒也很是喜欢,如今为了成事,只得忍痛拿了赠人。此番计定,贾珠忙不迭将晴雯唤来,将撰扇交与晴雯,令她进了内院将之交与黛玉,请黛玉亲自于扇后题诗一句,说着又将那写有诗句的笺子交与晴雯,只道是题这笺上的诗句便可。又吩咐曰转告黛玉,此举是为医治孙少爷的权宜之计。
晴雯听罢贾珠之言,方领命去了。半晌后,晴雯方又将撰扇拿了来交还与贾珠。却说黛玉见罢贾珠此举,心下疑惑,然见那扇上皆是自己哥哥的笔墨,料想贾珠是定不会拿了此物做甚不雅之事,遂亦是不疑有他,按贾珠之言将那两句诗工工整整地写了。贾珠见罢甚为满意,随后又忙不迭唤了林士简来吩咐,道是将撰扇携了往孙家,便说闻听孙少爷有恙,大少爷闻知,欲尽绵薄之力,将此扇传与孙少爷见了,便能药到病除。林士简便依言领命去了。
新更分割线
待到了孙家,林士简将此扇交与孙家家人。家人将撰扇传进里间,彼时陈夫人等皆守在房中,而那榻上躺着的孙念祖本是病得恍恍惚惚,人事不清,此番闻罢是林家送来东西,正中心事,竟忽地恢复了几许神志,忙不迭索要那扇子。陈夫人本接过扇子打量,见榻上孩儿索要,便将扇子递至其手中,心下尚且疑惑不解,在她看来,此扇倒也无甚稀奇之处。
那孙念祖将撰扇接过打量,只见扇子正面题着墨兰的诗画,见了图章,又见那字写得是潇洒恣肆,宛如行云流水、随意成趣,知晓此乃林大才子亲笔。随后又将撰扇翻过面来,只见背后亦题有两句诗:“姻缘自有苍天定,弄奸使坏亦枉然。”这两句诗与正面所题墨兰图竟是毫不相干,那孙念祖见罢起初亦是大为不解,不知此乃何意;又见那字迹放佛美女簪花,娟秀似锦,一见便知此楷书乃闺阁笔迹,此诗句定出自一姑娘之手。饶是如此,依旧猜不明了此句所示何意。然诗中劝慰鼓励之意倒也尽显,那念祖见罢便觉心结稍解,神志恢复了几许清明。
之后众人皆不知此扇是何意,便将此事先行撂下。不料几日后,孙玉淑赶回娘家探望兄弟病情,家人将林家送扇之事告知孙玉淑,玉淑将那扇子打量一回,方道:“这扇背面的字乃林姑娘的,是确定无疑之事了。我曾见过林姑娘亲笔写的帖子,正是这笔迹。何况见这扇面上的墨兰诗画,分明是林少爷的,林少爷又没有夫人,难道会专程令了外间的女子写了自己的扇子又送与你?遂那闺阁笔迹当是出自他妹妹之手无疑了……”说罢方将垂着的头抬起,转向榻上的兄弟笑道,“想必是林少爷闻说你病了,便命妹妹在扇上题了诗,遣人送来赠予你,以此劝慰你一番。要明白是与不是亦是不难,待改日我见林姑娘之时询问一回便知……”
那孙念祖闻罢此言,哪里料到此事竟有这等内情,不禁大感意外,随即又觉满心欢喜,心下虽不敢全信,然亦登时神清气爽,之前因得知婚事告吹的沮丧心情一扫而光,如今满是心上人写诗劝慰开导自己的美意。一旁围着的陈夫人等人皆疑惑不解,不知何以煦玉的这柄扇子竟有这般奇效,竟令缠绵病榻的儿子蓦然好转?然到底出于何种缘故已不重要,总归了见儿子精神已不同以往,便也止不住心下畅快。随即通知家人,这林家心系少爷之病,之前便有贾少爷前来探望,今次又命人赠扇慰问,可知对了自家情深。待少爷大好,府里定需向林府重谢一回。由此将之前因王媒婆之言而生的嫌隙尽皆释下,一笔勾销。
此事过后不久,东阁大学士谢钺的生辰便至。当日,礼部颁赐寿礼,四位亲王即三皇子信亲王稌泽、四皇子爱亲王稌凤、五皇子孝亲王稌麟并忠顺王稌縆,及东南西北四大郡王并其余朝士大夫、阖京权贵尽皆赴约出席,荣宁二府男眷中贾敬贾赦贾政三人并贾珍贾珠前往,女眷则由贾母携了刑王二夫人并了尤氏前往。却说生辰前一日,贾珠亦是劝说煦玉莫以染恙为由推辞,且千万前往拜会祝寿,若能趁机与孙家鼐解除误会、冰释前嫌,则再好不过了。随后又将自己私下送扇之事告知与煦玉,煦玉虽并不赞同此举,然亦深赞贾珠费心。事已至此,煦玉只得答应前往。只不料,当日夜里又不慎受了凉,倒将素昔的小恙延至沉疴了,次日起身之时已是头晕眼花,目浑耳塞。勉力唤人伺候着洗漱着装,用罢稀粥后,方随前来林府的贾珠一道前往谢府。
摇摇晃晃地步至谢钺跟前拜见了,众人见煦玉病得不轻,皆劝其寻大夫诊视。煦玉亦恐留在此处失了礼数,方就此告辞。谢钺见状亦不便多留,不过道了几句不胜遗憾之类的话,方命孝华亲自送煦玉出府。然临行之前,贾珠又劝了回,道是需得与孙家鼐招呼一番,莫要虚费了自己所布之局。尽管此事乃是孙家出错生事在先,然到底那孙家鼐乃是世交长辈,哪有长辈来主动招陪晚辈之理?少不得惟有晚辈主动拉下脸面,前往招陪一回。煦玉虽仍是别扭,然倒也依言拜见招呼了。此番那孙家鼐倒也绝口不提亲事误会之事,惟见煦玉身体精神欠佳,便多番关照,嘱咐煦玉好生调养将息。煦玉自是谢过应下,随后便辞了孙家鼐自去。贾珠虽对煦玉就此独自回府放心不下,然因了贾府众人皆在,自己不可就此随煦玉回去,只得多番吩咐林府家人跟班好生照料,待煦玉回府,便请了应麟诊视,此番应麟则谨俱居林府,可不必再行外出寻医。
之后谢府饮宴听戏诸事自是不必细述,只说当日煦玉前往谢府与孙家鼐招呼之事,倒着实挽回了两家关系。孙家鼐当时虽并未多言,然待从谢府归来,忙不迭遣了家人往林府送了许多人参鹿茸肉桂等大补之物,煦玉谢了一回,命家人将诸物收下,又赏了送药的家人几两银子。此番应麟见状亦笑曰:“玉儿身子虽需经年调养,然亦无需吃这许多大补之物,如此还不另行滋生内火……”
此番过去半月,煦玉方才好转,彼时又闻一喜讯,正是外任的李文俊回京述职。珠玉二人闻知大喜,知晓那撂下的亲事可就势重提一回。随即便将李文俊邀至林府,将之前孙家误信谣言、遣官媒交接失败之事告知与他,并顺势与那李文俊戴了一顶高帽:“……此事最初便由李大人上门做媒,皆万事妥帖;待李大人出京,孙家委任官媒替代,致使两家交恶,嫌隙顿生,可知寻常媒人皆是人微言轻,不足取信,遂此事惟有兄能胜任之……”
李文俊听罢此言,心下自是得意,遂忙不迭对曰:“此事本孙大人委任下官之事,下官自是责无旁贷,只未料余事未了,便逢出任之事,不胜遗憾……两府本为世交,此事因媒婆误事,自是由下官出面调停,两家联姻亦属上天眷顾,断不会因此细微末节延误……”
