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第一版主小说网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六十一章 来客

      贾政当晚就知道这个消息,惊讶了一番,第二天派人出去打听,果然有一位苏州籍的校书郎,今年才调进京来,姓林,表字如澈,年纪正是而立之年。贾政感叹了一番,修书一封,打听到了这位校书郎林如澈的住宅,令小厮把帖子投了过去,邀请这位校书郎择日到贾府喝茶。

    第二日,那位校书郎林如澈果然上门拜访,贾政微微讶异,出门把人迎到书房,双方分宾主落座,互相客套起来。贾家本是马上得来的战功,太平之后,朝廷重文轻武,贾家也开始转型向文官发展。

    从军功立家到转型为诗书传家,贾政对文人多有好感,对林如海这位前科探花郎更是十分倾佩,常常引为知己。这回看到了林如澈,看他的外貌一表人才,隐隐有林如海当年意气风发的影子,不禁先点了点头。

    林如澈也是考科举出身,文采风流,谈吐清健,比起傲气满满的贾雨村大为不同。贾政大为高兴,命人去叫贾宝玉过来见客人。贾宝玉正在里为了昨天薛宝钗的话不自在,一听贾政叫他出去见客人,顿时十分不耐烦却不敢不听话,只得怏怏地换了衣服过去。

    到了书房,宝玉一看里面坐着个不认识的客人,不是贾雨村、单聘仁、卜固修等那些溜须拍马的小人,心里倒是松了口气。贾政令他进了书房,向宝玉说道:“这位是你林妹妹的堂叔,还不快去见礼!”

    宝玉的脑袋顿时一懵,只听见“林妹妹”三个字,满以为是要接林黛玉走的人。好在他还记得贾政已经答应了下来让他和林黛玉一同去苏州,这才没有迷失了神智,只是身子都僵了半边,僵硬地对来人行了个礼。

    林如澈夸赞了宝玉几句,重新坐下来,贾政与林如澈相互又客套了一番,谈起苏州书院的事情来。林如澈是苏州人,对此再熟悉不过了,谈到苏州书院存在的弊端,说起来针针见血、条条是道。贾政十分欢喜,又因为不日就要起程前往苏州,对苏州的风土人情、民俗民生都详细地打探了一番,毕竟他这次去苏州办差,代表的是皇帝、皇后的脸面,更是元春的脸面。稍微出了差错,就会连累到宫里的元春。

    林如澈事无巨细,认真仔细地向贾政说了许多建议,又向他推荐了嘉兴县令林如澄。贾政大为欢喜,眼看时间到了晌午,连忙命小厮在通知厨房做宴席,留了林如澈在贾府吃饭。

    宝玉在一旁听着,慢慢地缓过神来,听出这林如澈如今已经调任京城,并不回苏州去,自然也不会接走林黛玉。再想到林黛玉每每羡慕人人都有亲人,眼下也算是有了亲人,该是为她高兴的。又想到如果这林如澈要接林黛玉去他家住,那岂不是太不好了?贾宝玉乱七八糟的想了许多,好在贾政一心扑在苏州的事情上,半点也没注意到他。直到小厮进来说饭菜摆好了,贾政这才注意到了贾宝玉,于是令他陪同吃饭。

    再说潇湘馆里,黛玉捧着书依旧如平常一样读着,紫鹃和雪雁的悄悄话倒是多了起来。黛玉耳朵尖,听到她们在念叨“姑娘”、“那位夫人”等字眼,不禁笑着斥道:“你们两个小蹄子,在背后悄悄地说我什么呢?”

    紫鹃掩了嘴笑,雪雁也笑嘻嘻地说道:“我们在说姑娘以后在京城也有亲戚走了,不再是孤家寡人一个,咱们也能跟着出去看看。”晴雯坐在廊下缝衣服,听见一个“走”字,连忙过来问道:“是谁要走了?”紫鹃和雪雁顿时都笑了起来,连黛玉也笑了,搁下书本对她说道:“没有谁要走,就算走了,也要带着你。”晴雯的脸一红,扭头又出去了。

    林黛玉掩了书本,静静地想起心事来。这一次去苏州,以后再想出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一些事情也该趁此机会打算。贾府送出了林如海的大部分家产,纵然林黛玉给他们留下的财物依旧值几十万两银子,但贾家的经济状况依旧不容乐观。

    王熙凤和邢、王二夫人把家里的大小仆妇细滤了一遍,贾赦、贾政带人抄了赖家,查没的银子不少,但对于上下几百口人的贾家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再说还有宫里的太监时不时的来要些孝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贾家,坐吃山空的日子近在眼前。

    黛玉的手里,还有林如海悄悄留给她的五万两银子,兑成银票放在了那个锁着遗书的匣子里。这些钱财放在一个普通的小康之家,足够丰裕地过一辈子了。但是用在吃穿用度处处奢靡浪费的贾家,连个水漂都激不起。没有了收入,一旦元春逃不掉劫数,贾家破败流离的结局就不可避免了。

    黛玉想了想,叹了口气,这时外面有唧唧咕咕的说话声音传来,紫鹃出门一看,原来是里的坠儿过来了,紫鹃问坠儿:“你们爷叫你过来有事吗?”坠儿笑着说道:“我们爷被老爷叫去了,午饭都留在了外院。花大姐姐在屋里一时忧天一时叹地的,秋纹和麝月姐姐在拌嘴,我就偷个空儿跑出来了。”

    黛玉在屋里也听得清楚,紫鹃又和坠儿闲聊了几句,就打发她回去:“仔细你们花大姐姐忽然想起来找不到你,又要挨骂了。”坠儿笑嘻嘻地说道:“她们哪里顾得上我?”说着又往别处玩去了。