煦玉闻言自是再三谢过,随后又道了几句闲话,留李文俊在书房用过午膳,李文俊方告辞去了。
翌日,李文俊即前往孙家拜访,将黛玉尚且待字闺中,未曾与人结亲之言悉数说了,只道是当初那王媒婆见识短浅,与了林府交接之时言辞欠妥,致使双方生出误会。实则自己之前前往林府,林少爷已明言告知林姑娘许人之事纯属讹传,并无此事。遂托了自己来大人跟前剖白澄清一番……听这李文俊说罢,此番孙家鼐又怎会不信?自是毫无怀疑。又闻林家并了李文俊皆将此误会之责推至那媒婆身上,并无追究自家误信谗言之意,令孙家得以拾阶而下。孙家自是心存感激,孙家鼐就此对李文俊吩咐道:“且回复林贤侄,那定亲之事既属误会,便也再好不过了,可知两府亲事正是天意,天亦成全。将小儿生帖携了去交与贤侄,趁文煜你在京之际,速将亲事定下,以免夜长梦多……此外他送来撰扇助小儿康复,亦千万代老夫厚谢一回,并代为问候贤侄,上回谢阁老生辰染疾,此番可有大愈……”
待细细吩咐诸事,又留李文俊在府里用膳,则不消赘述。
待李文俊再行前往林府,煦玉见罢李文俊携来的庚帖,知晓孙家已是全然认可两家亲事,且率先表态,以示求亲之意。煦玉见状,长叹一声,虽说心下对了孙念祖这一妹夫已有七八分满意,然尚有一二分不满,遂心内郁郁然。转念一想,此事亦是经历波折,几近毁于一旦,成事亦是不易,多亏贾珠劳心劳力,方得以挽回,遂终是应下,命书办相公写了黛玉庚帖,交与李文俊,又托李文俊向孙家道明两事:其一,因之前宫中老太妃新丧,此系国孝,百姓之家不可饮宴娶妻,遂亲事需延后;其二,孙念祖适才入学,如今正宜下场,需于来年考取进士头衔,亲事方成。
闻罢煦玉所提此二事,李文俊自是将之回复与孙家鼐知晓,孙家鼐悉数应下。而孙念祖闻罢煦玉要求,自是不敢轻忽了。此番既已病愈,念祖方日日苦读不缀,只欲就此一役功成。未过多久,八月乡试便至,孙家鼐念及小儿今次下场,已是提前数月便告病在家,以免又被点了乡试主考,迫使小儿回避。而孙家鼐虽是回避,然礼部此番竟好巧不巧地点了煦玉出任顺天乡试的总裁,孙家之心可谓昭然若揭。而孙家鼐心下虽觉万事无忧,倒将孙念祖并一干今次下场的学子骇得魂不守舍、冷汗直冒。众学子皆知,这京师两大才子虽年纪尚轻,然一向治学严谨、铁面无私,较了朝中老学究,剥人竟毫不手软,其中又尤以林煦玉为甚。昔时二品大员工部侍郎之子,荒疏不能,全凭背诵西席所写旧日窗稿蒙混过关。之前所遇学政院考,宗师顾忌其父颜面,允其通过;不料待之后恰遇煦玉做了乡试总裁,面试之时发觉这考生口齿不清、答非所问,登时大怒,竟毫不顾惜工部侍郎之面,出牌通告,即刻命衙差将该生送至通州学政手中,责令通州知州并县教谕严查究问。而正因如此,此番亟待下场的孙念祖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则不消细述。
却说林家与孙家联姻之事总算尘埃落定,而此事虽待来年孙念祖取试及第方才正式定下,然世上却并无不透风的墙,贾府诸人捕风捉影,从别处闻知黛玉定亲之事,贾府因此而引起一阵不小的风波,此乃后话,此番且按下不表。
?
☆、第八十回 略施小计宝钗字人(一)
? 上回说到煦玉与孙家鼐终将两家亲事定下,交换庚帖,只待国孝过去,孙念祖下场已毕,方正式约定成亲时日。而此事虽未正式定下,双方亦保持缄默,并未对外公布。然有心之人见罢礼部侍郎李文俊屡屡出入二府,遂皆将二府联姻之事猜得是八|九不离十了。遂这些捕风捉影的言辞片段便也纷纷传入荣府之中,贾母闻知当即被气了个仰倒,忙不迭便遣家人前往林府欲寻了煦玉来问,煦玉则以卧病在床为由推却。贾母见状,只得就近寻了贾珠,贾珠自知瞒之不过,只得如实说了,尚还拿话支吾曰“孙家屡次三番遣了礼部侍郎李大人上门求亲,连庚帖亦托李大人携了前来,玉哥推辞不过,只得应了”。贾母闻言疑惑不解,只道是彼时自己已对陈夫人明言黛玉已与自家府里定了亲,何以孙家仍那般锲而不舍,执拗地寻了林府结亲?寻思半晌,仍是不可解,便又问贾珠可知其中蹊跷,贾珠自是推说此乃孙家寻了煦玉商议定下的,自己不过一方亲戚,是毫不知情。贾母见问不出多话,只得放了贾珠出来。
此番贾珠见此事对贾母打击甚大,自宝黛幼年之时便筹划的一桩事业,至此尽毁,只令贾母痛心疾首。贾珠恐受牵连责难,期间亦不敢歇于自家府里,遂忙以侍奉应麟为由,前往趣园避了几日风头。
而对此事颇感遗憾之人,府中除却贾母,便属贾政。却说彼时府中盛传的“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之事,贾政亦有耳闻,对于宝玉择黛玉与宝钗二人中何人为妻,贾政自是偏向黛玉的,自是因了林家既为妹妹之家,妹夫与自己又素来志同道合,林家更系世代书香;兼了这些年煦玉皆居荣府,贾政对了煦玉之爱竟宛如亲出,仅次于贾珠。遂大观园中宝玉未题之处,竟有好几处出自煦玉之手。由此自是爱屋及乌了。而此番闻知林家已与孙家结亲,自得长叹曰不胜遗憾。
此外,对此事最为欣喜之人自是王夫人薛姨妈姊妹二人。黛玉字人,自是意味着贾母筹划“木石前盟”之局的最后棋子失效,再难兴起波澜。王夫人不禁暗自称赞一回曰自家儿子果真高明,早知这桩亲事难成正果,令自己不必忧心;如今果真一语成真,不费自己吹灰之力,便也去了这根眼中刺,当真可喜可贺。然此二人自是将了此等庆幸之心深藏不露,于贾母跟前且附和着贾母之意,皆顺着贾母唉声叹气,只道是黛玉自小居于府中,与宝玉情投意合,这般骤离,对宝玉着实打击甚大,便是冷心肠的大人见状亦是不忍。贾母闻言倒也不多说,心下对这王氏姊妹二人心下所谋如何不晓,只怕如今这黛丫头出嫁之事,倒正合她们之意呢。
这上房众人尚且如此,而最受此事打击之人正是宝玉,乍闻此事,便如遭了晴天霹雳一般,登时目怔口呆,骇得一声儿不言语。众丫鬟见状,无论谁上前与他说话,他皆是一动不动、毫无所觉,摸了额头又摸身上,俱是浑身冰凉。众人吓得不轻,唯恐上头太太们责难,只得先行请了李嬷嬷前来探视一回。那李嬷嬷来,瞧了半日,又问宝玉几句话,皆不见他回答。随后又往他脉门上摸了摸,嘴唇人中上用力掐了两下子,仍是不声不响,不觉疼痛,登时将那李嬷嬷亦是惊得手足无措,只说了一声“了不得了,不中用了”,说着便搂着宝玉放声大哭。一旁袭人见状忙拉着李嬷嬷说道:“你老人家瞧瞧到底如何了?且告诉我们,好回了老太太太太去。你老人家怎的先哭起来了。”李嬷嬷则答:“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众丫鬟闻言,方知晓此事严重,不敢担待着,只得遣了小丫头告知贾母王夫人。众太太闻罢这话如何了得,忙不迭入了园中探视,一面又唤人请了太医诊视。外间贾赦贾政贾琏等人皆入园探视,宁府贾敬贾珍贾蓉等亦一并前来。一时之间,怡红院中鸡飞狗跳,闹得很是不堪。
却说此事之前贾珠因往趣园避那风头,期间倒与煦玉厮守了几日,万事不理,无忧无虑,神仙眷属亦不过如此。然不日后便闻府中家人来报曰宝玉发了痰迷之症,情况危急,只怕不中用了。贾珠闻言大惊,虽知晓黛玉定亲之事对宝玉打击定是不小,然乍闻此信亦是心急如焚,急不可耐地与煦玉一道乘车回府探视。此外便连同在园中的应麟则谨亦一并惊动了,二人亦随珠玉前往荣府。
待四人匆匆入了园中,只见众太太们领着媳妇婆子从旁哭得死去活来。王夫人一见贾珠,便也万事不顾了,拉着贾珠将脸埋在他怀中哭道:“我的儿啊,你可回来了,大夫说你兄弟不中用啦……”
贾珠亦来不及探视一番榻上躺着的宝玉,只得忙劝住搂着自己直哭地王夫人道:“太太且勿忧心,此番先生公子亦随儿子前来,先生医术独步天下,待他诊视一回,定有法可治……”
贾母闻罢这话,忙招呼一干媳妇丫鬟等进内里回避,待应麟入内诊治宝玉。王夫人只得止了,拿帕揩了眼泪,随众人一并避入里间去了。这边贾母倒并未入内回避,命人端了椅子来,端坐于宝玉一旁。贾珠煦玉则一道出来亲自将应麟则谨迎入怡红院,贾政亦前往拜见了。随后一行人方入内,见贾母在此,应麟则谨忙不迭请安。贾母亦回了两句“有劳先生”的客套话,应麟道了无妨,随后方坐于榻边替宝玉把脉。过了半晌,贾母见应麟诊视妥当,遂亟亟出声问道:“邵先生,宝玉之疾可有大碍?”
应麟闻言忙起身答道:“无妨,世兄此番不过是痰迷心窍之症,且系急痛攻心所致,一时壅闭,较当年珠哥儿落水昏迷之症更轻。待在下替世兄施针一回,大抵便能醒转……”
随后应麟转身从则谨手中接过药箱,从中取出几枚银针,挨着宝玉几处穴道扎入。一旁贾母见罢那针扎进宝玉皮肉里,亦是骇得心惊肉跳的。然念及当年贾珠落水昏迷,亦是得应麟如此施为方才醒转,遂只得按捺下了。待见几处针灸施毕,宝玉果真慢慢有了起色,渐渐睁眼醒来。贾母见状大喜,忙不迭对了应麟道谢,赞了几句医术高明的话,道曰“先生且写了方子,待宝玉吃好了,再命他捧了谢礼,往林府里给先生磕头去”。应麟则起身还礼,将往外间写了方子煎药。
宝玉只见跟前正坐着垂首探视自己的应麟,因少有往来,遂心下生出些憷意。随后又忆起之前闻知的黛玉定亲之事,不禁悲从中来,哭闹出声。见罢一旁守着的贾珠,念及贾珠与煦玉一向交好,便将长幼之礼亦顾不得了,在榻上支起身来,便也趁着染恙,伏在贾珠身上使性子地闹腾道:“大哥哥,我不依,我不依!大哥哥素来疼我,求大哥哥帮劝了林哥哥,莫要将林妹妹嫁了他人!……”
贾珠见状很是为难,一面扶着宝玉,亦不知如何应对,只拿眼望向一旁的煦玉求助。宝玉挂在贾珠身上闹了一回,又转眼瞥见煦玉步至一旁,此番仗着使性子使得兴起,便将往日里心下对煦玉的忌惮畏惧皆不顾了,心里认准了此番是煦玉替了黛玉亲事做主,只将煦玉当作妨碍黛玉嫁与自己的唯一障碍,登时便恶向胆边生,扑在了煦玉身上撒泼耍赖:“求林哥哥开恩,莫要将妹妹嫁与别家!……妹妹自小随哥哥住在咱府里,彼此皆已习惯,何苦如今将她送到别府上……”
却说煦玉本亦是带病前来荣府探望,身子虚弱。此番被宝玉纠缠一阵,若非贾珠从旁扶着,又将宝玉拉开,几近站立不稳,撰扇亦脱手摔在地上。兼了素昔从未得人这般没上没下没羞没躁地无理取闹,登时拉下脸来,将要发作。幸而又念起宝玉正值病中,亦是对黛玉动了真情之故,况且需顾忌在场诸人颜面,方将心中怒气勉力按捺下去,闭了眼不言语。
这边正闹得不可开交,外间贾政领着应麟写毕方子又复进房中,见宝玉举止无状,亟亟开口呵斥道:“孽子,没规没矩的,胡闹个甚?!如今又得了精神了?!”
此番宝玉倒也清醒了几分,见自己父亲进了屋,顿时生出几分忌惮,心下发怵,不敢再行闹腾。
贾母闻言又喝止贾政道:“他方才恢复神志,你无缘无故地又训他作甚?!他便是被你这老子吓傻的!”说着又转向应麟道,“邵先生莫怪,皆是这做父亲的教子无方。”
应麟对了贾母素来偏疼宠溺宝玉之事如何不晓,心下哂笑,面上倒顺着贾母附和几句,又替贾政辩解一句曰:“二老爷亦是教子心切,父母拳拳爱子之心,人之常情矣。”
贾母笑道:“哪有先生说得那般好,他惯常教训儿子起来没轻没重,逼着宝玉念书,将人也吓傻了。珠哥儿自小里争气,也没少被他这当爹的训斥,若非哥儿命硬,还不早早地被他爹逼死了……”
应麟则道:“是老太太福泽深广,庇佑儿孙辈。依在下观之,府里哥儿皆是福大命大之人。此番宝哥儿颇得佛缘,非凡尘中人也……”
贾母闻言倒也并未深想,只将应麟之言作了客套话。待将药方交了下人拿去煎了药,贾政则与贾珠煦玉领着应麟则谨往外间书房中吃茶。却说宝玉自为应麟诊视后,虽亦按方服药,然此病皆系心疾,哪里便好得全,不过时而清醒一阵,时而又癫狂闹腾一阵。而王夫人因袭人素昔从旁进言曰宝玉与姊妹混居园中,不成体统,早生出将宝玉搬出大观园之心。遂此番干脆以宝玉遭疾,便于就近照料宝玉为由,就势将宝玉挪进自己院中。而另一边,黛玉的障碍既除,王夫人姊妹自是迫不及待密谋实施金玉良缘之计。只不料人算不如天算,眼看着这姊妹二人筹划了多年的心愿即将兑现,竟又生变数……
?
☆、第八十回 略施小计宝钗字人(二)
? 却说之前大观园中众儿女尚且齐聚大观园之时,其中正有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此番薛蝌携了其妹薛宝琴乃是为上京完婚,宝琴婚事既定,这做哥哥的竟尚未有个着落。而薛姨妈见那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没有小姐脾气,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本欲说与薛蟠为妻,然念及薛蟠素昔行止浮奢,恐糟蹋人家的女儿。遂又踌躇了,随后方忆起薛蝌尚未娶妻,薛蝌为人成熟稳重,与了薛蟠全然两样,与邢岫烟二人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不若设法替薛蝌说这门亲事。薛姨妈遂将心中所想说与凤姐。凤姐听罢倒有些踌躇,只道是邢夫人有些左性,此事需得慢谋。随后凤姐寻了一计,将此事告知与贾母,贾母倒乐得做这保山。遂将邢夫人请来,将此事说了。邢夫人忖度着此事有贾母作保,兼了薛家根基不错,且现今富贵。而薛蝌较了薛蟠,生得又好,便也应了。待回去告知邢忠夫妇,他夫妇二人本为投靠邢夫人而来,闻罢此事,如何不愿,自是极口称妙。贾母见状十分高兴,又拉了尤氏婆媳做媒。而薛蝌与岫烟二人又因之前一道上京之时有一面之遇,彼此倒也合意。而刑夫人之前本欲接了邢岫烟出去住,如今成了薛家媳妇,贾母便令她留在园中,与了宝钗姊妹一道。
自此宝钗倒常常与了岫烟闲谈,宝钗见岫烟家贫,月钱不够支使,便也常常周济劝慰她。然见罢周遭亲戚薛蝌、宝琴并了居于身侧的湘云、黛玉等皆有了归属,宝钗心下难免不生出几许失落。却说宝钗的亲事本是最无意外之事,阖府金玉良缘之言传了这许多年。此事本是既定之事,然近日里宝玉因闻知黛玉定亲之事而全然没了样子。头上贾母只当宝玉病了,便也百般纵容偏溺,便是贾政贾珠从旁见了宝玉模样,心下有火,便也不敢多加开口教训嗔戒,只得任由他这般颓丧下去,蹉跎时日。素昔里只是疯疯傻傻,一时清醒一时又糊涂。而贾政自出任学政归来,渐感自身上了年纪,名利之心大灰,倒贪图起儿女常伴的天伦之乐来。对宝玉未曾投身科场的失望之情较了往昔淡薄不少,念及宝玉虽不务正业,然较了其余贾氏族人,到底天性聪颖、有些急才,亦不算玷辱了祖宗。兼了子女中又有贾珠仕途平顺、元春凤飞枝头的,已是贾政平生指望,遂幼子蹉跎些,倒并非甚欺师灭祖、难以忍受之事。由此对了如今的宝玉,倒也听之任之。
为父的虽如此,旁人看在眼里,滋味却又各不相同。却说宝钗其人,面上观来虽谦恭和顺,百事无争,然心内实则志向不凡,具停机之德,负青云之志,希欲能在内辅助夫君,对外振兴家业。如此这般的女子,如何是个能眼瞧着宝玉蹉跎而坐视不理之人?然劝亦劝过,宝玉何尝听进过一句半句的?素昔尚且仅是混迹內帷,如今却落得个神志不清、恍恍惚惚的了。宝钗从旁见状,心下如何不急?兼了此番又见自己母亲在薛蝌娶妻之事上尚且通情达理,抑或便能劝说其为了自家前程与幸福,舍了与王夫人的同盟亦未可知。心下暗暗得了主意,宝钗只道是自己若能得了机会,捡了高枝,何以不远走高飞,偏何守着贾宝玉这一藩篱不可的?
不久之后,熙玉选任庶吉士三年期满,已留馆任了编修。之后乡试又至,八月初六,煦玉点了京师乡试正主考,与另二位副主考一道入场。彼时此信一出,京师候考学子哗然,有一干自诩实力不济之人当即放弃,惟待下届再接再厉;另一些家境阔绰之人便动了“交通关节”之念,有向两位副主考交通关节之人,二人尚且不动声色,不置可否;而另一些人径直前来林府拜访,欲打通主考的关隘。不料此期间来访诸人,除却往昔与林府有所往来的旧识之外,其余一律置之不理,拒不接待。煦玉虽因此落了铁面无私的好名,然不通款曲、不近人情之性也传了个遍。对于朝中讲人情世故的众同僚而言,煦玉如此行事,倒是好坏各半。
众人见拜访煦玉无门,又转而寻到熙玉疏通,欲请熙玉代为转求煦玉通融。熙玉见状心里一哆嗦,哪里敢生出这等举动,只怕未待自己开口,便先被煦玉责骂一通。还有那等人,见寻不到煦玉的门路,便私下寻到煦玉素昔任用的幕僚跟班之类。只道是有钱能令鬼推磨,主子东家便是个冷面冷心的,手下跟着的诸人难不成还能是个拿钱熏不动的?遂寻到蔡新、史调二师爷,许以重金,请二位代为疏通关节。未想他二人竟也是油盐不进的主儿,皆异口同声地回绝道:“鄙东家这人,年纪虽轻,却不留人情面,莫道我们作幕的,阅卷之事除却替东家研墨代笔之类,其余多话是没有的;若是知晓我们替人徇私说情,还不将那砚台摔在我们脸上。此番只怕便是同考官老爷们的脸面,也是不给的……奉劝各位,此回下场需有那真才实学,否则大可不必下场……”
对于贾珠而言,只道是煦玉做了乡试总裁,从八月初六入场后,直至下月五日方得以出场,期间皆不得相见,遂初六之前,皆忙着替煦玉张罗日常所需之物,又怕有所遗忘,遂领着众人多番检视,一面又劝说一回:“这回幸而只是乡试,又是顺天府,无需出京,可就近照应。若按职务,我大抵亦有资格充个副总裁,尚可就近敦促你一回,只可惜殿下不允我离了兵部。由此你也多少留着心眼儿,莫要审阅试卷,便也事必躬亲,倒将自个儿累坏了……”
煦玉闻言倒也不以为意,搂着贾珠笑曰:“此番你亦太过忧心,之前便也说了这许多次;又多番叮嘱小子们敦促监督,只道是若我不从,待归来后便尽管告知你。这般警惕严防,我何敢就犯~”
贾珠对曰:“这话我确也说得不少,然哪一回你当真听进心里?每回病怏怏地归来,倒累及我提心吊胆的……”
煦玉尚未答话,便听贾珠再行开口,此番却是转了话题道:“玉哥,这句话好歹听我一回……今次充这座师,又有两位副总裁,并诸位房官们,只怕皆较了你年长,亦需顾忌诸位老爷的颜面。取士你尽可严格把关,然亦不可一味皆按了自己标准,将房官所荐试卷尽皆剥落,这令了一干年长的翰林官们如何下得了台面?些许人情,若是无伤大雅、无甚大错,便也放过了,他人自是感激你。朝中诸老臣,便是圣上亦留几分薄面呢,何况你我,也总有个有求于人之时……”
煦玉听贾珠此话,可谓是掏心剖肺,关切担忧之意尽显,心下很是感念。二人额首相触,十指相扣,煦玉不禁叹了回气,说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世人娶妻纳妾,只道是妻妾成群,方享齐人之福。孰不知为兄得珠儿一人,便已胜却世间万紫千红……”
贾珠闻言,忆起往事,方生出打趣之意,遂对曰:“若说齐人之福,世人皆盼着娇妻美妾,若是夫人生得平常,更需纳几房年轻貌美的姬妾方是。珠儿又是男儿身,哪及世间寻常女子那般千娇百媚的,若非当年你我约定,今番玉哥岂不寻思着纳进几房美妾,抑或便将身边搔首弄姿的丫鬟收了房给了名分?若外人知晓是珠儿不许玉哥如此行事,倒还责我不贤,霸拦汉子……”
煦玉则道:“为兄于珠儿口中,岂非成了那专好偷腥猎艳之人?好生无礼之言。世人眼中家花不似野花香,遂总欲将那杂花野草植入自家花坛。孰不知如珠儿这般独一不二、胸有别才之人,伶俐聪颖、精细体贴,竟是舍你其谁?便是纳妾娶姬,亦无人可替。他人便是效仿,亦学不像的,不过东施效颦……”
贾珠闻罢此肺腑之言,亦是心花怒放,笑嗔道:“明日便要入了考场封禁一月,偏偏此时拣了这话说,岂非令之后一月我见不到你之日里日日品尝相思之苦?如今我还不如执扇他们呢,可随你同去……”
煦玉遂笑曰:“如此珠儿还不将为兄伺候舒坦了,以稍解离愁~”
之后一宵欢爱,情满意酣自是不在话下。
这之后煦玉如何入场如何主持如何取士自是不必赘述,此番三场考试,煦玉皆场场亲临监考,审查极严。此番交卷之时草稿不全并了书写格式有误之卷,于收卷之际便作了废卷,登蓝榜除名,一律不入房师手中;此外卷中有别字之人,亦一律不可上荐。而圣上规定,乡试录取之人为一百三十五名,然今次下场学子近一万名,最初由煦玉首肯,登上正榜之人竟不足百名,数量较往届皆少。
而诸房师所荐试卷,其中有不少房师自诩尚可的试卷,皆被煦玉命蔡史二人退回,一时之间,蔡史二人来往于房师房中,络绎不绝,只一脸的歉然。有房师见罢,欲求他二人于煦玉跟前替自己求情,只道是自己所荐之卷录取数量太少,且求总裁通融些许。那蔡史二人亦是拒之不迭,只道是总裁大人的脾气他们是见识了许多年,鄙人等人微言轻,总裁是断无可能听取鄙人之言的。待评完所有试卷,录取之人不过一百名,数量太少。二位副总裁便一道请求总裁再行择以勉强合乎标准之卷添上。却说因了之前贾珠的一番劝诫之言,煦玉多少听了几分进去,遂此番闻罢那二位副主考之言,倒斟酌一回,又命诸考官一道将被剥落的试卷再行评判一番,又从中拣了众人认可之卷填了榜,充足百三十五名,其余的便一道充作了副榜,以示安慰之意。
而待最终诸考官拆对朱卷墨卷之时,煦玉只见其中几人恰是自己认识的,一个孙念祖取了三十名,孙念祖的卷子乃是副总裁荐的,倒欲荐个前十,被煦玉以文理虽通,略输才气驳了。一个名蒋作锦的,点了四十七名,再查了一回该人籍贯,乃是江西南昌府人,方忆起该人正是自己出任江西学政之时,命上京之时顺道捎信与贾珠的廪贡生,方知原来上届乡试他并未通过。又一个名岳维翰的,此番点了第五名,煦玉见此人名姓有些眼熟,然却记不起在何处见过。随后见该人籍贯是江苏淮安府阜宁县人,登时恍悟这岳维翰正是出任学政之时,自己出手相助的那名贫寒学子。彼时煦玉便令其考取监生,以上京参加乡试,不料如今这岳维翰果真依言行事,虽未取南元,仅名列第五,倒也差强人意。待乡试张榜后,众人见孙念祖亦惟取三十名,皆知礼部尚书孙家鼐位高权重,且与林家关系匪浅,然煦玉却能不念旧情,铁面无私,倒将煦玉正直之名又称赞一回。
?
☆、第八十回 略施小计宝钗字人(三)
? 闲话不多说,此番单说那岳维翰。却说数年前岳维翰受煦玉之命,考取监生来京取试。之后他倒也争气,待回乡后便也万事不理、闭门苦读,阜宁知县闻知此乃林大人荐来的学生,亦不敢怠慢了,待岳维翰过了童生试,便写了荐帖请江苏学政荐了京师乡试。遂待乡试将临,岳维翰便携了诸公文、贡单、执照等上京赶考。临行之时,岳维翰将家中攒下的银两并当地宦绅所捐路费携了上京,置办新衣行囊,光景倒也阔绰。又将当初煦玉所著的文章誊写于一竹撰扇之上一并带上,以期待功成名就后,再请才子留下字号。
来京之后,自有无数长随跟班上门自荐,岳维翰则就势雇了两人,一名高升,一名来福。岳维翰念及当初煦玉对己有知遇之恩,遂便想前往拜访一番。然因此番时候赶紧,下场在即,又闻煦玉点了总裁,拒不接待一切应考之人,遂只得作罢。待乡试下场已毕,只觉胸有成竹。待九月初五放榜,只见自己高中第五名,虽并未如煦玉当初要求那般中了南元,然亦算差强人意了。此番京师诸上榜考生皆议论纷纷,只道是今次上榜可谓是幸运万分之事,座师林煦玉是出名的严苛,连有望殿试夺魁的礼部尚书之子孙念祖亦不过点了三十名,许多自诩铁定中举之人连副榜亦未登上,遂中举的学子心下庆幸之余,亦忙不迭拉了同科聚会。
此番岳维翰的长随高升、来福二人见岳维翰成绩不俗,亦劝其寻了同科往来应酬一回,对自己今后的宦途是大有裨益。不料岳维翰却置若罔闻,只向他二人询问京城林府所在。
那二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高升率先说道:“爷欲前往拜访座师自是在理,只这位有京师第一才子之称的内阁学士林大人为人向来清高孤傲,懒于应酬,若非素昔要好之辈,林大人是不见的,爷这是……”
岳维翰听罢打断高升之言道:“我前往拜见林大人并非因了他乃我场上座师,乃是因了大人对我有知遇提拔之恩,我此番是欲向大人致谢。”
来福遂忙不迭问道:“爷此话怎讲?林大人曾两任学政,莫非林大人是爷宗师?”
岳维翰则道:“我倒并未有此好命得林大人做了宗师,然确也受大人大恩,想必大人亦是记得,我手边还有大人当初所留珠玑,遂此番无论如何,皆需向他当面致谢。”
那二人闻罢此言,皆欣喜非常,未想其间竟有这等缘故,于普通学子而言,与礼部重臣有那关系,对今后的科场是颇有助益。遂忙不迭依言替岳维翰雇了车来,一道前往林府,将岳维翰的名帖递了进去。
却说当日也确有因缘,黛玉因荣府众姊妹皆陆续搬离大观园,园中诗社因之散了许久,心下不舍。待此番煦玉主持乡试归来,知晓煦玉亦是喜好风雅之人,便向煦玉请求邀请诸姊妹在自家府中重建诗社之事,每月聚会一次便可。煦玉闻言亦是大加赞赏,欣然同意,并当仁不让地任了诗社社长。黛玉依礼邀请贾珠充任副社长,贾珠坚辞,由此黛玉方自己走马上任。随后又亲自写了帖子,邀请诸姊妹前来林府集会。然念及宝玉有疾在身,且如今自己又是定了亲事之人,需得避嫌,便也并未邀请宝玉,惟请了宝钗姊妹、香菱、岫烟并三春几人。姊妹们接了帖子,莫不欣欣然欲来,禀明贾母王夫人后,当日便随着贾珠一道坐了车前来林府。
此番黛玉于林府花园中的听雨轩二楼上布置了,摆了书案,又置了圆桌铺设茶果点心,请煦玉命了诗题。煦玉忆起自己乡试及第后,曾于同科聚会上随手题了一首《贺新凉·西风萧瑟》,便命众姊妹以此为韵,每人和上一首。
却说前一日夜间落了雨,次日便阴云密布,气温转凉。众人闻罢此诗题,只觉颇为应景。此番煦玉贾珠并了诸姊妹正围坐于圆桌前讨论一回诗题,便见一媳妇持张名帖匆匆而来,煦玉见状问道:“出了何事?”
那媳妇忙将名帖呈上,一面说道:“门上说是乡试的学生欲拜见少爷。”
煦玉一听只是乡试的学子,便觉兴致缺缺。待见了那帖上写着“门下学生岳维翰”之时,登时眼前一亮。然又念及今日气温寒凉,煦玉在这听雨轩中坐得暖和了,便不欲挪去外间书房,便问那媳妇:“此人可是独自前来?”
那媳妇答:“只有两个随从跟着。”
煦玉随即吩咐道:“留此人跟班在门房招待了,将岳维翰单独领至听雨轩楼下见我。”
那媳妇闻言去了。
不多时,便见一个小丫鬟领着一书生向这方行来,衣着虽朴素,却是一袭簇新的直缀冠巾,手里还拽着一柄竹撰扇。楼上众姊妹因了心下好奇,皆聚于窗前纱帘后窥视,只见那书生年纪轻轻、相貌堂堂,举止娴雅、一派斯文。待行至楼阁前,方止了步,又整了整己身衣冠,方随丫鬟入了轩中。楼上煦玉待闻见岳维翰进屋的声音,方与贾珠姗姗下楼,便服迎接来人。
岳维翰见煦玉二人下了楼,便忙不迭行礼,礼毕方分宾主入座,煦玉命丫鬟上茶。
岳维翰率先开口道:“四年前,学生于南昌府受大人大恩,得以回乡取试,随后自是日夜苦读,不敢有丝毫怠慢。幸而知县大人体恤,学生童生试后,又于宗师大人跟前,替学生荐了监生,学生方得以入京取试。此番又幸逢大人主持此试,可谓是天助学生,学生得以上榜点了第五,皆乃大人成全!……”说着便立起身来长揖。
煦玉挥手止了岳维翰行礼,命其坐下,说道:“你此番成绩,皆凭了己身真才实学,并非我所偏向。我见你答卷,可知你此次下场乃是成竹在胸,已能万言满策。若是换作其他总裁,点了南元亦不无可能。若无意外,来年会试及第亦不在话下。”
岳维翰忙答:“大人过奖了。”
随后煦玉则询问一番岳维翰家中之事,岳维翰则答当年待自己携了老母并荆妻回乡之后,妻子素昔体弱,因不堪路途劳顿,回乡之时已身染重疾,不日后便病重不治。因场事在即,亦无心续弦,之后家中便惟余自己与老母相依为命,又恐老母无人侍奉,遂不敢轻易离乡,因而此番乡试上京亦是迟了。又因囊中羞涩,乡试完毕亦不敢回乡,只得于城外圆通观赁了房屋暂住,待来年会试并了殿试已毕,方着人接了老母上京,再行商议续弦奉亲之事……
煦玉闻罢岳维翰之言,亦很是感慨,只道是寒门学子取试不易,随即命晴雯往二门处令人往账房取来五十两银子,吩咐岳维翰曰可从中支取一部分着人寄回家中,以慰母心,剩下方可用于在京寓所之费。
那岳维翰见状,已是感激得痛哭流涕,忙不迭行礼道:“数年前学生已受大人银两惠赠,如今竟再行受恩,实在是受之有愧,良心不安。”
煦玉则道:“这五十两银子虽非甚大数目,然我并非出之无因,全然是看在你是一可造之材,取试有望之上,只欲你日后能食住无忧,一心发奋苦读,早日取得佳绩。你需谨记我今日之言。”
岳维翰连连作揖对曰:“大人大恩,岳维翰脑肝涂地亦无以为报,惟谨遵大人之言,日日刻读用功……”
一旁贾珠闻罢岳维翰一席话,倒也明了了大概,知晓煦玉素昔体恤寒门学子,出资惠赠亦非甚罕见之事。只心下暗自琢磨了一番,有一事索解不得,方开口问道:“我有一事不解。你道是四年前,珣玉资助你五十两银子回乡,你归乡之后却仍有富余,且一家之计经年不缺,这是何故?区区五十两何能至此?”
岳维翰听罢忙答:“贾大人有所不知,林大人虽仅出资五十两助学生回乡,然大人之前口授学生珠玑一篇,令学生沿途交与官府学署诸大人赏鉴,大人老爷们阅罢此文,无有不感念拜服者,方纷纷出资惠赠学生。待学生回乡,单一路所收惠赠,已逾二百两……”说着便将手中撰扇奉上,“学生将当日林大人所著锦绣誊于其上。”
贾珠接过撰扇,将扇面撑开览视,随即笑道:“如此行事方不负才子之风。若单赠你银两,他自己对那银钱之事是无甚概念的……”
随后岳维翰又迟疑着开口道:“此番学生尚有一不情之请,之前学生于南昌学署所誊录原文为阜宁县知县老爷索去了,学生只得将全文另行誊录于撰扇之上,还请林大人奉赠一方宝印。”
煦玉闻言首肯,随后命晴雯往书房取来自己的印章。贾珠则自告奋勇替煦玉写了落款,印上私印。写毕,方递与那岳维翰看视,一面笑道:“这名签得足以以假乱真吧~”
那岳维翰见罢忙附和道:“若他人不知,当不会认出此非林大人亲笔。”
贾珠道:“你们有所不知,近些年来珣玉已懒怠动笔,几近赶上子卿。若非我迫他亲笔,只怕那写与我之信亦令小子们代笔了。许多无关紧要之物皆是他口授我代笔,他之字迹不易模仿,惟有那落款签名尚且肖上几分。如今京城之中,他亲笔之作是愈加鲜少,价钱已近一字千金~”
却说楼下三人正闲话,楼上黛玉姊妹则因煦玉于楼下待客,亦不敢高声喧哗,不过各人寻了一案搜索枯肠作诗去了。宝钗面上虽如其余姊妹一般思量,实则却寻了那靠近楼梯之处,暗自窃听楼下三人的谈话,心思一丝一毫皆未放在那写诗之上。她之前从楼上窥探那岳维翰容貌举止,心下便有几分好感,待此番闻见三人谈话,知晓岳维翰乃是今科乡试第五,又闻煦玉道曰该人才学过人,来年金榜题名不在话下。且原配新丧,亟待续弦,心下便活动了几分。只道是此人虽系家贫,然闻其言谈,是一志向不凡且知恩图报之人,可谓是品貌才学皆已不俗。若是能趁机寻一方法与之结识,探知此人当真乃一俊才,倒也不失为佳婿一名、良缘一桩。较了如今惟知蹉跎时日,于家无望的贾宝玉,可谓是天壤之别。
宝钗正如是暗忖,不提防黛玉从旁拍了自己肩膀,问道:“姐姐可是做成了?”
宝钗不禁唬了一跳,忙不迭收回心思,拿话搪塞道:“想必此番妹妹是做成了,妹妹向来有些急才,姐姐如何能及?正凑着呢,惟凑成半阙……”
黛玉亦不追问,留宝钗独自寻思,又往了一旁询问他人。这边宝钗亦不敢耽搁了,忙不迭思量一番,匆匆凑成一首交卷。
?
☆、第八十回 略施小计宝钗字人(四)
? 此事过后,虽说宝钗心下存了这等心思,然到底是女儿家,此又系虚无缥缈之事,自己又如何主动开口?兼了知晓自家母亲尚且与了荣府的姨母有那金玉良缘之盟,定也不肯轻易放弃了,遂自己心事亦难以与母亲倾诉。一时之间,亦是无法可想,只得听天由命。
却说此事倒也是上天有意作成。乡试过后,三月转瞬即逝,待到年末之时,岳维翰倒也生出一事。话说岳维翰一直寓于城外的圆通观内,上京赶考之时便携了银两,乡试过后又逢煦玉惠赠五十两,盘缠可谓颇丰,想必盘桓到来年殿试,是无甚问题的。奈何天有不测之风云,待大年将至,城中偷儿便也格外猖獗。岳维翰所寓房舍一旁,有一段土墙,近日被雨水浇塌了一截,圆通观中的道士便用些土砖将塌毁的地方临时补齐了,只道是待过了年,观中收了足够的香火费后,再行修整一回。遂那段墙面较了别处的围墙,便要矮上一截。
不料某一日夜里,月色正好。岳维翰外出应酬,参加同乡聚会,回来得晚了。待进了后院入了自己房中,却见房中一片狼藉,便知遭了盗。岳维翰忙将行李检视一回,又命家人岳安将观主请来。观主闻知此事亦是心急如焚,急令岳维翰将行李整理一番,将丢失之物列出清单。只见此番丢了一个拜匣,里面有岳维翰此番进京所携大半的银两,包括上回煦玉所赠五十两白银;又丢了一个小箱子,里面有一对金镯子并零星的物件。箱子上摆着一柄撰扇,上面因悬了一个玉扇坠,此番连扇子亦一并丢失了。岳维翰将失物清单列出,丢失的物件不多,然却皆是自己身畔最值钱之物。如今身上惟剩携了出门的十余两碎银子,惟庆幸之事便是他誊录煦玉所著之文的那柄撰扇因外出之时均随身携带着,方未曾丢失。
圆通观观主命观中道士在周遭寻觅一番,观中人在岳维翰所居院落的那段矮土墙外发现了小箱子,然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方知偷儿乃是从这段矮墙翻入行窃。而又因岳维翰为了读书之便,方赁了观中后院最偏僻之处,此处便是观中之人亦少有进入,遂此番这处被盗,观中之人亦是毫不觉察。
次日,岳维翰虽如观主所言向坊间报了案,呈上失单,坊里亦将观中道士审问一回,却是人人不知。坊里无法,只得报了巡捕衙门,严辑盗贼。
却说此番意外出了此事,岳维翰的光景登时便转了个样子。本是食住无忧,囊橐颇丰,只待来年下场。不料如今是短金少银、捉襟见肘,只怕未过多久,便连观中房舍柴火钱皆要出不起了。而失窃之事虽报了衙门,然因无甚线索,毫无头绪,遂找回失物的可能性极为渺茫。
那长随中的来福见岳维翰光景甚是凄凉,随即便辞了东家跑路。那剩下的高升尚且念着往日的恩情约定,暂且留下,此番也直劝岳维翰将那柄誊写了煦玉所授之文的撰扇出售,倒能权且赚得许多银两:“……爷听我一句劝,如今需为生计着想,否则爷亦是支持不到会试下场……此番爷既知林大人有心相助,不若便老了脸前往林府,在大人跟前求大人一回。据闻林大人素来对学子关照有加,何况爷与大人私交不凡,便是大人随手惠赠,便已足够缓解爷之窘境了……”
岳维翰闻言却不欲听从,只道是从前便已多番仰赖煦玉,做人却需有那骨气,不可惟仰赖他人过活。
高升随即又道:“如此爷既不肯向林大人伸了这手,欲仰赖自个儿,不若便寻了古雅斋的向老板商议,将手头那柄撰扇出售了。如今京城里林大人的真迹甚是值钱,尤其在学子之中的声誉,较了侯大人更甚。若说这柄竹折扇,若是换了寻常当铺,倒也不值两个钱;然那向老板曾经手过几件林大人的字画手迹,是个识货的。世上惟有三架的才子联诗的玻璃屏风,有两架还是仿品,其中一架便在他店里。若是寻他出手,倒能卖个好价钱……”
岳维翰听罢这话,仍是不从:“此扇系林大人留于我的唯一物什,彼时以此文伴我归乡,其间所含皆是大人对我的期许,此情不可尽负。我此番便是露宿街头,亦断然不会将此扇出手!……”
此番二人商议了半晌,岳维翰亦不肯听从高升之言。之后岳维翰竟是日益窘困,日日只得食用咸菜白饭。无可奈何之下,惟有往了城中当铺,将之前备下的几件大毛衣物当了,权且做了生计之使。
却说某一日,薛蟠从自家当铺里出来,手里拽了柄撰扇,用锦缎扇袋套着,兴致勃勃地进了内里,在薛姨妈宝钗跟前说道:“你们瞧瞧,我拾到了什么?”说着便将手中扇子递给了宝钗。
宝钗接过撰扇打量,只见这是柄状似普通的湘妃竹撰扇,待撑开扇面,竟是泥金缎面的扇面,其上惟有密密麻麻的端楷,落款还印了章。
只听一旁薛蟠笑道:“妹妹看那扇上的印章,落着‘瑜君’的,又写着文绉绉的文章,岂不正是那边府里林老大的扇子吗?何况他手里时常便拿着一柄,如今扇子被我拾到了,且看他如何谢我去~”
宝钗一面闻听薛蟠之言,一面细细审视了一回扇上所题内容。然待读了那扇上的文章,方知那文章乃是抒写一人的身世,写得可谓是字字珠玑、言言锦绣,内容更是缠绵悱恻,读之令人怆然。宝钗见状倒也毫无怀疑此文出自煦玉之手,遂开口问道:“这扇子你是从何处拾到的?”
薛蟠则答:“这扇子倒也并不是我拾到的,是我方才往了恒舒典查看生意,店里伙计说有客人落了这柄扇子在店里……”
宝钗闻言疑惑地开口问道:“既是林少爷的扇子,怎会落在我们家当铺里?他去当铺做什么?”
薛蟠听罢此问,惟有耸了耸肩膀说道:“大抵是为人偷了,那偷儿来典当东西,便落下了。何必管他这许多,总归了是他的扇子。林老大那人,惯常是不带正眼看人的,此番我将那扇子还了他,看他如何待我……”
宝钗心下有些怀疑,然忽地忆起几月前岳维翰拿了一柄扇子求煦玉落款之事,得了主意。令薛蟠将恒舒典中管事的唤来,又命薛蟠问他:“林大少爷抑或林府的家人可有来过咱家当铺?”
那管事的忙答:“并未见林大少爷抑或林府的人来过。”
闻罢这话,薛蟠又按宝钗指示的那般命管事的就势将恒舒典的账册拿来,随后命丫鬟送入里间宝钗手中,宝钗翻开账册查询一回,果真在今日的帐上寻到岳维翰的名字,其上还记有岳维翰现居城外圆通观。宝钗见罢账册,方确定这撰扇果真便是上回岳维翰前往林府拜访之时,求煦玉落款之物。然又疑惑上回见他之时,岳维翰的光景倒也并非窘迫不堪的模样,尚还身着一袭簇新的直缀。何以不过几月,他竟到了需典当物什的地步。如此暗忖一阵,又将那撰扇于手中翻来覆去地打量一番,见这撰扇用扇袋装着,扇上字迹更是个个端楷,可知这扇子深得其主之心,只怕失落于自家店中乃是意外之事。念及于此,宝钗心中登时灵光一闪,有了主意,只道是此事当真是天助她也。
宝钗随即从自家寻出一柄相似的泥金段子作面的湘妃竹撰扇,又命莺儿研墨,亲自动笔将平生得意之作题了一首在扇上。随后将岳维翰的扇子从扇袋中取出,将自己的扇子放了进去,再将扇袋交与薛蟠,令其复又将扇子交与那拾到扇子的伙计,待岳维翰来寻,便交还与他。随后又如此这般地交待一回。最后千叮万嘱道此事至关重要,且按自己之言行事,莫出甚差错。薛蟠得宝钗授以此计,尚且不明就里,待要细问,宝钗却只道是其中自是有些原故,此人对了自家很是要紧,只事成之前尚且无法透露太多。此事或成或败皆在此一举,遂再三吩咐千万依计从事。
见薛蟠答应着去了,宝钗方屏退周遭众人,与了薛姨妈商议。却说姨妈见自家爱女如此行事,亦是百思不解。此番宝钗方才将这些时日自己关于婚事的考量并了数月前前往林府的所见所闻尽皆告知与母亲。而薛姨妈听罢这一袭话,心下却是万分踌躇迟疑,只道是若那岳维翰当真如宝钗所言,倒也不失为一可意郎才;然实则自己之前便与姊姊王夫人有了默契,欲将她家宝玉与自家宝丫头凑了一对,联合两家优势,做了个亲上加亲。而如今眼看着这桩亲事的障碍皆除,正是坐收成果之时。若是此时收手,岂非难以对了亲家交待,伤了姊妹二人的和气?
宝钗亦是明了母亲心中的顾虑,然若说她之前未曾见过岳维翰,大抵便也顺从母亲之愿,嫁与宝玉不作他想。不想上天到底安排了这桩缘分,令她可另作他选,若是白白任由这段缘分从手中流失,却是着实心有不甘。遂方对曰:“此番且按下与姨妈所议之事,不动声色。这边我们自是暗暗谋划这头。若是果真天遂人愿,成全了这桩美事,便是天意如此,命中注定。若是谋不成此事,我也只得按了从前计划,嫁了宝玉为妻,亦全是我之命也……”
母女二人如此商议妥当,方各自歇下。
却说那日岳维翰进城往薛家的恒舒典当了几件棉衣,期间不慎将撰扇失落。待出了城回到观中寓所内,方才觉察此事,当即怄了个仰倒。只道是自己节衣缩食、典衣当物地过活,亦不愿卖了那撰扇换取银两。不料此番自己尚未出手,此信物便意外失落了。若为他人拾到,岂非白白便宜了生人。遂便也心急如焚,不顾夜幕降临,当即便往出城的路上寻去,皆未寻到。又因彼时城门已关,无法进城,岳维翰只得无奈折返。当日夜里,便寝食难安,整夜躺于榻上翻来覆去地难以入眠。
次日寅时岳维翰便忙不迭起身,命岳安伺候着梳洗了,草草用罢早饭,便又匆匆出门。此番岳维翰光景甚是不堪,车是雇不起了,只得徒步进城。往了城中昨日去过的地方逐个询问一回,店家皆回以不曾见过。此番还未往了恒舒典中询问,岳维翰已几近绝望,只道是此扇之上印有煦玉之印,京师之中谁人不识林大才子宝号,从昨日失落此扇至今,亦过去半日,期间若有谁拾得此扇,皆知此扇价值千金,谁肯再行归还。遂待岳维翰一路失魂落魄行至最后一处能忆起之地恒舒典之时,心下并未抱有多大指望。
却说上天自有成全历经磨难之人的美意。待岳维翰寻了恒舒典的伙计询问撰扇之事时,一旁的管事之人闻罢,忙不迭上前问道:“这位可是昨日来小的店里典当衣物的岳公子?您昨日里失落在店里的撰扇被伙计们拾到了,本想当即归还,不料只眨眼间,您老便不见了踪影,小的们还以为您老不要这扇子了……”
岳维翰一听此言,只欲喜极而泣,谁料到自己昨日当真将撰扇失落在了这处,而并非被其他人拾了去。随后那管事的便将扇囊递还与岳维翰,岳维翰只见那扇囊正是自己的,便忙不迭一面道谢,一面匆匆打开扇囊,将撰扇取出检视一回。而乍看合拢的竹撰扇,材质倒与自己原来的那柄一模一样,未料待撑开扇面一看,却全然并非自己那柄。只见这扇子的泥金缎面之上,题着一首《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此番岳维翰因了此扇并非是自己那柄,便也只是草草扫过扇面上的题词,并未多加在意。扫了一眼后便忙不迭拉了管事之人询问道:“请教老板,何以我的扇子被人调换了?!这扇囊是我的,但撰扇却并非这柄。”
那管事的因之前已为人交待过,遂此番应对起来自是胸有成竹,闻罢岳维翰之言,从容答道:“公子说这扇子不是公子的,可是公子错认?昨日我家主子将这扇囊交与小的之时,小的并未打开看过,更勿论调换其中的扇子了……”
岳维翰听罢这话有些蹊跷,方亟亟打断管事之言问道:“你道是我这扇囊是你家主子交与你的,这扇子难不成是你主子拾到的?”
管事的答曰:“正是。”
岳维翰遂道:“这柄撰扇对我至关重要,可否请店家禀报贵主人一声,我欲当面请教撰扇之事。”
那管事的自是应承,说道:“如此公子还请随小的一道前往主子家中,向主子询问。”
岳维翰惟忧心自家撰扇之事,亦未多想,当即便应下同往。
?
☆、第八十回 略施小计宝钗字人(五)
第29节
恋耽美
正文 第2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